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四時幽賞錄(譯文)

四時幽賞錄(譯文)

作者:明 高濂

春時幽賞十二條

四時幽賞錄(譯文)

在孤山的舊址上,曾經有三百六十棵梅樹,但它們已經荒廢了。後來種植的樹木也幾乎都不在了。後來,有人補種了原來的數量,每到春天初期,這些梅樹像玉石一樣錯落有致,花朵如冰雕般晶瑩。遠遠望去,宛如仙境。只有在黃昏月光下,邊品酒邊吟詩欣賞時,才能真正體會到那種淡淡的香氣和斜斜的樹影所帶來的美。

宋代的田地,按照八卦的形狀劃分溝渠,布局呈現出八卦的圖案,一直保留至今。春季時,田中的菜花盛開,從遠處看去,黃金一般的花海,綠玉一般的田疇,江水波動間,仿佛是從古代河洛圖中看到的陰陽爻象。從這樣的高處遠望,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感受到無盡的意境。

杭州西湖的虎跑泉是最有名的,而西湖附近的龍井茶也是最佳的茶葉。在穀雨前採摘並炒制的新茶,用虎跑泉的泉水沖泡,其味清香,口感爽利,能清涼人的心脾。每年春季,應該在山中高臥,沉醉於這新茶的美味一個月。

山巒環繞著湖泊,景色百變,尤其是春天的清晨最為美麗。可能是霧氣環繞山腰,或是晨霞滿天,或是輕煙飄渺,晴光搖曳;或是山霧縹緲,映襯著朝霞。山巒在旭日中顯得分外明媚,風吹散了溪邊的雲霧,林間空氣清新。眺望遠處,軟藍的山峰和濕潤的山谷迅速變化著,呈現出無數的景象。但這種景色若在深睡中看到,怕是很難被市井之人所知曉。

西溪的竹林中,竹筍特別多,也特別好。但真正品嘗到竹筍的美味,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每年春天,當竹筍長得正肥時,在竹林中掃干淨落葉,烹煮竹筍直至熟透,然後剝開食用,沒有什麼比這更加清新美味了。世人的俗氣,怎能理解這其中的真味。

東郊外的桑麥田特別廣闊,田疇延綿數萬頃,一望無際。春天時,桑樹與麥田交錯,高低不一地爭奇鬥艷,風吹過時,綠波層層翻滾;雨過後,綠雲環繞。野雞在春陽中鳴叫,斑鳩在朝雨中呼喚。竹籬笆與茅草屋間,點綴著紅桃與白李,小鳥的歌聲和村莊的寧靜景色讓人忘卻塵世的喧囂。

湖中的三塔寺基只有一尺多高出水面。春天時,湖面上的草長得茂盛,翠綠的草浮在水面上,落日與飛鳥交錯其間,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望著這景色,心中無比滿足,仿佛與大自然有了更深的連接。想到古詩中「草長平湖白鷺飛」的景象,感受到一種深深的幽賞。

西湖三面被山圍繞,東面是城市。春天來臨時,新長的樹葉呈現出豐富的綠色,登上初陽台四處眺望,可以看到不同深淺的青翠,樹木高矮不一,形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時而輕煙繚繞,時而細雨帶來清新,時而村莊點綴其間,時而樓閣掩映其中。這種景色讓人心曠神怡,激發了無數創意和思考。

在蘇堤的虹橋東面數步之處,有我的一座小樓,名叫「山滿樓」,面朝湖南。每次出遊,我都會在樓上棲息,倚著欄杆,觀賞堤上的景致,仿佛屋檐與之相接。從正月開始,堤上的柳樹開始泛出嫩黃,到了二月,變為鮮綠,風姿綽約,極富誘惑力。這景象讓人想起「忽見陌頭楊柳」的詩句。霧中的柳樹仿佛隱約可見,似乎覆蓋了千萬樹柳;風雨中的柳枝優雅地拂過長堤。我愛這分綠影和紅光的交融,總是讓人憂愁連連。樓中的一切都充滿了春天的氣息,衣服上也似乎沾滿了春色。每當春天,柳絮隨風飄舞,仿佛漫天飛舞,圍繞著樓閣,飄向僧舍,與飄揚的旗幟共飲,追逐著燕子和黃鶯。這種景象,不僅是詩中所能描述,更是風中柳花的幻影。因此,我給我的小屋題名為「浮生燕壘」。

蘇堤的桃花,盛開時引得眾人競相欣賞,各種隱秘的樂趣可能還未完全被發掘。桃花的美景可以分為六種:第一種,是晨曦中的桃花,霞光映照,花朵如同羞澀的美人剛梳妝完畢;第二種,在月光下的桃花,其影子被霧氣環繞,宛如夜遊的美人;第三種,夕陽下的桃花,艷麗得讓人仿佛看到一個微醉的美人;第四種,細雨中的桃花,如同沐浴後的美人,鮮艷而濕潤;第五種,夜晚火光中的桃花,如同美人的晚妝,爭艷奪目;第六種,花期接近尾聲,花瓣凋零,如同美人的殘妝。這些都是只有真正懂得欣賞的人才能體會到的美。如同芳草留住春天,我願在這片景色中醉倒,歌唱我的感懷,讓花瓣散落在我的衣上,夢中與花神一同游歷,思緒隨彩雲飛揚,享受這無邊的幽趣。

每到三月,蘇堤的桃花紛紛落下,隨風飄散,隨水流轉,在西泠橋附近的河邊堆積。這些飄落的花瓣仿佛在對詩人訴說離別的悲傷,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高唱古詩「渭城朝雨」中的情景。

當靈雨綿綿不斷,時而停時而落;山頂的霧氣時隱時現,樹梢雲霧繚繞,看似翠綠的眉毛。細雨在空中飄舞,如同輕紗在無邊的天際搖曳。不久後,夕陽的余暉映照在水面上,西邊的天空漸漸變暗,山峰與樹林間的霧氣消散。雨後的殘雲與飛鳥一起在視野中飄渺,水色與山光交相輝映,使人不禁長嘯,情不自禁地高歌。這種變幻莫測的自然景觀,讓人深感陰晴難以預料,如同人世間的春雨,時而晴朗時而陰沉,讓人捉摸不透。過往的景象如同鏡中花水中月,只有真正洞察自然才能看破這一切。

夏時幽賞十二條

四時幽賞錄(譯文)

三月中旬,蘇堤上的桃樹和柳樹抽出新葉,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輕煙和濕氣繚繞其中,使整個景象顯得清新而生動。放眼望去,仿佛整個天空都被新綠覆蓋,這片翠綠如同侵染了衣服一般。地上落花如霞,走在這些殘紅之中,宛如步入了花的海洋,讓人幾乎忘記了外面還有塵世的存在。在這樣的景致中,與知己共享清歡,舉杯吟詩,每到一座橋上就停下來欣賞,讓時間悄然流逝。如果詩句未能完美,就以金谷的酒作為懲罰。

初春時節,蠶絲初織,白繭堆積如小山,猶如玉石鋪設,銀光閃閃。看到這些,會想到冰冷的山泉和耀眼的日光。時常可以看到鄉間的老農慶祝收獲,鄰里婦女相互邀請,整個村莊都在敲鼓慶祝,紡織和煮繭都在進行中。在這樣的和風日麗中,春衣剛剛製成,人們唱著歌在郊外遊玩,享受蔬菜湯和麥飯的美味。這讓人想起王建的詩句:「已聞鄰里催織作,去與誰人身著」,不禁感嘆這些美麗衣物背後的辛苦。

在中竺山的後面,有三塊巨石,它們的形狀剛好可以坐下,傳說這是澤公前世的遺跡。這里的景色幽靜,雲霧深厚,松樹和其他樹木的顏色遮擋了日光,讓整個空間顯得寬敞。在炎熱的夏天的月夜,泡茶品茗,與禪僧和詩友們一起坐著,邊賞月邊談禪論詩。孤月高懸,月光如水,涼風習習,樹影婆娑,仿佛置身於冰壺之中,談論的是虛無縹緲的事物。突然間,聽到山頂有鶴鳴,溪上雲起,感覺就要隨之仙去。但人心未能完全脫俗,怕是一旦離開這里,又將回到紛擾的人世。

在靈鷲山下,有一個岩洞,被稱為西域飛來的小岩洞。洞內空氣涼爽,石頭冰冷,進入洞中,感覺嚴寒刺骨。洞中有寬敞和狹窄的部分,都可以讓人自由行走。在炎熱的三伏天,坐在這里,散發披肩,舉杯高歌,讓山谷回應你的歌聲,清涼的水聲讓人忘記了外面的世界,仿佛已是深秋。進入洞中,先是身體感到涼爽,再深入則心靈也感到清涼,這里的涼爽連骨子里都能感受到。在外面世界即使吃冰也難消暑氣,而這里的清涼,是那些飽受炎熱之苦的人所難以想像的。

壓堤橋位於湖中心,橋下種植著紅白蓮花,面積達數畝。夏日時,蓮花散發出的芬芳陣陣襲來,非常清新。天邊的霞光和雲彩,配合著微風和細雨,與周圍的山色相映成趣,我和朋友們劃船到這里,捲起蓆子,在船上枕著蓮花入眠。月光透過蓮花照在酒上,露水濕潤了衣裳。我們在這里歡笑對話,忘卻了言語,感覺就像與淨土中的朋友並肩而睡。深夜,我們仿佛夢游於匡廬的蓮花社中,與這美麗的蓮花相伴,勝過了任何華麗的床褥。我希望將來能常與君子一起居住在這樣的淨土。

傳說蓴菜原產於越地的湘湖,每到初夏我就會想到它,經常去採摘食用。現在西湖三塔基附近,蓴菜生長得既多又美。湖邊也生長著小菱,俗稱野菱,夏日里剖開食用,味道鮮美異常,很少有人知道這種味道。我每次采蓴剝菱後,都會准備一頓簡單的野味大餐,這是真正的美味,與世上那些烹羊炙兔相比,又有何足道哉!我用清水烹飪,品嘗松酒,吟唱《思蓴》的詩和《采菱》的曲子。偶爾聽到漁人的牧笛聲,漁船隨之回應,使我心情大暢,仿佛兩脅生風。那些沉浸於豐腴生活的人,應該來體驗我們這清淡的樂趣。

湖上的山在雨後,被殘陽照亮,雲霧縹緲,樹木翠綠濕潤。晴空中,大鷺爭相飛翔,湖面的荷風帶來涼爽。突然,一道長虹橫跨天空,五彩斑斕,映在湖波上,照得整個湖面都光彩奪目。看起來就像水中有巨蛟在翻騰,水天相接,仿佛閃電在水面上劃過,太陽和彩雲爭輝。靜靜地觀察這一幕,景色壯麗,讓人忘卻內心的煩惱,只想與這水天一色的景致呼吸共鳴。這難道不是一種透徹心靈的美麗嗎?

在山中的樓閣里,感受晚風的涼爽,半醉倚靠欄杆,心情暢快。偶爾聽到南山方向傳來的雷聲,雨水還滴落在樹梢和屋角,仿佛是新晴後的清新呼喚。殘留的雨雲還灑著幾點雨滴,西邊的月光映照在湖面波光中。四周山靜極了,我獨坐享受這份寧靜,突然遠處傳來晚鍾的聲音,清晰而又深遠。湖上的漁燈如同星辰般排列,更換視角,深入這幽靜的夜晚,我的眼界和心靈都得到了極大的擴展,仿佛超越了這世俗的美景。

蓮蓬的味道最佳是在清晨,當夜里的水氣還浮在空中時。如果等到日出後露水幹了,那鮮美的味道就減少了一半。我常在湖邊的岳王祠旁過夜,那里的蓮花最多。清晨剖開一百個蓮蓬,大快朵頤。藕斷絲連最好是剛從水里取出的,色澤碧綠最為誘人。每當我圍繞西湖的西子灣一帶,總能解除我心中的渴望,品嘗這些美味,何其快樂。蓮花內外通透,藕即使在骯髒的環境中也能保持純潔,這正反映了隱士的清高心性,怎能不天天享受這些上等的食材?

夏日的山亭里,面對月亮,暑氣隨西風沉落,南風帶來絲絲涼意。眺望遙遠的山巒,如同盤旋的冰鏡,湖面時隱時現。我抱琴對著月亮彈奏,琴聲足以驅散流雲。在這清高之處,我彈奏《秋鴻出塞》感受廣闊,《石上流泉》和《風雷引》可驅散炎熱,《廣寒游》則適合清涼的氣氛。山居的吟唱令人愉悅,楚地的曲調帶來淒涼,輕輕的《梅花三弄》,足以驅散人間的煩惱。哎,我怎能像晉代的王羲之那樣,無弦琴也能發聲,得到塵世間的贊賞呢?應當讓音樂的聲音完全消失。

山上的亭台在五六月間,風一過就帶來涼意,溪邊的雲霧彌漫,山色時而陰沉時而晴朗,湖光忽明忽暗。厚雲遮日,形成斷斷續續的陰影,雲彩飛速移動,變化極快。這樣的景象靜靜地觀賞,足以讓人忘記飢餓。不久,風聲大作,水波被驚起,湖面如潑墨般涌動,觀此景讓心神俱動,實為一番奇觀。有時候還能看到龍的身影,我曾親眼看到龍的部分身體,背部是螺青色,腹部閃著珠白色,它在雲中捲起風雨,湖水因其動作而跳躍,仿佛有生命一般。面對這樣的景色,仿佛置身於宇宙的初開之地,令人忘記自己身處何地。這讓我想到古代的簡朴無華,就像雨中的世界,一切生滅本來就是空虛,何必執著?

在深山幽靜的環境中,真正的趣味非常多。在春末夏初時節,走進林間的小路,松竹相間,四周景致寧靜。野花隱約散發著香氣,但香味清淡,不似檀香那般濃烈;山中的鳥兒清脆地叫著,其聲音清雅,不同於笙簧的技巧性。這些都是自然的造化,足以讓人目不轉睛,心情愉悅。有時候我會拿起吉他,在松樹陰涼的石頭上彈奏幾曲高雅的曲子,感覺自己仿佛成了畫中的人物。遠處山村的午後雞鳴和伐木聲,相互呼應,使我感覺仿佛走出了世俗之外。這里無競爭無爭執,每一個腳步都是自在的,何處不是我心靈的棲息地?又何必與塵世的紛擾相比呢?

秋時幽賞十二條

四時幽賞錄(譯文)

西泠橋位於湖的西邊,橋旁是唐一庵公的墓地,那里有幾株楓樹和柏樹。當秋天來臨,霜凍使得樹葉變得紅彤彤和紫色,景色異常美麗,仿佛點綴了整個林子,令人仿佛醉在夕陽之下。我時常帶著小舟,拿著酒壺登上橋去吟詩賞景,偶爾能得到一兩句新詩。我還會帶著裝滿紅葉的信箋。面對著風,我會把它們扔進水里,任它們隨流而去,不知會漂到哪里,這種幽靜的情感深深打動人心。在月夜里,濕潤的紅葉和朝霧中的凝視,以及早晨的明亮和艷麗的霞光,這景色甚至勝過二月的花朵。當西風吹來,一片紅葉飄到我的酒壺前,仿佛秋色在憐憫人間,令我激動不已,心情飛揚,神清氣爽。這紅葉的美麗,怎能令我如此喜愛?它們終將一朝枯萎,化作塵土,讓西泠的秋色留下痕跡。萬物終歸於空,何必過於眷戀?誰能真正打破生死的輪回?

在省中最高的燈塔位於保叔,七層的燈火與周圍的百盞燈星錯落,燦爛輝煌,照亮了整個天空,讓人感覺仿佛從九霄雲外俯瞰。燈光映照在湖面上,水面波光粼粼,夜晚靜謐而寒冷,燈光照射得遠處仿佛龍穴一樣。當風清氣爽,湖面波光粼粼時,感覺就像是能跨過鵲橋飛向對岸。忽然聽到鍾聲和梵音從天上傳來,我的所有塵世的牽絆瞬間消失,達到了一種清靜無礙的境界。

桂花盛開的地方在南山龍井附近,而滿家弄是以種植桂花為生的一個村莊。每到秋天,只要接近這里,清香撲鼻。進入這片區域,仿佛進入了珠光寶氣的樹林,香氣彌漫整個山谷,讓人感覺仿佛走進了靈鷲山的金粟世界。在龍井取水煮茶,還能享受到僧侶准備的山野蔬食,與道友共享這美好時光,讓人心曠神怡。我還會帶幾枝桂花回家,用作茶點或作伴夜晚,即使在夢中,我依舊身處桂花之中。聽說仙桂原生於月宮,不知是否真有其事?如果真如此,必須藉助天梯才能採摘,為何總是被輕易地從平地上取走呢?這讓人感到疑惑。

每當秋風起,大雁南飛,它們總會選擇開闊的水草豐盛之地停留。三塔基正是這樣的地方,雁群在這里群呼降落,作為休息和整隊的地點。夜晚我會帶著船坐在湖上,聽著雁群爭奪棲息地的聲音,湖面霧氣蒙蒙,聲音悲淒而清晰,秋聲充滿耳畔,令人感到憂郁。夜風起時,湖邊樹木因寒冷而變紅,湖岸上的露水也變得冷冽。這種景象不是每個人都能欣賞的,只有真正懂得欣賞的人才能體會其間的意境。對於那些因聽到雞鳴而起舞,因鵲聲而感慨的人來說,他們太過於糾結於世俗,而我則無心於此。

勝果寺的左側有座山,上面有一面石壁,壁中有個圓形的孔,形狀就像一面鏡子。每當中秋月圓之夜,月光通過這個孔射入,從孔中望去,月光仿佛與石壁融為一體。秋季時,我常與詩人和酒友在這里聚集,共賞清冷的月色,聽著遠處江水的聲音,感受如海般的廣闊。這里曾是宋代御教的地方,有皇家軍隊守護的重地,現在卻成了荒涼的地方。不過,這鏡中的月亮,無論晴天陰天都是圓滿的,萬年不變。人間的興衰變化,都顯得微不足道,仿佛都被這塊石頭看透了,讓人對人世的紛擾不由得冷眼旁觀,暗自發笑。

水樂洞位於煙霞嶺下,洞內岩石空曠而深邃,山泉從洞隙中滴落,聲音清脆如金石相擊。泉水味道清甜,雨後泉水更多,其聲更加清澈,宛若美妙的音樂。每次泉水沁入我的脾胃,仿佛也洗淨了我的牙齒。我常想到蘇東坡的話:他寧願在空山石壁下,享受這無用而清澈的流水。他還說,不必用這水聲來彈奏音樂,即使有這樣的聲音,也無人能真正聽見。我們難道沒有耳朵嗎?我們應當用心去聽,而不僅僅是用耳朵。

資嚴山位於靈隱寺的西邊。山下有一塊高達百尺的石筍,圓形而挺拔,似乎直插雲霄。四周的山巒層疊,形如花瓣開放,皺紋層層疊疊,景色壯麗。山上的樹木緊緊相擁,都是從岩石中生長出來的,不依賴土壤。傳說這座山藏有玉石,所以看起來格外潤澤。但是,山石間的水紋從何而來,自何時起就有,這是否也是滄海桑田的變遷?我尤其喜愛前後石壁上,唐宋時期遊人留下的題名。進入這里的楓林塢,秋色變化無常,景觀奇異,令人難以忘懷。在這里,我常舉杯痛飲,倚靠著雲朵長嘯,使得山谷回聲,增添了我的豪情壯志。

北高峰是湖山中最高的地方,從山頂環視四周,可以看到數里之外。向左看去是清澈的湖泊,猶如打開的化妝鏡,向右則是江河波光粼粼,城郭和村落若隱若現,仿佛一幅細膩的畫卷。當太陽西下,海雲從東面升起,整個天空都被雲霧遮蔽,如同晨霧籠罩,雲層層疊疊,橫切半空。這樣的景觀使得周圍的山野顯得愈加深邃。站在這里,感覺自己仿佛踏上了天風,眼前的景象讓人忘記了家的方向。作為一名過客,我無需擔憂世俗的束縛,為何不放飛自我,進行一番塵外的遐想呢?

菊花被視為花中的隱者,通常只有隱居的君子和山中人家會栽種,所以不常見,且難以見到其盛放的美態。每當秋天,我拄著手杖,遍訪城中的林園和山村的籬笆,攜帶茶水,拜訪喜愛菊花的朋友,一起賞花論詩。我們或評價花的品種,或討論栽培之法,或互相吟詩對飲,舉杯賞月,或在燈下醉享花香,賓主間歡聲笑語,久別難舍。花開花落,我樂此不疲,常感這種樂趣何其多!每到菊花盛開的季節,就能在東籬之下採摘菊花,仿佛見到了千古以來的隱逸之士,那種高潔的品德,是世間罕見的。

秋天,風雨帶來的淒清最適合聽蘆中的聲音。我常站在河橋上遠望蘆葦,一片無際的碧綠,每次歸來都心有戚戚焉。武林地區,尤其是山王江涇百腳村的蘆葦最多。在風雨交加的時候,我獨自一人乘舟躺聽,秋聲遠近,蘆葦沙沙作響,或聽到雁群的叫聲、白鷺的飛翔聲,風雨聲中還有我的耳語和心聲,這種幽靜的情景讓人心曠神怡,仿佛自己已超脫塵世,成了一個出塵的阿羅漢。

保叔塔不是常有遊人登頂的地方,能登至塔頂真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每到初秋,我會夜宿在僧房,清晨五更爬至塔頂,向東望去,可以看到海上日出,紫色的霧氤氳中金色的霞光飄盪,形成一片絢爛的光彩。日出時,如同車輪緩緩升起,或有虎豹般的形象飛舞。這光彩變幻莫測,一會兒就變成了另一番景象。當太陽全面升起,海面上金光閃爍,整個天空都被照亮了。這種壯麗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忍不住高聲呼喊,感受自然的偉大。當晨鍾響起,雞鳴鳥叫,一切又恢復了平靜,讓人不願離開。

在浙江,潮汐是一個壯觀的自然現象,多數人選擇白天觀看,但很少有人知道夜晚的景色。我曾在修道院中過夜,點亮塔燈,月光下的江面寧靜而深邃,隨著潮水的涌動,月光在水面上折射出迷人的光芒。突然,風色變得急劇,海潮隨之而起,月光下的波濤如銀色的雪花一般翻滾,雲彩如玉石般堆積,整個景象如同翻滾的山巒。這讓人心驚膽戰,仿佛聽到了千軍萬馬奔騰的聲音。這種體驗讓我感受到了與水天一體的悠然自得,雖然身處人間,卻仿佛已在天際遨遊。

冬時幽賞十二條

四時幽賞錄(譯文)

西湖的水在嚴寒時節並不結冰,即便結冰,冰面也不堅硬。但當冰面初次結冰後天氣放晴時,朝陽照射下,湖面上的薄冰像散落的瓊珠一樣閃爍。此時我會劃著小船,敲擊著薄冰暢游,看著冰層裂開水面顯露,就像船頭是一條長蛇在冰中前行,璀璨的冰片堆疊在一起。家中的僕人擅長擊打這些冰片,他揮手一擊,聲音清脆可達百步之遠,猶如流星劃過夜空。有時冰片被激烈撞擊後四散飛濺,如同飛散的玉屑,令人感到寒冬中的一種快感。這種獨特的興趣,恐怕不是常人能理解的。我會敲船邊唱長歌,舉杯痛飲,感覺自己擁抱著春天的溫暖,與這潔白的雪地為友,忘記了冰湖雪岸的寒冷。人們常說要小心春天的薄冰,但我胸中無畏,何必過於謹慎呢?

古畫中經常描繪人們在春天走馬、秋天垂釣,或在雪後尋找梅花,他們總是身著鮮艷的朱紅色衣服,這似乎是為了配合景色,營造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穿著紅衣遊玩的,往往不是尋常人。所以,在嚴冬中,我也會披上紅色的氈衫,戴上氈帽,騎著黑驢,由一名小童陪伴,攜帶酒壺,踏雪尋找梅花。一旦發現幾株梅花,我就會在梅樹旁鋪設席地,暢飲至醉,梅香撲面而來,我陶醉在花叢中,忘卻了自己與花的界限。在這尋梅的過程中,我仿佛遠離了長安的車馬喧囂,感受到一種清冷的高潔。

三茅山位於郡城內的高處,臨江環湖,是觀賞風景的絕佳地點。每當積雪初霽,林木開闊清爽,江面上寒煙彌漫,山巒層疊覆蓋著雪。江上的帆船如同風中的銀梭,村莊的樹木和房屋在寒冷中顯得格外清晰。山間小路和木橋上的行人,車轍和雪的痕跡清晰可見。此時,我會品嘗僧侶煮的雪水茶,品味村中的酒,坐在幾樹梅花旁,與他人共享這清冷的美景。

去年雪後我偶然走進西溪,未曾想到會見到如此世外的美景。雖然日影已現,但積雪尚厚,竹子低垂著沉睡,山色如排列的雲朵,風卷雪舞,馬嘶聲冷,玉珠落在冰枝上,衣服沾著濕氣。遙想萬樹梅花盛開時,目眩神迷,仿佛自己的足跡已遠離人煙,踏破了瑤池十里路。我曾在這里經歷過的美好時光,難以忘懷。這讓我想到即使在苦行中也能找到妙果,我們在風雪中的短暫艱辛,仿佛要被溫暖的爐火和美酒所取代。哎,人的欲望何其強烈!盡管我未能讓嚴寒影響我的心靈,也應該讓這清寒鍛鍊我的意志。

兩座山上種滿了茶樹,到了仲冬時節,茶花盛開,宛如月光籠罩了萬樹。我常常進山尋找觀賞茶花的最佳地點,靜靜地與花兒一起,享受那份色彩帶來的喜悅。突然間,一陣幽香撲鼻而來,深深打動人心。茶花白得像剪裁的雲絹,花心黃色,仿佛抱著檀香木屑。我會折幾枝茶花回去,插在花瓶里供養,花枝上的花苞逐漸綻放,足以讓我清玩一個月。喜歡那香氣沁入乾涸的心靈,顏色悅目,這種素雅而寒中帶香的美,與春風的繁華完全不同。在這種幽靜中,有誰能比得上你作為品茶賞花的佳客呢?

武林的萬山都是從天目山延伸出來的,因此有「天目生來兩乳長」的說法。冬日樹木落葉後,是登天目山觀賞山景的好時機。如果天氣晴朗,煙雲盡散,我便拄著手杖攀登到山頂,四周視野開闊。兩邊的山脈起伏連綿,蜿蜒奔騰,遠處直至江邊才盡頭,仿佛龍騰鳳舞。極目遠望,能辨認出是錢塘江。再往外,便是浩瀚的東海。周圍散布著幾簇松樹,山僧指著說那是宋代王侯的廢墟。啊,山川的壯麗景觀歷經千年依舊未變,而古代的宮殿和陵墓卻已經易主,這真是令人感慨!

作為一個畏寒的老人,我不涉世事,經常坐在山居的茅檐下,看著梅花初開。鄰居擅長講故事,我們一邊吃著烤糍粑,一邊聽他講《水滸傳》中宋江的故事,歡笑聲中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我觀察到道旁的碑文,人們贊美這些故事,其實這些也不過是《水滸傳》的內容,誰能肯定它們完全真實?我還感慨,如果能與這些傳說中的人物一樣生活,該多好。

用新掃的雪水煮茶,味道更加清冽,仿佛半天河的水一般純淨。這種茶讓人在寒冷中感到一絲溫暖。特別是在南窗下的日光中,沒有什麼比這更能安撫人心了。我靜靜地展開古人的畫卷,如《風雪歸人》、《江天雪棹》等,通過這些畫欣賞古人的筆墨情趣。要知道,真實的景觀和畫中的圖景都是自然的巧合,我在欣賞這些畫作的同時,也是在與這些景觀互動。在千古流傳的故事中,何為真何為假,應當在畫中尋找答案。

一次雪夜,我偶然在一座禪林中過夜,與一位僧人一起圍爐取暖。我們摘了一些山芋來煨煮,發現味道遠勝市場上的,於是欣然享用了一頓。飯後,我問僧人:「行為是禪嗎,還是無為才是禪?擁有是禪嗎,或者一無所有才是禪?」僧人回答說:「你手中拿著的芋頭就是禪,何必再問?」我又問:「為何芋頭就是禪?」僧人解釋說:「你手中的芋頭存在嗎?不存在嗎?它既存在也不存在,這就是真正的空,不是空也不是非空,這就是禪。你若只是執著於空或認為禪只在空中,而沒有真正理解實相,就永遠不會領悟到禪的真諦。芋頭不經火煨不能食用,沒有火的作用,芋頭還是生的。你能否真的消化生芋呢?芋頭的存在最終是不滅的,你盡管咀嚼,但無從有來,有也終將消失。你手中拿著芋頭,現在你看到了什麼?」這時,我恍然大悟,對那位慈祥的僧人深深一鞠躬,感覺禪意就在他的話中被喚醒。

飛雪落在竹子上的聲音尤為雅致。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我坐在山中的窗前,聽著雪花輕輕灑在竹林上,聲音淅瀝作響,連綿不斷。偶爾回風急促,竹子折斷的聲音讓我感到更加寒冷,暗自想像金屋中人們的歡聲笑語,玉笙的聲音讓人陶醉,恐怕這並非他們所喜歡的場景。

在除夕之夜,杭州的居民家家戶戶都會舉行燔燎柴火的活動,火光沖天,人們敲鼓放炮慶祝,這被稱為「松盆」。這種習俗在其他地方或杭州的鄉村中並不見得有。對喜歡尋找幽靜的人來說,登上吳山可以俯瞰整個城市,看到萬道紅光和炎焰如火雲般騰起,街巷之間被光明隔開,聲音震耳欲聾,讓人感到驚奇。站在高處,俯瞰這喧囂,感覺自己仿佛站在另一個世界。

一場大雪後,整個城市被雪覆蓋,屋頂如同堆積的玉石,錯落有致。我登上高樓遠望,整個地面一片潔白無痕。當日落時分,家家戶戶開始晚飯的炊煙升起,炊煙繚繞如同從玉板上升起的細絲,清幽而美麗,這是一幅難以讓人知曉的絕妙景觀,讓我感到心曠神怡。

原文:《四時幽賞錄》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