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原子之心》Fami 通評...

《原子之心》Fami 通評測:科幻天堂化作人間煉獄

憑借著氛圍獨特的預告視頻引發廣泛熱議的 FPS 遊戲《原子之心》終於正式發售。本作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科學技術獲得突破性進展的架空蘇聯作為舞台,此時的人們已經實現了生活在浮空島上,身邊簇擁著眾多具備自主行動能力的輔助機器人的夢想,然而某一天這個世界卻突然遭遇了一起大的變故……背景設定很有一種《生化奇兵》與架空蘇聯科幻相融合的感覺。

筆者從很早之前就一直非常關注這款作品,而本次也有幸在遊戲發售前提前獲得了上手遊玩的機會,並撰寫了本篇評測。老實說,在玩到本作之前我是既期待又不安,一方面我非常喜歡遊戲的世界觀設定,而另一方面又會因這是該工作室推出的首部作品而有所擔憂,但好在最後遊玩下來的體驗還是相當令人滿意的。

線性關卡與開放區域探索的有機結合

實際進入遊戲之後,我發現有部分設計和我一開始預期的並不完全相符。因此首先還是想為大家介紹一下這究竟是一款什麼樣的作品。

如果你看了本作發售前放出的諸多預告視頻,那多半會產生這是一款一邊使用各種技能,一邊潑射子彈的開放世界 FPS 遊戲的印象。但實際上本作更像是一款《網絡奇兵》或《生化奇兵》那樣更加強調第一人稱動作冒險要素的作品。

遊戲流程整體還是採用了偏線性的架構。盡管基礎玩法依舊還是隨著劇情展開去完成各種任務,但許多關卡都設置在擁有巨大地下設施的建築物等類似場景中。這些場景每一個的體積都十分龐大,光是探索完整個建築就得花上 1 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然後再回到地上經過一片開放區域前往下一個設施。

《原子之心》Fami 通評測:科幻天堂化作人間煉獄

在趕往目的地的途中,地圖上設置了不少可以收集各種素材和道具的場所,這種線性關卡與開放區域探索相結合的構造讓玩家在趕路的同時也可以兼顧體驗探索的樂趣。

但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和大部分開放世界遊戲不同,本作不能隨時進行存檔,而是必須與地圖各處類似紅色電話箱的設備互動才能保存進度。從這里也可以看出相比起拓展自由度,敘事驅動的線性冒險玩法才是本作最核心的主體。

《原子之心》Fami 通評測:科幻天堂化作人間煉獄

戰鬥·探索·強化組成的鐵三角

如果細化本作的 Gameplay 部分,大致可以分為戰鬥、探索和強化這三個核心要素。

戰鬥方面,本作中主人公可以憑借自己左手上裝備的手套來使用凍結等各式各樣的超能力,同時還能手持槍械或近戰武器來發動攻擊,整體設計很接近《生化奇兵》。

不過因為背包有容量限制,而且遊戲過程中能獲得的彈藥數量也並不多,所以玩家並不能肆意妄為地開槍射擊。換句話說,如何靈活運用武器和能力,採用怎樣的迎敵策略將是戰鬥的重中之重。

此外,遊戲中角色還需要消耗專用的道具來回復生命值,並沒有加入自動回血機制。由於回復道具也會占用背包的空間,所以如果因不安而持有太多回復道具的話,能攜帶的彈藥數量就會相應減少。也就是說,如何管理背包也需要玩家仔細斟酌考慮。

基於素材收集設計而成的強化&製作系統

盡管戰鬥中可使用的武器和能力在剛獲得時看起來非常強力,但隨著敵人越來越強,數量越來越多,玩家還是得學會利用弱點屬性來取得優勢。如果只憑借基礎狀態的武器和能力來戰鬥的話,效率會大大降低。

為此,玩家需要不斷強化當前擁有的能力、武器和道具並且積極使用能夠生產物資的道具製作系統。強化與製作可以在各地的冰箱處進行,項目包括為武器賦予屬性來提高傷害效率、製作高級回復道具、為手套能力追加更多輔助功能等等。

《原子之心》Fami 通評測:科幻天堂化作人間煉獄

強化需要消耗素材和藍圖。其中素材可以通過翻箱倒櫃或者從敵人破碎的身體上回收。不同類型的敵人可提供的回收素材不盡相同,而且並非只要打倒就一定會掉落特定素材,因此個別時候會出現為了獲取某種素材而去反復擊殺特定敵人的情況。

美中不足的是,本作中角色從櫃子或者桌子上收集素材的操作有些繁瑣。PC 版中玩家需要按住 F 鍵然後移動左手來隔空回收,一旦遇到小物件堆積在一起的情況,往往沒辦法一次性收集干淨。

好在按下 Alt 鍵啟動區域掃描後,遊戲會高亮標識出尚未收集完畢的地方。因此我個人更推薦將真空吸附功能設定為滑鼠的側鍵,方便戰鬥結束後進行素材回收。

《原子之心》Fami 通評測:科幻天堂化作人間煉獄

解謎也是強化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雖然武器的插件強化僅需消耗素材就能完成,但更進一步的提升卻必須得前往名為科學試驗場的地方獲取藍圖才能進行。好在這些試驗場的位置會始終標識在地圖上,其所在地通常也不會離主線任務地點太遠。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也是一種鼓勵玩家探索開放區域的設計。當主線劇情告一段落,別忘了先確認一下周圍有沒有尚未挑戰的試驗場。

《原子之心》Fami 通評測:科幻天堂化作人間煉獄

科學試驗場無一例外都是位於地下的大型實驗設施,在地上的入口周圍通常設置有監視攝像頭,玩家需要先駭入這些攝像頭才能將入口解鎖。其內部則往往充斥著各種解謎要素,必須需要靈活利用地形或者場景內的物體才能最終通關,獲得角色強化用的藍圖。

《原子之心》Fami 通評測:科幻天堂化作人間煉獄

因此在遊玩本作時我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遊戲中戰鬥、探索與強化這三者嵌套得十分緊密有序。

如果完全以突突突的模式來進行戰鬥,那麼你很快就會耗盡手頭已有的彈藥,因此玩家自然而然就會隨著遊玩的深入找到自己喜歡的戰鬥風格,比如先用超能力控制住敵人然後打出連擊,或者用近戰攻擊積攢能量,然後掏出能量槍械大殺四方。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結合探索與強化玩法,向著下一個主線任務再發起挑戰……

豐富的世界觀衍生內容

本作的世界觀設定我個人覺得非常有趣,雖然此前已經或多或少見識過了以中世紀蒸汽朋克為首的一眾「××朋克」風格,但以反烏托邦式的蘇聯朋克作為切入點我還是第一次見。

遊戲內的關鍵登場人物全都是城府極深的角色,而該世界觀下若隱若現的權力鬥爭的影子也讓人不禁好奇故事後續的走向。

順帶一提,主人公左手的手套內寄宿著一個被稱為是查爾斯的 AI 模擬人格,它會像《天命》系列里的幽靈一樣和玩家進行對話。面對性格意外有些直率莽撞的主人公,它常常會出言諷刺和挖苦,而主人公也會對其進行口頭回擊,這同樣算是冒險過程中的一個小樂趣。

《原子之心》Fami 通評測:科幻天堂化作人間煉獄

筆者目前的遊戲時長在 12 小時左右,老實說依然還不清楚劇情接下來究竟會如何發展。雖然開發團隊曾表示本作的主線通關時間在 20 個小時左右,但倘若你想要探索探索周邊的開放區域,挑戰挑戰科學試驗場,那不知不覺間時間就會飛速流逝。

並且除了科學試驗場外,遊戲內還有不少小規模的解謎要素,以及像是突然來到某蘑菇王國的神秘關卡,散落在各處的通訊記錄等眾多可玩內容。

若是想要完整了解本作的全貌,那這些要素也肯定不容錯過,這樣一來遊戲時間就完全不夠用了。

《原子之心》Fami 通評測:科幻天堂化作人間煉獄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 BGM 設計也格外出色。在以蘇聯和俄羅斯作為主題的遊戲中,《Kalinka》和《喀秋莎》等帶有極強民族色彩的民謠和音樂往往會被大量使用。但是《原子之心》在此基礎上還加入了負責設計《毀滅戰士(2016)》音樂的 Mick Gordon 所創作的重金屬樂曲、共產主義科技舞曲和歌劇,以及受到 60~70 年代美國流行樂影響誕生的樂曲類型,音樂風格十分豐富多樣。

《原子之心》Fami 通評測:科幻天堂化作人間煉獄

雖然部分設計有待改良,但整體遊玩體驗依然充滿樂趣

當然,本作也並非沒有讓人在意的缺點。比如有的樓梯看起來很正常但卻自帶極強的碰撞判定,因此極難登上,比如地圖無法放大縮小所以非常難用,又比如雖然有不少場景需要玩家用到第一人稱視角下的跳躍動作,但使用體驗卻相當微妙。甚至遊戲壓根就不支持調節 FOV,UI 設計也有不人性化的地方,而且雖然遊戲加入了不少類似新手教程的說明,但有的內容和系統卻完全沒有任何介紹跟提示……如果要說本作細節上的問題,那一開口根本就停不下來。盡管如此,但遊戲的整體體驗依舊還是很有樂趣的。

從筆者目前的遊玩感受來說,探索和攻略各試驗場的過程並沒有遇到太大阻礙,戰鬥時也能夠利用各種能力與敵人周旋,劇情同樣讓人非常期待後續的發展,因此雖然還未通關,但已經感到非常滿足了。

目前我還有許多看起來十分強力的武器並未解鎖,之後也非常想按照這樣的節奏繼續去探索體驗本作的方方面面和每一個細節。因此我認為這應該算是一款能夠滿足各位同志期待的作品。

總的來說,《原子之心》並不是一款完完全全的開放世界遊戲,而是一款「帶有開放區域要素的遊戲」。同樣,這也不是一款純粹的 FPS 遊戲,而是一款更加重視動作冒險體驗的作品。不過無論你是把它當成類似《網絡奇兵》風格的作品,還是 FPS 遊戲,都完全沒有問題。

編譯:Bluestoon

來源: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