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去過香港吃喝玩樂的內地遊客不少,港島的景點有上環,中環和山頂,而九龍則是油尖旺。我想很少有人會留意一些非主流路線,無意中受到黃宇軒的《香港散步學》所打動,於是抽一天時間行走兩條他推薦的步行徑,嘗試體驗另一種人間的觀察。

香港作為東西文化融合百餘年之地,其城市景觀並非由單一意志決定而構築,背後一定有無數看不見的力量所推動。離上次訪港已相距約20年,當時尚後生所以遲鈍的感官尚未能細心體會,今次初踏此地便覺濃郁的Culture shock撲面而來。這當屬一種迷人的困惑,纏繞在心頭的是對景觀和事物的興奮與好奇。打開感官,盡可能貪婪地去吸收街道的聲光畫,隨著行走的推移不知不覺間這趟旅程像一種「Exploration」,更似「遊戲人間」。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根據政府統計處《由主要承建商填報有關從事公營建築工程的工人的每日平均工資》 (2021年10月) 的資料顯示,普通工人及雜工的每日平均工資是1023.8港元,部份主要地盤工種的每日平均工資如下: 混凝土工:1731.6港元 鋼筋屈紮工:2204.3港元 金屬工:1356.4港元。」 最近在酒店看娛樂新聞,得知香港歌手吳浩康為了家用生計轉做地盤工人。他提到做地盤比一些歌手要賺得多,令人唏噓不已,其實我也想做個雜工(笑)。

彩虹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這就是香港在八,九十年代所興建的社區核心市政建築群典型——將各種不同的市民功能需求融入到大樓中,其中有街市(菜場),體育館和文娛中心。同時市政中心也被住宅,大小巴站和商場等建築所包圍起來,架成一個多功能巨構。建築簡潔的線條加上穩重厚實體量,很像那個年代日本動畫片里的未來機械人基地。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茶餐廳(現在只收現金和八達通)醫肚時見到一位長者撐著雙柺艱難地推開玻璃大門,好不容易找個位置坐定抬頭看下今日的ABC餐,整個過程在我眼中過於漫長。侍應跟他打個招呼問他今天吃什麼,似乎也是常客。那幾天香港天氣轉凍只得幾度,見幾個阿伯上身羽絨服,而下身則是短褲拖鞋,這觀感尤其魔幻。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香港小巴佬對秋明 AE86 看法:「86 呀 ? 不外如事! 跑贏我架 Toyota 小巴先講啦~」 今次香港之旅並無有嘗試搭小巴,聽聞過很多夜間小巴佬的《極速傳說》(特別是紅色小巴,又稱紅VAN),有時超速警報器全程滴滴作響。網友表示香港的小巴司機「去參加澳門賽車,分分鍾包前三名,金銀銅獎」,還有本地人力推外國人必搭亡命6大紅VAN路線,其中旺角屯門被封港版格蘭披治大獎賽。有兩次看到小巴過彎車身傾斜的幅度便打消這個念頭,也許「司機跟速度在戀愛」。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香港電台在七,八十年代有部長紅連續劇叫《獅子山下》,其主題和故事都圍繞香港普通家庭的生活展開,講述香港人如何在這塊土地上「捱生活」,同時滲入友情和親情,展現香港人拼搏和包容的價值觀。這種共性漸漸在後來也被叫作「獅子山精神」。

獅子山原來普遍被叫做「老虎山」,英國人在1898年租借新界之後把它改成了獅子山,因為英國佬在他們鄉下也有一座「Lion Rock」,他們喜歡把自己的地名搬到殖民地上套用。香港人也無所謂,老虎也好,獅子也罷,求求其其叫麼都得,這可能也是獅子山精神的一部分(笑)。

獅子山最高點達495米,每年都有遊客勇於攀登(畢竟山就在那里)而失足或被困,以至於都要出動直升機垂直吊繩救援,事故不斷。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牛池灣露天街市由街道兩側最初的唐樓組成,每個鋪面又搭棚來擴展各自的買賣空間,剩下狹窄的人行道。這些鋪主仿佛形成某種默契來構築空間,煙火氣十足,大概也是獅子山精神的某種側寫。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行至由鐵皮和石屋牛池灣村內,偶見大排檔內多人進食。牛池灣村是「九龍十三鄉」之一,是現今市區中少數僅存的村落,有200多年歷史,這一九龍村落面臨未來拆遷的命運。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兜兜轉轉行到彩虹邨,各樓宇由1962年至1964年間分期落成,因為設計獨特,彩虹邨榮獲了香港首個建築獎項——1965年香港建築師協會年度最高榮譽「銀牌獎」。如今由於彩虹邨樓齡較高,政府現正研究將彩虹邨分期清拆重建(你不能等鋼混結構捱到壽命極限,需提前准備,我們以後可能也會面臨此類問題),首期重建將以美東邨重建後的新樓宇作安置資源。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顯示,香港人口結構持續老齡化,65歲以上的長者占全港人口比例上升至20.5%,並推算在2046年達到36%。也就是說當下每五人之中就有一個長者,難怪香港政府每5元的公款開支就有1元用在長者,在長者福利方面領先全球。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啟德河,舊稱啟德明渠,總長度約2.4公里,由蒲崗村道起,沿彩虹道經東頭邨和太子道東至啟德發展區,最後連接維多利亞港,是香港東九龍主要排洪渠道之一。 啟德明渠於2011年10月起進行復修工程,2018年竣工,將其化身為啟德河。啟德河是香港市區內為數不多水道之一,舊時因水質惡劣居民避而不及(情況有點像舊蘇州河),當局一直計劃像對待其他河道一樣將其掩埋。有幸的是民間建築師和藝術家大力推動水渠改造,他們認為水道是社區近親感的核心要素。參考首爾清溪川的改造先例,水質得到改善,並且創造出岸邊的親水環境。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另一種香港——彩虹和土瓜灣

——未完待續。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