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

正在熱播的動畫《迷宮飯》憑借著「在地下城吃怪物」的有趣腦洞、令人信服的世界設定,當然,還有女主角瑪露希璐令人捧腹的顏藝,收獲了諸多好評,在歐美觀眾中間也頗為熱門。

不過,當這些西方觀眾在看到狗頭人劍士「小黑」時,卻紛紛產生了疑惑:「狗頭人為什麼長著狗頭?」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

這個問題乍一聽顯然很奇怪:「莫名其妙,狗頭人當然是狗頭了!」

但實際上,「狗頭人小黑」所屬的種族「Kobold」在英文中並不包含任何跟「狗」相關的含義或者詞根。如果我們在搜尋引擎里直接輸入Kobold一詞,也不會看到什麼狗的影子,反而更像是爬蟲類:身上布滿鱗片、尾部接近蜥蜴和蛇、頭則長者尖銳的角狀物。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在搜尋引擎上搜索狗頭人的英文,只會找到各種可愛的「小龍人」

但這其實也不是Kobold一詞最初所代表的形象,在德國的民間傳說中,Kobold描述的要麼就是沒有固定形體,要麼就是類似於「家養小精靈」那樣,戴著尖頂帽、形似孩童、喜愛惡作劇,不管是和狗還是爬蟲類都沒有多少關系。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最早的Kobold只是民間傳說中常見的「精怪」類

歐美觀眾對於「狗頭人」的認知,還是來自於經典奇幻桌面RPG《龍與地下城》的再加工,在《龍與地下城》的三版開始,狗頭人的形象就被固定為具有鱗片和爬行生物特徵,擁有龍類血脈的類人形生物。比如《柏德之門3》中出現的狗頭人,就是以這個為藍本製作的。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出場自《柏德之門3》的狗頭人波珀

總之在這些英語觀眾眼中,Kobold一詞更接近於「龍頭人」,在《迷宮飯》里見到的卻是一隻大狗,不免有些懷疑人生。

不少中文玩家多半也有著相應的迷惑:「對呀,《柏德之門3》里的Kobold明明長著龍頭,怎麼中文卻叫狗頭人?」

這就得說到,給Kobold一個狗腦袋,也不是《迷宮飯》首創,而是在日系作品中接近「約定俗成」的習慣。

只要搜索Kobold的片假名「コボルト」,映入眼簾的便不再是龍人或蜥蜴,而是各種直立行走、毛茸茸的大狗。就連日式奇幻的開山之作《羅德斯島戰紀》,狗頭人也是以類似狼人的兇悍形象出場的,不管是哪個都和犬科頭部脫不了干係,想必在當年也給「追番」的歐美觀眾帶來過文化沖擊。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動畫《羅德斯島戰紀》中的狗頭人

至於為什麼Kobolds在日本就搖身一變成了「狗頭人」,這事還要從「世界三大RPG」之一《巫術》傳入日本說起。

作為現今幾乎所有RPG遊戲的鼻祖之一,《巫術》曾經風靡日本,對遊戲界影響深遠,《真女神轉生》《世界樹迷宮》《勇者鬥惡龍》等眾多JRPG名作都可說是由《巫術》啟發而來。《迷宮飯》作者九井諒子也提到過她的創作靈感來源之一,正是兒時看父親遊玩的《巫術》。

也因為《巫術》本身在日本獲得極大的商業成功,日本開發者曾給《巫術》系列製作了足足八款官方外傳,這還不算《巫術帝國》等數量繁多的衍生作品。當《巫術》的老東家因經營不善倒閉後,多個日本公司還聯合起來,整了個「巫術復興計劃」,繼續為他們熱愛的IP添磚加瓦。

也就是在這一過程中,Kobolds的形象變了樣。

在面向APPLE II電腦的原版《巫術》(1981)中,受限於當時的畫面表現技術,遊戲中的怪物只有由各種顏色的像素點堆積而成的模糊形象, 「狗頭人」更是和「獸人」用同一套外形。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

當日本開發者將其移植到FC的過程中,則請來了專業女插畫家「末彌純」對原版怪物進行的重繪,正是在這一過程中,Kobolds開始向「狗頭人」的形象發展。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FC2博主神殿岸分享的《巫術》美術設定集照片

遊戲中的怪物形象也依此進行了重製。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FC版狗頭人形象

大多數日本玩家相信,在重繪過程中,末彌純其實參考了《巫術》的致敬對象《龍與地下城》,在當時發布的龍與地下城一版《怪物手冊》的插圖中,Kobolds其實也還沒有定型,雖然長著鱗片,頭部卻使用了不少犬類的特徵,尾部則更像是老鼠。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狗頭人」這個中文譯名,也是源自於此。

在後續的時代發展中,《龍與地下城》中的Kobolds基本捨去了犬科要素,變成了龍族近親,擁有堅硬鱗片和酷似龍的頭部,成為了歐美玩家的記憶。

但經過日本改造後的《巫術》(尤其是日本製作的外傳和衍生作品)則沿用了末彌純製作的外觀,向著毛茸茸的「犬科戰士」發展。考慮到《巫術》對於日本人的影響力反而比《龍與地下城》更大,也不難理解為何兩邊對於「狗頭人」的認知有如此差異了。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

當然,對於許多中國玩家來說,相比於DND和巫術,更多人是在《魔獸世界》中最先接觸到了「狗頭人」,大家的疑惑也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為什麼狗頭人長得卻像老鼠?」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可能這才是很多中國玩家記憶中的狗頭人

說回《迷宮飯》,最近我社商城正在售賣《迷宮飯》漫畫與冒險者權威指南,感興趣的冒險者們可以點此前往購買。

《迷宮飯》里長著狗頭的「狗頭人」,卻讓歐美觀眾懷疑人生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