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攻略 《文明帝國6》印度文明特性...

《文明帝國6》印度文明特性及打法詳解

文明定位

宗教自由/大陸圖優勢/宗教優勢/征服優勢/種田流/人口優勢/全能選手

(征服優勢主要指笈多,但是甘地也不弱)

《文明帝國6》印度文明特性及打法詳解

LA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

所遇到的文明(包括印度)已創特色能力建了宗教且不在戰爭狀態,均會+5信仰值。與甘地交戰的文明獲得雙倍厭戰情緒。

一個標準地圖最多有5個宗教在場,大地圖6個小地圖4個,也就是說多數情況下靠LA白嫖到的信仰值最多在20-30這樣,往多的說這抵得上六七個信物;往少的說,就只是幾個聖地加神社的產出,不到中期產出的1/10,而且想要互相保持和平太難了,往往只有15信仰是可以穩定收入的。所以只是前期非常缺信仰的時候能幫上點忙,神學單位或者平民單位價格一上去這點加成除了就沒什麼太大用了,每9回合可以多買一個小兵難道能扭轉戰局?

運氣好如果巨石ai是鄰居,很早就能拿到+5信仰/t,而如果大家相對相安無事,古典的進了黃金就能迅速將這信仰收入轉換成開拓工人,對甘地前期節奏有非常大的提速。按照上面說的假設有常駐15額外每回合信仰,相當於額外能換15*0.7(雄偉壯麗下1錘比0.7信仰)=10.5錘,50回合就是520錘,相當於標準速度下白嫖7匹騎手(雖然這個信仰前期不能拿去買小馬),收益還是很可觀的

LA
旃陀羅笈多-政事論

解鎖軍事訓練市政後可宣佈領土擴張戰爭。宣佈領土擴張戰爭後的10回合內+2移動力、+5戰鬥力。

雖然可以更早解鎖領土擴張戰爭,但說實話領土擴張戰爭和正式戰爭的區別就在於可以給民族主義開個尤里卡,以及只能對鄰居們發動而已。關鍵是領土擴張戰爭提供的+5力和+2速(很奇怪的是這+5力和情報的+3力不能疊加,都顯示為動向情報加成)讓印度可以像波斯和蒙古一樣發動閃擊戰,還是那句話兵貴神速,即使是笨重的戰象也能健步如飛,這讓印度在古典時期進行大范圍高強度的征服戰爭成為可能。

UA
達摩-萬律合一

從城市中的每個宗教(其須擁有至少1個信徒)獲得信徒信仰加成。城市從每個宗教(須有至少1個信徒)獲得1點宜居度。傳教士的傳播次數+2。來自貿易路線的宗教壓力+ 100%。

第一句話翻譯一下就是城市里有什麼宗教就能吃到什麼宗教的其中一個buff。實戰中發教收益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追隨者信條,畢竟這個產出非常實用且穩定。至於有哪些收益組合就直接去看下面的表格吧,不管什麼教條只要能拿到三個都已經非常賺了。此外,國內大城市有3到4個宗教的信徒就可以不用建娛樂中心了,哪怕到了厭戰的地步也不至於太擔心叛亂。

商路加100%宗教壓力既幫助己方宗教傳播,也順便把其他宗教拉了回來,這是印度短期內讓各國宗教進駐的最快方法。

信徒信仰總表

《文明帝國6》印度文明特性及打法詳解

UU
戰象

古典時代的印度特色單位。與其相鄰的敵方單位戰鬥力-5。

40(+4對比騎手,-8對比騎士)力 120(+40對比騎手,-100對比騎士)錘需。不需要戰略資源。可升級為坦克,但不能升級為騎士。(高棉也有戰象,不過是遠程攻城單位)

為什麼說戰象弱,因為戰象造價高還笨重,但攻城傷害和劍客差不多,時代到了中世紀卻不能升級為騎士去打仗還吃著高昂的維護費。對面出了一排弓箭就打不進去

那為什麼戰象強,因為只要開局畜牧再建個牧場觸發騎術尤里卡就能解鎖,不消耗戰略資源又能提供強大的輸出和支援,特性配上ZoC能把對面騎手圍在羊象圈里打。掛上演習政策造價也不高,前期沒圍牆的時候3個戰象1個棒子可以把剛剛探到的首都踩扁。時代過了也能在河流樹林丘陵地形當個卡子惡心人。第一次升級把戰馬鎧甲出了就有47的遠程防禦力,而弓箭就25基礎力(最多+5齊射+7風暴之箭),4箭之內不可能射死戰象,但是戰象一腳能踩死弓箭,操作不失誤就不是劣勢對局。而且別忘了大前期所有人的敵人-野蠻人,一隻戰象沒政策加持也足夠踩死一窩了

遠古rush方面雖然沒辦法和金閃閃戰車和砍二勇士比,但是防禦力遠比這倆強,甚至可以說專克這倆(除非你解鎖的實在太晚),能打到反向讓他們賠款和解。

最次也能提供早期的時代分,和ub給的分能為印度前期進黃金時代靠信仰大開拓提供巨大便利

UB
梯井

解鎖建造者建造印度特色改良設施梯井的能力。

提供+1點食物並+1住房。如與聖地區域相鄰,+1信仰值。如與農場相鄰,+1食物。隨著科技和市政的發展,其將提供更多住房、信仰值和食物。乾旱期間可防止食物損失。不能建在丘陵上,不能建在另一一個梯井旁。

註:梯井不管相鄰幾個農場聖地都是+1產出

封建主義解鎖後+1信仰.職業體育解鎖後+1食物.衛生設備解鎖後+1住房.

UI的產出對於城市發展來說是很實用的,只可惜(幸好)不產錘(不然別的UI哭死了),每幾個城中間鋪幾個可以在缺住房的時候互換,,新城市改良個梯井基本可以不用錘糧倉,沿海城也更容易補充住房。

只要會規劃用地,梯井的產出是非常高的,最次也能拿來提供住房。和大部分的農場UI不一樣的是,梯井既可以建在沙漠上也可以建在凍土上,直接賦予了印度超強的生存能力。即使ui在遊戲進程中僅僅只能起替代農田,在這個人口非常重要的資料片中的發揮是非常好的。另外同樣早期能給到時代分幫助進黃金。

具體打法

印度出生地一般都是在低緯沿河的雨林地區,香蕉咖啡水稻等等資源很多,多數情況下最好先制陶術→灌溉,一方面可以建種植園開采奢侈品和香蕉,另一方面可以收獲水稻移除沼澤來快速提高人口數,配合同時解鎖的梯井提供的住房,大前期就能疊出一個7+人口的城市(即使出開拓也能穩定在6人口),科技和文化有著7*0.7≈5的基本產出,再有咖啡絲綢提供的文化,茶葉提供的科技,大前期即使沒建學院和紀念碑,市政或科技的速度也很快。接著出聖地(如果想搶大仙或者首都沿山脈)或者軍營(如果要砍雨林需要鑄銅,點了鑄銅就順便出個軍營加生產力)就看情況了。

萬神殿首選應該是河神,畢竟印度沿河出生又必出聖地所以選河神收益很高的,配合UBUA基本不會缺住房而且宜居度很高,人口就瘋狂往上漲。城市基本產出增加而且移民的減益相對降低,另一方面可以建更多的特色區域,區域建築的幾個政策收益也更高,順便還能拿人口相關的時代分。

征服方面笈多可以參考波斯的打法,把握時機和效率。灌溉點完就往鑄銅走然後建軍營,解鎖政治哲學就上寡頭,軍槽放演習出戰象,萬能槽放大將軍,等到軍事訓練研究完就宣戰,接著繼續給對方的鄰居來個領土擴張戰爭。領土夠大時就要注重發展規劃和戰略防守了。

甘地可以參考毛子的打法,前期慢慢種地改寺廟,建完騎士禮拜堂後大規模買兵買炮,運氣好抽到了能當醫療兵的使徒就更好了。肝帝打仗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慢慢肝,一定是對面的宜居度先崩潰,到時候對面的城市主動叛變都有可能。

戰術上印度有著特殊的戰象支援打法(其實毛利也可以,但是托阿出現太晚了導致不常用):幾匹戰象與其他作戰單位間隔排列,推進戰線時,先讓戰象貼到要消滅的單位旁邊削弱其戰鬥力,後方一側1至2個友方單位對其進行絞殺或用戰象補刀,再讓另一側的友方單位前進到戰象之前准備展開下一輪攻勢。最好的配置是騎手+戰象+破城錘,最好再帶幾個劍客殺槍兵。

PvP的話注意一下海防,印度的海軍力量是沒什麼加成的,而且特性也是在大塊陸地上發揮得更好,所以很容易忘記組建海軍進行防守。pvp人均史達林希特勒,守不住占領下來的沿海城也能給你掀了。

宗教方面我覺得不是為了宗教勝利才搞,而是因為印度玩宗教的加成太高了,聖地提供的文化值可能比劇院廣場都多,食物可能比香蕉園還多,所以我覺得通過宗教審判和使徒對毆來確立宗教優勢並不是很值得。不過最開始都說了印度是有宗教優勢的,我不是在打我自己的臉,而是想說印度傳教最好多利用傳教士和商路這兩個東西,他們是印度傳教最凸顯的優勢,還可以適當的把外國宗教引入來提高國內產出史稱印學西用。如果嫌宗教麻煩又無聊的話還是當輔助手段吧。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