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一萬年後,人類給混合現實打...

一萬年後,人類給混合現實打了個升級修正檔

按:Apple Vision Pro 來了,展示了蘋果定義的「混合現實」。2021年,《離線·副本》里收錄了一篇作者白樹的文章,以文學、電影、神話等虛構作品為起點,討論「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距離和界限,延展到「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和未來的技術革命。那時我們在標題里用了「從宙斯到微軟」來框定時間跨度,現在回看,也許Apple Vision Pro已經讓故事有了新的展開。今天分享《從宙斯到微軟文學、電影、神話與混合現實》全文,也支持你抽出書架上的《離線·副本》閱讀。

從宙斯到微軟:文學、電影、神話與混合現實

想像一下,我們把兩顆雞蛋分別命名為「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打碎,攪勻,放入一對並列的碗中。無論把它們端上餐桌還是放入冰箱,我們都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它們。但如果我們把蛋液倒入同一碗中,情況就會大不相同。

我們所說的「虛擬世界」,廣義上是指與現實有所關聯,但又不同於現實的超真實空間。這是一個相對概念,定義的基礎來源於它與現實世界的相對關系,而這種關系又是通過「距離」確立的。只有當兩者分處蹺蹺板的兩端,各自作為獨立存在的客體時,我們才能以對比觀照的方式窺探其形態和內里,「虛擬」一詞才有了效力――無論這種「虛擬」是出自藝術家還是代碼程序。過去很少有人在討論中提及這塊蹺蹺板,因為這距離的存在看上去是顯而易見的。但如今,這一顯而易見的事實被打破了。在極速傳播、大量增殖的媒介的統治下,人類認知中的空間和時間都已經模糊化,「距離」逐漸縮短,正走向零距離或負距離――麥克盧漢和鮑德里亞將這一現象稱為「內爆」(implosion)。這種變化同樣對「虛擬」與「現實」的概念外殼造成了沖擊,兩顆雞蛋正在失去各自的輪廓,變得難分彼此。

依照距離的存在與消亡,我們可以把虛擬世界簡單分為兩類:一種寄宿於壁畫、文學、電影等虛構作品或仿真產品中,獨立於現實世界,其內容是對現實世界的摹刻和變形,供我們觀看和探索;另一種根植於人類認知,沒有范圍和形態的限制,與現實世界不分彼此,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現實。自原始文明開始,對兩種虛擬世界的探索就一直是人們樂此不疲的遊戲,但在遊戲的背後,也孕育著一種危險的可能。

一萬年後,人類給混合現實打了個升級修正檔

第二世界:托爾金的咒語課入門

1939年,托爾金(J. R. R. Tolkien)受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邀請,

做了一次關於安德魯·朗的學術講座。在講座中,他第一次提出「第二世界」(the secondary world)的創作理論。托爾金認為,我們所熟知的日常世界由上帝創造,稱為「第一世界」或「原初世界」(the primary world);而相對的,「第二世界」就是人類經由想像力虛構出的、不同於現實的、由各類奇幻意象構成的架空世界。

盡管與民間故事一樣富含幻想和神話元素,但托爾金認為第二世界不應是虛幻和無邏輯的白日夢,而是與現實世界具有同樣的真實性和現實性,二者彼此參照,並行不悖。當然,這種真實性不是無條件生成的,它取決於創造者能否依靠自身技巧實現所創世界的「真實的內在一致性」(the inner consistency of reality)。在托爾金看來,第二世界無法溺於純粹想像而拋棄第一世界的光照,它誕生於現實的投影中,與現實有諸多聯系。

第一,第二世界與第一世界有著相似的建構基礎,也就是一種必要的「組成」,包含歷史、語言、信念、藝術、地域、宗教等。當然,我們並不需要將每種成分都納入其中才可形成第二世界,但包含的要素越多,描述得越詳實,就越能形成嚴謹的體系。從這個角度來說,童話故事中的「遙遠王國」「美麗公主」是遠遠不夠的,在進行這樣的表述前,我們首先要確立王國的地理位置、文化風土等一系列構成基礎,而描述公主的過往、家族、信仰和世界觀同樣必要。這似乎有點兒像方法派表演所強調的一條准則――表演不能只表演結果。托爾金強調第二世界是明晰的也是歷史的,這些「組成」始終存在,只是訪客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了解罷了。

第二,所有「組成」都必須遵循與第一世界相同的邏輯原理。這並不是說我們必須照搬真實的物理化學法則,而是說第二世界應嚴格遵循自己的律法,在邏輯上是自給自足、自圓其說的,不能相互矛盾。比如,矮人族出色的石工技巧來源於與高山岩石親近的習性,聚居於森林中的精靈有著信奉自然之靈的信仰……在托爾金看來,這種自洽是「咒語」生效的關鍵,真實感正是在這種和諧統一中生長而出的:

托爾金的「第二世界」理論與它的完美腳注《魔戒》給後世奇幻文學開辟了一種新的範式。沿此路徑,日本學者風間賢二(Kenji Kazama)把奇幻作品中的第二世界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與現實世界相距遙遠的異世界;第二類是與現實世界平行存在、經由「門」連接的異世界;第三類則是包容在現實世界中的異世界。無論哪一類異世界,都是作為現實世界的對應之物存在的,區別只是距離的遠近。為什麼虛構的第二世界總是與現實世界糾纏不清?托爾金的學生奧登(Wystan Hugh Auden)認為這與人類的本能願望有關。人類始終有兩種願望:一種是了解其生活真面目的願望,另一種是創造第二世界並與他人分享的願望。每一個第二世界的構建都是對這兩種願望的同時顯現,而創造者本身就像《納尼亞傳奇》中的魔法衣櫥,連接著此境與彼方。

一萬年後,人類給混合現實打了個升級修正檔

「事情就在那兒,為什麼要操縱它」

現在,我們不妨沿相反的方向,再做一個有趣的假設:如果虛擬世界一定是現實世界的某種投射,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完全復刻現實呢?

電影藝術似乎就是帶著這樣的目的於19世紀誕生的。跟劇場、繪畫、雕塑和文學等傳統媒介相比,電影顯然更具真實性。它不需要借用抽象的色彩、燈光和文字,不需要用隱喻的方式「再現」(represent)場景和信息,僅需用攝像機忠實地記錄,就能夠創造出如臨其境的擬真世界。托爾斯泰早在1910年就深知電影作為寫實藝術的強大優越性:「這種轉動著手輪的機器……其變換迅速的場景、交融的情感和經驗,比起我們熟悉的、沉重的、早已苦澀的文學強得多,它更接近人生。」

現實主義電影傳統的代表是法國理論家、《電影手冊》(Cahiers du Cinéma)主編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巴贊堅持認為電影應該對真實進行完整復刻,所構建的影像世界必須體現現實的復雜性,不能通過技巧替攝像機和觀眾做選擇,不能把多義簡化為單義,把曖昧描述鋸銼為清晰回答,否則是對現實的一種無意義扭曲。在他看來,電影應規避蒙太奇技巧,盡量少用剪輯,而多用遠景、長鏡頭、深焦鏡頭及搖攝的方式,保證鏡頭的廣度和時空的連續性。如果導演用剪輯將時空切得很碎,有意識地擇選出某些鏡頭,那麼呈現出的影像就會是貧瘠而狹窄的,所記錄的真實也會失效。巴贊最欣賞的導演之一羅伯托·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更是直接說:「事情就在那兒,為什麼要操縱它?」

但巴贊推崇的復刻現實並不是絕對的。他承認,電影是由「鏡頭」(shots)為最小單位構成的藝術,在鏡頭組合的過程中,多少都會對現實進行扭曲,尤其在時空一致性上有著難以解決的矛盾――拍攝時間與影像內時間幾乎永不可能相同,而且哪怕是使用廣角鏡頭與長鏡頭,也沒法保證每時每秒都涵蓋所有空間,一定會產生取捨和犧牲。而如果單純堆砌數小時未經處理的、面面俱到的拍攝素材,又無法構成影像世界的有效邏輯,更不用提觀看和欣賞的價值了。

巴贊的困境在後來的1995年迎來了一次「神風特攻隊式」的激進回答。丹麥導演拉斯·馮·特里爾(Lars von Trier)和托馬斯·溫特伯格(Tomas Vinterberg)提出了一種頗為瘋狂的電影理念,指出藝術家應該拋棄好萊塢那種帶有愚弄性的模式,創造純粹、客觀、完全寫實的電影。為此他們提出了《道格瑪95宣言》[《純潔宣言》(The Vow of Chastity)],規定了十項教條:

  • 影片須在實地拍攝,不可搭景或使用道具;
  • 不可製作脫離畫面的音響,也不可製作脫離音響的畫面;
  • 須手持攝影機拍攝,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攝影機在場的情況下發生,但影片的拍攝須在故事的發生地點進行;
  • 影片須是彩色的,不接受特別的照明;
  • 禁止進行光學加工或使用濾鏡;
  • 影片不可包含表面行為(如謀殺、暴力等場面);
  • 禁止時間和空間上的間離;
  • 不接受類型電影;
  • 影片規格須為35毫米;
  • 導演之名不可出現在職員表中。
  • 道格瑪小組設置了嚴格的評審程序和規則,申請認證的導演需要簽訂一份遵守教條的保證書。但實際上,想要完全符合這些教條是極其困難甚至根本不可能的。直到20世紀90年代後半葉潮流退去,都沒有出現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完美的道格瑪作品,特里爾本人拍攝的《白痴》(The Idiots)、《狗鎮》(Dog ville)等片,也只能算是接近教條之作。

    當虛擬世界寄宿於虛構作品,成為一種獨立客體,它勢必落入現實世界曖昧的引力場。它不能擺脫對現實世界的投射願望,也沒法真正做到完全復刻,而是永遠擺盪於混亂的寫實和精緻的想像之間。彈力繩遊戲一旦開始,就不會停下。

    一萬年後,人類給混合現實打了個升級修正檔

    混合現實與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

    微軟和Magic Leap等提出的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盡管至今仍然頻頻遭受質疑,但它預示的方向和可能卻是清晰的:當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距離消失,這一對概念也會失去各自的存在基礎,兩者會以混合的方式,形成一種難以辨明、難以判斷的疊加態。或者說,就人類認知而言,此時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我們可以觸摸「虛擬」,也可以虛構「現實」,二者不再有區別。Magic Leap的深度學習工程師托馬斯·馬里塞維茨(Tomas Malisiewicz)認為,混合現實將是一種「終極領域」。

    就認知和心理層面上來說,「混合現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神話時代(Mythological Age)。關於「神話」,我們一般認為是原始先民因缺少對世界的科學認識而想像出的一系列故事和人物,用以解釋所見所聞的種種自然跡象。這里應該注意到,因我們健全的抽象思維和累積的科學知識,我們對於神話的解釋一開始就基於虛擬與現實的分野,順理成章地將其定義為虛構故事或民間創作。但對於尚未發展出完善抽象思維、共感思維卻異常發達的先民來說,神話不僅不是虛構的,甚至是支撐現實的重要支柱。如果剝離神話,現實世界反而失去了合理的邏輯,變得虛假、不可捉摸。

    維柯在《新科學》中提出一種觀點:原始先民使用的是一種特有的「詩性思維」(poetic thinking),這種思維的核心特徵是「以己度物」,也就是將一切外在的事物與自身相聯,形成一種固定的規則,以此來替代因抽象思維不健全而缺失的「種類」概念。就本質來說,這是一種隱喻,而隱喻的終點就是神座。維柯說:「他們想像到使他們感覺到和對之驚奇的那些事物的原因都在於天神,他們把一切超過他們狹窄見解的事物都叫作天神。」有了眾神這一維度的介入,先民終於完成了對世界的普遍認識:他們將所有令人驚懼的雷電歸因於主神宙斯,將一切無法辨別的花朵命名為花神。由我們如今的眼光來看,宙斯與花神當然是虛構的,但在千萬年前,它們並不承載「虛擬」這一層含義,甚至不是作為獨立存在的抽象概念,而是鮮活的、形象的,徹底融化在先民認知的世界中,覆蓋其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不可理解的狂野自然形成微妙的補充。同時,一種原始的、真假難辨的混合現實也由此生成。

    混合現實的革命:入侵、消滅、替代

    當然,這種特殊的混合現實基於先民特殊的思維,當人類的抽象思維逐漸完善,走出柏拉圖的黑暗洞穴,分開且永遠分開了虛擬和現實,那麼混沌不分的世界也就變得澄澈清晰。我們不需要花費多大力氣,就能從現實世界中摘除所有虛擬成分,對於「正本」的強認知也深刻影響了我們對「副本」的辨別力。不管是虛擬現實、賽博空間還是缸中之腦,盡管都存在一個與現實高度相仿的虛擬空間,但作為正本的現實世界仍然存在,兩者間的對立也並未消失,我們仍有從虛擬逃逸回現實的可能性。就像建築師、評論家保羅·維迪奧(Paul Vidio)所說,我們現在進入的是含有兩個事實(虛擬的與現實的)的世界。

    但混合現實在本質上與之不同。在理想狀態下,它將摧毀兩種空間的對立,摧毀正本,將真實替換為唯一且絕對的「超真實」。「超真實」這個概念同樣來自鮑德里亞,原本被用來說明媒介已經用符號和幻象將現代社會包裹塑形,人類接觸的並非真實,而是「擬真」。與實物對應的符號,現在不再需要實物作為原型了,其本身已經構成了一種事實。鮑德里亞舉例說,我們所看到的海灣戰爭,實際上是由攝影師抓捕、剪輯和變形後的產物,它並非是對真實的再現,更像一場由實時轉播媒體製造出的電影作品。那麼真正的海灣戰爭呢?實際上它並不存在。

    內爆與超真實取消了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距離,二者融為一體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媒介與虛擬技術的伴行下,這一融合(或者吞噬)的過程會比我們想像得更快。中山大學人機互動實驗室主任翟振明在《有無之間虛擬實在的哲學探險》中寫道,VR和MR在形態上都並非終點,未來某一天它們將再次進化,發展為擴展現實(Expanding Reality,ER)。此時人類擁有的不僅僅是一個基於視覺的互動界面,而是一套臻於完美、與萬物互聯的虛擬交互系統,擬真物將填滿現實的每個角落。我們將不僅生活在一個所有虛擬物都可實現操控和互動的環境中,還將擁有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現身的「化身」(Avatar)。翟振明說,化身不僅僅是一種供體驗和互動的虛擬角色,還會替我們完成實踐意義上的生產和生活――就像一種誕生於虛擬技術的複製人。對「人」的替換是最終防線失守的標志,自此之後,現實世界對於虛擬成分的入侵將再無阻攔之力。傳統中基於人的價值觀、律法、道德標準和知識結構都將塌陷崩潰,失去效用,甚至「化身」這個詞也只會存留一小段時間。很快,我們的認知中就再無正本和副本之分,而原本將一直清晰下去的世界,或許會再次迎來一萬年前混沌而暗昧的晨光。

    參考資料:
    《有無之間虛擬實在的哲學探險》翟振明著,孔紅艷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消費社會》[法]讓·鮑德里亞著,劉成富、全志鋼譯,折射集/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虛擬現實的「仿真」「內爆」與「超真實」》段慧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網際網路:認知重啟」課程,2017年
    The Tolkien Reader(《托爾金讀本》)J. R. R. Tolkien, DelRey, 1986
    《認識電影》(第14版)[美]路易斯·賈內梯著、焦雄屏譯,果麥文化/浙江文藝出版社,2021年

    摘自《離線·副本》原標題「從宙斯到微軟:文學、電影、神話與混合現實」,作者:白樹,曾用筆名「貓爪君」,文藝學碩士,科幻作者、編輯、萬用工具人。作品見豆瓣閱讀。

    一萬年後,人類給混合現實打了個升級修正檔

    ※ 微信搜索「離線」(theoffline)選購新刊。

    ※ 「離線Offline」是一本紙質雜誌,聚焦科技與文化的交匯處。每期一個話題,記錄、挖掘、創造——科學技術影響下的社會文化和個體生活。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