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一夜成為艾爾登法環傳說的「...

一夜成為艾爾登法環傳說的「壺頭哥」,又迅速被玩家厭棄了


人們造神,人們毀神。

上週以來,一個都市傳說在《艾爾登法環》的玩家之間口口相傳。

「嘿,你們聽說了嗎,有個褪色者總是在瑪蓮妮亞的門前等待著召喚,他能幫助任何人打倒這個難纏的Boss。」

「沒錯,我還聽說他總是一絲不掛,只在頭上戴了個古怪的壺。」

「據說女武神連一擊都碰不到他,不可思議,真的存在這樣的人嗎?」

「不清楚,但見過他的人說的都是同一個名字——」

「Let me solo her」(讓我和她單挑)

Reddit用戶skullwithtophat為Let me solo her創作的畫

1

在Reddit的《艾爾登法環》板塊,時不時就會有用戶發布一些「感恩貼」,向那些在聯機模式中協助自己打倒Boss的玩家致謝。

對於一個魂系列遊戲而言,這本來再常見不過的事,所以這類文章通常會被當作沒有營養的水貼,回復者寥寥。直到人們注意到一個獨特的ID——「Let me solo her」。

這個ID通常出現在和「女武神瑪蓮妮亞」相關的感恩貼里——瑪蓮妮亞是目前玩家間公認的最難Boss,她攻擊力高、攻擊頻率快,甚至還能通過攻擊來回復血量。距離遊戲發售近兩個月過去,依然有不少玩家卡在這一關。

瑪蓮妮亞的「水鳥亂舞」被視作遊戲中最難處理的Boss招數之一

然而根據那些文章的描述,這位「Let me solo her」似乎非常善於應付女武神,幾乎能在戰鬥中做到「片葉不沾身」,看起來他名字中的「her」針對的正是瑪蓮妮亞。

隨著一則標題為《絕對傳奇——「Let me solo her」》的文章發布,事情迎來了第一個高潮。不同於以往報個ID就完事的感恩貼,這位發帖者繪聲繪色地描述了「Let me solo her」的外型,塑造出一個戰鬥技巧和服裝品味都很「變態」的趣味形象。

這則文章就像是吟遊詩人所傳頌的史詩,徹底調動起了圍觀群眾的討論熱情,短短幾小時就獲得上萬點贊。但起初大家只是藉著這個評論區分享著自己的聯機故事,說著「永遠不要在魂世界里小看一個打扮怪異的傢伙」之類的老生常談,並沒有太多人在意這樣一個都市傳說的真假。

直到有人曬出截圖,說自己真的遇到過這樣一個人。

「真實性」賦予了這則傳說前所未有的魅力。這不僅是因為「Let me solo her」本身的所作所為很有戲劇性,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弱社交遊戲中,一名普通玩家的故事原本很難得到傳播,但此刻,「冒險者們在酒館交流情報,而傳奇人物在口口相傳中成名」。

事情由此發生了變化,大家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了「Let me solo her」身上。人們開始想像這是一名怎樣的玩家,又是什麼動機驅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挑戰瑪蓮妮亞。

在中文玩家之間,Let me solo her被稱為「壺頭哥」。他所佩戴的壺頭罩是遊戲中NPC「戰士壺亞歷山大」相關支線的獎勵裝備。這個裝備本身並不能為挑戰女武神帶來什麼增益,但亞歷山大是玩家能在遊戲中結交的少數幾名真心朋友之一,能在多場Boss戰中給玩家提供幫助,同時也有著不屈不撓的挑戰精神。

壺頭哥顯然是將這個裝備用作了精神像徵,但沒人知道他為什麼要赤身裸體,又為什麼偏偏盯上了瑪蓮妮亞——或許因為她是遊戲中最具挑戰性的Boss,又或者是壺頭哥對瑪蓮妮亞有著額外的情愫,想多見她幾次。

有人開始圍繞著壺頭哥的故事進行一些二次創作,他通常被描繪為女武神的噩夢克星,自帶「他出場這把就穩了」的氣場。

壺頭哥的出現連帶著瑪蓮妮亞在玩家心目中的形象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從可恨的賴皮Boss成了被變態給盯上的可憐小鳥。

《閃靈》梗用在這里頗為貼切

作為一個完全誕生於玩家創作的角色,壺頭哥的存在感在一夜之間超過了《艾爾登法環》里的絕大部分NPC。

2

而既然壺頭哥被認為是確有其人,自然就少不了有人追尋他的蹤跡。

一些人幸運地在遊戲中找到了壺頭哥的召喚符,結果卻發現他的表現與傳說中不太相符——他有時會被女武神兩刀砍死,有時則會因為房主出手就憤而退出,市面上流出的挑戰錄像大多以失敗告終。

事實上,因為玩家在《艾爾登法環》中隨時都能修改自己的ID而且允許重復,所以任誰都可以裝扮成「Let me solo her」,此時玩家們其實已經很難確認自己遇上的究竟是不是正主。

除此以外,受到壺頭哥的啟發,一些「惡搞行為藝術家」也應運而生,他們有的叫作「Let you solo her」(你來單刷她),會在受到召喚後干坐在一旁,看著房主受苦單挑女武神;有的則叫作「Let me solo you」(我來單挑你),專門在女武神門口入侵其他玩家;還有的叫作「Let her solo me」(讓她單刷我),會在Boss戰開始後直挺挺地走向女武神,緊接著被砍翻在地。

「我Let her solo me 說到做到」

眼看著難得的玩家傳奇即將淪為笑柄,Reddit上出現了一則名為「Let me solo her」的文章,發帖者聲稱自己就是壺頭哥,並且上傳了一段他作為被召喚者無傷單刷女武神的視頻。

在視頻中,這位壺頭哥就像傳說中那樣,一絲不掛僅用兩柄太刀就打倒了瑪蓮妮亞,中途甚至還有餘裕向坐在遠處旁觀的房主和另一名被召喚者揮手致意。

短短兩天,這則視頻僅在油管上就突破了百萬播放

在聯機模式中,每召喚一名協作者,Boss的血量和韌性都會得到相應的提升,這意味著壺頭哥擊敗的瑪蓮妮亞遠比單人模式困難。他使用的「雙太刀出血流」已經是目前遊戲中傷害較高的近戰流派,依然花了九分鍾才結束這場戰鬥。

壺頭哥的技術風格並非那種飄逸靈動的武器大師,他只是謹慎而熟練地應對著女武神的每一個招式,只在穩妥的時機出手,一刀刀地削弱敵人——這使得整場戰鬥看起來其實頗為艱辛,完全不像大家此前想像中那樣「輕松碾壓瑪蓮妮亞」,也談不上賞心悅目。

但這毫不影響壺頭哥的人氣迎來新一輪飆升,傳說得到了印證,更多人成為了他的擁躉。

圍繞著壺頭哥的粉絲創作也愈發層出不窮,有人為他繪畫、有人為他製作模型,他就像真正的英雄那樣收到愛戴。

甚至有人將其製作為Mod,讓沒機會召喚到壺頭哥本人的玩家也能在遊戲里體驗和他並肩作戰的感覺。

這個Mod的強度也被設計為確實可以單刷女武神

那位自稱壺頭哥的發帖者對此也表現得樂在其中,他會在論壇里巡視大家的粉絲創作,發表諸如「這個有趣」「謝謝你的創作」之類的評價,所經之處總有人尾隨留言「傳說本人來了!」此外他還接受了多家媒體的采訪,被譽為「玩家中的英雄」,在維基百科上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詞條。

而壺頭哥的高調很快引來了爭議,一些厭煩他的情緒在論壇里醞釀。

3

「我也幫助過上百個玩家擊敗了女武神,但從來沒有人為我作畫,是因為我穿著不夠變態嗎?」——類似的文章開始在論壇里接連出現,表達著對壺頭哥的不滿。

這些聲音通常被壺頭哥的粉絲們認為是出自於嫉妒,但事情並非完全如此。壺頭哥的反對者中有不少人也曾為這個傳奇故事而激動,同樣給相關的文章點過贊送過禮,他們的態度轉變大多發生在有人出面認領了壺頭哥的身份,使得論壇里鋪天蓋地都是相關文章之後。

首先在一些人看來,那位發帖者未必就是最初的壺頭哥。他確實頂著「Let me solo her」的ID赤身裸體擊敗了女武神,但擁有這樣技術的玩家放眼全球也不算稀罕,不足以證明最初的創意就來源於他。尤其是在最早的玩家截圖中,壺頭哥使用的其實是單持打刀。

事件早期野生壺頭哥珍貴影像

而即便他就是壺頭哥本人,「壺頭哥傳說」也是這個社區里的大家共同完成的故事,見證者、傳播者、二創作者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不應該被某個人占了全部風頭。

同樣引起討論的還有壺頭哥的所作所為是否真能算作「英雄行為」。

在《艾爾登法環》里,幫別人打Boss並不能換取什麼值得一提的獎勵,但許多人依然樂此不疲,只是純粹的助人為樂。而在瑪蓮安娜門口擺攤的熱心玩家向來不少,他們還會准備一些克制性的技能,只為增加幫人成功過關的機率。

能讓女武神使不出水鳥的血蠅禱告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他們也會穿上自己最好的裝備,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打出盡可能多的輸出。

而壺頭哥的做法顯然與此相悖,就連他自己都在采訪中承認,失敗的次數遠比成功的要多。比起真心實意幫助別人,這樣的做法顯然更接近於作秀,有時甚至是以犧牲他人的遊戲體驗為代價。

許多人起初喜歡壺頭哥就在於他是一個模糊的象徵,代表著眾多在魂系列的世界中默默無聞幫助他人的高技術玩家,他們的口號就是「人人都可以是Let me solo her」;然而當這個形象具體為某個藉此成名的人的時候,也就失去了這層意象,脫離了群眾。

「但他的精神還是鼓舞了我,我們的生活里需要這樣的英雄」「我就是鑽研了他的視頻,最後靠自己打敗了女武神」「不管怎麼說,是這個發帖者讓壺頭哥傳說成為了事實」——面對質疑,論壇里依然有人堅定支持著壺頭哥,但他們的聲音逐漸被冷嘲熱諷所蓋過。

當壺頭哥的故事在外界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相關內容在這個傳說的誕生地卻已變得不受待見。如今再有人發布壺頭哥的粉絲創作,得到的留言評論大多是 「差不多得了」,再難見到夸贊與支持。

這里的人們一週前還在極力證明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英雄傳說,而現在他們又不厭其煩地向他人灌輸:這不過就是個網絡爛梗。


結語

顯然,壺頭哥最終沒能成為大家心目中「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完美俠客。

但這樣的期許或許本就強人所難。

從壺頭哥的視角來看,他不過是按自己的想法整了個活,有時能幫助到別人,有時則純粹圖個樂——就像大家一開始說的那樣,這在魂系列的聯機模式中原本再常見不過。

國內近期也誕生了一個類似的「紅靈傳說」,一名戴著「白金之子」頭盔的入侵玩家領著房主一路走完了遊戲中最復雜的下水道地圖,直到最後才與當事人正面決鬥

至於什麼無私無畏、無堅不摧的傳奇玩家、現實中的「薪王化身」,都不過是圍觀者添油加醋的想像。誰也預料不到事情會發展得如此熱鬧,對於當事人而言,這只是一個在社交網絡中成為主角的難得機會,為此感到興奮完全是人之常情。

而那些反對者所針對的也未必是壺頭哥本人,他們大多隻是厭煩跟風的粉絲,討厭誇大其詞的戲劇化描述,由此恨不得徹底否定掉受到推崇的對象,藉此來打擊那些追隨者。

人們自顧自地把一個普通人塑造為偶像,又自顧自地對其失望反感,要將其踩入塵土——而這樣的故事又何止發生在玩家社區之中。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