首頁 攻略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海莉雅女神&協助她對抗魔軍的五種族

這是一篇統整薩爾達系列作中登場的種族/民族介紹,也是薩爾達世界神祇介紹這篇延伸出來的文章,而這次的內容我是以從遊戲中提供的內容與細節,去進一步推測出關於遊戲中種族的生活史、文化、特性乃至於設計的原型,因此內容可能有一半以上是種族的設計考證。

每個種族/民族主要分為簡介、種族介紹、代表角色、設計原型以及其它這五大項來解說,根據必要時再細分更多項目,所以說這些介紹勢必會有大量的遊戲內容劇透;而在關於設計原型的分析則會有許多現實中相關的神話or傳說等資料來分析,前面說的考證主要是指這項目,希望大家能耐心閱讀。

小人族 皮克羅一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第一個要介紹的種族是大家幾乎都熟悉的種族,中登場的小人族,皮克羅一族

給予人們幸福的小人族(Minish)――皮克羅(ピッコル, Pikoru/Picori)

簡介:

皮克羅(Picori),或直接稱呼其為小人族(Minish),整體大小隻比成人的拇指略大,外型上像是擬人的小老鼠,手和腳皆為四指,和海利亞人一樣有著細長的耳朵。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傳說中皮克羅將神劍授予一名人稱「人之勇者(Hero of Men)」,少數沒有帽子的勇者)

在很久前居住在不同於海拉爾的皮克羅世界,直至海拉爾王國建國的初期,人民仍受到魔物的危害時,當時的皮克羅來到了海拉爾,將一把神劍(之後被稱作皮克羅之劍)以及黃金之光給予一名勇者,這名後世被稱為「人之勇者(Hero of Men)」的劍士,藉著皮克羅之劍和封印寶箱平息了王國上的魔物危害,而黃金之光的力量則在皇室內的公主身上傳承著;在那之後,有部分皮克羅就開始移居到海拉爾世界,在人類的身旁悄悄地生活著。

種族特色:

皮克羅一族生性善良,同時手藝精巧,有時候會悄悄地將小禮物放置到角落,給發現到的人一個驚喜,雖然常和人類生活著,而人們也確實注意到一些皮克羅活動的痕跡,但實際上大人是看不見他們的,原本居住於皮克羅世界,後來移居到人們所在的世界(海拉爾),而連接兩個世界的大門就是四元素聖域(Elemental Sanctuary)的入口,皮克羅的身影據說只有在每隔一百年皮克羅世界的大門敞開時才能被心地純真的孩童看見;除此之外,在風之民族(Wind Tribe)還居住在地面上時,皮克羅也設計出了機關雕像阿莫斯(Armos)幫助風之民保護他們的故鄉。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這張圖包含了皮克羅中主要的三個群落,左起至右:城鎮皮克羅、山之皮克羅&森林皮克羅

根據居住地的不同,皮克羅在服裝外型以及手藝上也有些差異:

森林皮克羅(Forest Picori):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主要居住在奇羅利雅森林(チロリアの森)內的皮克羅村落(森のピッコル里),也有一些是散居在世界各處的地洞或蘑菇小屋中,頭發為褐色,戴著紅色小帽子並以樹葉編織成衣裳,常會有一根羽毛裝飾在後方,居住在蘑菇小屋,或是用人類遺留的瓶罐、靴子或木桶等物品來改建成屋舍,在說話上有特殊的口音,以至於同樣身為皮克羅族的艾澤羅也難以瞭解他們說的話,之後林克是靠著吃下溫室栽種的嘰哩呱啦果實(ペララの実/Jabber Nut)*才能聽懂他們的語言。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森林皮克羅的村落一覽)

善於栽培各式植物,除了前面提到的果實之外,在木桶溫室內的皮克羅還試著研究栽培出不同類型的「奇羅利雅草/皮克花(チロリア草/Pico Blooms)」,這些花朵之後會被其它皮克羅拿去做成「奇羅花釀/皮克花釀(チロップ/Picolyte)」*;而海拉爾鎮上的商人泰瑞似乎很擅長尋找這些花釀,林克可以從他手上買到這些有著特殊效用的花釀。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培育奇羅利雅草/皮克花(チロリア草/Pico Blooms)的溫室木桶)

*嘰哩呱啦果實(ペララの実/Jabber Nut),日文來自ペラペラ,和英文的jabber意思都是指講話喋喋不休的樣子。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奇羅花釀/皮克花釀(チロップ/Picolyte),日文應該是奇羅利亞草(チロリア草)+湯(スープ)的組合字;歐美版則是皮克花(Pico Blooms)+ 「流體」字根(-lyte)組成。

山之皮克羅(Mountain Picori):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漫畫版的山之皮克羅;左邊是林克遇到的皮克羅弟子,漫畫中有著”奇爾塔Chilta”的名字,右邊的是梅爾達師傅)

從森林皮克羅村落移居到滾骨碌山(MountCrenel)火炎洞窟入口附近的礦坑集落,成員主要是梅爾達/梅拉里(メルタ, Meruta/Melari)師傅以及他的七名弟子,外型上多為綁著條辮的黃發,纏著頭帶且身穿紅藍花紋衣褲,擅長挖掘以及冶煉技術,從岩壁內挖掘出許多幸福碎片(Kinstones)以及其它礦物供其它皮克羅們利用,弟子們在挖掘時常唱著他們自創的「鐵鉗之歌(ヤットコソング, yattoko-songu)」似乎是一種成為獨當一面礦山皮克羅的證明;林克為了修復皮克羅聖劍而來到這請梅爾達師傅幫忙。

城鎮皮克羅(Town Picori):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漫畫版中,居住在圖書館內的城鎮皮克羅)

因為很喜歡人類而從森林移居到城鎮內的皮克羅,也是最貼近人們的生活的皮克羅,為了人們的歡笑而做了很多努力,但有時反倒造成了困擾;服裝上和森林皮克羅也些類似,不過衣料的材質不盡相同,頭上戴著的也多是有絨球的帽子,大部分居住在屋樑上或牆壁內,有時候會偷偷拿些食物和夥伴們一起開宴會。熟知海拉爾鎮內不為人知的秘密,林克藉著他們的幫助從海拉爾的下水道迷宮中找到可供冒險用的道具。

代表角色: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 艾澤羅(Ezlo):皮克羅世界的數一數二的學者與賢者,以不可思議力量的工藝品而聞名,不過他所打造的魔法師之帽(Mage’s Cap),卻被其弟子古夫拿來為惡,甚至被變成一頂會說話的帽子。

2. 古夫(Vaati):艾澤羅的弟子,熱衷於研究人類的心靈,結果過於沉迷於人心中的邪惡面,最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戴上了師父所造的魔法師之帽(Mage’s Cap),成為受欲望支配的魔人,為了找尋古老皮克羅所給予人類的黃金之光,在海拉爾的世界掀起了大事件,最終他吸收黃金之光的力量,失去身為皮克羅的記憶,化為到處肆虐的風之魔人,並於不同時代中掙脫封印危害海拉爾。

設計原型:

皮克羅的原型是來自於在世界各處都有的小人族神話,舉例來說,在日本北方原住民,阿伊努人(Ainu)傳說中的小人族可羅波克兒(コロポックル, koropokkuru)、英國康沃爾郡與德文郡地區等地傳說的小精靈,皮可西(Pixie, Pixy)、英國威爾斯郡與康沃爾郡傳說的矮人,納扣兒(Knocker,直譯就是「門環」)、愛爾蘭地區流傳的傳說矮妖,拉布列康(Leprechaun)、蘇格蘭與北英格蘭地區流傳的家中小精靈,棕精靈/布朗尼(Brownie)、德國民間傳說的小妖,可波爾德(Kobold)等等。

而本作皮克羅(ピッコル/Picori)的名稱可能是以皮克西(Pixie)+可羅波克兒(koropokkuru)混合成的名稱,英文版的小人族(Minish)則是源自英文中的微型/迷你(Mini-)或使減少、縮小(diminish)等這類詞匯;在遊戲中可以看見皮克羅和這些現實中傳說生物之間的聯系:

█ 阿伊努人傳說中的可羅波克兒,其名稱在阿伊努語中意思為「蕗葉下的小人(蕗の葉の下の人)」,這和森林皮克羅插圖「幸運草下的小人」形象相似;愛爾蘭地區流傳的矮妖形象上為紅色鬍子與綠色衣裝,喜歡收藏黃金並藏在彩虹盡頭處,習俗上認為酢漿草(三葉草)可吸引矮妖,這些描述和森林皮克羅的紅帽子與綠葉裝扮,撐著四葉酢漿草的形象亦有雷同之處。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水木茂老師(作者)筆下的可羅波克兒形象,右邊的是水木茂商店街上的雕像

不過就像所有妖怪一樣,可羅波克兒的形象也終究會萌化…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邊的是一款名為手遊中可羅波克兒的卡片圖,右邊的是動畫中女角小惠被描述為可羅波克兒的樣子。

蕗(フキ)是日本地區對「蜂鬥菜」的稱呼,不過現在日本栽種的蜂鬥菜都能長大到快兩公尺左右,野生的可能只有1公尺左右,所以蕗葉下的小人(蕗の葉の下の人)感覺應該只是早期阿伊努人對於某個身高較為矮小的民族之稱呼,而這個民族在學者中也有不一樣的見解,繩文人、北千島阿伊努人等說法都有。

█ 皮可西(Pixie, Pixy)現在的概念已經和小仙女(Fairy)之類的生物混合,成為一種造型偏向可愛的傳說生物,不過其實他們最原始的形象類似那種自然而生的精靈。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皮克西的形象最早是比較偏向左上角那種自然界中小精靈的概念,後來才有了和左下角小仙女(Fairy)相似的翅膀形象,而右邊的圖是童話繪本中所描繪的女性皮克西形象)

在英國德文郡東區的奧特里聖瑪莉(Ottery St. Mary)鎮上,還保有一種名為「皮克西之日 (Pixie Day)」的傳統慶典;這個傳說的起源是在以前奧特里鎮的主教決定在此地建造一座教堂,同時也在威爾斯地區訂做了一個配合教堂所用的大鍾,但是奧特里當地的皮克西卻開始感到焦慮不安了,因為新建教堂的大鍾對他們而言是致命的喪鍾(death knell ),一旦教堂落成的鍾聲響起時,他們將失去這塊土地的治理權,這群皮克西為了阻止大鍾的到來所以就對運送鍾的僧侶們下了詛咒,使他們迷失方向,變成朝向德文郡錫德茅斯(Sidmouth)的海崖前進,當僧侶們即將走向懸崖時,其中一位僧侶突然大喊「上帝護佑我的靈魂! 」,皮克西的咒語也隨之破解,大鍾也安然地運到奧特里鎮並安置到新落成的教堂內。

但據說皮克斯的咒語並未完全消失,在每年的六月時刻,皮克西就會再次出現並將鎮上的敲鍾人帶至一處名為「皮克西之廳(Pixies’ Parlour)」的山洞,只有當地的牧師到來才能將這些敲鍾人給救出;今日德文郡的皮克西之日已經將這傳說演變成一種慶典,當地的小孩子會裝扮成皮克西般的小妖精遊行,同時人們會將教堂的大鍾從教堂拖至廣場處舉行類似狂歡的慶典,慶典最後會再將大鍾重新運回教堂,由大人們敲響鍾聲作為皮克西之日的尾聲。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皮克西之日,小孩子們會裝扮成妖精的形象和大人一同舉行慶典)

從這個傳說故事可以看出與中慶祝勇者與皮克羅事跡的「皮克羅慶典(Picori Festival)」有些許相似之處,而在皮克西傳說中占重要地位的大鍾,也同樣在遊戲中以「據說敲響時會有好運發生(心之碎片)」的海拉爾城鎮之鍾以及「一旦敲響三次將宣告古夫的儀式完成」的暗黑海拉爾城之鍾這樣的設計出現;而皮克西之廳這種類似日本神隱故事的「隱密之處」,或許與四元素聖域構思有相似之處。

█ 住在鞋匠雷姆(Rem)家中的皮克羅,會趁著雷姆睡著時幫忙他把鞋子完成,這點應該是源自格林童話故事中的橋段。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在蘇格蘭地區流傳的棕精靈/布朗尼(Brownie),會居住在人們家中並在晚上時幫忙做家事好換取他們喜歡的食物(據說是麥片粥和蜂蜜),但不喜歡被人們看見,所以他們通常會居住在閣樓或牆壁上的孔洞中,這和居住在城鎮內的皮克羅形象有相似之處。類似的還有像是日耳曼地區的漢佐曼杉(Heinzelmännchen)、斯堪地那維亞的托美特(Tomte)、斯拉夫地區的多莫佛伊(Domovoi)等等,都是類似這種家中小精靈的傳說生物。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上,棕精靈/布朗尼(Brownie);左下,漢佐曼杉(Heinzelmännchen);右上,托美特(Tomte),右下,多莫佛伊(Domovoi);雖然細節有差異,但這些傳說生物據說都居住在人類的家中,並且有著打掃、做家事等維持家中秩序的習慣,類似一種家中守護靈的概念。)

█ 皮克羅種下的魔法豆子,林克可以藉拚碎片的方式讓其豆莖長大雲端之上,這個典故應該是來自於英國的童話故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的童話故事告訴我們可以隨便闖進別人家然後把他們的錢財拿走,甚至還可以把對方給摔死也沒有責任,和所謂的”勇者”有幾分像(?)

█ 礦山皮克羅的組成成員是梅爾達師傅與他的七名弟子,弟子人數上的安排似乎有呼應到中的七個礦工小矮人。

除了上述所說與世界各地小人或精靈的傳說外,皮克羅的師徒,艾澤羅(Ezlo)與古夫(Vatti)兩人的名字也同樣有著現實的故事的來源:

█ 艾澤羅(Ezlo),皮克羅的設定可能源自於阿伊努人的可羅波克兒的傳說,而某些學者認為阿依努人與古代日本族群蝦夷人為同一族的可能性很高,「蝦夷,えみし(Emishi)/えぞ(Ezo)」即為北海道的古稱。

█ 古夫/瓦提(グフー,Gufu/Vaati),日文版稱之為「古夫(グフー)」,應該是來自於日文的「颶風(ぐふう,Gufū)」,英文版的「瓦提(Vaati)」則應該是源自於羅馬神話風神的總稱「梵堤(Venti)」,相對於希臘神話的「阿涅莫伊(Anemoi)」;無論是日版或歐美版都取自和「風」相關的名稱,這點也呼應了「風之魔人」的稱號。

其它:

█ 皮克羅喜歡在各個地方藏著盧比或是道具的習性恰好解釋了為何薩爾達系列作品中,草叢中、石頭下、罐子內等這些地方會有恢復道具或是盧比的存在。

█ 森林和城鎮皮克羅在房子中常有個發出綠光,類似落地燈作為照明用的小香菇,可能是一種稱為「螢光小菇or夜光茸(Mycena chlorophos)」的發光菇類,在日本的小笠原群島的方言則稱呼這種菇類為「グリーンペペ(Green Pepe)」,也就是「綠色佩佩」;另外在那位以靴子當房子的森林皮克羅家中,長著許多藍色的小蘑菇,可能是種稱為「炫藍磨菇(MycenaInterrupta)」的蕈類,有趣的是這種小磨菇英文的別名就是

「Pixie’s parasol(皮克西的涼傘)」,也呼應了皮克羅族的設定。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當作台燈用途的夜光茸(Mycena chlorophos),很多皮克羅家中都有擺設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一大堆的藍色小蘑菇,炫藍磨菇(MycenaInterrupta),不過也不會發光,不知道是拿來做什麼的…

█ 礦山皮克羅住屋內仔細看會發現只有七個床位,這也讓人懷疑梅爾達師傅平常睡在哪,另外房間內照明燈是一種黃色的結晶石,可能是能發出夜光的黃色螢石(Yellow Fluorite);而根據扭蛋說明,弟子們會唱著「鐵鉗之歌(ヤットコソング, yattoko-songu)」,遊戲中和他們對話也可以聽到他們發出ヤットコ(yattoko)的歌聲。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弟子們的臥房,總共有七個床鋪,唯獨沒有師父的位置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像是餐廳的地方,同樣沒有師父的餐具…所以梅爾達師傅到底有沒有吃飯和睡覺啊(-__-)?

█ 骰子、西洋棋、有缺口的咖啡杯、菸鬥、郵票等東西在城鎮皮克羅的屋內都成了家具擺設,另外森林皮克羅多用樹葉作為棉被,而從一些櫃子上看來,皮克羅似乎有收集鈕扣與幸福碎片的嗜好;在咖啡吧那間的城鎮皮克羅家中,鋪在地上的其實是一張用海拉爾文寫成的菜單(メニュー/Menu)。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鈕扣可以當作裝飾,郵票可以當壁畫,菸鬥當作花盆,馬克杯作為睡床,螢光小蘑菇作為台燈…其實皮克羅的居家生活品味還不錯的

另外右下角那張世咖啡吧內皮克羅的住家,地板上鋪著一張寫著海拉爾文的紙張,對照翻譯可得到”菜單(メニュー/Menu)”的意思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森林皮克羅的不同類型住家,一般屋內會有花來裝飾,如果是住在地下洞穴的則是拿蕨類作盆栽,另外左下角那張可看到櫥櫃上擺著許多的幸福碎片

其實皮克西除了是皮克羅一族的設計原型之外,這種傳說的妖精小生物也是老任其它作品中常見的設計原型,

比方說,口袋怪獸的中的妖精神奇寶貝,皮皮&皮克西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以及外星球上的小生物,皮克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諸如此類的,不同遊戲中都有使用到這種傳說小生物的設計理念,也算是一種遊戲的彩蛋吧~

雪地中的阿奴基一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好啦,實際上這是修改人物模塊進行二次創作的遊戲中對這個種族的寫實設計,實際上這次要講的種族是長這樣: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就是生長在雪地中的阿奴基(Anouki)一族

然後以下的翻譯主要是以音譯為主,其中的意思則留到後面再說,所以若覺得翻譯怪怪的就多包涵啦

在冰天雪地中生存的馴鹿角住民――阿奴基(Anouki)/友奇娃挪西(ユキワロシ)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簡介:

日版稱之為友奇娃挪西(ユキワロシ),歐美版則稱為阿奴基(Anouki),是一群居住在寒帶地區住民的稱呼,外型為像是穿著禦寒衣裝的毛皮,毛色依據個體差異有著深紫、青藍、黃色以及較少見的粉紅色之分,同時皮毛上有著淡色的圓圈斑紋,額角上有著馴鹿般的角,但手腳和身體反倒和企鵝有些類似,平均身高和人類的孩童相近,在與兩作中登場。

種族介紹:

阿奴基人的個性不擅長掩飾與說謊,一但有懷疑與被懷疑的氛圍時常會被驚嚇甚至到暈眩,所以阿奴基人的領導者通常是以年歲較高且較有經歷的族人擔當首領,協調族人間的問題以及村落的安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中阿奴基人雪屋內的場景,可見到在天花板上都有類似聖誕節裝飾的彩帶與亮環,然後有些住家中會有布偶以及雪人的存在,而首領在鍋子內煮的東西看起來像是海帶,另外在其它人家中也可以看見裝著螃蟹或紫色海星的竹簍)

建築以雪屋的樣式為主,會在雪屋內的天花板做許多裝飾,並以馬賽克玻璃作為透光的窗戶,多數的阿奴基人會有在房屋的告示碑前埋著一些寶物的習慣,大多是各色的盧比,而在食性上則以熟食料理為主,通常是將海帶、海星、螃蟹等海產拿去烹煮再食用,另外似乎有堆雪人以及收集布玩偶的興趣,在許多阿奴基人家中都可見到和他們外型相似的雪人與布偶存在。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中冰之島外圍包覆著一層冰壁,林克需要將其炸掉才能順利登島)

的海王領域內,阿奴基居住在冰之島(Isle of Frost)上的西方村落,東邊則住著和他們敵對的猶科族/友奇札魯族(Yook/ユキザル),根據阿奴基的首領所說,他們兩族在一百年前就訂下約定,各自住在島的一方保持互不往來的和平狀態,但是最近有隻猶科族潛進到阿奴基的部落並偽裝成其中一位居民,導致阿奴基村落內人心惶惶且再次破壞兩族間的和平,而林克為了鍛造夢幻聖劍所需要的其中一塊純淨之鋼――蔚藍之鋼(Azurine)原本屬於阿奴基族所有,但現在位於猶科族所在的冰之神殿內,所以林克為了完成此行目的,需從村落中居民的對話識破偽裝成阿奴基的猶科族,並前入到冰之神殿打敗魔物將被綁走的阿奴基人救出。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中位於雪之領域上阿奴基人居住的村落;右圖為結局中的過場圖)

中登場的阿奴基人,居住在新海拉爾王國的雪之領域(Snow Realm),從村民敘述可知他們過去曾居住在冰雪環繞的島嶼上,後來才遷移到這塊新大陸,故推測他們可能是從的冰之島隨著探險船隊來到新土地上;在遍布大陸上的靈魂軌道消失時,阿奴基村落也遭到了魔物的侵擾,林克為了能順離前往雪之神殿,協助村長解決村民搭檔的問題,並前往神殿內找尋雪之賢者,蘇啟穆/史汀姆(スチム/Steem)以修復雪之領域內的軌道。

代表角色:

1. 埃里歐/埃盧(アリオ/Aroo):在循著村民的對話線索可推斷出「他」就是唯一在說謊的人,被識破後會現身為猿猴外型的猶科族,而本尊則被綁到冰之神殿內,直到林克將神殿內的魔物打敗後才被釋放,為了表達感謝之後他會寄信送給林克一塊從垃圾堆中(?)找到的「智慧寶石Wisdom Gem」,然後大概是回來後怕大家搞錯,他的署名還特定寫成”(真正的)埃盧(The REAL) Aroo”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2. 首領(ダイトウリョウ/Honcho):在中阿奴基村落的首領,正為了魔物侵擾以及村民工作分配的問題而傷腦筋,直到林克幫忙他分配好村民的工作組合後,為了感謝林克他會指引林克前往雪之神殿的道路。日文版的名字「ダイトウリョウ」意思為「大統領,總統」,而歐美版的「Honcho」則是口語上「老闆,頭兒」的稱呼,但無論如何都含有首領的意思在其中。

設計原型:

阿奴基人的設計上參造了許多極地地區文化的人文與動物,以外型來看,阿奴基人所穿著的衣物與愛斯基摩人等極地居民的毛皮厚襖類似,而頭上類似馴鹿的角以及形似企鵝的身軀,都屬於極地與寒帶地區的動物。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簡單來說,阿奴基人=(馴鹿+企鵝+因紐特人)/3 所設計出來的物種)

名稱來源上,歐美版的稱呼「阿奴基(Anouki)」應該是源自於愛斯基摩人(Eskimos)一支的「因紐特民族(Inuit)」,單數型則為「因紐特人(Inuk)」,實際上愛斯基摩一詞源自於北美印第安人對因紐特人以及另一個分支的尤皮克人(Yupik)等極地地區住民的稱呼,意為「吃生肉的人們」,由於此稱呼含有貶義,所以他們多自稱為「因紐特(Inuk)」,在他們族語中為「人(the people)」之意;而「阿奴基(Anouki)」應該就是將愛斯基摩+因紐特(Eskimos+Inuk)組合而成的名稱。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邊的是尤皮克Yupik民族的舞者,右邊的是在冰地上的因紐特Inuit民族,兩者都是及第地區的住民,也就是一般所稱的愛斯基摩人Eskimos)

而日文版的「友奇娃挪西(ユキワロシyuki-waroshi)」,發音上近似「ゆきわらし(yuki-warashi)「,也就是「雪童子」之意。原本雪童子的形象是帶來冬天初雪的精靈,看到小孩子會和他們一起玩,類似座敷童子那樣的形象,和因為對雪山恐懼產生的妖怪雪女(ゆきおんなyuki-on』na)是不同面貌的存在;不過在日本的一些地區傳說故事中,雪女是山神的女兒,也是掌控冬季之雪的妖怪,據說能將自身多餘的妖力化為小孩子(雪ん子, yukin-ko),讓他們在村子內玩耍,玩夠了就會帶他們回去山里變成雪,所以因為這些傳說統合的緣故,也有著雪童子是雪女的孩子這樣的說法。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這樣統合的故事中,雪童子就和雪女有著類似設定 : 據說雪女會將自己一部分的妖力變成雪子,央求過路的人替她抱住孩子,一旦路人抱住後小孩子就會越變越重,最後黏住人使其無法放手,路人會寸步難行直到被活活凍死;但如果路人能承受住小孩的重量,並將孩子交還給雪女的話,雪女會稱贊這個人並送給他諸多寶物。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邊的是中登場的雪子,漫畫中設定他們和雪女以及雪男像是家人一樣的存在,而雪子在日本的形象就如同中間那張圖一樣,也多是這種披著…鬥笠嗎?總之就是一種穿戴在身上的草織防雪衣,而最右邊的…其實就是口袋怪獸中的”雪童子”,可以看出他的形象也是從這來的,不過嚴格來說雪子和雪童還是有那麼一點區別就是了;在日本新潟縣則流傳的另一則名為的童話故事則比較貼近”雪童”最原始的設定,以下就講一下這則故事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個地方住著一對心地善良的老夫婦。由於他們兩人沒有孩子,所以在某個下雪的日子,老爺爺和老奶奶為了排遣寂寞就用雪做出一個孩子形狀的人偶來。

在那之後某個暴風雪的夜晚,老夫婦的家里突然出現了一個孩子,他們對於來訪的孩子感到有些意外,但又打從心底地感到喜悅,於是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細心的呵護著他,可是當接近春天的時候,那個孩子就會逐漸消瘦,使老夫婦非常的擔心,接著在不知不覺間,那個孩子突然消失了蹤影。

日月飛逝冬天又來臨,在暴風雪的夜晚,那個孩子又再次來到老夫婦的家中,還是和以前一樣,在春天來臨的時候小孩子就會消失,之後這樣的事情持續了好幾年,直到某一年之後,那個孩子就再有沒有出現於老夫婦的家中,不過即使如此,那段養育孩子的快樂的回憶,卻永留在夫婦倆的心中。

其實那個孩子是老爺爺和老奶奶所做的雪人偶的精靈化身而成的,為了慰勞心地善良的老夫婦,神就把雪人偶變成人類孩子的樣子,讓老夫婦不會感到寂寞。」

不論各地傳說為何,雪童在許多日本故事中結合了孩童的純真與冰雪象徵的純潔,成為一種冰雪化身而成的妖怪或精靈,這個典故和阿奴基人不會說謊的性格以及孩童般的體型都有著諸多的連結之處;另外補充一點,阿奴基人敵對的另一種族,「猶科族/友奇札魯族(Yook/ユキザルyuki-zaru) 」,日文版名稱發音上近似「ゆきさる(yuki-saru)」,也就是「雪猿」的意思。

其它:

這里就放上中阿奴基人日版與歐美版的名稱對照命名來源的話再稍作解講

█ 埃盧/埃里歐(Aroo/アリオ)、多波/多貝烏(Dobo/ドベウ)、法弗/法耶庫(Fofo/フエク)、古莫/古莫雷(Gumo/グメレ)、 庫姆/庫姆拉(Kumu/クメラ)、瑪佐/米佐魯(Mazo/ミザル)

█ 西特波/西特君 (Hintobo/ヒント君):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以上六位房子外走來走去的阿奴基人,會給提示好讓你能找到偽裝的猶科族,只是要收100盧比就是了(村子都有危機了還要收錢…);名字是來自於”提示(Hint/ヒント)”

█ 諾波多/亞多挪西 (Nobodo/ヤドナシ)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拿到鉤繩後可到一塊海岬上看到他,是一位沒有居所的阿奴基人,名字也是因而得來,美版Nobodo是 “No abode(沒有住所)”的諧音,日版的ヤドナシ則可指”宿なし(沒得住宿)”的意思,他會告訴你一般阿奴基人會有在房屋前埋寶物的習慣,林克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可以帶著鏟子去偷…呃…”挖出”這寶物,多半是價值頗高的盧比(其實我想會對外人說出其它族人埋寶物習慣的這點才是他沒家可住的緣故吧)

中阿奴基人日版與歐美版的名稱對照

█ 首領(Honcho/ダイトウリョウ)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日版的名字「ダイトウリョウ」意思為「大統領,總統」,而歐美版的「Honcho」則是口語上「老闆,頭兒」的稱呼

█ 布魯/諾瑪里(Bulu/ノマール, Nomarl)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一開始被首領叫去分配族人工作的阿奴基族,外型是標準的阿奴基族模樣,所以日文版是取自”normal(一般)”的諧音,英文則可能是取自”bule(藍色)”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以上這張圖中除了後面的首領外,前面四位從左到右的名字是:

█ 耶弗/西科歐(Yefu/ヒゲオ, Higeo)

美版名字取自”黃色(yellow)”以及可能是”胡(-fu)”的擬音;日版取自ひげ(hige),意思為”鬍子”

█ 挪科/祖諾拿西(Noko/ツノナシ, Tsunonashi)

美版名字可能取自”無(no)”+”角(horn)”,日版也是同樣的取名法,”角なし(無角)”

█ 柯弗/西科茲諾(Kofu/ヒゲズノ, Higezuno)

美版名字可能是”角(horn)”+”胡(-fu)”的擬音,日版也是類似的命名法,ひげ(hige)+つの(tsuno),”胡+角”

█ 耶科/基祖諾(Yeko/キイツノ, Kītsuno)

美版名字可能取自”黃色(yellow)”+”角(horn)”,日版也是類似命名,きいろ(kiiro)+つの(tsuno),”黃色+角”

天空人 歐卡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好啦,這次要介紹的種族是這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讓林克一整臉厭惡的種族,天空人-歐卡族

以下就開始正式介紹吧~!

古老時代中聯系天空與大地的鳥身天空人――歐卡族(Oocc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簡介:

天空人(日版漢字稱呼),或稱為歐卡族(Oocca),是一群居住在天空都市(City in the Sky)上的古老住民,外型為像是人首雞身的生物,具有高超的智慧以及能力,據說歐卡族是比女神後裔的海利亞人(Hylians)更為接近神的種族,海拉爾皇室在過去也曾藉著歐卡族保持天空與大地的聯系,甚至賢者的存在也與他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

種族特色:

成年的歐卡族外型看著像是人首雞身的生物,外觀上沒有明顯的外耳殼,有著淺玫瑰紅的眼珠但似乎沒有眼瞼,在凸出的後腦杓上有紅藍黃三圈類似類似刺青般的花紋,頭部到胸口的部分沒有毛發,身軀則是覆蓋著稻草黃的羽毛,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種族所用的文字語言(天空文Sky Writings),不過有些族人會一些海利亞語,也因此才能做一定程度上的溝通;幼年時期則是只有頭部與在耳際的部分有著短小的翅膀,幼年期的歐卡族和親代之間有著一定程度的感應聯系,可迅速地飛翔轉移到親代的身邊,黃昏林克可藉著這種能力在有必要時來往於神殿內外。成年期的歐卡族除了能飛翔外,還能無視重力般地攀爬在牆壁上,但是歐卡族似乎沒有強力的抵禦外敵方法,也因此才會被翱空炎翼飛龍(Argorok)給占據天空都市。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歐卡族所居住的天空都市City in the Sky)

綜合一些傳說片段可知,在三女神創世的故事中,歐卡族比海利亞人更早被創造出來,奠定了古代海拉爾之地,隨著古代海利亞人(天空時代前的人類)降生到大地上後,歐卡族也完成了屬於他們的都市並移居到天空,而古代海利亞人也極為尊重這支古老且最接近神的種族,後來海利亞人建立的海拉爾皇室也有過段時間與歐卡族聯系。

[神隱之村的老婦人因帕茲(Impaz)看見林克手上的支配令牌後,告訴林克關於海拉爾皇室與歐卡族的關聯,以及支配令牌和天空使者的故事,並依循著他們一族(席卡族)的使命將天空古文書(Ancient Sky Book)交給林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根據我族(席卡族)的傳說,當歐卡族仍與皇室有來往時,有個故事這麼說著…”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是的,那是一個關於由天空之民託付的神秘令牌,支配令牌(Dominion Rod)的故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據說當皇室需要和歐卡族溝通時,只有被賦予天空使者(Messenger to the Heaven)身分的人才能持有它”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而且在皇室的命令下,我的祖先們世世代代守護著一本託付給天空使者的書”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你得到了天空古文書(Ancient Sky Book)!是一本寫著古代天空文書,不過內容看上去似乎漏了一些字…”

許多連接到天空都市的古物,如古代天空書、支配令牌與天空加農炮等等據說都是過去時由歐卡族所創造,目的是為了方便大地上的海拉爾皇室與天空的歐卡族聯系所用,只是在不知名的原因之下,兩者之間的聯系中斷,這些古代文物便輾轉地散佈於海拉爾各處,並推測是在席卡族的協助下隱藏了起來。

代表角色: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歐蔻(おばちゃん/Ooccoo):最早可在森林神殿中一個搖晃的罐子中發現,林克將她救出後她會感謝林克並和自己的孩子協助來往於各個神殿內外,據她說她們是為了尋找一個名為「支配令牌(Dominion Rod)」的道具,如此一來才能開啟通往天空的道路回到她們的故鄉,天空都市(City in the Sky),但是在尋找的途中不小心卡在罐子內而受困。日文版的名稱「おばちゃん」其實直接翻譯是「阿姨、大嬸」的意思,歐美版的名稱除了可能源自於種族名稱歐卡(Oocca)之外,也可能與日文母親「お母さん(Okāsan)」一詞有關聯。

█ 歐蔻之子(おばちゃんの息子/Ooccoo Jr.):歐蔻的兒子,外型為僅有一顆頭的幼年期模樣,可帶著林克穿梭在神殿內外。

設計原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錯覺藝術大師,莫里茲•柯奈利斯•埃舍爾,右邊的是他代表作之一,《不可能的瀑布Waterfall》)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同樣是M.C.埃舍爾的作品,左:《靜物與反射球》;右《另一個世界》)

歐卡族的原型應該是來自於著名的錯覺藝術大師,莫里茲•柯奈利斯•埃舍爾(Maurits Cornelis Escher)創作的作品,《靜物與反射球》(Still Life with Reflecting Sphere, 1934)以及《另一個世界》(Another World, 1947)此兩個主題中的人頭鳥身像,而在《另一個世界》作品中創作的不同視角構圖,人頭鳥雕像彷彿不守重力影響般地站立於不同角度的窗口也和遊戲中歐卡族在天空都城行走的模樣相似。

而從歐卡族鳥身的設計以及名稱Oocca來看,可能是以系列中對雞的常見稱呼,庫可(Cucco)來作為命名以及鳥類身軀的設計。

其它:

█ 失落的神話連結

歐卡族的存在將天空時代文化與之後海拉爾王國的聯系又更加進一步聯系在一起。

簡述一下歐卡族和海拉爾的起源故事,在創世之後,歐卡族先於人類更早誕生,並在人們降生到大地上時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種族的天空都市,接著時代經歷過了女神海莉雅與終焉之者的戰鬥、女神轉世、天劍薩爾達與林克經歷過的天空時代,到最後兩人定居於大地之後,開創海拉爾皇室以及海利亞民族的繁盛;而從天空都市完成之後到天劍事件的年代內,歐卡族似乎有以某種方式和人類聯系,而這種聯系方式後來屬於天劍林克與薩爾達後裔的海拉爾皇室所知並隱藏起來,而所有聯系的關鍵就一把名為「支配令牌(Dominion Rod)」的道具。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支配令牌,主要效果是移動這類胸前有個空缺的石像,藉著植入令牌上的綠色光團,這些石像表面會發出綠色螢光並隨著林克動作)

支配令牌(Dominion Rod),又被稱作為「天空令牌(Rod of the Heavens)」,從席卡族後裔的因帕茲(Impaz)口中可知,在古代天空人與海拉爾皇室連系時,將這把令牌獻給皇室內部的相關人員,這名持者令牌的人在之後就被稱為「天空使者(天空への使者/Messenger tothe Heavens)」,當皇室有需要時,天空使者就會利用令牌將與歐卡族交流的道路開啟。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卡卡利可村的教會底下,有著隱藏天空大炮(Sky Cannon)的秘密房間,同時在此處牆上可見到刻著天空人圖案以及許多人俯首跪拜的圖案;考慮到卡卡利可村與席卡族的關聯性,或許這具天空大炮就是由席卡族秘密保存起來的)

除了令牌之外,天空人還留下一本記錄他們語言的書本,「天空古書(Ancient Sky Book)」,這本書以天空古文紀錄著歐卡族所使用的咒語,將其朗誦後可以讓老舊的令牌恢復力量,同時還必須藉著令牌的力量才有辦法移開各處的貓頭鷹雕像,找出被隱藏的六個天空符文(Sky Characters),這六個符文更是是打開天空之路――天空大炮(Sky Cannon)所在房間入口上,貓頭鷹雕像之鎖的咒文;支配令牌、天空古書以及天空大炮此三樣對象的功用環環相扣,一旦缺少其中一樣,通向天空的道路將無法開啟。

而所謂支配令牌最早的擁有者,根據放置令牌所在的地點――時之神殿內部牆上的浮雕來看,或許指的就是古代的賢者。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中的時之神殿,牆上有許多這種七人浮雕,其中一位手持著支配令牌,可能所指的是最早支配令牌的持有者,天空使者的身分是七賢者(Seven Sages)其中一人)

而在黃昏的時之神內部有著許多光之徽章的圖案,所以最早的天空使者很可能就是光之賢者(Sage of Light);更進一步推測的話,從支配令牌、天空古文書相關的”貓頭鷹”雕像這點來看,很可能是與”貓頭鷹”形象有關連的”光之賢者”—-也就是的光之賢者,拉爾(Rauru)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而時之神殿當中,有著七賢者中”光之賢者”的徽章圖案存在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貓頭鷹雕像不免讓人想到在登場的貓頭鷹,凱波拉.葛伯拉Kaepora Gaebora,而他也正是光之賢者拉爾Rauru所化身的型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光之賢者拉爾(Rauru),為修建海莉雅神殿為(第二)時之神殿的古代賢者,本尊待在聖域中的光之神殿至少度過了數百年的時光,會化身為貓頭鷹,凱波拉.葛伯拉巡視海拉爾各處,而拉爾的外型和貓頭鷹的名稱與薩爾達之父,葛波拉(Gaepora)都有相似之處,綜合窗戶上的圖徽顯示,他可能正是天劍薩爾達與林克的職系後裔,也就是海拉爾皇室的元老成員;從這些相關身分以及的相關線索來看,很可能拉爾就是古代賢者中與天空人接觸,代為皇室與天空人溝通的”天空使者”。

█ 研究海拉爾歷史的夏德(Shad)手上所拿著的書,其封面就有著類似天空人的圖案;另外在他所說的關於天空人的傳說故事時,實際上歐美版翻譯日版的字句時產生了誤解導致日版與歐美版之間這段話的意思不同,如下:

ハイラルは最も神に近い種族のハイリア人が創ったってのが通說だけど

Yes, according to legend, Hyrule was made by the Hylians, who, as weall know, are the closest race to the gods.

実は大昔には、ハイリア人よりもっと神に近い種族がいて、彼らが創ったという說もあるんだ

But also according to legend, long ago there was a race even closerto the gods, and some say THESE creatures made the Hylians.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此處翻譯日版原意應該連接到第一段,完整意思為

「根據傳說,海拉爾是由最接近神的種族,海利雅人所創造的」

「…但實際上有個理論是在太古的時代中,有另一支比海利雅人更接近神的種族創造(海拉爾)」

而歐美版翻譯中最大的問題是在第二段,導致意思變成了

「是的,根據傳說,海拉爾是由海利雅人,眾所皆知最接近神的民族他們所創造的」

「…但同樣根據傳說,在太古時代中有比海利雅人更接近神的種族,並且有說法是他們創造了海利雅人」

就是這段翻譯差異導致了兩版的意思截然不同,所以才有”天空人創造了海利雅人”的誤傳說法,此處應該根據日文版本取解釋才較為合理。

雪人一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黃昏公主登場的雪人一族!

隱居於雪山之中的白色獸人――雪人(Yeti)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簡介:

居住在時代,鄰近佐拉之里雪山地區的獸人,外型像是白色長毛的巨大猩猩,成熟的雪人身高大約是一般成年人的一倍左右,會說著海利亞語,從林克和他們的對話來看,個性溫和且無明顯的攻擊性,雖然說是一個種族,但實際上在整個故事中也只見過一對雪人夫婦而已。

種族介紹:

的故事中第一次提及這個種族的存在,根據故事所知,雪人族居住在北方鄰近佐拉之里的雪山地區內,偶爾會下山行動而被人與佐拉族目擊到,一般被稱呼為「雪山獸人(Beast-man of Snowy Mountain)」,後來林克追尋著線索到山頂上見到一位雄性的雪人,跟著他的腳步抵達雪山廢墟可見到另一位雌性雪人。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林克在山腳下遇到前來調查出沒在雪山的艾絮(Ashi),從她手中可拿到一張雪人的畫像,將這張畫像拿去給佐拉王子看,他會提及到雪山獸人手中拿著的是一種棲息於佐拉領域的特有魚種,臭鱒(reekfish)。]

雪人具有可抵禦暴風雪的白色長毛,這點可讓他們在凜冽的雪山中內自由活動,成熟的雄性雪人在外觀上比一般人類體型大上一倍左右,下顎的犬齒向外突出,臉部與手腳為深灰色皮膚,表面粗糙且有明顯的龜裂紋路,臀部後有著一條粗壯的大尾巴,胸腹部延伸到尾巴的部分則生著類似鱗片般的硬質毛發;雌性雪人則和一般成人身高相當,皮膚為暗褐色,手臂可能是為了禦寒而蜷縮在蓬鬆的毛發之內所以外觀上看不到,無明顯的尾巴,身體的毛發除了白色之外,還有淺綠色、淡紅色與淺藍色的格狀花紋排列。

從具有門牙及犬齒來判斷食性應為雜食性,不過由於在雪山內也沒什麼植蔬,所以多半還是以肉類為主食,目前知道可能的食物來源為魚肉,例如佐拉之里捕捉的臭鱒魚(Reekfish),以及在雪山內捕捉到的野獸,例如狼(雪人丈夫曾表示狼型的林克看起來「很好吃」並詢問妻子要不要吃肉當早/晚餐),除此之外,從雪山廢墟內廚房燉湯的材料看來,也會吃南瓜、奶酪、胡蘿卜、洋蔥、蒜頭與馬鈴薯(在湯鍋內以及廚房角落可看到)等等,食性和一般人類相近。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林克在雪山頂上可看見拿著臭鱒的雪人耶托(Yeto),可以注意到這條魚的長度快翰林克差不多高]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林克來首先可以品嘗到耶托的食譜:簡易的湯(Simple Soup/作りかけのスープ)]

[製作方法很簡單:首先裝九分滿的雪到鍋中,升起火來慢慢將雪融化成水,在這段時間內先處理抓來的臭鱒,把頭切下,切取一部分的魚身(以富含油脂的魚腹肉為佳)對切,為了讓湯有更好的滋味所以不須去骨,將魚頭和魚身肉扔將煮沸的雪水中熬成基本的湯頭,廚房的牆壁上掛著一串蒜頭,可依個人嗜好丟入數顆提味,然後把廚房木桶內的胡蘿卜、洋蔥、馬鈴薯拿兩到三顆出來,不必切皮,隨興地全部扔進去,接著煮個一段時間,等鍋中的湯轉變為淡黃色即可享用,味道雖然簡單但極富營養,喝了可恢復兩顆心喔!]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如果喜歡簡易的湯的人,不妨來嘗嘗耶托的新菜單:不錯的湯(Good Soup/ふつうのスープ)]

[是的,簡易的湯終究只是初學者等級的作品,雖然營養夠但還是少了點風味,需要加入其它的食材調味才能,但是在這雪山的廢墟內能找到什麼東西代替呢?好在我們林克到處探索,終於發現了被數名寒冰戰士(Chilfos)極力守護著,隱藏在廢墟內的少見食材—-南瓜,而且林克一眼就看出了這是生長在他老家歐登村的特產,歐登南瓜(Ordon pumpkin),先不論是誰將這東西搬上山的,歐登南瓜可是能快速生長,澆個水就能迅速脹大的特產,味道也是沒話說,切成適當的等分後連皮帶籽一起丟下去燉一會,即可享用帶有家鄉南瓜味的好湯,可一次恢復四顆心!]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真正被認可的美味,只有耶托為妻子特製的養身料理:頂級的湯(Superb Soup/極上のスープ)]

[即使加入了歐登南瓜的美味,但對一鍋湯而言缺少了提味的香氣仍不算完成,於是林克有再次踏上了尋找食材的冒險(欸,你說他是在找陰之鏡?),這次林克來到了廢墟一樓後方像是存放武器的庫房,在那他遇見了更為強悍的守護者,黑暗鏈球兵(Darkhammer)以及他守護的寶物—-奶酪;這種濃厚的山羊乳芳香味、早期熟成的白奶酪和熟成較久的黃奶酪交錯成的圓圈狀排列、以及炭粉形成的漩渦圖案….Fromage de toalien Chèvre?這不就是歐登村的山羊奶酪(Ordon Goat Cheese)嗎!?雖然有很多問題想問,不過林克還是先將這好東西拿去給耶托,只見耶托爽快地將整塊奶酪扔進鍋中,不用幾分鍾一股濃郁的乳香味就從湯里頭飄出來,同時先前的食材也燉煮的爛熟了,配上奶酪的黏稠口感,終於完成了喝一次恢復八顆心的頂級濃湯!]

[白天和傍晚遇見的對話,看來耶托下次想煮燉狼肉湯了(!?)]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耶托:喔!你是先前那隻看起來很好吃的狼,我還記得!

耶托:嗯…當早餐如何呢?

耶妲:一早就吃肉?我才不要…

耶托:噢…真失望…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耶托:喔!你是先前那隻看起來很好吃的狼,我還記得!

耶托:老婆,想吃晚餐了對吧?

耶妲:今晚我不想吃肉…

耶托:噢…真失望…

[你到底是有多想吃少年狼啦!就算林克看起來很好吃也不用這樣啊!!(╯°□°)╯︵ ┻━┻]

具有相當高的智能,雖然說的有點不准確但還是能用海利亞語和林克溝通,同時從雪人丈夫具有」燉煮」這點來看,懂得有技術性地使用火以及對食材的運用,而雪人妻子對於丈夫撿到的鏡子(陰之鏡碎片)也有對「美麗」的感受性,加上兩人都將滑雪作為一種「休閒娛樂」的競技,所以可見雪人族在智慧與知性上其實不亞於一般人類。

代表角色:

1. 耶托/多桑科夫(Yeto/ドサンコフ, Dosankov)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大約是四十多歲的雄性雪人,是耶妲(Yeta)的丈夫,和妻子兩人一同住在雪山內的某個洋房的廢墟,最早是因為想替生病的妻子煮鍋營養的湯,而下山到佐拉之里捕捉臭鱒時被前來調查的艾絮(Ashei)目擊到,也引起了佐拉族的緊戒,後來林克循著線索來到雪山山頂上就可看見他;個性上平易近人且風趣,廚藝不錯,深愛著妻子所以在撿到某個鏡子碎片(陰之鏡)也理所當然地直接送給妻子做禮物,不過在那之後魔物頻繁地出現以及妻子突然的重病,也讓他懷疑是不是那片鏡子引起這事的,因此當林克告訴他正在尋找這些鏡子碎片時,他也爽快地答應把鏡子給林克。

2. 耶妲/瑪托紐婭(Yeta/マトーニャ, Matōny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大約是三十多歲的雌性雪人,是耶托(Yato)的妻子,和丈夫兩人一同住在雪山內的廢墟之中,從丈夫那收到了做為禮物的鏡子(陰之鏡)碎片後,受到了陰之鏡碎片釋放出來的魔力影響而變得時而煩躁時而感到無力,一開始見到時只能倚靠在壁爐附近的椅子上休息;平常時個性和藹可親,另外可能是體弱的關系,總忘了樓閣鑰匙清楚的所在處而讓林克在廢墟內來回奔波,之後喝了丈夫煮好的湯後,恢復了些許力氣於是帶林克到放著陰之鏡的樓閣所在,但卻在那直接被陰之鏡的力量魔化,化身為圍繞寒氣與冰柱的魔物,冰冽雪妲/翡冽茲紐婭(Blizzeta/フリザーニャ, Freezernya)。

設計原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動物星球頻道播映的中虛構的雪人形象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不知道真還假的雪人照片)

此種族沿用了現實中傳說在珠穆朗瑪峰一帶活動的神秘生物,英文稱呼為耶堤(Yeti)、魅堤(Meti)或是可怕的雪人(Abominable Snowman),是一種介於人與猿之間的神秘動物,雖然有許多目擊報告,以及尼泊爾昆瓊寺廟內收藏著據說是雪人頭皮的樣本,但分析後仍未有定論是否真為某種猿類,所以至今尚未有確切的雪人標本提供研究。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收藏在寺廟內據說是雪人頭皮的東西;右圖是1954年對此進行檢測的Biswamoy Biswas博士 )

根據當地居民表示,雪人有著自己的語言,並有著肉食性或雜食性不同地說法,有時候會襲擊人類甚至有吃人的傳聞,此類傳說生物和世界各地,例如亞洲地區的野人、北美的大腳怪(Bigfoot)以及澳大利亞的幽威(Yowie)等等像是「未確認猿猴類生物」,被認為可能是人類與猿人之間進化系上的失落環結。

在遊戲中日版稱呼為「雪山の獣人」,歐美版則是「Beast-manof Snowy Mountain」或是「Beast of Snowpeak」,而在歐美官方攻略中則用雪人/耶堤(Yeti)來稱呼他們這個種族,歐美版中夫婦倆的名字,耶托(Yeto)和耶妲(Yeta),可看出是從耶堤(Yeti)此一單字延伸變化的名稱。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道產子,一種出生於北海道的日本馬,體型較小,不過與其它種類的馬相比其實很有力氣)

在日文版中,丈夫的名字為「多桑科夫(ドサンコフ, Dosankov)」,應該是從日文中「道產子(どさんこ, Dosanko)」一詞而來,這個詞除了可用來指那些出身於北海地道區的人之外,也可以用來指稱一種體型較為圓胖,四肢較短的北海道和種馬,或許這都與雪人生長於雪山中的環境以及雪人丈夫頭上那頂馬鞍帽子等特徵有關聯。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魔物化的雪人妻子,對付第一階段的方式就是用鏈球將其外殼一層層打碎,這和傳統的俄羅斯套娃娃(瑪特琉什卡娃娃)設計類似,雪人妻子的日文名字也從這而來)

而雪人妻子的日文名字「瑪托紐婭(マトーニャ, Matōnya)」,應該是源自於「瑪特琉什卡(Matryoshka)」此一俄羅斯傳統女性名稱,而被稱為「俄羅斯套娃」的玩具,最常見的圖案就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服裝的姑娘,所以英文就是「Matryoshka doll」,日文則是「マトリョーシカ人形」,雪人妻子身材的造型,以及化身為魔物之後,第一階段為多層冰殼包覆的外型特徵都和這種娃娃有類似之處,此外這名字又源自於拉丁文的「māter(婦女、母親)」,所以名字還有著「愛妻、品格高潔之人的妻子」等贊賞的意涵,也挺符合雪人妻子在遊戲中給人的印象;雪人妻子化身為魔物時,歐美版的冰冽雪妲(Blizzeta)應該是用「暴風雪(Blizzard)」+」 耶妲(Yeta)」組合而成的名稱,日版翡冽茲紐婭(フリザーニャ, Freezernya)則應該是「凍結(フリーズ, Freeze)」or「冷卻器(フリーザー, Freezer)」+「瑪托紐婭(マトーニャ, Matōnya)」組合而成的名稱。

其它:

█ 耶托頭上戴著那頂像是帽子的東西實際上是一副馬鞍,可能是他從雪山廢墟中找到的。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仔細比較的話,會發現耶托的身材其實比廢墟內的房門還要來的大,所以很可能耶托是靠著其它方法,比如從損毀的屋頂或從窗口等方式進到屋內的。

█ 在雪山山腳下遇見艾絮(Ashei)時,她身上所穿著的很可能是用雪人族的毛皮縫制的大衣,那頂和耶托模樣相似的罩頭面具可能也是如此。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艾絮(Ashi)身上所穿的毛皮大衣,可能是以前有人獵捕雪人後所逢制而成)

█ 外型和中的「猶科族/友奇札魯族(Yook/ユキザルyuki-zaru) 」相似,加上猶科族的日文版名稱發音上近似「ゆきさる(yuki-saru)」,也就是「雪猿」的意思,所以兩個種族設計的原型可能雷同。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中登場的「猶科族(Yook)”,形象上和的雪人相似,或許是同一支演化而成的?)

火山地帶的蒙掘瑪一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生於火山地帶,喜愛財寶的蒙掘瑪(Mogma)一族

於火山地帶上挖掘的亞人住民――蒙掘瑪族(モグマ, Moguma/Mogma)

簡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登場於的十二位蒙掘瑪族人,可看見體色多為土黃色或白堊色)

於時代中登場,是一群在艾爾汀領域內活動的亞人住民,臉型輪廓與上半身類似狐獴般的動物,毛皮多為介於土黃色到白堊類型的顏色,並有著堅硬的利爪可挖掘地面並在地下行動,這點又與鼴鼠相似,有些會背著各類的貨物或是寶物,大多是從地底中挖掘出來的礦物或寶石。

種族介紹:

天劍林克抵達地上的艾爾汀領域時,就可看見這類住民的身影,蒙掘瑪族沒有特定的住所,通常都藉著自身的挖掘能力居住於地底下並來回潛行移動,與林克對話時以粗壯的手臂伏地,後足與下半身蜷縮在洞穴內的方式露出地面,不過從有些露出全身的蒙掘瑪族人來看,除了雙臂之外他們的尾巴也可協助他們支撐身體的重量,常藉著挖掘能力在地底下尋找礦物、寶石以及各類寶藏,所以也養成了精打細算以及貪財的個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上圖,勒德(Ledd) : 餵!餵!餵!!我說你啊,把我們的草皮(?)給弄亂啦,你打算…賠償我們啊?

下圖,鈦伊托(Tyto):我是不會怪你不知道,不過我們蒙掘瑪族對於該還的事物是很注重的。就讓我現在證明給你看吧,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嗎?

[這兩張圖大概顯示了,蒙掘瑪一族對於許多事情鬥很精打細算,所以在一些對話中可見到他們有些商人般的口吻。]

菲(Fi)也曾對林克提過:「蒙掘瑪族人們對於寶物都有著深厚如執著般的喜愛(All Mogmas have a deep and abiding love of treasure.)」,不過他們對於有所求的人們也不會吝於提供幫助這點也是他們的種族特色之一,而從菲的敘述可推斷這個種族在天空時代前,海莉雅女神的時代中即在大地上生活著,而遊戲開頭的畫面我們更可知,他們也是協助海莉雅女神對抗魔軍的五個種族之一,在那之後他們就一直待在大地上;主要分佈在艾爾汀火山一帶,不過有時候也會聽聞一些關於寶藏的傳說而跑到較遠的地方,比如說像是菲羅奈地區的森林之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上圖,克堤茲(Kortz): 不曉得這東西(指炸彈花)?別擔心,夥伴,你想知道什麼我就盡管告訴你。

中圖,勒德(Ledd): 雖然我是不會借給你我的炸彈袋。不不不,我把它送給你!只是小心別被炸飛啦…

下圖,鉑拉特(Plats): 答啦~!我來這里救你脫困囉!

[這幾個畫面看來,雖然蒙掘瑪族很喜歡財寶,但是對於有所求以及需要幫助的林克他們也不會吝於出手,甚至可以說他們特別在乎人情道義。]

天劍時代中的首領是一位年老的蒙掘瑪人,哥爾德(Guld/ゴルド, Gorudo),其它的年輕族人中有許多是寶藏獵人,專門深入地下甚至是迷宮中尋找各式稀奇的寶物,但也常會因為這樣受困於岩漿圍繞與充滿敵人的地方,這點可以看出蒙掘瑪族其實不擅於地面上的困境;蒙掘瑪族人由於為了能順利進行挖掘和道路開通,多數會隨身攜帶著可存放炸彈的「炸彈袋(Bomb Bag)」以備不時之需,此外寶藏獵人手上也常戴著鐵制的挖掘手套,除了可以強化他們的挖掘能力,破壞更為堅硬的岩盤之外,也可以在遇到各類地底中的獵食者時,例如墨蠕多姆蟲(Moldorms)或黏膠怪‧啾啾(Chu-Chu)等,作為一種反擊的武器。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挖掘手套(Digging Mitts)以及炸彈袋(Bomb Bag),這兩樣東西幾乎是每個蒙掘瑪族都隨身擁有的東西,可協助他們在地底下行動以及開通道路,有時還可作為御敵的用途。]

而另外一提的是蒙掘瑪族的視力並不太好,大多是以對方的顏色來作為判斷依據,所以常將林克誤會成波克布爾一類的敵人,這點也反映出了他們一族長年生活於地底中的習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上,鈷巴爾(Cobal):哇喔,你好像不是…呦,勒得,這傢伙似乎不是和那些紅色怪胎一夥的耶!

右上,莫汞(Merco):讓我想想…嗯,我是很確定那傢伙的衣服樣式是黑色的(指因帕)。除了這個其它的細節我就記不太起來了。

左下,鉑拉特(Plats):啊啊啊!綠色的怪物呀!

右下,哥爾德(Guld):別那樣嚇我啊!我還以為你是那些怪物的一員呢!

[可以注意到,許多蒙掘瑪族人最先注意到的都是對方身軀的”顏色”,關於對方外型之類的就不清楚,也因為這樣常常誤會林克是波克布爾那一類的敵人;這種判斷似乎表現出了他們一族視力其實沒有特別清楚的特點。]

代表角色:

1. 哥爾德(Guld/ゴルド, Gorudo):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是蒙掘瑪族的長老,也是寶藏獵人們的首領,從外貌來看已經上了年紀,根據他所說,林克以及寶藏獵人們穿戴的挖掘手套就是他所發明的,年輕時也是從事尋找寶藏的工作,不過現在他對於整天挖掘寶藏,以及終年在陰暗的地底中居住的事感到空虛,希望在晚年時能居住眺望遼闊天空的所在;後來林克和菲叫來編號LD-301S的機器人,砂魯博/史柯雷波(RS-301S,サルボ/LD-301S, Scrapper),讓他可以到天空樓閣處幫忙挖掘南瓜田,雖然一開始還有點抱怨,不過後來也很享受在種在天空之上工作的生活。

2. 席爾巴(Silva/シルバ, Sirub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是寶藏獵人的一員,原本受困於火之祠堂中,後來幸賴林克的協助才得以逃離岩漿區中,他會送林克挖掘手套的升級版,蒙掘瑪手套(Mogma Mitts),是少數露出下半身的蒙掘瑪族,有著一頭自豪深色長發,和其它兩個寶藏獵人,波隆茲/帕卡(Bronzi/パッカ, Pakka)與鉑拉特/普齊納(Plats/プチナ, Puchina)為兄弟;在林克將族長哥爾德送往天空,目擊到長老飛上天的他正納悶著發生什麼事,如果林克回答他長老到了「很遠的地方…(Beyond…)」,他會誤以為是指長老已經辭世的意思,然後發誓他會好好表現,讓長老為他感到驕傲,從這些話加上名字(長老名稱發音近似「金(gold)」,席爾巴則是「銀(silver)」)來判斷,很可能他是寶藏獵人的第二把交椅,或許之後會做為新任族長。

設計原型:

蒙掘瑪族(Mogma/モグマ, Moguma)在種族特性上取自於現實中的鼴鼠(mole),名稱則可能源自於日文對鼴鼠的稱呼,土竜(モグラ, Mogura),這也符合此種族擅長挖掘以及穴居的特點,不過從外型上來看,當中只有土伯特/孔塞伊(Tubert/コンサイ, Konsai)這個角色比較符合鼴鼠的形象,其餘的角色其實外型上偏向獴科(Mongoose/マングース)的狐獴,這類動物除了同樣有著穴居的習性外,眼睛周圍有著黑色輪廓斑紋也與蒙掘瑪族的造型相似,而名稱後段的-gma則可能是來自於「岩漿(magma)」,這也呼應了此種族所生存的地區是火山遍布的艾爾汀地區。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上,狐獴(Meerkat),別名貓鼬;左下,鼯鼠(mole)

這兩種動物都可能是蒙掘瑪族設計時參照的原型

而蒙掘瑪族人物的角色命名多來自與礦物相關的名稱,以下就介紹各個各角色以及他們的名稱來源

█ 哥爾德(Guld/ゴルド, Gorudo)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古代大祠堂中遇見的年老蒙掘瑪族,是他們這一族的首領,據說他們一族常使用的挖掘手套就是他發明的;美日版皆對應到「金(Gold/ゴールド, Gōrudo)」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至右,席爾巴(Silva)、波隆茲(Bronzi)&鉑拉特(Plats),是在古代大祠堂中的寶藏獵人三兄弟]

█ 席爾巴(Silva/シルバ, Sirub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最早遇到席爾巴會發現他被懸掛在岩漿上頭,將他救下之後他會送給林克自己珍藏的挖掘手套,蒙掘瑪手套(MogmaMitts),據說蒙掘瑪族人也很少看過這麼昂貴的樣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救下波隆茲(Bronzi)之後會再次出現]

在古代大祠堂中遇到的寶藏獵人,有著一頭遮住眼睛的褐發,被波可布爾一類的敵人抓住而被懸掛在岩漿上頭,後來林克將岩漿魔手(Magama)擊敗使岩漿消退之後才順利脫困,為了表達謝意他會送給林克自己珍藏的蒙掘瑪手套(MogmaMitts),可讓林克挖掘到地面下潛行,之後林克將波隆茲(Bronzi)救下後會再次出現,告訴林克關於這附近存在著假牆壁的消息。

名字上美日版皆對應到「銀(Silver/シルバー, Shirubā)」。

█ 波隆茲/帕卡(Bronzi/パッカ, Pakk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我不知道你從哪來的,但我現在需要你幫我從鐵鏈上放下來啦!

2.你以為我會平白泄漏關於寶藏的天大消息嗎?我老媽可沒養出那樣的笨蛋呢!這可是我花了很久時間才找到這些信息!

3.那是…我老哥(兄弟)密藏的手套!你是他的朋友還是什麼人嗎?

4.作為回報,別告訴任何人我被抓起來的事。這是我們之間的小秘密,好嗎?

在古代大祠堂中遇到的寶藏獵人,背後以及頭上都綁著一袋行李,有著一頭黃發並以自己的金牙引以為豪,同樣被用鐵鏈懸掛起來,林克將他救下來後原本還嘲笑林克是容易上當的人,不過當他注意到林克手上的蒙掘瑪手套後才知道林克認識他的兄弟,席爾巴(Silva),才態度轉變送給林克一份地圖,並希望林克幫他保守被抓起來的秘密。

美版對應到「青銅(Bronze)」,日版為「カッパー, kappa(銅的英文copper轉片假名的稱呼)」一詞倒轉的名稱。

█ 鉑拉特/普齊納(Plats/プチナ, Puchin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古代大祠堂]

1.餵、餵餵!怪物,你現在可是在蒙掘瑪族的領域上!雖然你很嚇人,但只要我前方的道路是清空的,你就不可能抓得到我!

2.不不不…你抓到我了!你這怪物,那、那就來吧!看你是要煮熟、烤熟我…隨便你那些惡劣手法吧!

3.那不是我老哥(兄弟)的珍藏手套嗎?

4.喔喔,你全身穿的綠油油,我還以為你是那些怪物的一份子呢!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艾爾汀火山]

1.嘿~!好久不見啦!

2.什麼?別跟我說你忘了我這張鬼臉!

3.我是鉑拉特,早先你在北方神殿幫過我的蒙掘瑪族!

4.啊啊…我真的很替你擔心耶,夥伴!這大概就我的弱點吧!

在古代大祠堂的地底下遇見的寶藏獵人,根據菲所說因為太愛吃所以才導致體型肥胖,將林克誤會成怪物而虛張聲勢地打算和林克「玩玩」,被抓到後才注意到林克的蒙掘瑪手套,曉得林克認識他的兄弟席爾巴後就放下心,並送給林克一塊心之碎片,雖然似乎比其它族人還來的貪心,不過實際上他很有責任感,當林克之後被捲入火山的噴發墜落地表,身上的道具都被敵人搜括走之後,他就跟著那些波克布爾的腳步來到囚禁林克的監獄,將蒙掘瑪手套從波克布爾那偷回來還給林克,並告訴林克關於其它道具的所在之處。

美日版皆對應到「鉑(Platinum/プラチナ, Purachin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鈷巴爾(Cobal),右:勒德(Ledd)]

█ 勒德/鐵茲(Ledd/テツ, Tetsu)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勒德(Ledd):那些怪物在這附近出沒,所以我來這好好教訓他們。這就是我在這做的事,沒錯,就是我,勒德!

鈷巴爾(Cobal):是啦是啦,總之就是,不敢在黑暗中挖洞的膽小鬼先生(小聲)。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勒德(Ledd):在想什麼啊,你腦袋是岩漿凝固的石頭(igneous)嗎?我們當然是偷偷潛進去然後盡可能地將寶藏全部搬出來啊!

鈷巴爾(Cobal):嘿…既然我們能挖洞找路進去的話,為什麼我們還要在意鑰匙什麼的呢?

林克在大地神殿前遇見的蒙掘瑪族人,頭上有著一小撮紅發,和鈷巴爾(Cobal)是同伴,個性上好強且有些自大,有時會用「火成岩(igneous)」的稱呼來貶損鈷巴爾,不過根據鈷巴爾低聲說的話來看,其實勒德的個性意外地膽小,甚至不敢在黑暗中挖洞,在大地神殿中弄丟了自己的炸彈袋,請林克幫忙拿回來之後知道林克要繼續深入大地神淀時,就爽快地將炸彈袋送給林克,爾後會在古代祠堂外頭再次遇到他,他會建議林克如果需要水的話可以到芙蘿莉亞湖那去取水。

美版對應到「鉛(Lead)」,日版對應到「鐵(テツ, Tetsu)」

█ 鈷巴爾(Cobal/コバル, Kobaru)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我的夥伴走失了,而且這里到處都是紅色的怪物!我真不該過來的。

2.喔,又是你啊。來到這只為了救你的朋友嗎?

3.不過我想你還是別奢望去救人了,這里到處都是那些怪物。

4.如果你還想活著…活著多過一天的話,那你還是快回家去吧,夥伴!

林克在大地神殿前遇見的蒙掘瑪族人,是勒德(Ledd)的夥伴,個性上是以明哲保身為原則,和勒德相處起來顯得有些沒主見,所以被虧說看起來一副傻樣,不過其實意外地有些精明,在兩人於大地神殿內被拆散時也很擔心勒德的安危。

美日版皆對應到「鈷(Cobalt/コバルト, Kobaruto)」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鈦伊托(Tyto),右:鎳柯勒(Nackle)]

█ 鈦伊托/鎳克魯(Tyto /ニケル, Nikeru)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喔,對了。你說過你在找你的朋友,沒錯吧?

2.既然如此,那就收下這個吧。不是我在自誇,這可是一件非常特別的東西喔!

3.[你得到了挖掘手套(Digging Mitts)!用這東西尖銳的爪子在柔軟的地上挖掘吧!]

4.我只希望你的朋友別被那些紅色的怪物給抓住,希望一切都會沒事。

留著西瓜頭(或者說河童頭?)發型的蒙掘瑪族人,因為附近徘徊的波克布爾感到煩惱,當林克幫他將所有敵人擊倒後,會送給給林克挖掘手套(Digging Mitts)作為回報;美版對應到「鈦(Titanium)」,日版對應到「鎳(Nickel/ニッケル, Nikkeru)」

█ 鎳柯勒/奇塔(Nackle /チッタ, Chitt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哇喔!笨蛋,你嚇到我了!你可不能這樣直接在我頭上開挖啊,懂嗎?

2.不過我大概也知道你從哪來的。當你在挖東西時不知道會挖出什麼,所以才一直挖個不停吧!

3.告訴你,”盧比”是你在挖掘的時候最常會出現的東西。不過有時候你也會挖中”艾爾汀礦石”或是一些”恢復愛心”!

4.所以如果你經過一個洞穴而且有時間的話,那麼就挖、挖、一直挖吧!

有著一撮藍發的蒙掘瑪族人,原本躲在一個挖掘洞穴之下,林克試圖挖開時會生氣地跳出來抱怨,不過之後會告訴林克附近挖掘處底下有什麼類型的東西;美版對應到「鎳(Nickel)」,日版對應到「鈦(チタン, Chitan)」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莫汞(Merco),右:鋅柯(Zanc)]

█ 莫汞/瑪齊(Merco/マキ, Maki)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上圖: 哈?又一個陌生人?而且你看起來也不是那些紅色怪物的一員。我敢發誓這附近的鄰里關系肯定每天都不得安寧了…

下圖: 嗯?喔,沒事啦,我只是自言自語罷了。對了,我剛才看見一個穿著奇裝異服的人走進那邊的洞穴里。

留著一頭金發的蒙掘瑪族人,目擊到「黑色奇裝異服的人(因帕)」經過,也稍微對這附近不安寧的鄰里關系小抱怨一下;美日版皆對應到「汞(Mercury/マーキュリー, Mākyurī)」

█ 鋅柯/利斯塔(Zanc/リスタ, Risut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哇喔!現在又來個綠色的傢伙!

2.剛才有一個你們的人經過這而已。全身穿著黑漆漆的!是你認識的朋友嗎?

3.看見那個上頭了嗎?那是我們稱之為”千古恨(drop-dead,摔了必死)”的斷路,可是那個人卻像在那跳舞一樣!

4.大概真的吧?像那樣就跳過了裂口?看得我下巴都快碰到地上了。

頭發編成小辮子的蒙掘瑪族人,目擊到「穿著黑色衣服的人(因帕)」跳過附近的斷橋,之後在「心跳加速!挖掘盧比大冒險!(Thrill Digger)」場地附近出現,會告訴林克挖掘竅門的方式,不過要收費20盧比(實際上這些訣竅在場地附近的石碑上就可知道);美版名稱對應「鋅(Zinc)」,日版則取「水晶crystal (クリスタル, Kurisutaru)」一詞中間的部分

█ 克堤茲/羅茲(Kortz/ロズ, Rozu)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你不是那些過物一夥的,是吧?也對,我很確定你看起來跟他們不同。你沒他們那麼丑。

2.那現在呢?你是來這采炸彈花嗎?

3.就跟我想的一樣。告訴你,你在這區塊可以找到強力且質量好的炸彈花

4.瞧瞧吧!那兒就有一些!想拿多少就拿吧。

林克在火山區的炸彈花田附近遇見的蒙掘瑪族人,有著一頭自豪的紅發,他會告訴你關於炸彈花的特性以及每個蒙掘瑪族都會有個炸彈袋的事情,之後會在天望神殿內部再次遇見,據他說是聽說了這里藏有寶物而來,不過最後發現只是泉水(實際上那是神殿內純淨的「聖水Sacred Water」)後就掃興地回去;美版對應到「石英(Quartz)」,日版對應到「薔薇(Rose)」一詞,兩者合在一起則是一種名為「粉晶or薔薇水晶(Rose Quartz)」的礦物。

█ 土伯特/孔塞伊(Tubert/コンサイ, Konsai)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上圖: 你好,感謝你駐足於此。第一次來這,沒錯吧?

下圖: 我的名字是土伯特(Tubert),很高興遇見你。我經營著這做小遊戲,我喜歡稱它為”心跳加速!挖掘盧比大冒險(Thrill Digger)!”

認為比起到地底下尋找寶藏,還不如直接提供寶藏獵人們服務會比較有賺頭的蒙掘瑪族,帶著一副自認為新潮的眼鏡,在火山內部的洞穴處經營著「心跳加速!挖掘盧比大冒險!(Thrill Digger/ドキドキルピー掘り)」場地;名字和其它族人不同,並非來自於金屬或礦物,美版的名稱是來自於「球根(Tuber)」,日版則對應「根菜(コンサイ)」,意思為「根莖類蔬菜」。

其它:

其實有兩個蒙掘瑪族人的名字,美日版對應到的金屬恰好相反,這兩位就是給林克挖掘手套、有著西瓜皮發型的那位以及另一個藍發的蒙掘瑪族人。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日版中,左邊那位給林克手套的叫做「鎳克魯(ニケル, Nikeru)」,對應到「鎳(ニッケル, Nikkeru)」,右邊那位藍發告訴林克挖掘物品的叫做「奇塔(チッタ, Chitta)」,對應到「鈦(チタン, Chitan)」;歐美版中則反了過來,左邊給手套的叫作「鈦伊托(Tyto)」,對應到「鈦(Titanium)」,右邊藍發的叫作「鎳柯勒(Nackle)」,對應到「鎳(Nickel)」。

這點連Zelda Wiki上也記載錯誤,在Zelda Wiki上則將對應同樣金屬的美日版名稱放在一起,但實際遊戲內容則非如此,不過從上菲對這兩位的評論看來,除了名字之外的內容完全相同,所以弄反對應的名字似乎也情有可原。

霍拉多姆地下的異世界民族

這次要介紹的是在遊戲中算是代表性的種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居住在霍拉多姆(Holdorm)地下的異世界民族,烏拉族/撒邦羅辛亞族

在地底之下和岩漿共處的異世界住民――烏拉族/撒邦羅辛亞族(ウーラ, Ūra/Subrosian)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簡介:

主要是在故事中登場的種族,在也有作為連動角色登場;是一群居住在布滿岩漿的地底之中的住民,外型為類似身穿全身鬥篷的人類,但體型以及外貌細節不明,臉部只有在鬥篷陰影下反光的瞳孔可明顯辨識,平均身高略矮於青少年時期的人類,對於地底的高熱有特殊的耐受性,因此在岩漿遍布的國度中發展出獨特的地底文明。

種族介紹:

在的故事中,隨著四季巫女,汀(Din)被黑暗將軍戈爾貢/盎刻斯(ゴルゴン, Gorugon/Onox)擄走後,四季神殿也陷落到霍拉多姆(Holdorm)的地底之下,之後林克透過各處的傳送口來到了這處位於地底之下的烏拉世界/撒邦羅辛亞世界(ウーラ世界/ Subrosia),並在此處遇見了有別於一般人類的神秘種族,烏拉族/撒邦羅辛亞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常見的烏拉族外型,平均身高比青年的林克還矮,估計在100多公分上下]

烏拉族的天性舉止傾向隱密性,所以他們的穿著都是全身式的鬥篷,僅有臉部的部分裸露在外,不過實際上可看見得只有眼睛的反光,其餘部分都處於鬥篷頭罩的陰影下而無法辨識;由於終年生活於不見光的地底之下,因此瞳孔也大於一般人類,這點可讓他們在陰暗的地底世界中自由活動,另外地底中存有范圍廣大的岩漿地脈,所以他們發展出了與岩漿以及礦石相關的獨特文化,對高溫岩漿的耐性也遠大於地面上的哥隆族(Gorons),除了有熔岩湯(Lava Soup)這種食物外,甚至可以沐浴在「露地」的熔岩澡堂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邊是位於烏拉火山下的熔岩澡堂;右邊是供應熔岩湯的廚房]

由於地底下富含著大量的礦脈,烏拉族視「小鐵礦(クズの鐵/Ore)」為一種具價值的寶物,而且有別於地上所使用的寶石貨幣「盧比(Rupee) 」,烏拉族則是將「鐵礦碎塊(Ore Chunks)」制訂為通用貨幣,並以礦石的顏色作為不同幣值,基本上是50個藍色碎塊=5個紅色碎塊=1個金色碎塊這樣的幣值,不過除了以碎礦之外,林克也可以用地面上的神奇樹果來交易,依據不同的樹果價值也不同。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烏拉族的通用貨幣,小鐵礦(クズの鐵/Ore);盛產於烏拉火山一帶以及附近的土地中,是烏拉世界中含量豐富的礦產,也因此被烏拉族人作為具價值性的貨幣使用]

此外烏拉族們也擅長冶煉與鍛造技術,並有專設一處大火爐(Great Furnace)來融化各種金屬與礦物,烏拉村附近也有專門對各式金屬製品加工的店面,附帶一提的是,遊戲劇情中烏拉族的冶煉師在稀有的「堅鐵礦(Hard Ore)」冶煉時會高興地手舞足蹈,似乎這種習慣就是烏拉族民俗舞步的發源,所以很可能烏拉族們舞蹈與早期冶鐵的生活息息相關著,之後受到起源於拉佈雷努(Labrynna)當地哥隆族舞蹈的啟發,融合成屬於他們獨特的「熱舞」文化。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圖是烏拉村附近的大火爐,里頭有著三位烏拉鐵匠,當林克將紅鐵礦與藍鐵礦交給他們後,他們會一邊跳舞一邊開始將其鍛鍊為”堅硬鐵礦”]

烏拉族的建築似乎是以能耐住岩漿高熱的建材所打造,類似獨立的穴居屋,許多住家都搭建在熔岩形成的「河流」附近,甚至還會引進岩漿到住家內,可能是作為「飲用」或冶煉等其它用途,另外有著一座「劍與盾之迷宮(Sword & Shield Maze)」位於烏拉火山群之中,也是無法被瑪卡樹所感知,最後一個大地恩惠「輪轉的四季(Changing Seasons)」的所在處。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位於烏拉火山山頂”劍與盾的迷宮”,是最後一個大地恩惠隱藏的地點,內部是同時具有著岩漿與寒冰的冰火迷宮。]

代表角色:

█ 烏菈菈/羅莎(ウララ, Urara/Ros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是林克在找寻四季之杖的途中遇到的第一个女性乌拉族人,在不被发现的情况尾随着她的踪迹会发现到通往乌拉世界的传送口;穿着橘黄色鬥篷,头上绑着红色蝴蝶结,身上配有一支据说能开启所有锁的万能钥匙,在族人中是很受欢迎的偶像,最喜欢的东西是蝴蝶结,也因此在她弄丢蝴蝶结後很多乌拉族人(男)都卯起劲来到海边寻找星状矿(Star-ShapedOre)好能够到商店换取蝴蝶结,之後林克可以这方法得到和乌菈菈约会的机会。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林克與烏菈菈兩人在海邊的約會,銹紅色的沙灘、撲面的熱海風、岩漿海浪一波波打在腳上…林克你確定沒事吧!? (((゚Д゚;))) ]

平時喜歡待在烏拉海濱欣賞著岩漿的灼熱海風(?),偶爾會通過傳送口跑到地面上去游歷,像是在聯動後的中,林克可於過去的時代中,在拉佈雷奴南海上的新月島(Crescent Island)上再次相遇,她會幫林克找回被偷走的鏟子,但是她說這次是以「獨立的女性」目標出來旅行所以接著就後林克分道揚鑣,不過不久之後還是可以在山間的哥隆舞廳上遇見她,據她說烏拉族的舞蹈比哥隆族還要來得酷炫,言下之意可知她也很熱愛著烏拉舞蹈。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哥隆舞廳內遇見的烏菈菈,對話上看來也是個挺喜歡跳舞的人。]

設計原型:

烏拉族/撒邦羅辛亞族外型類似過去系列作中出現的身穿長袍的腳色或敵人,比如說像是巫袍怪(Wizzrobe)或是中出現的賈洛忍者(Garo),這些與長袍有關的角色設計上都有著「神出鬼沒、隱密行動」這類要素在其中,而從烏拉族/撒邦羅辛亞族的命名方式來看也確實有著這層涵義在。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眾神(1)的巫袍怪(Wizzrobe);中,假面的賈洛忍者(Garo);右,二代的巫札達(Wizard)]

日版的名稱,烏拉族(ウーラ, Ūra)是源自於「里(うら,ura)」這個字,代表了他們生存於大地下「另一側的世界」,而相對應的角色烏菈菈(ウララ, Urara)除了名字呼應到她所屬的種族外,其日文名稱還可轉換為「麗(うらら)」,也是一個日本女性常會取的名字。

歐美版的名稱撒邦羅辛亞族(Subrosian)則是來自於英文中一個詞匯,「sub rosa」,意思為「秘密地;私下地」,但這個詞其實來自於拉丁文,原意為「在玫瑰之下」,而為何之後會引申成具有「秘密」的意思則是來自於一則希臘羅馬神話。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Paris Bordone的畫作,]

在神話故事中,據說美之神維納斯(Venus)和戰神馬爾斯(Mars)偷情生下了愛神邱比特(Cupid),邱比特為了維護母親的名聲,送了一束玫瑰花給靜默之神荷爾波克拉特斯(Harpocrates),請祂保守關於母親的秘密與失言,好讓她能一直以「美」的形象被眾人所知;由於這則傳說,所以古羅馬人視玫瑰為沉默或保守秘密的象徵,到別人家作客時,若看到主人的桌子或餐桌上的天花板繪有玫瑰花時,就表示在這張桌子上談的事情不能外傳,之後 「在玫瑰之下(subrosa)」就引伸出了「秘密」的意思。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靜默之神,荷爾波克拉特斯(Harpocrates),形象上是用手指止住嘴象徵”靜默不語”的姿勢]

在希臘-羅馬神話體系中,關於這位靜默之神荷爾波克拉特斯(Harpocrates)的故事其實不多,那是因為這個神祇原本並不是此神話體系中的角色,實際上他是一位埃及神融入到希臘神話體系中的故事而產生的,那位埃及神就是王者與復仇之神「荷魯斯(Horus)」。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埃及的王權之神,荷魯斯(Horus),最常見的就是隼頭人身的神祇形象]

對埃及神話稍有涉獵的人應該都知道,雖然有不同的故事細節,不過最常見的故事角色是荷魯斯(Horus)身為歐西里斯(Osiris)與伊西斯(Isis)之子,當歐西里斯被自己的兄弟,賽特(Set)殺害時,伊西斯為了避免歐西里斯的遺腹子遭到塞特的迫害而躲至尼羅河三角洲,在那生下了荷魯斯並含辛茹苦地將其撫養成人,之後成年的荷魯斯在九柱神面前打敗了賽特,證明了自己合法的王位繼承權,成為統治埃及的王;當然與荷魯斯相關的故事不只如此,甚至他的父母在考據上也有差異,但荷魯斯確實是埃及神話中一個重要地位的神祇,以法老王與王權的守護神而聞名。荷魯斯在不同階段與身分時有不同名稱,例如孩童時代的他稱之為「荷爾-帕-卡赫拉德Har-pa-khered」、與太陽神拉(Ra)的形象結合後則稱為”拉-荷雷卡提Ra-Herekhty”、定位成歐西里斯與伊西斯之子的他則稱為「荷魯斯the Horus」、身為其父親冥神歐西里斯在陰間的護衛則稱為「荷爾-奈狄及-伊忒夫Har-nedj-itef」等等,隨著與不同神話故事或場合就有著各類的名稱。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孩童荷魯斯,荷爾-帕-卡赫拉德(Har-pa-khered),形象是用手指抵住下巴的純真少年;可以和上面的荷爾波克拉特斯(Harpocrates)比較看看,會發現兩者的形象幾乎雷同。]

然後在歷史上,由於亞歷山大帝曾經征服過埃及地區,也因此一些埃及神話中的神祇以其它面貌融入到希臘-羅馬神話中,荷魯斯也在其中,不過他是以孩童時代的名稱「荷爾-帕-卡赫拉德(Har-pa-khered)」被轉化為「荷爾波克拉特斯(Harpocrates)」,而他在希臘神話中代表的角色實際上是因為誤會而產生的錯誤解讀;孩童荷魯斯(Har-pa-khered)在埃及中象徵著每日初始的陽光以及冬日的太陽,而他此時的雕像被塑造為一個手指抵在下唇,帶著純真面貌的裸體孩童,但就是這個形象讓希臘人們誤解,他們以為手指這個動作是代表著止住嘴的「沉默」,也因此當他以「荷爾波克拉特斯(Harpocrates)」之名融入到希臘羅-馬神話中,他就成為了「靜默之神(the god of silence)」。

吸收了孩童荷魯斯的形象並將其轉化為沉默之神,同時由於以玫瑰暗喻沉默的傳說之故,從古羅馬到之後的歐洲文化中,玫瑰就常被視為一種秘密的象徵,加上最原始的玫瑰品種之一,家玫瑰(Rosa rugosa)是一種五片花瓣的玫瑰花,同時具備了黃金比例的五芒星以及女性的象徵,類似的說法在中也有提到,這些涵義都增添了玫瑰與「秘密」的連結。

回到主題,所以歐美版遊戲中撒邦羅辛亞族(Subrosian)一族的稱呼,源自於「秘密地;私下地(sub rosa)」一詞,呼應了他們在遊戲中所具備的隱密特徵,同時相對應的「羅莎(Rosa)」這個角色,除了同樣來自一族的名稱外,名字所具備的涵意就是「玫瑰(Rose)」,也是一個常做為女性的名字。

其它:

█ 烏拉族的鬥篷分為綠、藍、紅以及橘黃色四種顏色,除了冶煉師和烏菈菈兩個角色頭上有其它裝飾外(冶煉師是頭巾帶,烏菈菈是蝴蝶結),其餘造型上完全相同。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根據烏拉族們所說,四季神殿掉落後讓火山更為活躍,也讓原礦碎塊(Ore Chunks)大量出現,同時許多來自地面上的東西也被收刮到烏拉商店販賣。

█ 其實除了鐵礦之外,烏拉族也會把地面上的神奇樹果當作可交易用的物品,這里稍微比較一下樹果的價值,首先我們將一個藍色原礦碎塊(Ore Chunks)定為1 Oc.這樣的貨幣單位,然後從烏拉商店的價位得知以下結果:

A. 一個咻咻果實(產生旋風)=0.5 Oc.

B. 一個阿奇奇果實(點火用)=1.25 Oc.(不過若用心之碎片的價位換算是2 Oc.)

C. 一個颯颯果實(加速用)=2.5 Oc.

D. 一個伊特特果實(有味道)=5 Oc.

另外一個卡恰種子(Gasha Seed)具有100 Oc.的價值。

蜥蜴人 東卡伊族

這次要介紹的同樣是在中頗具代表性的種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於中登場的種族,蜥蜴人/東卡伊族。原本型態是偏向蜥蜴,不過上圖中的作者畫起來比較像是小龍;從這張圖大概就可知道這族的特性: 主要為肉食性、傻傻地好奇心與小小地奸商個性

國境之南島的爬蟲住民――蜥蜴人/東卡伊族(トカゲ人, Tokage-jin /Tokay)

簡介:

主要在故事中登場的種族,是居住在拉佈雷奴南海海域上新月島(Crescent Island)的居民,外表看起來像是直立的大蜥蜴,過著原始性的群體生活,個性上憨厚且純朴,和島外的世界鮮有接觸,也因此他們也不瞭解除了他們一族以外的種族或民族。

種族介紹: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新月島過去與現在的島形差異)

在拉佈雷努國境南海上有著一座小島,由於西側的大海灣使島的外型看起來像是個彎月一般,因此這座島就被命名為「新月島(Crescent Island)」,不過隨著時間流逝,海灣也逐漸被海流帶來的砂石所填滿,過去新月島的海灣到了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片平坦的沙灘,林克為了尋找時間的恩惠而搭著木筏前往此座島,卻在途中遇上了暴風而翻覆,最後漂流到了新月島的沙灘上,醒來後在那遇見了這座島的原始住民,蜥蜴人/東卡伊族……接著身上的道具就被搜括走了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住在新月島上的東卡伊族,外型為圓顱二足直立的大蜥蜴,從腹部上有著肚臍這點來看可能是屬於胎生性的爬蟲亞人,手部有著五指(爪),腳部看起來則為單趾,身上除了下顎到腹部以外的地方都覆蓋著鱗片,頭頂沿著背部到尾巴皮的膚上有紅褐色的硬棘,皮膚鱗片的顏色多為草綠色,不過也有紅色與橙色的個體存在,食性為肉食性,主要以島上飼養的雞只和從海中的魚類為食物來源,對於神奇樹果(主要是有燃燒性的阿奇奇果實與有味道的伊特特果實)也有品嘗的興趣。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遊戲插畫的蜥蜴人,可看出肚子上有著肚臍的痕跡)

由於島的孤立性,拉佈雷努國度上的人們只耳聞過他們的存在,東卡伊族本身則與島外的地區幾乎沒有往來,甚至不曉得除了他們以外的其它種族,也因此當看到身為人類的林克時,他們是以「長耳朵、沒有尾巴的蜥蜴」來認知。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這把鐵鍬是我從海邊撿到的。它就落在一隻沒有尾巴的蜥蜴人旁邊!]

生活習性上是原始的部落型式,居住的屋子也是傳統的草屋類型,族人間也多是採取以物易物的方式拿到所需用品,比較特別的是一族中沒有首領的存在,反倒是有專門負責料理食物的「大廚(Chef)」一職存在,不過這點也可以看得出來,東卡伊族生活上像是隨遇而安的感覺,個性上其實也不怎麼貪婪與爭鬥,雖然一開始拿走林克的許多道具,不過被發現之後也大多是老實交出來,或是略奸詐地提出交換的方式好換得果實之類的東西,本性上與其它地區的爬蟲亞人(蜥蜴戰士之類的)相比來說並不壞,甚至在爬蟲亞人族群中可說意外地溫馴。

語言上能和林克正常溝通,而在平常語句後方或發出驚嘆句時會有「トカ, toka」的口癖,另外他們一族思想較為單純,有時候甚至顯得略愚笨,像是有個東卡伊族認為3就是最大的數字,這也可能就是他們會使用以物易物原因(不過基本上會用物品交換方式的東卡伊族應該都有基本的數字觀念,會提出用10個果實交換之類的)。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東卡伊族的信仰核心,位於島中央的”守護者(Guardian)” : 月影之叢祠(Moonlit Grotto)]

而在信仰與文化方面,東卡伊族將位於島中央的「月影之叢祠(Moonlit Grotto)」入口雕像稱為「守護者」,根據他們說法是「守護者位於島的中央,當太陽高掛於空,海水襲入時就無法抵達他的所在」,以及「很久以前曾有位沒有尾巴的東卡伊族人開啟了守護者的嘴」,不過這些傳說實際上指的是在過去仍有海灣存在的新月島,而林克穿越回到過去藉著嵌入「東卡伊之眼(Tokay Eyeball)」的寶石打開了月影叢祠入口這個事件;另外他們視「流動蜥蜴餐廳(流しトカゲ/WildTokay)」這種丟食物給客人的活動為一種神聖的運動,除了將珍貴的伊特特樹苗做為獎品之外,即使現在沒繼續舉辦但仍保有當時相關文物的展覽館,從這點加上有「大廚(Chef)」一職來看,東卡伊族似乎秉持著「吃飯皇帝大」這類神聖的觀念。

代表角色:

█ 大廚(Chef):

居住在新月島上的東卡伊餐館(トカゲしょくどう/Tokay Café)中,負責料理族人的食物,從內部來看應該主要是以雞肉作為料理食材,當林克到新月島時他正好患上了感冒而使得鼻子不靈敏,若林克用「有臭味的袋子(Stink Bag)」讓他恢復嗅覺的話,他會送林克一塊特製的「美味的肉(Tasty Meat)」當作謝禮;另外推測在「流動蜥蜴餐廳(流しトカゲ/WildTokay)」中所使用的肉應該就是由他料理的。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流動蜥蜴餐廳(流しトカゲ/WildTokay)的小遊戲;其實當初玩還很真得挺難的]

設計原型:

蜥蜴人/東卡伊族其實設計原型就是來自於現實中的一種奇幻/科幻種族,爬蟲類人(Reptilians)的構思,除了東卡伊族之外,系列作中也有不少蜥蜴人類型的敵人應該也是從這發想而出的。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爬蟲類人(Reptilians),是一種廣泛流傳都市傳說中,具有爬蟲類特徵的外星人]

日文版的「トカゲ人」直接翻譯就是「蜥蜴人」的意思,而這個片假名的來源應該和而歐美版的「東卡伊(Tokay)」相同,是來自於「大壁虎(Tokay gecko)」的名稱,tokay和gecko兩個字是來自於馬來語中以壁虎的叫聲所而得的名稱,所以兩個字意思相近,實際上大壁虎的學名Gekko gecko,屬名和種小名也分別都是指「壁虎」的意思。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大壁虎(Tokay gecko),又稱為”大守宮”,分佈於亞熱帶地區的爬蟲類]

在分類上,一般稱之為的蜥蜴(Lizard)是泛指對蜥蜴亞目(Lacertilia)下物種的總稱,當中包含了鬣蜥下目(Iguania)、壁虎下目(Gekkota)、石龍子下目(Scincomorpha)、蛇蜥下目(Anguimorpha)以及巨蜥下目(Platynota)五類;所以說壁虎(守宮)是蜥蜴的一種,但蜥蜴不一定是指壁虎。

其它:

█ 除了不曉得他們以外的民族外,他們似乎也不知道島外的物種;當林克結束月影之叢祠的探索後,在海邊會遇到多頓哥(Dodongo)的威威/迪米崔(ウィウィ, Wi Wi/Dimitri)被其它東卡伊族包圍,他們會說想嘗嘗看這只「紅魚(Red Fish)」的味道。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新月島和拉佈雷奴其實在過去有個海底通道連接;過去新月島上的月影之叢祠是通往拉佈雷努南邊不歸之海(Sea of No Return)與古代之墓(Ancient Tomb)的入口,到了現在這條通道已經消失,或者說月影之叢祠內部已經被改建過,而不歸之海與古代之墓到了現在則變成了約盧墳場(Yoll Graveyard)以及魂之墓(Spirit’s Grave)的所在,如果林克試圖利用時空豎琴從約盧墳場穿梭到過去的不歸之海時,他會被一股神秘力量阻擋並強制返回現代。

█ 雖然東卡伊族看起來像是爬蟲類動物,但他們卻有著肚臍,所以推測是胎生性質的爬蟲類蜥蜴人。

█ 系列作中與爬蟲類人相關的其它種族在下一項目介紹。

爬蟲類蜥蜴人

然後這部份算是針對前面”東卡伊族”所提到”蜥蜴類種族”所進行的總整理。.

爬蟲類蜥蜴人(Reptilians)

定義:

此處所介紹的是以蜥蜴亞人(Lizardmen)的敵人與角色為主,對此分類的定義是: 外型上具有爬蟲類特徵,二足步行,身上具有人造物品或是具有溝通能力來顯示他們有一定程度文明或文化。

種類:

█ 蜥蜴戰士(リザルフォス, Rizarufosu/ Lizalfos)

於、以及作品中登場的蜥蜴型敵人,每作在外型上都略有差異;名字是來自於「蜥蜴(lizard)」以及「仇敵(foe)」兩字組合而成的。

1.登場的為五爪四趾,體表鱗片為深綠色,背脊到尾巴上有一列短棘刺,在前胸以及肩膀處都有穿上護甲,並配有一長劍,通常是右手持劍,左肩護甲上會有一有刺紅環;主要分佈於多盾戈洞穴之中,在魂之神殿內也可看見牠們的蹤跡,進行攻擊時會張開嘴進行威嚇的動作。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於中登場的蜥蜴戰士,左為美術設定圖,右為實際遊戲模塊;或許是當時受限N64機能的因素,雖然設定上手部是五爪,但遊戲中只呈現出三爪的樣式。]

2. 為三爪四趾,皮膚以墨綠色鱗片為主,並有紅褐色以及黃色的鱗片嵌於其中,無明顯棘刺,武器皆為彎刀,外型上還可再分為斧尾型和面具型兩類,前者特徵是在尾巴上綁有一雙刃斧,無穿護甲但左手上綁有著一面小盾牌;後者是常戴著羊骨骷髏面具,無明顯尾巴,同樣左手有著一小盾牌。在多處地方都可遇見,例如海拉爾平原、時之神殿、湖底神殿、天空都城與海拉爾城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為斧尾類型,右則為面具類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這張圖是早期宣傳影像中登場的蜥蜴戰士,可以看見在外型設計上與後來實際遊戲中還是有些許出入之處。]

3.的為四爪四趾(踵趾不明顯),體表為青綠色,頭部後方長有三到四根硬棘,身上穿著皮革式護甲,通常其中一手臂會裝備上厚實的長型岩石手套作為防禦用,攻擊則以甩動裝在尾巴上的帶刺鐵球,以及從口中噴出火焰攻擊;另外還有一種稱為深黑蜥蜴戰士(Dark Lizalfos)的個體存在,體表顏色為深藍色,頭部的棘刺之間有著膜連接,單體的攻擊和防守皆較為強大。在火山地區(大地神殿&火之祠堂)與沙漠一帶都可見到它們的存在。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圖為中常見的綠色蜥蜴戰士,右圖則為較為強大的深黑蜥蜴戰士;可看見輛種蜥蜴戰士頭上棘刺與皮膚上花色有些許不同之處。]

█ 恐蜥戰士(ダイナフォス, Dainafosu/ Dinolfos or Dynalfos)

於、以及中登場的蜥蜴型敵人,外型和蜥蜴戰士相近,但是更具有侵略性。名字是來自於「恐龍(dinosaur)」以及「仇敵(foe)」兩字組合而成的,不過恐龍(dinosaur)一詞也是來自於古希臘文「恐怖的deino」和「蜥蜴sauros」兩字結合而成,所以Dinolfos也可以解釋成「恐怖的敵人」。

1.&和蜥蜴戰士相近,為四爪四趾,體表為草綠色皮膚,特徵是頭部上方以及臉頰處有著鋸齒狀硬棘,身上穿著皮革式護甲,手持著大彎刀,除了利用武器攻擊外,還可從嘴中噴出火焰。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為,右為中遊戲模塊樣式,和蜥蜴戰士最搭的區別就是頭部明顯的硬棘刺與嘴中的利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中恐蜥戰士與蜥蜴戰士兩者的美術設計,可明顯看出兩者在外型上的差異。]

2. 的為三爪四趾,體表為鐵灰色般的硬質鱗片,全身多處包覆著鎖子甲,尾巴上也裝著雙側矛狀利刃可用來攻擊,主要出沒於時之神殿內;另外中則將其名稱拼為Dynalfos而非先前作品中的Dinolfos,雖然可能是誤植或日文翻譯的問題,不過可另外以古希臘文的「力量dýnamis」一詞的前綴解釋為「強而有力的敵人」。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翼蜥戰士(ガーナイル, Gānairu/ リザルナーグ, Rizarunāgu/ Aeralfos)

於以及中登場,體表為暗綠色鱗片,三爪四趾,背後長有雙翼可飛行的蜥蜴型敵人,帶著有角頭盔,持著盾劍並藉著飛空能力突襲地面上的目標;另外的天空神殿中出現著名為上級翼蜥戰士(Super Aeralfos)體色為青色的個體,攻擊方式與一般翼蜥戰士相同,不過會從口中吐出火焰或旋風故較為難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邊為登場的翼蜥戰士,右邊為中的翼蜥戰士,從上而下分別是一般型、上級型(Super…)與黑暗上級型(Dark Super…);黑暗上級型在wiki上似乎沒有較清晰的截圖。]

實際上在日文版中翼蜥戰士其實有兩種名稱,不過歐美版則合並為同一稱呼,以下就稍微做區分。

1. 第一種是「リザルナーグ(Rizarunāgu)」在的海拉爾城和試煉洞窟,以及中龍之堡壘和天空神殿登場,可以說是翼蜥戰士專用的日文名稱。名字可能是來自於「蜥蜴(リザード/lizard)」以及「指關節重擊(ナック, nakku/knuckle)」組合的名字,後者是系列中鎧甲武士(Iron Knuckle/アイアンナック)以及黑暗武士(Darknut/タートナック)日版中常見的字尾,所以綜合起來可能是指「給予重擊的蜥蜴戰士」或「蜥蜴武士」之類的意思。

2. 第二種「ガーナイル(Gānairu) 」,則專指在天空都市中作為中魔王的那隻個體,林克打敗他後可取得第二個鉤爪,名字可能是來自於「石像鬼(ガーゴイル/Gargoyle)」一詞,是歐洲在建築水管道噴口末端的一種造型多為有翅膀的怪獸雕飾,迪斯尼以前有以這種傳說推出一套稱為的卡通影集,同時在黑暗世界的盜賊之鎮(Thieves’Town)也因為此處迷宮入口的雕像而被稱為「石像鬼魔域(Gargoyle’s Domain)」,因此這個名字可能是為了表達這個敵人空飛以及類似護衛的特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3. 歐美版則將上述兩者都統稱為「Aeralfos」,以表示「空氣、天空(aer-)」的前綴加上「仇敵(foe)」組合而成的名稱,可解釋為「空中的敵人」。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史記附錄的翼蜥戰士設計圖,可以看出手腳與身上裝飾較明顯的細節設定。]

█ 札扎克(ザーザック, Zāzakku)/Zazak)

於&中登場的類似直立蜥蜴的敵人,上顎有兩根明顯的利牙突出,頭上留有莫霍克型(龐克風格)的頭發或棘刺,穿戴著附披風的護甲,體色分為紅藍兩種,其中紅色的個體還具有吐出火球的能力。名字主要來自於日文的擬聲詞,樹葉或衣物摩擦的聲音「颯颯(ザー, zaa)」以及剪斷物體的聲音「嚓喀(ザック, zakku)」。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上排為,下排為的札札克造型]

█ 捷魯(ゲール,Gēru/Geru)

於中登場,類似樹蜥般的敵人,身體穿著護甲,擅長使用盾牌來進行防禦,個體可分為紅、藍以及橘色三種,紅色和藍色的個體主要武器為釘頭錘,會揮舞著錘子喝止林克的接近,而橘色個體主要是使用三叉戟來進行攻擊,另外有些紅色捷魯蜥蜴人會躲在較高的籬笆後方投擲石塊攻擊林克,只有透過雷擊魔法才能攻擊到他們;根據他們只在野外而不在迷宮內部出現的情況來看,他們應該是隸屬於卡農的手下,而基於不知名的原因,有一隻居住在迷宮島(Maze Island)的捷魯蜥蜴人從達魯尼亞城鎮綁走了一名小孩,林克得進入迷宮島內將其打敗救出小孩,之後林克可以習得反射魔法作為回禮。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戴亞拉(ダイラ, Daira/ Daira)

於中登場,短吻鱷造型的敵人,主要出現於死亡山脈之中,有著類似鱷魚的頭部,並在頭部後方有著棘冠,穿著一般式的軟甲衣物以及帶刺護肩,揮舞著手上的斧頭作為攻擊,分為橘色以及紅色個體兩種,紅色的戴伊拉攻擊降為強悍,不過相較於會緊追著林克的橘色個體,紅色的行動多侷限在一定區域並朝林克扔出數支斧頭。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邊是美術插圖與遊戲中的畫像,右邊是美國版漫畫中出現的戴亞拉]

另外在官方的初代網站介紹(Zelda Universe)中,他們的名字被拼成「戴厲亞(Daria)」,而且敘述上還寫著”是一種海利亞人與短吻鱷混種的惡心生物”;不過實際上這個網站雖然說是”官方”網站,但是其中有許多敘述都是屬於網站編輯者的個人臆測與誤解,像是關於佐拉族的部分也有很多的誤解,因此這網站中的敘述還是不能全盤相信。

█ 蜥蜴人/東卡伊(トカゲ人, Tokage-jin/Tokay)

於中登場,也是爬蟲類蜥蜴人當中個性較為溫馴的一群,居住在拉佈雷努南邊的新月島上,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生活。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其它:

被歸類到此是因為這些角色雖然符合前面爬蟲亞人的特徵,但與其說是一類種族,不如說是「會說話的爬蟲類動物」比較准確,加上多是屬於獨立作品中的角色,因此才特意區分出來。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為鱷魚藝術家,右為鱷魚小販;兩人(兩鱷?)為登場的角色]

█ 鱷魚藝術家,蘇爾‧唐納維齊(シュール・ドナピッチ/ Schule Donavitch)

於中登場,是一隻擅長藝術創作的紅色短吻鱷,居住在庫赫林島上的動物村內,林克遇見他時他正請一隻河馬作為模特兒進行素描,他最有名的作品是佇立於馬薩灣(Martha’s Bay)的「哀傷的人魚(The Mourning Mermaid)」雕像;另外南邊海岸附近居住的鱷魚商人是他的兄弟。

█ 鱷魚小販,薛爾(セール/ Sale)

於中登場,是一隻販賣著香蕉的藍色短吻鱷,居住在庫赫林島南邊的托朗波海岸(Toronbo Shores),經營著「薛爾的香蕉之屋(Sale’s House O’ Bananas)」,林克可以用狗食(Dog food)和他換到一串香蕉;另外動物村內的鱷魚藝術家是他的兄弟。

機械人種族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在中一個比較特殊的種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也就是一群像是土偶般的機械人種族,”RS/LD系列”;那麼下面就開始介紹吧~

古代的機關土偶――RS/LD系列機械人族(AncientRobot―RS/LD series)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簡介:

於時代中登場的土偶型機器人一族,不過古代機器人(Ancient robots)只是描述其存在時代以及外型的稱呼所以並無特定的種族名稱,取而代之的是以RS/LD的編號稱呼每個個體(日版為RS系列,美版為LD系列,以下以美版做為說明用),主要活動於拉納盧沙漠地區,外型大多為類似白色不倒翁的土偶,頭上有著各式的頭盔,臉部則是不同大小的左右眼珠以及簡單的五官造型組合成,除此之外還有著以類似電流束連接的懸浮手臂,於過去的時代中在沙漠地區採集時空礦石。

種族介紹:

當林克第一次踏入拉納盧沙漠時,就可見到這些土偶機器人的身影,只是他們都處於幾乎成廢鐵的停擺狀態,而當林克啟動了存在於沙漠的「時空石(Timeshift Stones) 」後,時空石產生的區域回溯效果會讓一定地區回到過去的時空,這些機器人也就因此得以再次行動並和林克對話。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林克在天空閣樓中,多魯寇/貢多店面看見的古代機械人,外表呈現機能停擺的廢棄狀態]

從對話以及時空石的效果得知,在一千多年前的拉納盧地區並不是荒蕪的沙漠,而是一大片的生機繁盛的海洋以及綠地,同時此處也是時空礦石的主要產地,這種礦石能發出特殊的能量使其改變周圍的時空,而古代機器人挖掘這種礦石並加以利用,做為冶煉工廠、交通工具以及他們一族存活所需要的能源,而藉著這種特殊礦物的能量,古代機械人成為一種特殊的人造生命種族,並在千年前就發展出了高度的機械化文明。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上圖為時空礦石(Timeshift Stones);下圖為機械人提到時空石除了提供機械使用外,也提供了他們機械人的動力來源]

目前已知這些機器人主要分為數量最多的LD-301系列,以及作為敵對存在的LD-00X系列。LD-301系列是一般林克常遇見的土偶型機器人,在一千多年前的時代中,於拉納盧礦山(Lanayru Mine)開采著時空原礦,並將這些礦石以輸送帶運送到鄰近的拉納盧煉石場(Lanayru Mining Facility)加工為各式的形狀以供利用於各式的機械使用。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拉納盧礦山(Lanayru Mine),是機械人們在千年前採集各類礦石的地方,當中各種運輸帶以及礦山車等機械都是以時空石作為啟動的能量來源。]

雖然這些機械人說時空石提供了他們生存所的需的能量,不過林克在天空樓閣上修理技師多魯寇/貢多(ドルコ, Doruko/ Gondo)的店面內擺著一隻廢棄的土偶機器人,砂魯博/史柯雷波(RS-301S, サルボ/LD-301S, Scrapper),據他說這個機器人從他爺爺那時代傳到現在,需要一種名為「古代之花(Ancient flowers)」的植物才能讓他再次活動,而之後林克提供他採集到的古代之花後,他也確實將這個機器人修好使其再次活動,所以很可能時空原礦(Timeshift Ores)以及古代之花(Ancientflowers)這兩者所提供的能量才是他們生存所需的能源。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上圖為多魯寇/貢多解釋到,說他爺爺曾說過需要有”古代之花”才能讓這具機械人再次啟動,對他們而言古代之花就像是機油一樣]

[下圖是古代之花的敘述: 據說這種美麗的花曾經在古代繁盛著分佈。它應該是生長在黑暗之中…]

而根據古代之花的敘述來看,他們在這千年之間會滅亡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拉納盧地區環境逐漸沙漠化,使得包括古代之花在內的許多植物滅絕,連帶著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能量最後才走上了滅亡一途。

LD-301系列機器人們也是當年協助海莉雅女神對抗魔軍的五個種族之一,他們最大的技術結晶就是外型為巨大的十二齒輪,中央有著黃金三女神以及聖三角符號,能穩定開啟通往千年前與現代通道的「時之門(Gate of Time) 」,是千年前海莉雅女神轉生計劃最重要的環節,而指示古代機械人大量開采時空礦石並將其打造為時之門的,除了女神海莉雅之外大概就是雷龍拉納盧(Lanayru),所以他們也視拉納盧為主人(Master),為了他的病情感到憂心而試圖栽種生命樹果來治好雷龍。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要將生命樹種子帶走時,機械人的對話中會提到”雷龍主人(Master Thunder Dragon)”,可見得在千年前他們主要是服從雷龍並進行采礦作業。]

多數的機械人並沒有名稱取而代之的是各自的編號,只有少數個體具有獨立的名字,通常有名字的機械人都具有特殊的裝置或是擔當重要任務,另外雖然不知道詳細機制,但從編號LD-301N船長(RS-301C, クックボ/LD-301N,Skipper)的說法來看,LD-301系列的機器人應該也有著家庭以及親子關系,這也代表了他們確實有著一種方式來繁衍或是生成他們的後代,以及這些機械人個體也都有著固定壽命(機齡)存在的事實。

而另一種類的LD-00X系列在作品中只出現兩只,分別是編號002的唐‧傑拉/史克列弗(RS-002G, ドン・ゲラー/ LD-002S, Scervo)以及編號003的唐‧奇拉/卓列德弗斯(RS-003K, ドン・キラー/LD-003D, Dreadfuse),從編號上來看他們應該是LD系列較早的機種,外型也比較像是人形機械人,不過菲對LD-002S的稱呼「暴走機械人(mutinous robot)」,表示他們可能是不明原因失控因而成為之後LD-301系列的敵人。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為LD-002,右為LD-003,兩者是形似人的LD-00X系列機械人,在故事中作為敵人登場。]

根據LD-301N的船長所說,原本他負責駕駛護送娜盧之火焰的船,但是他卻被LD-002S史克列弗所率領的盜賊團擊敗並被劫走了護送船,而船長他也被扔到拉納盧之海中,最後漂流到岸邊失去動力,而那艘護送船由於有著隱匿追蹤的功能,在不斷航行的最後就消失在海上的某處;之後菲藉著船的碎片讓林克得以追蹤到護送船的行蹤,登上船後會在甲板上會遇見仍活動著的LD-002。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劫走了護送船的LD-002S,令人驚訝的是它和LD-301相比之下強韌的機體構造,從海洋化為沙漠的千這年之間LD-002S仍然持續活動著。]

打敗它之後可獲得弓箭的道具,據菲所言,LD-002S在這千年以來幾乎是以令人難以相信的韌性持續活動著,從這點看來LD-00X系列的機械人在動力來源以及身體結構上都比LD-301系列都還要高端;而LD-003D的卓列德弗斯則是在空之塔(Sky Keep)作為中魔王登場。

█ RS-301S砂魯博(RS-301S, サルボ) / LD-301S史柯雷波(LD-301S Scrapper)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LD系列機械人中擁有名字的個體,雖然外型和一般的LD-301相近,不過特徵是頭上裝著一扇螺旋槳,

可使其飛行並輕易搬運東西,曾待在天空樓閣上幫忙過多魯寇/貢多(ドルコ, Doruko/ Gondo)的祖父,

不過後來燃料耗盡而報廢,被當作破爛流傳到了貢多的手中,在貢多開的店面內可看見他的身影,

後來林克將機械人所需的燃料,古代之花(Ancient flowers)交給貢多的手上後就可讓這個機械人再次活動。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個性上毫不隱藏地表達對人的喜好及厭惡,比方說雖然知道是林克幫助他可再次活動,但說到要幫林克搬運東西還說「幫忙小孩子不是我的優先任務」來推託,後來因為對菲(FI)抱有好感才轉而願意幫忙,

不過在態度上還是一樣有差別對待,稱呼菲為「Mistress Fi(菲主人)」,而對林克則是「Master Shortpants(短褲子主人)」。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圖1: [只要妳(菲)需要,無論重量或是目的地我都會幫忙載送的…呼茲茲!]

圖2: [短褲子主人!我可以幫忙喔!現在我可以透過菲主人的波長偵測位置喔!]

圖3: [菲主人,希望我沒有讓妳等太久,嗶茲茲!]

圖4: [嘿!短褲子主人!你擋到路了,茲嚕!我說了快點讓開,呼嚕嚕!]

可以看出史柯雷波他對林克和菲兩者態度上的差別待遇

日版的名字應該是「サルベージ(打撈, salvage) 」+「ロボット(機械人, robot) 」組合的名稱

也呼應了他本身就是抓取並運輸東西的機器人,美版的名字是來自於「scrap(廢品、破爛)」或是「scraper(鏟土機)」,同樣呼應了他原本是呈現報廢的模樣以及搬運的能力,其編號後方的英文字母「S」就是取其名字開頭的第一個字母,砂魯博(サルボ, sarubo)/史柯雷波(Scrapper)。

█ RS-301C庫克博(RS-301C, クックボ) / LD-301N 船長(LD-301N Skipper)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LD系列機械人中擁有名字且為領導者類型的上位個體

和其它LD系列機械人外型稍有不同,頭盔的部分類似船長帽,臉部為藍色且有著鬍子的造型

過去為駕駛「娜盧之火」護送船的船長,並有著一群船員跟隨著他,但他卻被LD-002S史克列弗率領的盜賊給襲擊,最後被丟入海中,漂流到岸上失去動力,直到千年後才被林克用時空石再次啟動。在林克擊敗了LD-002史克列弗以及襲擊船的海怪泰坦洛斯(Tentalus)之後,船長就和他的船員就會試著修復破損的船體並繼續執行他們的任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圖1: 我是守護”娜盧之火”護送船的偉大船長,呼普!

圖2: 那些海盜他們的目標就是”娜盧之火”,滋普。我的船員全被關了起來…而我則被丟進了海中。

圖3: 在那之後,我就駕駛著這艘船到處尋找我的船以及船員,可是怎樣都找不到,嗶滋。

圖4: 沐浴在海風中讓我的迴路又點起了火花!過了這麼久之後能再次回到海上實在太好了,不過先來看看我還記不記得怎麼導航,普嚕茲!

從他的住所(船長之家Skipper’s Retreat)牆壁上的書信以及照片來看他是有著妻小的,而船長也很思念他的家人以及船員,這也間接證明了LD系列機械人具有家庭概念。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圖1: 那棟房子有著許多我和家人的美好回憶,呼呣。

圖2: 我不曉得我何時才能回家去,滋滋。我真想再次見到我的家人,呼普…

圖3: 牆上的信[親愛的爸爸,祝你工作順利,呼呣!]

圖4: 船長之家內部停擺的小機器

另外船長雖然讓林克駕駛著以時空石為動力的小船移動,但他卻不會離開小船停泊的范圍

「而現在我還能活動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小船上時空石的關系,呼唔! The onlyreason I’m up and about like this is because of that Timeshift Stone on theboat, phoo-weep!」,從這段話來看,船長似乎是所有機械人之中意識到他們現在是藉著時空石的能力才得以存活的唯一個體,這點也顯示出了像船長這樣的上位個體可能在思考以及感情能力上都比一般機體還要來得高等。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詹姆斯?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

日版的名字是「クック(庫克, Cook) 」+ 「ロボット(機械人, robot) 」組合的名字,「クック(庫克, Cook) 」一名應該是來自18世紀英國皇家海軍軍官中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與其船員成為首批登陸澳洲東岸和夏威夷群島歐洲人的「詹姆斯?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 」,其日文版編號RS-301C後面的「C」就是從其名字而來。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霍雷肖?納爾遜中將(Vice Admiral Horatio Nelson)]

美版的名稱Skipper這個字本身就是「船長、隊長」之意,應該是指其稱呼而非名字,所以美版的編號LD-301N後方的「N」應該才是他名字的縮寫;原本還不曉得名字由來,但Zwlda Wiki上列出了西班牙文版的名稱「DL-301N Nelsonbot」,Nelsonbot可視作「Nelson(納爾遜)」+「robot(機械人)」組合而成的名字,這和日版名字的命名方式相同,因此推測「LD-301N納爾森博(LD-301N Nelsonbot) 」才是船長在歐美版本的原始名稱。

-而從「Nelson(納爾遜)」可查到一位服役於18世紀的英國皇家海軍將領,曾經參與了聖文生角戰役、尼羅河戰役、哥本哈根戰役以及特拉法加戰役等等,在戰場上失去右眼視力以及右臂,被英國海軍視為傳奇人物的「第一代納爾遜子爵,霍雷肖?納爾遜中將(Vice Admiral Horatio Nelson, 1st Viscount Nelson) 」。

若推測屬實,那麼船長日版和歐美版的原名都取自著名的海軍,這點也符合船長在遊戲上的定位。

█ RS-002G 唐‧傑拉(RS-002G, ドン・ゲラー) / LD-002S 史克列弗(LD-002S Scervo)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LD-00X編號系列的機械人,外型比較偏向人型,穿戴著類似貴族的海盜風格衣裝

不過由於衣物破舊的關系可看見裸露在外的機體骨架,腰側上掛著兩把具電擊效力,可旋轉的棍狀劍,由於左手前端為一彎勾所以僅用右手持著劍攻擊。

在一千多年前覬覦著娜盧之火的力量因而率領著以波克布爾為主的盜賊團劫持了LD-301N 船長的船隊,擊敗船長後將其扔入海中後就駕駛著護送船消失在拉納盧地區,盡管這千年以來拉納盧從原本的海洋化為沙漠,史克列弗仍持續地活動到現代並和林克在甲板上決鬥,最後被砍斷了雙臂墜毀在沙漠上,其頑固的機體性能也讓菲不得不佩服他的韌性。

日文版的名稱是「唐‧傑拉(ドン・ゲラー, Don Gera) 」,唐(Don)一詞來自西班牙語的稱呼,原意為「先生、大人」的意思,因此其編號RS-002G中的「G」就是從其名字傑拉(Gera)而來;英文版的史克列弗(Scervo)可能是源自「伺服器(Servo)」以及「壞血症(scurvy)」,而編號LD-002S中的「S」就是來自於其名稱,但奇怪的是,歐版則是寫成LD-002G Scervo,這點可能是他們在編號上仍沿用日版名稱的G,但卻未對應到歐美版名稱的小錯誤。

█ RS-003K 唐‧奇拉(RS-003K, ドン・キラー) / LD-003D 卓列德弗斯(LD-003D Dreadfuse)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LD-00X編號系列的機械人,和LD-002同樣外型偏向人型,身上的服裝則比較類似國王般的造型,其餘裝備和LD-002相近,只是換成右手微彎鉤故以左手持劍;出現於空之塔內部的斷橋上,攻擊方式也與LD-002雷同但更加猛烈。

日文版的名稱是唐‧奇拉(ドン・キラー, Don kira),同樣地唐(Don)來自西班牙語中稱呼「先生、大人」,而キラー(kira)則為「殺手(killer)」之意,故其名字具有「殺手閣下」的意涵,其編號RS-003K的「K」就從此而來;英文版的卓列德弗斯(Dreadfuse)可能是來自「恐懼(dread)」以及「保線絲、導火線(fuse)」,其美版編號LD-003D中的「D」一樣來自名字,歐語版寫成LD-003K Dreadfuse,編號後方為K字緣故可能也是沿用日版所導致的細節差異。

設計原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外型有名的”遮光器土偶”]

LD-301機械人設計的原型可能是來自日本早期繩文時代各類土偶,在拉納盧造船廠內部的一張關於護送船的設計圖上就用古海利雅文寫著「Dogu ship」,而Dogu一詞就是來自於日文的土偶(どぐう, dogū)。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設計圖上寫著的海利雅古文字,比照對照表可得到”Dogu ship”]

其它

>林克救出的一位機械人說林克手上的甲蟲飛爪(Beetle)是「拉納盧地區的舊型號(old model of Lanayru fabrication)」並將其升級,這可能暗示著這種道具是他們機械人所研發出來的。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LD-301系列的機械人在挖掘礦石時,手指的部分會有著長形的金屬爪以利他們工作。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船長之家內部有著兩尊小型號的LD-301機械人,可能就是LD-301N船長的孩子,但在船長與船員大合照的右上角有加上兩個機械人的小照片,因此也不排除同屬船員的可能性;另外牆壁上掛著一幅船長在甲板上抱著某位機械人眺望海景的照片,場景類似電影中傑克與羅絲在船頭擁抱的畫面,因此這另一位機械人的身分可能是船長的妻子。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LD-301系列機械人身軀和雙臂是以電流方式連接懸浮的,這和中神之塔的審判者,高爾登(Gohdan)有類似之處,實際上在拉納盧礦區一些門或機械上也可見到類似高爾登這類與現實印加太陽神相似的圖案。

>林克和LD-002S史克列弗在砂上船的戰鬥場景,兩人對要得色彩及身分讓人聯想到故事中彼得潘與虎克船長在船上決鬥的畫面,有趣的是宮本茂也曾經說過,林克的造型靈感確實是來自於彼得潘。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植物種族 德庫族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在不少作品中都有登場的植物種族—-德庫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生於森林中的樹偶一族――德庫果族(デクナッツ, Deku Nattsu /DekuScrub)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出現的德庫果一族]

簡介:

於、、、、以及多部作品中登場,為頭上以及身軀長有許多花草,具突出的管狀嘴部,外型像是木偶般的森林種族。、和為在海拉爾國度登場的作品,而在海拉爾國度以外地區出現的則有及,出現的則是屬於異世界的德庫果族,但同樣也可列入討論的范圍之內,是一種廣泛分佈於各處的種族。

種族介紹: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常見的德庫族人型態,對他人吐出德庫果是他們的習性]

德庫果族(Deku Scrub),或簡稱為德庫族(Dekus),是一群類似活體植物的種族,在海拉爾以及其它王國,甚至在異世界的塔爾米娜都可以見到他們的蹤跡,外型上為有著黃瞳紅眼眶,無明顯的耳鼻,具有著突出的管狀嘴部,身軀由木質構成,以及在頭上以及身軀都具有如服裝般的葉片覆蓋,由於具有植物的特性,所以基本上對火焰的耐受性不高,另外雖然身軀類似由木頭構成,但他們體重都偏輕,可以在水面上彈跳以及利用德庫花朵(Deku Flower)來飛行,平時隱於專屬的德庫花叢中,會在地下挖掘通道以利他們一族活動。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於迷失森林內部的”森林舞台(Forest Stage)”出現的德庫族群落]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迷失森林出現的德庫族,提到他們正試著建造地下通路的事情]

習性上喜好住在陰暗或較為潮濕的地區,例如森林、地下洞穴或山區之內,在環境變化時會躲進花叢下的地底中進行休眠,以及有人接近他們時會從口中吐出德庫樹果(Deku Nuts)攻擊對方後迅速潛入地底下,雖然具有攻擊行為,但普遍來說德庫果一族沒有太大的侵略性,若被反擊則多會轉而以便宜的價錢向對方兜售道具或物品換取安全脫身的機會,也因為這種選擇對自身最有利的方式來應付狀況的個性,一般常見的德庫果族大多在各地從事販賣的商業行為,不過一開口就容易吐出果實對於想進行商販的族人而言是倒是一種困擾,另外就是說話時常會在驚嘆詞或語句末加上「嗶(pi)」的口癖。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歐美版可從此作中明顯知道他們說話語尾的口癖「嗶(pi)」]

分佈概況:

從族群歷史來看,德庫果族在海拉爾王國建立早期,所處的神力時代就已經出現,不過習性上都還是偏向散居,沒有形成一個固定的聚落,海拉爾內戰後以及事件的時之勇者時代才集中分佈在森林之內,童年時間軸以後在不知名的原因影響下,全族進入了休眠狀態以至於從海拉爾消聲匿跡了一段時間,直到的影之時代才被再次喚醒。殞落時間軸上看來是離開了海拉爾,轉而移居其它地區,或者也可能在海拉爾的地下持續休眠著,青年時間軸則似乎沒有從大洪水下逃過一劫,在之後的新大陸都未見此種族的身影。

█ 海拉爾(Hyrule)境內

在海拉爾的德庫果族出身於迷失森林(Lost Woods)之中,主要選擇在地穴或較為隱蔽的地方居住,沒有特定的首領與組織,有時會追隨著一些強者,例如中在德庫大樹內部有幾只德庫族就追隨著哥瑪蟲後(Queen Gohma),則視卡農多洛夫(Ganondorf)為他們的主人。

信仰上崇敬象徵森林神秘性的事物,在迷失森林的「森林舞台(Forest Stage)」中,若林克戴上了骷髏面具的話,德庫果族會一致同意林克現在的面貌與他們「神聖的森林圖騰象徵(sacred forest totem)」完全符合。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從這點以及骷髏小子(Skull Kids)也同樣中意骷髏面具來看,可能對德庫族來說,「骷髏」的面貌是一種代表著森林神秘以及神聖性的象徵,這也解釋了中為何德庫族會追隨卡農多洛夫的原因,除了喚醒了沉睡中的他們之外,卡農的力量也讓黑暗世界的迷失森林擴張,而且迷失森林中遍佈著與黑暗世界的骸骨之森(SkullWoods)類似的骷髏石雕,許多地方都可能符合了德庫果族的信仰,所以他們才會如此尊敬卡農。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德庫族: 很快地,卡農大人的力量將會把所有海拉爾的森林化為迷失森林!]

█ 其它地區

海拉爾以外的地區,像是拉佈雷奴王國(Labrynna)、霍拉多姆地區(Holodrum)以及海拉爾鄰國的海托邦王國(Hytopia)也有著德庫果族分佈。霍拉多姆的除了會販賣道具的德庫果族之外,偶有幾只會吐出果實攻擊人,不過反彈果實將他們擊暈後會提供有用的冒險信息;拉佈雷奴可於過去的德庫森林(Deku Forest)遇見較多的德庫果族聚集,販賣各類價格不一的盾牌。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另外根據森林里的某隻德庫族所說,「熱愛種籽(Love the Seed)」這首歌是他們德庫果族(應該是拉佈雷奴與霍拉多姆兩地區)流行的一首歌,這點可以稍微看出來德庫果族喜愛音樂演奏的天性。

而海托邦王國的德庫果族為型態變異的一群,攻擊性格強烈,目前所知似乎沒有較為友善的族群存在。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中登場的特殊形態德庫族]

█ 異世界——塔爾米納(Termina)

而在塔爾米納世界的德庫果族的社會就比較有系統性,他們在時鍾鎮南方的沼澤區建立了德庫王國(Deku Kingdom),以皇室成員為中心行君主制度治國,並有隸屬的大臣與衛兵們管理王國的事務,而在時鍾鎮等其它地區會遇見的德庫果族人則是這個王國的子民。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從上方俯視的德庫城(Deku Palace),中間高聳的空心樹干建築則是皇室成員所在的王宮]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位於德庫城旁邊的德庫祠堂(Deku Shrine)]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雖然遊戲中沒出現,但確實提到了德庫族小學(Deku Elementary)的存在]

王國的領域內則建有皇室成員所在的德庫皇宮(Deku Royal Chamber),與他們信仰相關的落木神殿(Woodfall Temple)以及德庫祠堂(Deku Shrine),並且還有德庫族小學(Deku Elementary)之類的教育機構,河道上安置著許多蓮葉(Liliy Pad),以及沿岸設有德庫花(Deku flowers)讓族人們可順利於多水或高低落差的區域上行動,另外皇宮雖然不對外參觀,但是開放沼澤遊客中心處(Swamp Tourist Center)的人們設立搭乘小船繞行河道的觀光路線。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位於德庫城外瀑布上游的落木神殿(Woodfall Temple),也是城內主要的水源處]

塔爾米納的德庫王國,主要是以德庫族對落木地區的崇敬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國度,他們敬奉此處,對落木神殿祈禱,在特定的時候皇室成員會在神殿外的一個高台上以德庫之笛(Deku pipes)所演奏的覺醒奏鳴曲(Sonata of Awakening)來打開神殿的入口,隨然用意不清楚,但從神殿內所設立的一具水質淨化機以及毒水的源頭是從此處開始蔓延,很可能落木神殿是王國內的水源的重要樞紐,也因此對於有著植物特徵的德庫果族來說重要性不言可喻,皇室成員以及德庫之笛自然也成為了一種精神信仰的象徵。

族群分類:

根據行為以及身體構造來區分,德庫果族之中還可分出小販德庫果(Business Scrub)、憤怒德庫果(Mad Scrub)、圖騰德庫果(Totem Deku)幾類。

█ 小販德庫果(Business Scrub)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上–海拉爾;右上–塔爾米納;

左下–拉佈雷奴&霍拉多姆;右下–海拉爾

指專門販賣道具與物品的德庫果族人,在海拉爾、拉佈雷奴、霍拉多姆以及異世界的塔爾米納中都可見到,外型多為圓滾的身材以及頭上頂著大片的樹葉,塔爾米納的小販德庫果則是有著小樹葉的胡須,雖然頭上只有小搓的葉片,不過會伸出德庫花瓣飛翔於各處來採集商品;海拉爾境內的小販德庫果雖然說會販賣道具,不過需要將其打暈阻止他們吐出德庫果後才能順利進行買賣,海拉爾以外地區的小販德庫果一般而言不會有攻擊行為,而是會主動與林克交談進行道具買賣,比較例外的是,在霍拉多姆境內仍有幾個德庫果會有吐出果實攻擊林克的習性,將這些德庫果打暈後,他們提供的不是道具而是關於附近地區冒險的情報。

█ 憤怒德庫果(Mad Scrub)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德庫果族中具高攻擊習性的一群,臉上覆蓋著較多樹葉且身材較為矮小,躲藏於德庫花或草叢中,一有人接近就會連續吐出果實攻擊對方,和其它德庫果族不同的是被攻擊後不會躲於地下,而是跳出花叢後到處逃竄並繼續吐出果實攻擊;時主要分佈於森林聖域(SacredForest Meadow)以及科奇利森林(Kokiri Forest)之中,則分佈於落木地區(Woodfall)、德庫皇宮(Deku Palace)以及德庫祠堂(Deku Shrine)內作為類似守衛的職責,不過待在德庫祠堂內的德庫果族只會探出頭盯著林克看,不會有攻擊的行為。

█ 圖騰德庫果(Totem Deku)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出現於中型態變異的德庫果族,在海拉爾的鄰國,海托邦(Hytopia)林地的德庫森林(Deku Forest)常出現。體型類似仙人掌分節的木質身軀,無手腳,頭部位於頂端,可從高處向下方的敵人吐出果實攻擊,林克與其它勇者們需要藉著「圖騰迭羅漢(Totem)」的方式才能利用弓箭攻擊到圖騰德庫果的頭部並將其擊敗。

代表角色:

█ 德庫三胞胎(Deku Triplets)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登場於德庫大樹內部,護衛著哥瑪蟲後(Queen Gohma)棲息的地方,林克需要從先前的德庫族口中知道先後順序才能順利地將他們擊敗,被擊敗後會忿忿不平地說出哥瑪蟲後的弱點,不過說出口後就馬上後悔了。不過擊敗他們的順序是從先前一位德庫族人口中得知,而他提到這三個德庫族是他的兄弟,所以實際上他們可能是「四兄弟」當中的其中三人。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告訴林克擊倒三胞胎順序的德庫族,從他說的話看來和三胞胎是兄弟關系。]

█ 德庫國王&德庫公主(Deku King & Princess)

登場於中,為塔爾米納德庫王國的皇室成員。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德庫國王頭上頂著一個由許多葉片包覆,並在頂端有著三條對生植株的巨大帽冠,手持著由藤蔓以及德庫果與德庫花組成的令牌,手臂上有著數條小葉流蘇,屬於身軀一部份的葉片如鬍子以及頭發部位的都是較為尖細的長型葉片;是德庫王國的最高統治者,不過個性上易怒且情緒化,做事情也太過沖動,像是在故事中得知公主失蹤於落木神殿後,就一口咬定是一同前去的猴子綁走了他的女兒而大發雷霆,將猴子囚禁並施予倒吊浸熱水的處罰,之後林克救回德庫公主後被女兒狠狠教訓了一頓,才對自己輕率的舉動感到慚愧並深切反省。

德庫公主的外型為頭上有一叢輪生樹葉般的頭發,並有花朵作為發圈將其束攏,掛有紫色的耳墜,身穿紅色與白色組成的長袖洋裝;因為最近沼澤區開始彌漫著毒水所以和猴子朋友們一同到瀑布上頭的水源處,落木神殿前去調查,卻被盤踞在神殿內的假面怪物歐德瓦(Odlwa)給抓走,猴子則被德庫國王誤會而被抓去懲罰,之後林克將她救出後,聽說了自己父親魯莽的舉動後趕緊要林克用瓶子帶她回去,回到王國後氣急敗壞地修理了國王一番,並命令屬下立刻將小猴子給釋放,接著向猴子賠罪,而德庫公主為了感謝林克的幫忙,也指示了德庫大臣送給林克一份禮物,林克可以在德庫祠堂最深處從大臣的手中拿到豬頭面具(Mask of Scents)。

█ 德庫大臣&大臣之子(Deku Butler& Butler’s Son)

登場於中,為服侍塔爾米納德庫王國皇室的重要人員之一。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德庫大臣外型為頭部兩側有著小樹叢般的頭發,卷葉的八字鬍,胸口前有著類似蝴蝶結的枝葉,手腕上有著綠黃紅三色葉片的袖扣裝飾;個性上溫文儒雅且較理智,對於公主失蹤一事其實是相信猴子的說法,不過他也知道這種情況下國王是聽不進去他說的話所以正大感煩惱,在林克將公主救回來之後他會在德庫祠堂和林克進行競速,若能在時限內抵達祠堂最深處他就會送給林克豬頭面具(Mask of Scents)作為獎勵,另外德庫大臣說林克的德庫型態讓他想起了他的兒子,在假面的事件之前大臣也常和他一同玩競速比賽,而他兒子之前離開家後就沒有了消息,這點讓大臣感到很焦慮。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左: 德庫大臣之子扭曲的的屍體;右: 使用虛空輓歌創造出來的德庫人偶,就是他生前的姿態]

而一開始林克在連結時鍾鎮與迷失森林的地下洞穴附近,遇見的那一株乾枯且扭曲的樹人偶,其實就是德庫大臣兒子的屍體,精靈巧兒/塔特(チャット, Chatto /Tatl)說他的臉看起來「哀傷,且不斷地哭泣著…」,從林克擁有的德庫面具、時鍾鎮上狗狗的話以及德庫大臣說的話這些內容來判斷,在假面的故事不久前,大臣的兒子離開德庫王國後來到了時鍾鎮上,卻被狗給追著跑躲進了時鍾閣樓之內,在那里他遇見了戴著穆修拉麵具的骷髏小子(Skull Kids),而骷髏小子似乎是基於好玩的心態將他殺害,大臣兒子就這樣化成一株乾枯哭泣的木人偶,骷髏小子則把他的靈魂封入到德庫面具內並利用面具的力量讓林克強制化身為德庫族,之後林克藉著治癒之歌(Song of Healing)剝掉了這層面具恢復人形,爾後當林克戴著此面具吹奏虛空輓歌(Elegy of Emptiness)時,創造出來的德庫族雕像就是大臣兒子生前的模樣。

最後結局中會看見大臣終於找到兒子的下落,跪坐在兒子的遺體前哭泣著。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德西、德奇&德匹(Decci, Dekki &Deppi)

登場於中,為少數有名字的德庫族。

德西(Decci)其實在遊戲中並沒有明確出現,而是被其它德庫族所提到名字;根據其它人所說,德西是負責保管鏟子的守衛,不過個性懶散以至於不在守衛的岡上,其它德庫果族也對此發牢騷。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的某德庫族: [德西(Decci)究竟在搞什麼鬼啦!?那個懶惰鬼真該偶爾幫忙做點事才對!]

德匹(Deppi)是在迷失森林一角處可遇見的德庫果族。

德奇(Dekki)則是待在黑暗世界的迷失森林中和德匹差不多位置的地方。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德匹(Deppi): [德奇(Dekki)應該就在這附近。他喜歡黑暗的地方,你們就自己去找找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德奇(Dekki): [既然如此就將我跟你們說的東西,照順序地拿給德匹(Deppi)看吧!]

他們倆人說想把迷失森林弄成更適合德庫果族生活的環境,因此打算清理一些森林中對德庫果族而言有些麻煩的垃圾,像是石頭、招牌、炸彈、油罐、水瓶以及雜草;林克們需要到黑暗世界先找德奇知道物品的順序後,再將這些東西依序拿給德匹看過,全部通過後德匹會給林克們力量手鐲(Power Bracelet)作為獎勵。

設計原型:

德庫果族的日版名稱,デクナッツ(Deku Nattsu)是「德庫堅果(Deku Nuts)」意思,歐美版的Deku Scrub則為「德庫矮樹」之意,scrub除了指矮樹、灌木叢外,也可以用來形容渺小之物或是矮小之人。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日本傳統技藝的傀儡子/傀儡師(くぐつし)]

德庫(Deku)一字是來自於日文中「木偶の坊(でくのぼう, Deku no bou)」一詞,源自日本平安時代一種傀儡人偶(くぐつ),而由於人偶被傀儡師操作的模樣,後來就有了「無力、任人擺布」的意涵,後方加上表示小男生或和尚的「坊主」的用法,用來比喻一個人為「傻瓜、笨蛋」或是「沒用的傢伙」這樣戲謔的稱呼。

因此源自於木偶的「德庫」這個詞呼應了他們一族有著木質部般的身軀,而「木偶の坊(でくのぼう)」這個詞,由於「ぼう」除了可寫成「坊」之外也可寫成漢字的「棒」,所以有時候也會誤寫成「木偶の棒」,因此薩爾達系列中出現的「德庫樹枝(デクの棒, Deku no bou/Deku Stick)」就是日文這層雙關含意所衍生出來的詞匯。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祖柏拉(Zubora): [那邊的大塊頭是我的搭檔,賈波拉(Gabora)。渾身都是肌肉而且智力大概只和一根德庫樹枝差不多。]

實際上在中的雪山小屋中,鐵匠祖柏拉(Zubora)就曾說打鐵人賈波拉(Gabora)的大概和一根德庫樹枝差不多聰明而已,而當賈波拉說出用熱泉水融化冰塊的主意時,祖柏拉甚至在一旁說「你這個德庫樹枝! 」,這段對話其實就是以「德庫樹枝(デクの棒)→木偶の棒→木偶の坊」這樣利用日文同音雙關詞匯,並巧妙地轉換成遊戲中的用法來嘲笑對方是「傻瓜、笨蛋」的俚語。

在系列作中,德庫(Deku)一字在許多森林相關物種名稱前都有出現,除了德庫果族之外,德庫樹長老(GreatDeku Tree)也是一例子,森林常見的食人花家族,德庫巴巴(Deku Baba),以及天劍中登場於森林之中的德庫黃蜂(Deku Hornet)等等,可以說德庫一字已經變成一個與森林相關的詞語。

其它:

█ 德庫果族說話時日版常會有「嗶(pi)」的口癖,在歐美版中將其刪除而無法看見,唯一的例外是在歐美版的中有將這種語詞保留下來。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中有幾個德庫族說到,「如果在迷失森林中徘徊太久的話,你們最後就會變成德庫族的一員!」,這個說法和中骷髏小子以及骷髏戰士的成因相同;綜合先前提到的信仰分析,很可能是德庫族將骷髏小子這種存在視作他們的一份子。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德庫果族在外型和攻擊模式上與另一種敵人,吐石章魚(Octorock)有相似之處,有趣的是天劍版中的吐石章魚行為和德庫族雷同,會頂著草叢躲在地下,待人靠近時冒出來吐出石頭的攻擊模式。

█ 林克雖然是左撇子,但是他戴上面具化身為德庫族時會變成右撇子(例如,是用右手將寶廂的東西舉起);另外別名覺醒之笛(Pipes of awakening)的德庫之笛,雖然說是笛子,但其發出的聲音類似小喇叭,不過小喇叭的演奏還需要嘴唇來配合,林克的德庫型態僅有管狀口部是不可能吹出來的,因此這種樂器的多管型態以及獨特的吹奏法式,可能比較像是混合雙簧管樂器的薩魯管(Sarrusophone)或是管樂器的雙鈴上低音號(doublebell euphonium)兩類的特殊樂器。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在官網的采訪頁面有提到一個有趣的故事:當年在開發N64的,青沼英二先生在家中思考著如何設計這款遊戲中關於德庫果族的事件的時候,晚上睡夢中他夢到一個德庫果族在後面追著他跑,這個夢把當下他給嚇醒了;隔天他到開發室的時候,企劃開發部的河越巧先生跑來告訴青沼說他已經完成關於德庫果族的遊戲影片,結果青沼一看,恰好就是那個他被德庫果族追著跑的夢境!後來這段影片就成為了遊戲中林克被骷髏小子強制變化為德庫族的過場動畫。

森林中的吉祥物 丘伊族/奇依威族

這次更新要介紹的是在中做為吉祥物(?)登場的種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栖息于森林中似鸟非鸟的奇特种族——丘伊族/奇依威族(キュイ, Kyui/Kikwi)

简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於中登場,是居住在菲羅奈/法隆森林(フィローネの森/Faron Woods)的溫馴住民,也是天劍前時代協助海莉雅女神對抗魔族的五個種族之一。是一種同時具有動物以及植物特徵的物種,圓滾的體型有些類似企鵝,但是眼睛和喙的位置反倒像貓頭鷹那樣位於頭部前方,身軀正面為白色羽毛,背部則為黑褐色,四肢為三爪三趾且短小,頭上附生著蔓藤、枝梗或樹葉,背後生有一大苞芽,展開後會伸展出細長的草葉,可讓他們趴在地面上偽裝成草叢來躲過敵人的耳目。

種族介紹:

當天劍林克為了尋找薩爾達來到菲羅奈/法隆森林(フィローネの森/Faron Woods)時,就可以遇見這些棲息於森林之中的似鳥種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玛齐(Machi): [咭可!现在这里又有个绿色的怪物!我不知道他们会变成绿色的!]

丘伊族一族为草食性,个性上温驯且不具有攻击性,说话时常会穿杂着“咭伊(kwee)”、“啾伊(kikwi)”或是“咭可(kee-koo)”之类的叫声,大多数的个体都比林克还矮,大概只到林克腰部的高度,正前方的腹部毛色为白色,背部则偏向黑褐色,这种体色的分佈主要与他们背上的苞芽有关,是一种让他们拟态成环境的生存机制,当遇见敌人的时候,丘伊族会面朝地趴在地上,并将背後的苞芽展开露出里头的草叶,而此时黑褐色的背部就可让他们看起来与泥土无异,以达到拟态的效果。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初次見面時就瑟瑟發抖的丘伊族(害怕),瑪查/瑪齊(マチャー, Machā/Machi)

林克最先遇到的是一隻名為瑪查/瑪齊(マチャー, Machā/Machi)的丘伊族,從他口中可知道,不久前他們被一群波克布爾(Bokoblin)襲擊,族人都各自逃逸並躲藏起來,被捲落到地表上的薩爾達也和丘伊一族為了躲避敵人的襲擊而躲了起來。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體型巨大的丘伊族的首領,酋古洛/布查(ギョクロー, Gyokurō/Bucha)]

之後林克遇到了丘伊族的首領,酋古洛/布查(ギョクロー, Gyokurō/Bucha),他告訴林克他先前確實是和一個金發的女性人類(薩爾達)一起逃避敵人的追逐,而他正擔心其餘族人的下落,當林克在森林各處找到其它丘伊族並轉告首領,他為了表達感謝而贈送林克一個彈弓,並告訴林克薩爾達往森林深處(Deep Woods)的方向走去。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隱居於大聖樹的年老丘伊族,霍基/耶波爾(ホウジー, Hōjī/Yerbal)]

接著林克為了取得女神聖炎而再次造訪森林時,卻發現森林被大水所淹沒,來到了大聖樹(Great Tree)上找到了丘伊族的隱士,霍基/耶波爾(ホウジー, Hōjī/Yerbal),將它弄醒後他會告訴林克法柔拉的聖炎(Farore’s Flame)在過去被女神海莉雅託付給水龍,菲羅奈/法隆(フィローネ/Faron),而這場大水就是水龍她為了阻擋襲擊森林的魔物而引發的,之後林克可以藉著霍基/耶波爾的指示找到通向水龍所在的芙蘿莉亞湖(Lake Floria)的道路。

代表角色:

█ 酋古洛/布查(ギョクロー, Gyokurō/Buch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丘伊族的首領,體型上來看算是巨型的丘伊族,身高比起林克還要高出一倍左右,頭上有著像是南瓜梗一樣的枝梗,並在嘴喙下有著類似葉片般的土褐色長型八字鬍,在魔物入侵森林時曾和降落到地表的薩爾達一起逃跑,最後是看到薩爾達往菲羅奈森林的深處(天望神殿Skyview Temple)的方向前去,當林克幫他找到所有的丘伊族之後,他為了感謝林克會打開背後的苞芽送給林克一個彈弓,之後他會與其它族人居住在森林中一個隱密的山谷內,而森林淹大水時會發現他坐在一片大蓮葉上,會告訴林克如何找到「音符蝌蚪(Tadtones)」的訣竅。

█ 瑪查/瑪齊(マチャー, Machā/Machi)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林克踏入到森林時第一個碰見的丘伊族,由於他們剛被魔物騷擾的緣故,因此瑪查也就將林克誤認為綠色的波克布爾而四處躲藏,頭上有著蜷曲的樹藤,他會告訴林克他似乎有看見一個金發的少女和他們的首領一起躲避敵人的追逐;之後林克結束天望神殿的探索後,會看見他在神殿入口前等著,特地過來謝謝林克讓他和他的朋友團聚再一起,並祝林克也可以快點找到薩爾達。

設計原型

丘伊族的原型應該是來自於一種產於紐西蘭的特殊鳥類,有著鷸鴕、幾維鳥或是稱為奇異鳥(キーウィ/Kiwi)的無翼鳥類,幾維鳥一稱主要是來因為牠們尖銳的叫聲「keee-weee」而得名,這點可從丘伊族/奇依威族(キュイ, Kyui/Kikwi)的種族名稱以、外型上以及對話時的叫聲都可見到相似之處。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而他們背上生有著苞芽這樣動物與植物的共生型態也讓人聯想到任天堂另外的作品,寶可夢(Pokemon)中的「妙蛙種子(Bulbasaur)」,不過兩者之間也只有身為動物以及背後有著鱗莖苞芽的植物特徵,其它地方並沒有太多相似。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Deviantart的作品[Bulbasaur and Kikwi],by notAlex

而在命名方式上,每個丘伊族大多都對應到與「茶類」或是「花卉」相關的字匯,我從Zelda Wiki上得知不同語言版本的名字後,就很作死把每個名字都拿去不同語言字典查,外加一點腦補以及運氣才總算湊齊了每個名字的由來;也因為我也不太懂日文和英文以外的語言,所以這些解釋未必完全正確,如果有知道這些外語並覺得有錯誤的吧友們,歡迎在下方幫忙糾正錯誤。

以下的名字是以[日文/英文/法文/義大利文/德文/西班牙文]六種語言的順序排列,其中法文由於還分為法國法語以及加拿大法語版本,因此有些角色會有七個名稱;當然這部分只是分析名字的來源,內容或許或有點無聊,就請大家耐心點看完吧

酋古洛/布查/羅里翁or佩可/伊弗索諾歐/羅伊伯斯/薩拉維歐

>>(ギョクロー/Bucha/Lorion orPeko/Infusonio/Roiboss/Jefe Salvio)

丘伊族的首領,也是體型最大的丘伊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日版的「酋古洛(ギョクロー, Gyokurō)」,源自於「玉露茶(ぎょくろ, Gyokuro)」

是一種在採收前一個月於茶樹上搭棚覆蓋,降低陽光照射光度,之後採摘茶葉新芽,經乾燥及揉捻後製成的茶葉,特徵是沖泡時常常采低溫沖泡避免產生澀味,茶的色澤呈現翠綠,味甘且有海苔的香氣。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2. 歐美版的「布查(Bucha)」名字可能來自一種名為「康寶茶(Kombucha)」的飲品

康寶茶又稱作為「茶菇」、「紅茶菌」等稱呼的,雖然稱呼為茶,但實際上是一種以紅茶來培養出多種微生物共同發酵的飲品,共生形成的復合物外型看起來像是水母般的茶色菌膜,所以也有人稱呼為「海寶」。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根據現在的分析主要是三類微生物,乳酸菌、醋酸菌以及酵母菌共生的結果,紅茶提供了菌類生長所需的礦物質以及茶鹼,糖類則提供生長能量,其中的乳酸菌把糖代謝成葡萄糖,酵母菌把葡萄糖代謝成酒精,最終醋酸菌再把酒精代謝成醋酸成分比例會隨著放置時間而改變(放越久醋酸會增加而變得較酸);因為產物主要是葡萄糖、酒精以及醋酸,因此紅茶菌是帶有酸甜味道的低酒精飲料,同時也有著許多的菌株和茶鹼成分,因此也被視作為養生的益菌飲料。

另外名字也可能源自日文表示經理等職稱的「部長(ぶちょう, Buchō)」,這點也與他身為首領的身分符合。

3-1. 法國法語版的「羅里翁(Lorion)」可能來自於「獵戶座(Orion)」

源自希臘神話中海神波賽頓之子「俄里翁(Orion)」的故事:俄里翁是一位喜愛狩獵的巨人,受到月亮與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愛戴,但最後太陽之神阿波羅(Apollp)為了阻止姊姊阿耳忒彌斯與俄里翁的結合,設計讓阿耳忒彌斯誤殺了俄里翁,悲痛之下的阿耳忒彌斯於是讓俄里翁的屍體安置於天上,化為了「獵戶座(Orion)」,在那之後阿耳忒彌斯(月亮)就再也不和阿波羅(太陽)見面。

而”巨人”以及”狩獵”的形象,也與他在遊戲中”巨大身材”以及給予林克”彈弓”的特點有相符合之處。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3-2.加拿大法語版的「佩可(Peko)」是來自於紅茶等極評比中的「白毫(Pekoe)」

指的是茶葉上層的新葉以及新芽,嚴謹的定義是指芽尖往下數第二個嫩葉,普遍外型成細長線形。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4. 義大利版的「伊弗索諾歐(Infusonio)」源自於義大利文的「infuso(infusi)」

這個詞對應到英文的「infusion」,主要是指從花草等植物中提取特定化合物或香料的過程,例如咖啡因萃取液,也可指透過這個過程萃取出的溶液,簡單來說就是用各類乾燥花果草沖泡而成的「花果茶」。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5.德文版的「羅伊伯斯(Roiboss)」,應該是源自於「南非茶(Rooibos)」

又名”博士茶”,是一種生長在南非開普頓北部凡波斯的豆科灌木植物,有「南非的紅寶石」的美稱,有降血壓以及降血糖之功效。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6.西班牙版的「薩拉維歐(Jefe Salvio)」可能源自於鼠尾草的學名「鼠尾草屬(Salvia)」

名字中的jefe是西班牙語中的「首領、領隊」,所以Jefe Salvio完整翻譯應該是”薩拉維歐首領”;其名字源自的鼠尾草是一種在歐洲常用於烹飪與料理的調味香料,而具芳香性的藥用鼠尾草帶有輕微的胡椒味,當然也有人將其曬干,泡成”鼠尾草茶(salbei tea)”來喝。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另外一提的是,鼠尾草的花盛開時長這樣↓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看起來很像熏衣草對吧?不過鼠尾草沒有熏衣草那樣濃密的香味,下次在外頭看見時先用鼻子判斷味道才不會弄錯這兩種植物的分類喔。

瑪查/瑪齊/皮爾香利or瑪堤爾/瑪齊歐/瑪查/瑪齊

>>(マチャー/Machi/Pirsel orMatéo/Maccio/Macha/Machi)

林克第一個遇到的丘伊族,根據菲所說,他是丘伊族當中最悠閒的傢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日版的「瑪查(マチャー, Machā)」,源自於「抹茶(まっちゃ, Matcha)」一詞

是利用石磨將覆蓋蒸青的茶葉碾磨成微粉狀,並有著獨特泡法的綠茶,在日本所謂的茶道就是將抹茶飲用方式發展成一門學問的技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2.歐美版的「瑪齊(Machi)」應該也是來自於「抹茶(Matcha)」。

3-1. 法國法語版的「皮爾香利(Pirsel)」,應該是來自於法語的「香芹(Persil)」

別名洋香菜、荷蘭芹或是巴西利(Parsley),是一種歐洲常用的烹調調味植物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3-2.加拿大法語版的「瑪堤爾(Matéo)」可能也是源自於「抹茶(Matcha)」

其中「-téo」可能是閩南話中「茶」的發音後來傳到歐洲產生的語詞。

4.義大利版的「瑪齊歐(Maccio)」,可能是來自於「瑪奇朵咖啡Caffè macchiato」

其中的「瑪奇朵Macchiato」一字是義大利語中「標記、烙印」之意,因此瑪奇朵咖啡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用牛奶上色的咖啡。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5. 德文版的「瑪查(Macha)」與日版相同,來自「抹茶(Matcha)」。

6. 西班牙版的「瑪齊(Machi)」同歐美版,可能也是源自「抹茶(Matcha)」。

瑟布里/厄爾拉/巴斯林or 羅比/奧利茲歐/森布利/堤利

>>(セブリー/Erla/Baslin or Robi/Orizo/Senbuli/Tili)

頭上兩側有樹葉附著的丘依族。根據菲所說,是丘伊族當中最粗心的傢伙;躲在草叢中偽裝著,如果林克砍掉一部分草的話,他會匍匐地爬到其它草叢內繼續躲著,也是少數對於突然現身的菲不會感到驚訝的一位。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日版的「瑟布里(セブリー, Seburī)」是來自於「千振茶(センブリ, Senburi)」

是以名為當藥(Swertia)的植物熬煮的茶,而千振茶一名是來自於「千回振出してもまだ苦い(撈煮了一千多次依然苦)」,從此稱呼可知是一種味道極苦的飲品,通常在日本綜藝節目上會當作懲罰遊戲要人喝下去。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2.歐美版的「厄爾拉(Erla)」是來自於「格雷伯爵茶(Earl Grey Tea)」

名稱源自英國十九世紀初英國首相格雷二世伯爵(2nd Earl Grey),據說清朝一位福建官員曾贈送格雷伯爵茶業禮品,當時格雷伯爵收到的禮品茶非常受客人歡迎,當茶用完後,格雷伯爵要求英國的茶商,唐寧商店(Twinings)配製這種調味茶以供應他在首相官邸的所需,之後伯爵的訪客也很喜歡這種茶,伯爵就告訴他們到唐寧茶行訂購,因此最後這種茶就被命名為格雷伯爵茶。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3-1.法國法語版的「巴斯林(Basil)」來自於「羅勒(Basil)」

是一類可用於烹調的香草,各地栽種的羅勒味道上都有些許差異,在義大利料理中常用甜羅勒品種來製作青醬,口感會較不青澀氣味也較淡。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3-2.加拿大法語版的「羅比(Robi)」可來能來自於「知更鳥(Cock Robin)」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說真的,這個名稱我幾乎找不到和花草植物或是飲品有關的來源,目前比較可能的就是一種別名「紅羅賓(Red-Robin)」的「漢葒魚腥草(Geranium robertianum)」,也是有人將其作為曬干並泡來喝,但實際上是否為名字來源我也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4.義大利版的「奧利茲歐(Orizo)」可能是來自於義大利文的「大麥(orzo)」

在義大利有種麥子咖啡(Caffe D’Orzo),是用大麥去烘焙,研磨後產生成類咖啡口感的飲料,但是不含有咖啡因成分。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5. 德語版的「森布利(Senbuli)」和日版相同,都來自於「千振茶(センブリ, Senburi)」。

6. 西班牙版的「堤利(Tili)」應該是來自於「菩提茶(Tilia)」

這里的菩提指的是椴樹科的西洋菩提樹,和佛學中常提到的榕科菩提樹是不同物種;菩提茶香氣略帶甜味,具有安撫神經系統的功效,在歐洲媽媽會帶小孩至菩提樹下玩耍休憩來安撫他們亢奮的情緒,或者沖泡菩提花茶給躁動不安的小孩來飲用,德國人就因此稱呼菩提茶為「母親茶」。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穆奇/洛普查/賈思敏/金茲歐/穆奇/曼亭

>>(ムギー/Lopsa/Jasmi/Genizo/Mugi/Menti)

頭上有一撮草的丘依族。根據菲所說,是丘伊族中最膽小的一位,被敵人嚇到躲在樹上,林克需要撞擊樹木才能幫他從樹上「掉」下來。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日文版的「穆奇(ムギー, Mugī)」是來自「麥茶(むぎちゃ, Mugicha)」

以前稱呼為「麥湯(むぎゆ, Mugiyu)」,是將大麥焙煎再磨成粉末製成的飲料;現在多半作為夏季時的涼飲。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2. 歐美版的「洛普查(Lopsa)」是來自於「正山小種紅茶(Lapsang Souchong) 」

被稱為紅茶的鼻祖,茶葉經松木燻製而成,有著濃烈的松煙香,沖泡後茶湯為深紅色且具特有的桂圓湯味。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3. 法語版的「賈思敏(Jasmi)」是來自「茉莉花(Jasmine)」

將新鮮的茉莉花苞加入綠茶茶葉中,讓茶葉染上花香的再加工茶就是常喝的茉莉花茶。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4.義大利語中的「金茲歐(Genizo)」可能是來自於英文的姜(Ginger)、拉丁學名的「姜屬(Zingiber)」與義大利文的「姜(zenzero)」產生的名字。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5. 德文版的與日版相同,來自「麥茶(むぎちゃ, Mugicha)」一詞。

6.西班牙語中的「曼亭(Menti)」可能來自於西班牙文的「薄荷(Menta)」

將薄荷葉沖泡而成的薄荷茶可以使口氣清新自然,幫助消化。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柯布/烏隆/羅馬爾or卡蒙姆/亞爾戈/康布/波利

>>(コブー/Oolo/Romar or Kamom/Algo/Kombu/Poli)

頭上有兩片樹葉的丘依族。根據菲所說,是丘伊族中冒冒失失的傢伙;希望能到個較安全的居住,林克可以呼叫機器人史柯雷波幫他送到天空樓閣,然後交給研究動植物的亞魯/奧朗(アウール, Aūru/Owlan)教授幫忙照顧。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 日版的「柯布(コブー, Kobū)」來自於「昆布茶(こんぶちゃ, Kobucha)」

是用昆布(海帶)熬煮的茶湯,基本上是湯頭的一種,但是在日本有些人會在里頭將入綠茶或是番茶(二次收成的茶葉)來飲用。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2.歐美版的「烏隆(Oolo)」來自於「烏龍茶(Oolong tea)」

是經過部分發酵,保留綠茶的芬芳以及紅茶甘醇風味的茶葉。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3-1.法國法語版的「羅馬爾(Romar)」是來自於法文中的「迷迭香(Romarin)」

英文的迷迭香為Rosemary,是一種香草植物,傳統地中海料理常會加入當作香料使用,另外迷迭香的葉子也可以做為花草茶的原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3-2.加拿大法語版的「卡蒙姆(Kamom)」則來自於「洋甘菊(Chamomile)」,也常用來作為沖泡花茶的原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4.義大利版的「亞爾戈(Algo)」可能源自於藻類(Alga)或是「洋菜(Agar)」,後者指的是一種從紅藻或褐藻中提煉出來的膠狀物質,常用於果凍甜點或作為色拉的材料;而這名字也呼應了日本名字的”昆布海藻”。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5.德文版的「康布(Kombu)」和日版一樣都來自於「昆布茶(こんぶちゃ, Kobucha)」;不過也可能源自於前面提過的「康寶茶(Kombucha)」。

6.西班牙版的「波利(Poli)」可能來自於西班牙語的「普列薄荷、胡薄荷(menta poleo)」,有類似綠薄荷的濃香氣味,是一種傳統的烹飪調味料與藥草,也可能源自於以成熟罌粟果實種子泡製成的「罌粟茶(Poppy te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霍基/耶波爾/希比史忒思/丘伊隱士/曼希歐

>>(ホウジー/Yerbal/Hibistus/Einsiedlerder Kyu/Mancio)

居住於大聖樹頂端的丘伊族仙人,和森林中的水龍是舊識。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1.日版的「霍基(ホウジー, Houjī)」來自於「焙茶(ほうじちゃ, Houjicha)」

指的是制茶技術以及利用這種技術製成的茶葉,用火烘焙茶葉來去除茶葉中水分,可提高香味質量並利於保存。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2. 歐美版的「耶波爾(Yerbal)」可能來自於「巴拉圭冬青(Yerba mate)」一詞

這個詞是揉合了西班牙語和當地原住民語言產生的復合字詞。

西班牙語中的「hierba」和英文的「herb」一樣都是來自拉丁文的「草(herba)」,過去阿根廷等南美洲一帶過去是西班牙的殖民地,「hierba」這個詞於當地就拼寫為「yerba」;而mate則來自於南美洲原住民的奇楚瓦語「mati」,指的是「葫蘆(盛裝飲料用)」,所以Yerba mate一詞原本的意思是指「裝在葫蘆中的草葉」,傳統南美的原住民發現巴拉圭冬青製成的茶具有提神的功效,因此會隨身帶著這種植物的葉片。現在的Yerba mate大多是指以巴拉圭冬青乾燥的葉片浸泡於熱水中的飲品,別名為「瑪黛茶(Mate)」,是一種在巴西以及阿根廷常見的飲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現代的瑪黛茶飲用方式有三種不可或缺的東西,分別是:瑪黛杯(通常是用小葫蘆製成的)、名為Bombilla的金屬吸管(管口為過濾茶葉的篩子)以及裝熱水沖泡用的保溫瓶,在阿根廷等地幾乎都是人手一杯,有著幫助腸胃消化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3.法語版的「希比史忒思(Hibistus)」是來自於「木槿(Hibiscus)」或是將木槿屬下玫瑰茄花朵乾燥沖泡製成的「洛神花茶(Hibiscus te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4.德文版的沒有名字,取而代之的是Einsiedlerder Kyu稱號,意思就是「丘伊族的隱士」。

5.西班牙語的「曼希歐(Mancio)」可能來自於西班牙語的「母菊屬(Manzanilla)」,前面提到的「洋甘菊Chamomile」是一種廣泛稱呼,其中包含的「德國洋甘菊(Matricariachamomilla)」就是這個屬下面的植物。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其它

>>躲在草叢中的瑟布里被發現時,以及奇伊威仙人霍基告訴林克關於芙柔拉之火後,兩個角色都說出了「要對大家保密喔!(It’s a secret to everybody.)」這句台詞。

科奇利族

這次要介紹的是系列作中最重要,或者說,對於時之勇者如同家人般重要的種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陪伴勇者童年時光的森林之子,科奇利族

Ø 森林中恆久的孩童——科奇利(Kokiri)

簡介

主要於與中登場的種族,外型與一般(海利亞人)孩童無異,同樣有著細長的耳朵,雖然有男女之分但是年紀不會隨著歲月增長,因此都保持著孩童外型的模樣,身穿著綠色的服裝,並有著金色、棕紅色與草綠色等不同的發色。居住在科奇利森林(Kokiri Forest)之中,視森林中的德庫樹長老(GreatDeku Tree)為父親,每個人身旁都有著一隻德庫樹長老賜予的妖精(Fairy),也是撫育林克成長的種族。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種族介紹

科奇利族是生活於名為科奇利森林中的森林種族,他們的外型與一般常見的海利亞民族相近,同樣有著細長的耳朵[實際上若追溯到種族的源頭,科奇利族的祖先是一群遠離城市文明,移居於森林中的海利亞人逐漸適應森林環境而成的新種族],但與現今的海利亞人是最大不同的是地方在於科奇利族的外表不受歲月影響,長年維持著孩童的模樣生存於森林之中,也因為保持著孩童的外型,他們幾乎沒有自保與抵禦外敵的能力,大多是藉著森林具有的特殊力量屏障與森林中的大精靈,德庫樹長老的庇護才得以安然地在森林中生存著。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社會結構上,科奇利族以德庫大樹長老為中心,自在地生活於森林中,所有的科奇利族都身穿著綠色的服裝,男性的科奇利族還會戴上一頂帽子,相對的女生則是帶著發箍,他們居住在以樹木打造的樹屋中,從屋內一些工具來看,他們可能會進行農耕以及園藝等行為,並採集樹果作為食物來源;在他們的村子中藏有一把「科奇利之劍(Kokiri Sword)」,據說是遇到危急時會使用這把劍最作為防禦手段,但實際上整個村子中也只有這一把存在,因此普遍來說科奇利族還是缺少強力抵禦外敵的能力。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中,林克一開始的短劍即為科奇利之劍(Kokiri Sword)

鄰近科奇利之村旁有著一處名為「迷失森林(Lost Woods)」的地方,根據科奇利族的說法,沒有妖精伴隨的人如果踏進其中的話,成年人會化身為骷髏戰士,小孩子則會變成骷髏小子,永遠地徘徊在森林之中,因此這片迷失森林是科奇利族防範外人最大的屏障;林克的青梅竹馬,莎莉雅(Saria)也因為這座森林的隱密性,常常跑到一處名為「森之聖域(Sacred Forest Meadow)」的地點吹奏著妖精之笛。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遊戲中沒有明確提及關於科奇利族的生命史,但是IGN和宮本茂的訪談中有這麼一段敘述 :

[基於某些原因,他們的種族(科奇利族)中並沒有父母,只有同年紀的孩童存在。當他們生長過一定歲月後,就會突然地消失,此時下一代的科奇利族也就突然地誕生。林克也是一樣,有一天他終究從這個族群中消失而去。]

所以從這段敘述加上遊戲中的內容,可以歸納出科奇利族的生命週期:

德庫樹長老是賦予科奇利生命與守護著森林安危的大精靈,會給予每位科奇利族一隻伴隨在身旁的妖精,也因此科奇利族都視德庫樹長老為他們的「父親」,而每位科奇利族人在經歷過一定的歲月後就會突然消失,此時就會有新生的科奇利族人出現。根據中德庫大樹長老所說,科奇利族一旦離開森林就會死亡,科奇利族也相信這個說法,因此當林克想要離開森林時,其它族人都擔心著林克是否會因此死去。

但是在結尾處可看見他們在海拉爾平原上與其它人開宴會慶祝著。也就是說他們”離開森林就會死亡”的說法未必是正確的,這也成為了中一個設定上的矛盾。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而這個矛盾之處在30週年的《薩爾達傳說百科全書》書中有瞭解釋:科奇利族們一但遠離德庫樹長老的力量庇護之處,將會再次受到時間的影響因而老化死亡,在的最後由於森之賢者莎莉雅的覺醒以及小德庫樹復蘇,在兩者力量的加乘下解除了科奇利族只能生活於森林內的限制,也因此讓他們得以離開森林到外界生活。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Hyrule Encyclopedia)一書中,提及了科奇利族清晰的背景設定。

代表角色

█ 莎莉雅(Saria)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生處於時代中,是一位有著綠色頭發的科奇利族女孩,也是和林克最親近的青梅竹馬,相較於其它族人,對於林克從小沒有妖精這件事不怎麼為意,也因此在林克獲得妖精娜比(Navi)之後也由衷地感到開心。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個性善良可親,在森林中很受人歡迎,常常會獨自一人跑進迷失森林之中的「森之聖域(Sacred Forest Meadow)」吹奏著妖精之笛(Fairy Ocarina),吹奏出來的旋律因此被稱為「莎莉雅之歌(Saria’s Song)」,被迷失森林中的骷髏小子甚至遠方死亡火山地帶的哥隆族所喜愛。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當林克擊敗寄生在德庫樹長老體內的魔物(戈瑪蟲後Queen Gohma)之後,林克接下了長老要他前往海拉爾城會見公主的委託後,莎莉雅站在通往外界的吊橋上等待著林克,莎莉雅說她一直以來都曉得林克和其它人都不一樣,也知道總有一天他們會分別的,但希望林克別忘了他們是朋友的這件事,最後將妖精之笛送給林克,望著林克離開了科奇利森林。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沙莉雅和林克再次見面則是在林克從城下町回到森林中,依約來到迷失森林所在和沙莉雅對話並學到”沙莉雅之歌”,兩人約定好彼此將會是永遠的朋友後,而這也是沙莉雅最後一次看見孩童型態的林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隨著林克進入時之神殿沉睡了七年的這段期間,科奇利森林中的米多一直認為是林克做錯了什麼才害死了德庫樹長老,但是莎莉雅總是會跳出來反駁這些謠言。在林克成長為青年蘇醒後,莎莉雅和林克連絡上並對林克求救,告訴林克她聽到來自森之神殿(Forest Temple)的呼喚,進入了神殿之中但卻發現里頭已經被魔物盤踞著;林克因此進入森之神殿,擊敗了盤踞在神殿深處的惡靈幻影卡農(Phantom Ganon)後,莎莉雅才終於擺脫了魔物的威脅,順利覺醒為森林賢者,但莎莉雅也明白了她和林克是不同世界的人,之後她將以「森林賢者」的身分協助「勇者」林克,兩人就此告別。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最後與其它賢者幫助林克抵達卡農城並突破魔力結界後,結局中可見到她坐在哥隆族的達魯尼亞頭頂上,與賢者們一同望著在海拉爾平原上回歸和平的慶典。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由於與時之勇者林克共同抵抗卡農的這段歷史,在海拉爾城底下的馬賽克窗上可見到代表她身為森林賢者的圖案,同時中位於死亡火山北區的一座跨河建造的城鎮也以她為名,水都莎莉雅之鎮(Water Town, Saria)。另外在之中,於法隆領域的森之聖域(Sacred Grove)出沒的骷髏小子也和一樣,吹奏著回盪於森林之中的「莎莉雅之歌」。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海拉爾城堡內,可見到描繪沙莉雅形象的馬賽克窗]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有著名為水都莎莉雅之鎮(Water Town, Saria)的城鎮]

█ 米多(Mido)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時代中科奇利族的棕發男孩,自詡為「科奇利族的老大」,很尊敬德庫樹長老並戀慕著莎莉雅,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才對受德庫樹長老與莎莉雅關心的林克感到非常嫉妒,時常以「沒有妖精的傢伙(Mr. No-Fairy)」來嘲笑林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嘿,我說你這沒妖精的傢伙!你找德庫樹長老要做什麼?]

林克離開森林後,米多常說著德庫樹長老的死亡和林克有關,但總是遭到莎莉雅的駁斥,而當莎莉雅感覺到森之神殿的呼喚,米多就和莎莉雅前去迷失森林中,並守在通道附近禁止任何人過去;他認不出來眼前的青年就是過去的林克,即使林克吹奏出莎莉雅之歌,他也只認為眼前的人是莎莉雅的朋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當我看到你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可是我總會想起他…]

之後林克打敗神殿的惡靈回到森林,告訴米多關於莎莉雅的事,他除了對莎莉雅不會回來的事情感到沮喪之外,也希望「眼前的人」如果遇到「林克」的話,希望能告訴他莎莉雅一直在等著林克回來,還有過去對林克壞心一事感到抱歉。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最後,米多和佐拉國王坐在海拉爾平原上,彼此都在憂心著他們重要的人,突然像是被什麼東西一樣,頭起頭看見了夜空中綠色流星劃過天際落在死亡山之上。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中,位於海拉爾東側的海濱有一個港口鎮被稱作「港都米多之鎮(Harbor Town, Mido)」,從這點來推測可能米多在某個時代中曾經有所做為(或許是賢者?但詳情仍不清楚),才被命名為城鎮的名字以茲紀念。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 法多(ファド, Fado/Fado)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時代中一位金發的科奇利族女孩,站在科奇利村內一個高台上,和林克對話時總是會發出奇特的笑聲,對於迷失森林(Lost Woods)很感興趣,也是少數會進入迷失森林中的科奇利族。似乎和米多很要好,林克戴上不同面具向她展示時,她的反應幾乎都會提到米多,而在德庫樹長老死去後,她的反應也和米多類似,以為是林克對德庫樹長老做了什麼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嘻嘻嘻!你大老遠跑來這嗎?是個真男人呢!]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呀—-!我、我要叫米多來打你喔!]

在林克還是小孩時會在高台上告訴林克看看整個村莊的模樣(遊戲中廣景模式的用法),但是七年後則從村莊內消失,不過當林克接下大哥隆劍的任務,當要將奇怪的藥粉(Odd Potion)交給闖進迷失森林中的木匠兒子時,會發現法多站在木匠兒子原本在的地方,她生氣地向林克說「那些藥粉是用森林的蘑菇做成的,快將它還回來!」,林克把藥粉交出去後她會將「入侵者的鋸子(Poacher’s Saw)」給林克。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那個人不在這了。

除了科奇利族以外,所有進到森林的人都會迷失方向,然後變成骷髏戰士喔。

這就是為什麼那個人不在這里,只有鋸子留下來而已,嘻嘻嘻。

嘿嘿,難道你也想加入他們嗎…嘻嘻嘻。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Pixiv. ジェズMM (JezMM), id=45053514]

█ 弗多/法多(フォド, Fodo/ Fado)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之後,大洪水前出生的金發科奇利族男孩,拉響著一把形似德庫樹葉的小提琴,擔當著守護大師劍退魔之力的「風之賢者(Sage of Wind)」,在世時曾和持著風之指揮棒(Wind Waker)的海拉爾王一同維持大師劍的力量,但是在之後被復活的卡農多洛夫所殺害,隨後世界也迎來了大洪水進入到了大海原時代。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在這數百年之久的時間,法多的靈魂一直徘徊在風之神殿內等待著,當風杖林克到來後,他懇求著林克幫忙他尋找新任的賢者,並教給林克一首能喚醒風之賢者的「風神之唄(Wind God’s Aria)」;最後林克帶著柯羅克族的瑪卡,在風之神殿最深處將卡農釋放的守衛魔物,墨魯多‧捷伊拉/墨羅捷拉(モルド・ゲイラ/Molgera )擊敗,演奏著這首曲子順利讓瑪卡覺醒並使大師劍的力量恢復後,法多的靈魂就安然逝去。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附帶一提的是,雖然英文版中他和的科奇利女孩同樣都叫做”法多(Fado)”,不過在日文版中兩人的名字則是”弗多(フォド, Fodo)”與”法多(ファド, Fado)”,發音上略有不同。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Deviantart, “COM- Fado”, by Erulisse2]

█ 萬事通兄弟(Know-It-AllBrothers)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於中,居住在科奇利森林靠近出入口樹屋的兄弟,旁邊鄰近著森林訓練中心,會告訴林克關於基本動作操作的事情;在屋子內有兩人,屋外一人,訓練中心處則有一人,所以很可能他們是四兄弟。

設計原型

科奇利族的原型可能來自於傳說中棲息於森林中的精靈,例如亞洲圈的木靈或是歐洲的樹精,這點可在之後他們演化成的科羅克族身上見到相似的特徵。而科奇利(コキリ, Kokiri)一詞應該是源自於日文中的「木樵(きこり, kikori)」,也就是樵夫的意思,另外也可能源自「鋸子(ノコギリ, nokogiri)」,漫畫版的就有玩過這個雙關語,「科奇利的鋸子(コキリのノコギリ, kokiri no nokogiri)」。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其它

1. 科奇利族的圖騰是個形似風或氣旋的圖案,這圖案也表現在”科奇利翡翠(Kokiri Emerald)”的外型上。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而在的禁忌之森(Forbidden Woods)中,在各通路的門上同樣可見到科奇利族的圖騰;另外雖然中科奇利族沒有出現,但是森林神殿(Forest Temple)內的門上同樣有著科奇利族的圖騰(不過圖案和的比起來呈現左右相反)。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的禁忌之森所出現的科奇利圖騰]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的森林神殿出現,左右相反的科奇利圖騰]

另外在中,勇氣神殿的寄居蟹魔物,磊亞德/卡瑞殼(レヤード/Crayk)的甲殼上也有著類似的螺旋花紋存在。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2.中有出現一套名為「科奇利之服(Kokiri Clothes)」的綠色套裝,穿戴起來類似羅賓漢的造型,可讓林克在使用弓箭時一次射出三支箭,而注釋上提到著這套衣服「寄宿著科奇利族的靈魂」。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3.由於受到硬體限制,無法同時呈現森林與科奇利族的模塊,因此遊戲中若林克離某個科奇利族十五步遠時,就會發現對方的身影消失,而為瞭解決此一困境才加上了每人都有妖精的設定,這樣即使人物模塊沒辦法看見,玩家仍能透過妖精來判斷科奇利族的位置。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4.關於科奇利族在經歷過一段歲月會從森林消失並有新生科奇利族替補的設定,是來自於發售前宮本茂先生在IGN的訪談中提及的。

5.科奇利族的名字多來自於和音樂相關的詞匯,例如米多(Mido)與法多(Fado)可能就來自於音階名稱,不過法多(Fado)也可能來自於「葡萄牙怨曲(Fado)」,而莎莉雅(Saria)可能是來自於「詠嘆調(Aria)」。

6. 和其它種族一樣,科奇利族也有屬於自己的口癖,不過這點只在日版中和莎莉雅的對話中可知;日版中戴著基頓、兔子和哥隆面具給莎莉雅看時,她除了表示覺得很開心之外,語尾中還出現了「~じゃら(ja-ra)」口音,接著她下一句就說了「啊,一不小心就冒出了科奇利口音…」。

實際上這在日文中是屬於一種被稱為「中津弁」的方言。

《薩爾達傳說》系列種族介紹 薩爾達世界中的生物種族資料

上:[感覺很有趣吶!]

下:[啊,一不小心就冒出了科奇利口音…]

關於科奇利族的介紹就到這囉~下次介紹的種族呢…大概就是”呀哈哈”吧!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