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全面戰爭阿提拉》派系旗幟...

《全面戰爭阿提拉》派系旗幟考據(一):羅馬、遊牧和東方、凱爾特

在開始本文的內容前,首先需要提到一個基本事實:在《全面戰爭阿提拉》的戰役時間線(不論是本體的395還是查理曼的768年)上,根本不存在國家旗幟這種東西,遊戲里唯一能看到這些旗幟的時候大概也就只有打完一次戰鬥之後了。但是為了方便玩家區分,CA依然給每個大國和小國都安排了旗幟(或者說徽章),當然,由於本質上是歷史發明,所以CA也不得不各種張冠李戴或者讓徽章穿越。

在盤點《查理曼紀元》的派系兵種時我已經順帶點評了一下查理曼DLC的派系旗幟,現在我也會順帶著把本體的大戰役里面各個大國的派系旗幟都考據一下。

由於精力有限,因此本文只考據那些可玩派系(也就是大國)的旗幟,不會怎麼涉及到小國派系的旗幟,希望諒解。另外,有部分派系的旗幟具體來源可能存在爭議,不過我會盡量確保挖掘到最准確的原型。

羅馬派系

西羅馬帝國(West Roman Empire)

在《羅馬蠻族入侵》和《阿提拉》里都存在一個西羅馬帝國,然而這兩個帝國的開始時間卻並不相同——《蠻族入侵》的西羅馬是363年開局的,而《阿提拉》的西羅馬是395年開局的(遊戲開始特意提到,派系領袖霍諾留是從當年去世的父皇狄奧多西一世手里接手這個帝國的),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事實,也就是雖然通常人們說的西羅馬帝國是395年的這個,而弗拉維斯·霍諾留是西羅馬第一位皇帝,但是在這個西羅馬帝國之前,實際上還存在過不止一個「西羅馬帝國」。比方說364年,羅馬帝國就像《蠻族入侵》那樣同時存在兩個皇帝,帝國西部由瓦倫提尼安統治,東部由瓦倫斯統治——在瓦倫斯死後,繼承者狄奧多西成為了羅馬帝國唯一的皇帝。而在這之前羅馬帝國也不止一次分裂過,包括著名的三世紀危機,以及戴克里先提出「四帝共治」期間的分裂。

既然如此,那麼《蠻族入侵》和《阿提拉》的西羅馬帝國嚴格來說還不算一個東西,而CA為了區分遊戲里的西羅馬和東羅馬,選擇以傳統的「羅馬鷹」形象(而不是《蠻族入侵》的紅底XP十字)來作為派系標志,不過有點奇怪的是這只羅馬鷹嘴里還叼著一個桂冠(在君士坦丁凱旋門上倒是有叼著桂冠的鷹,但是外觀和這個不太一樣)——問題是4世紀末的羅馬皇帝也不戴桂冠了啊,此外這只鷹的翅膀是合攏的,難道來自發現自英國的希爾切斯特鷹(Silchester Eagle)?

東羅馬帝國(East Roman Empire)

如果你覺得CA給西羅馬設置的旗幟已經讓人不明所以了,那麼不好意思,CA對待西羅馬還是比東羅馬上心的(甚至連兵種也是,西羅馬有《百官志》作為基礎,東羅馬就開始穿越起來了),因為他們給東羅馬設計的旗幟是一隻雙頭鷹……

首先,雖然將雙頭鷹作為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旗幟是確有其事,其他的很多遊戲作品也會這麼做(不過在CA這里還是第一次,《蠻族入侵》的東羅是紫底XP十字,《中世紀1》的拜占庭是紫底東正十字,《中世紀2》是紫底四B十字),但是現實中雙頭鷹直到15世紀才被巴列奧略王朝作為拜占庭帝國的象徵,在此之前出現於拜占庭帝國的藝術時也不會早於10世紀。至於為什麼雙頭鷹會成為拜占庭帝國的象徵,目前還不太清楚,有人認為它可能是對古代西臺石刻藝術的採納和吸收,因為在被作為拜占庭帝國的象徵之前,雙頭鷹也大量出現在塞爾柱帝國的裝飾圖案中,而且古代的西臺人確實留下了雙頭鷹的石刻。

遊牧民族

匈人(Huns)

當我們離開考據色彩比較重的羅馬,來到迸發著原始活力(指《阿提拉》的兩匈派系兵種很多都是胡編亂造)的遊牧世界時,派系的標志也變得凶惡了起來。就如同匈人這面畫著一隻老鷹的旗幟一樣,而且和西羅馬的鷹不同,這只鷹看起來似乎要更凶殘一些,就像遊戲里的匈人能用殺不完的火星兵把一切對手淹死在遊牧民族的汪洋大海里一樣。

這個符號嚴格來說並不是憑空虛構,它來自一件發現於西伯利亞的帕奇里克(Pazyryk)的馬鞍扣,其歷史能夠追溯到前6世紀,這件馬鞍扣的用途是固定馬鞍的鞍頭,可能屬於曾經生活在這一帶的斯基泰遊牧民族。在匈牙利也曾經發現過形狀類似的馬鞍扣,且是以黃金製成的(時間上要晚於匈人興盛的時代),這似乎說明遊牧文化其實有著非常強的傳播力度。

另外,在匈人的墳墓里還發現過其他造型的鷹形裝飾物,似乎匈人對猛禽也有某種崇拜,或者說是因為猛禽代表了騰格里?雖然匈人的信仰未被任何資料記錄下來,但是在《漢書匈奴傳》里曾記載「匈奴以撐犁為天(應該是「騰格里信仰」的最早記載)」,似乎說明遊戲里將騰格里信仰作為匈人的宗教是有源頭的。

白匈奴(White Huns)

就像黑白無常一樣,遊戲里不僅有黑匈奴(匈人的別稱,不過似乎是出了白匈奴後才有的),還有白匈奴。而且為了壓制後期做大的薩珊帝國,遊戲里不僅讓5世紀後期才開始和薩珊開戰的白匈奴穿越到了4世紀末,甚至還製造出了一個十分強大(指打西方-對面10士氣打東方+自己20士氣)的強勁派系(雖然AI的白匈奴依然壓不住AI的薩珊)。

遊戲里的白匈奴包含了好幾個不同名字的兵種,比如「匈尼特矛兵」(Xionite Spears)、「白匈人武士」(Uar Warriors)、「白匈尼特弓騎兵」(Spet Xyon Archers)、「嚈噠陷陣騎兵」(Hephthalite Chargers)、「厭噠矛術大師」(Yanda Spearmasters)。在解釋這些之前,首先讓我們看看白匈奴的旗幟是來自於什麼的吧。這個東西雖然看著很奇怪,但是白匈奴開局的派系領袖叫做「Khingila」(馨孽),有這個名字就很好查找了。

沒錯,這個標志其實就是來自馨孽統治時期(大概是440-490年)的銀幣,在硬幣右側刻畫的這個符號被稱為「Tamgha」,是古代中亞的遊牧部落烙在牲畜上,用來區分的紋章,此處的這個徽章自然是馨孽家族的Tamgha,而硬幣上方還用巴克特里亞字母書寫著「阿爾渾的馨孽」(Khiggilo Alchono),也就是說,這是阿爾渾(Alchon)部落的紋章。由於一些古代的遊牧帝國確實會把自己的Tamgha作為旗幟上的圖案,所以CA自然想到了使用阿爾渾的Tamgha作為派系標志。

不過這麼一來又有個問題,通常說的「白匈奴」似乎都被解釋為5世紀後期和薩珊帝國、笈多印度交戰的嚈噠人(Hephthalites,來自阿維斯陀語的Spet Xyon或者印度史料里的Sveta Huna),但是這里的「阿爾渾」又和白匈奴有什麼關系?那是因為歷史上從中亞南下的「Xyon」(或者說Xionites/匈尼特人)並不只有這一群。

第一批是3世紀占領中亞,定居在巴爾赫的一批匈尼特人,他們被認為是寄多羅人(Kidarites),名稱來自其國王寄多羅(Kidara);第二批就是4世紀末南下的阿爾渾人,他們又驅逐了巴爾赫的寄多羅人,和薩珊爆發過戰爭(阿米亞努斯曾記載過薩珊皇帝沙普爾二世在356年的冬季擊敗了匈尼特人),並在5世紀後期再度南下,將犍陀羅地區的寄多羅人打敗並驅逐,最後在5世紀末占領了北印度;第三批則是嚈噠人(在巴克特里亞語中寫作「Ebodal」,拜占庭希臘文Hephthalites即來源於此),他們在5世紀初似乎還是柔然汗國的附庸,直到5世紀中期突然興盛,向西多次打敗了薩珊帝國,並占領了中亞的河中地區,還向東越過帕米爾高原,從柔然汗國那里奪取了塔里木盆地的大部分地區(6世紀初,嚈噠曾經派遣使者訪問北魏和梁朝,他們很可能從這里派出了使者);最後一批是捺塞人(Nezaks),他們在薩珊被嚈噠人擊敗後開始興盛,直到薩珊和突厥東西合擊滅亡了嚈噠人的帝國後依然繼續統治中亞地區,最後在7世紀中期,才在阿拉伯帝國的入侵下滅亡。這麼來看,遊戲里的「白匈奴『似乎還是不同時期被稱為「匈尼特人」的民族的融合體。

順便一提,匈尼特人的起源和民族構成依然不是很確定,實際上在古代的歷史記載里也一樣,例如《梁書列傳第四十八》里記載「滑國(可能就是Uar音譯而來)者,車師之別種也。漢永建元年,八滑從班勇擊北虜有功,勇上八滑為後部親漢侯。自魏、晉以來,不通中國。至天監十五年,其王厭帶夷栗陁(嚈噠國王尊稱Ebodalo Yabghu音譯?)始遣使獻方物。」而《魏書列傳第九十》則記載「嚈噠國,大月氏之種類也,亦曰高車之別種,其原出於塞北。」可見古人對匈尼特人的起源也是一知半解。

東方派系

薩珊帝國(Sassanid Empire)

薩珊帝國作為遊戲里難度最低的派系(現在感覺已經不是了),其旗幟倒不是那麼有牌面,而且這個長著翅膀的獅子也不是薩珊帝國時期的,而是更早的阿契美尼德帝國時期的文物——一件大約可以追溯到前500-330年左右的金器。

這只插翅獅倒也不是和薩珊帝國扯不上關系,它應該就是波斯神話里的神鳥斯摩夫(Simurgh),其外形在古代藝術里頗為多變,有的時候和不死鳥菲尼克斯頗為相似,而另一種形狀則是獅頭(或者狗頭)的鳥或者獅頭的獅鷲。在薩珊帝國時期也發現過斯摩夫形象的銀盤,這一形象也被作為薩珊帝國的皇室象徵,甚至在巴列維皇室的徽章上也有斯摩夫的形象。

凱爾特蠻族

艾伯塔尼(Ebdanians)

在托勒密於2世紀的著作《地理志》里,記載著生活在愛爾蘭島東海岸的一個叫艾布拉尼(Eblani)的民族,他們生活的城市叫做埃布拉納(Eblana),後代的一些資料也將他們成為艾伯塔尼(Ebdani),但是這顯然是錯誤將希臘字母Λ(L)抄寫為Δ(D)的結果,而並非托勒密本來所記錄的內容。因此,我不太明白為什麼CA要用一個錯誤而且不合時宜的派系,用來填充遊戲里的愛爾蘭島。

實際上,CA在這里使用的派系標志同樣不合時宜,它出自愛爾蘭,但是並非是遊戲里的時代,而是維京征服的9世紀。艾伯塔尼旗幟上的圖案實際上出自發現於基拉梅利(Killamery)的一枚胸針上的圖案。這枚胸針採用銀製造,其藝術風格融合了傳統的愛爾蘭凱爾特風格和維京藝術。

9世紀的愛爾蘭胸針大多數都是帶有開口的圓環造型,其相比大遷徙時代的胸針,在風格上呈現簡約的特點,大多數都失去了過去那種復雜的裝飾,而材質則幾乎都是純銀,這可能是維京人的貿易和掠奪所造成的。當時維京人和愛爾蘭人都大量佩戴了胸針,但是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這都無法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艾布拉尼人。

皮克特和喀里多尼(Picts/Caledonians)

皮克特人(Picts)和喀里多尼人(Caledonians)都是生活在不列顛北部的古代民族,他們可能都是古代不列顛人(Britons,也叫布立吞人)的兩個部落聯盟,但是並沒有像南方英格蘭的不列顛人那樣被羅馬所征服。在羅馬帝國放棄不列顛後,南部的英格蘭地區被日耳曼民族——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所占領,而北部的皮克特人則逐漸被蓋爾化,隨著蘇格蘭王國的建立,皮克特這一名詞從歷史中消退了。

4-5世紀的蘇格蘭地區並沒有留下太多的歷史記錄,所以CA在這里就直接使用了皮克特人的石刻來作為這兩個蘇格蘭派系的旗幟,皮克特人的旗幟是野豬,而喀里多尼人則是鵝,原因是什麼我就不知道了,大概就是隨便分配的。

(未完待續)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