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神諭》:「荷蘭史蒂芬·金...

《神諭》:「荷蘭史蒂芬·金」的恐怖新作

一艘建造於三百多年前、名為「神諭」的帆船突然出現在荷蘭海濱小鎮的鬱金香花田中,十餘名探查者全部有去無回,隸屬荷蘭政府的某秘密機構封鎖了消息,監禁了目擊者和失蹤者們的親眷,強迫美國神秘學專家羅伯特·格里姆解開「神諭號」的謎團……

2013年,荷蘭作家托馬斯·奧爾德·赫維爾特的長篇處女作《HEX》問世,2016年這部恐怖小說被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並迅速成為暢銷書,兩年後國內推出了小說的簡中版《歡迎來到黑泉鎮》。

《神諭/Oracle》是《歡迎來到黑泉鎮》的續作,最初於2021年推出了荷蘭語版本,上月底推出了英語版。

我個人對《歡迎來到黑泉鎮》觀感平平,但特別喜歡這位荷蘭作家的LGBT民俗恐怖小說《回聲/Echo》,因此對《神諭》抱有很高的期待。

然後讀著讀著期待就落空了……

下面是這部小說的簡單泄底和感想——

《神諭》:「荷蘭史蒂芬·金」的恐怖新作

開門見山泄個底。

早在中石器時代,多格蘭尚未被北海淹沒之時,這片連接大不列顛和歐洲大陸的土地上生活著史前部落,他們崇拜猛獁象神努雲尼尼和無名的古老海神。

海神十分貪婪,要求部落用大量的活人祭祀,否則就要發洪水淹沒陸地。部落的女祭司便向努雲尼尼求助。

猛獁象神努雲尼尼是一位不屈不撓的神明,祂告知女祭司不應活人獻祭。

女祭司雖然順應了努雲尼尼的意志,但內心深處對猛獁象神有所懷疑,因此當努雲尼尼與海神爭鬥時,沒能提供足夠的意志力給猛獁象神加Buff,海神獲勝後掀起海嘯,淹沒了多格蘭。

在此後的悠久歲月中,海神時不時地餓醒,要求人類提供大量的活人祭祀,不滿足祂的要求就發海嘯。

祂最近一次蘇醒是三百多年前,通過「神諭號」船長女兒之口提出要求。時值天花疫情爆發,人們就讓「神諭號」帆船載著數百名垂死的病人駛入大海,作為獻給海神的祭品,船長女兒被當成女巫殺死。

時間來到現代,北海某處石油鑽井平台的潛水員發現了一具完整的猛獁象頭骨,不久後平台發生爆炸事故,海神被喚醒,祂便將「神諭號」帆船投放荷蘭海濱小鎮的花田中,這就有了小說最初的一幕。

而好奇進入帆船探查的孩子們,進去尋找孩子的家長們,進去幫家長忙的鄰居們,接到報警後進來找人的警察們……全都有去無回,被海神當作祭品吞下。

荷蘭政府下屬某秘密機構以非常粗暴的手段封鎖了信息,監禁、監控目擊者和失蹤者的親屬,甚至不惜殺人滅口。

秘密機構的頭目埃莉諾還利用手中掌握的黑料,迫使美國西點軍校秘密部門的特工將黑泉鎮事件唯一的倖存者——神秘學專家羅伯特·格里姆送到荷蘭參與研究解密。

埃莉諾還將神諭號之事泄密給自己的沙特情人,引來一隊沙特情報部門特工,他們「試用」之後想要買下帆船,作為殺人滅跡的工具。

但不久之後,在神諭號里失蹤的人們全部回到家中,殺害家人——海神利用真菌孢子和海藻控制這些屍體。

收割生命的同時,海神也在找合適的祭司傳達自身需求——大量的活人祭祀,越多越好,不然就發動海嘯淹沒荷蘭。

被選中的是十三歲男孩盧卡。他是神諭號最初的目擊者,暗戀對象和自己的爸爸都在帆船里失蹤,自己和媽媽被監控,而「爸爸」返家後害死了盧卡的妹妹,緊跟著找上門的秘密機構特工殺死了來幫忙的鄰居,控制了盧卡的媽媽。

盧卡費勁周折逃離特工們的追捕,在新女友的建議和幫助下——服致幻劑和努雲尼尼溝通求助,隨後與早先有過交流的神秘學專家羅伯特取得聯系,小情侶接受專家的建議,尋機潛入秘密機構的基地,被埃莉諾逮個正著。

挨了一頓暴打後,盧卡先傳達了海神的要求,緊接著提出去北海的石油鑽井平台找猛獁象頭骨,以此取得努雲尼尼幫助。

於是一行人乘軍用直升機頂著狂風驟雨來到損毀嚴重的鑽井平台,經一番波折並死了幾個人之後,早已被海神控制的頭目埃莉諾憑借變形的肢體,與努雲尼尼顯現的真靈大戰數回合。

由於盧卡「心靈純淨」,且「全身心地相信」,努雲尼尼順利加上Buff打敗了埃莉諾。

倖存的數人順利獲救,但與此同時,有客機墜入海中,數百名乘客罹難。所以很難判定海浪平息是努雲尼尼的功勞還是活人獻祭的作用。

事後,神秘學專家羅伯特·格里姆與少年盧卡結成跨國忘年交,走出陰影精神振作故地重遊再探黑泉鎮。故事結束。

——近幾年來,托馬斯·奧爾德·赫維爾特被貼上了「荷蘭的史蒂芬·金」標簽。如果這是想說明他的小說里時常能看到史蒂芬·金作品的影子,那我是認可的╮( •́ω•̀ )╭

這位荷蘭作家似乎不太擅長群像戲,而且喜歡搞作品縫合。

《歡迎來到黑泉鎮》那本我是四年前讀的,現在忘得七七八八,也想不起來羅伯特·格里姆這一角色,但還記得小說中有《猴爪》、《寵物公墓》、《世紀邪風暴》等作品的影子。

而他的民俗恐怖小說《回聲》的故事主線始終集中在男主及其男友身上,許是貼近作者自己的生活,角色塑造生動可愛,且擺明車馬自己致敬了哪些名作,所以閱讀觀感非常好,也是我去年最喜歡的LGBT恐怖小說。

再說回到這本《神諭》。

小說的開頭部分非常精彩,神諭號莫名出現,探查者相繼失蹤,死亡鍾聲不時響起,聞者無不膽戰心驚。

氣氛營造簡直了,不能更棒!

隨後秘密機構特工入場,神秘學家羅伯特·格里姆正式亮相,小說離最吸引人的幽靈船越來越遠,淨往政治驚悚間諜驚悚小說上偏,還都是些陳詞濫調。

我是真不想看荷蘭特工們怎麼禍害知情者糊弄老百姓弄虛作假偽造新聞封鎖消息,更不想看荷蘭、美國和沙特三國的特工們如何撕扯——以他們的水平還用不上「博弈」這個詞兒。

而出場的所有人物,都不能再臉譜化,不能再刻板印象了。

有心理創傷成天酗酒嗑藥的神秘學專家,冷血冷麵冷心的女特工,肌肉長到腦子里的暴力男特工,不分場合展現自己抗爭精神的男孩,永遠在歇斯底里的母親……

而且幾乎所有人都不聽人話,不聽勸,一條道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非得禍到眼前了才有所反應——書里好幾條人命都是這麼沒的。

名義上的主角神秘學家羅伯特·格里姆存在感十分薄弱,盡管是他發現了神諭號航海日誌揭露出部分真相,但遠遠不及十三歲男孩盧卡與新交往的女友逃亡的「怪奇物語」故事線搶眼,盡管後者並不多麼有趣——盧卡他們借鑒《怪奇物語》中的手段,服食致幻劑潛入浴缸中追尋幻象的情節,真是怎麼想怎麼離譜。

小說最後,鑽井平台努雲尼尼與海神代言人的大戰簡直無聊透頂。

靠「相信」和「意志」戰勝大反派的設定十分常見,寫得好會很熱血很感人,比如史蒂芬·金巨巨的《它》,寫得差一些就略顯滑稽,比如這本。

以及,作者在後記中提到,猛獁象神努雲尼尼並非是他原創,而是尼爾·蓋曼在《美國眾神》中創造的遠古神明,他是經過尼爾·蓋曼允許後,才更改了部分設定用在自己作品中。

再有,當初《HEX》在美國出版時,作者做了本土化改動,將黑泉鎮從荷蘭搬到了美國紐約附近;而這本《神諭》的美國版實在不好讓船換地方——北美大陸跟多格蘭可不接壤,就「強迫」黑泉鎮的倖存者羅伯特·格里姆從美國飛到荷蘭,以便展開故事。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