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

在今年6月初時,一款叫做《千爵史詩》(Card Shark)的遊戲發行了。在遊戲中玩家化身法蘭西千王,跟隨聖日耳曼伯爵一路坑蒙拐騙,從一個小酒保成功靠著打牌躋身上流社會。遊戲極高的綜合素質為其贏得了STEAM上的九成好評率以及MC均分81的亮眼成績。遊戲的一大亮點是其配樂全部都是古典樂,與其18世紀的故事背景相得益彰。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Card Shark這個俚語指的是專業作弊牌手的意思,換言之就是老千

古典樂一直以來都給人一種曲高和寡的印象,讓人們誤以為其鑒賞門檻很高。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毫不夸張地說,只要有一雙耳朵,再加上那麼一丟丟的審美能力就能欣賞古典樂了,並不需要去特意學習什麼深奧的音樂知識。畢竟我們只是普通聽眾而已,既不是作曲家也不是演奏家,懂那麼多高深的理論也用不上啊,就好像玩家不一定要會編程、讀者不一定要會寫作一樣——話雖如此,懂一點點總是比一點都不懂要好那麼一點的(這句話怎麼這麼拗口啊)

本文就從《千爵史詩》的配樂出發,盤盤這個遊戲背後的古典樂,同時介紹一些入門級的古典樂知識吧。如果你對古典樂感興趣,卻又一直擔心鑒賞門檻的問題,那《千爵史詩》就是一個很好的入坑契機。

由於我自己也只是一個業余愛好者而已,沒有學習過專業的理論知識,所以本文也註定是一篇入門向的文章——對小白完全零門檻,對大佬就沒什麼參考價值了。

配合OST食用本文效果更佳哦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前排聲明:本文所指的古典樂均指西洋古典樂,雖然中國也有自己的古典樂,但這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內

(全文約萬字,請做好準備)

一、古典樂的前身——宗教音樂

在矇昧未開的中世紀,整個西歐都被置於天主教會的掌控之下。教會對人民思想的鉗制極大地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但是教會的統治也並非完全一無是處的——高聳入雲的哥德式教堂、神聖莊嚴的宗教音樂,這些都是宗教貢獻給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

在遊戲中,聖日耳曼伯爵為了尋找「一打鮮乳坊」的目擊者火槍手阿拉米茲,而帶著主角前往了貝傑哈克的救濟院。年輕時威武的火槍手,此時早已淪落為一個落魄的老人,只能在教會的救濟下勉強度日。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接濟窮人和病人一直都是教會的職責,教會是慈善組織和醫療組織的先驅,這也是其正面意義之一

救濟院的音樂正是一首聖潔的宗教音樂:

10 – Codex Las Huelgas Ex Illustri Nata Prosapia

維爾加斯樂典–生於榮光之家

維爾加斯樂典(Codex Las Huelgas),譜寫於14世紀的卡斯蒂利亞(即今天的西班牙),包含了186首天主教聖歌。整部樂典在羊皮紙上以五線譜的形式寫成——是的,五線譜在那個年代早就被發明了。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是不是和現代五線譜已經比較相似了呢?

維爾加斯樂典自創作以來,一直被保存在西班牙布爾戈斯市的維爾加斯聖瑪麗亞修道院中,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維爾加斯(Huelgas)其實並不是一個地名,而是「休耕地」的意思。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維爾加斯聖瑪麗亞修道院,建於12世紀,是西班牙文化遺產之一

標題中的「生於榮光之家」(Ex Illustri Nata Prosapia)是一句拉丁文,實際上,拉丁文是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因此幾乎所有中世紀的聖歌都是以拉丁文填詞的。

這首聖歌是無伴奏的單聲部合唱,給人以一種純粹的空靈感。遊戲中的版本還加入了回聲的特效,這也是為了模擬唱詩班在教堂內演唱時的回聲效果。想像一下吧:在宏偉的教堂內,光線從彩色玻璃窗上灑下,同時響起了這麼一首聖歌。是不是有一種超脫世俗、致真致純的感覺呢?

值得一提的是,說到中世紀的聖歌,最著名的是9世紀的格里高利聖詠。格里高利聖詠同樣是無伴奏的單聲部聖歌,由固定的音符構成。它給後世的聖歌提供了一個模板(學名叫教會調式),所有宗教音樂都要符合這個模板才能被教會承認。當然維爾加斯樂典也不例外,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所有宗教音樂聽起來感覺都差不多吧。

二、繁復而奢華的巴洛克音樂

經歷了16世紀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後,天主教會的權威受到了空前的挑戰。教權衰微的反面是王權的興起。歐洲的君主們大興土木,修築著華美的宮殿。這也對宮廷樂師們的作曲造成了影響——他們不再需要迎合教會的需求,而是可以自由地探索宗教之外的音樂主題,去迎合帝王們的喜好,去尋求打破傳統教會調式的方法。而這場音樂改革的成果就是巴洛克音樂。

巴洛克藝術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復雜性和華麗性,這點在雕梁畫棟的巴洛克建築上有著很好的體現。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梵蒂岡聖座所在的聖彼得大教堂,是最傑出的巴洛克建築之一

對於巴洛克音樂來說,實現復雜性有兩種簡單的方式——一是加入大量的修飾音,二是把單聲部的簡單旋律不斷復制粘貼,貼出一個多聲部的復雜旋律來。與單聲部的傳統宗教音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遊戲的後期,聖日耳曼伯爵與主角前往吉穆耶的馬萊城堡拜訪老友卡薩諾瓦,希望能被引薦給蓬皮杜夫人。但抵達了城堡,主角才發現這里完全就是一片酒池肉林的景象……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如果你不作弊(cheat),你就必輸

馬萊城堡的音樂就是一首四聲部的無伴奏合唱(也叫做四重唱):

23 – T. Morley Besides a Fountain

莫雷–在噴泉邊

什麼叫四聲部呢?就是把單聲部復制粘貼三次,同時每次粘貼的時候要和上一次稍微錯開一點——時間上錯開一點,音調上也錯開一點(這些錯開來的聲部學名叫復調)。演唱的時候四個聲部分別給四個不同的人唱——以本曲為例,這四個人就是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從高音到低音覆蓋了整個音域,注意女低音是比男高音還要高的。(音色的高低指的是聲波頻率/音調的高低,而不是指音量的大小,高音的音色尖銳,但是音量不一定大。)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可以注意到四個聲部的唱詞是錯開來的,而且旋律也不完全一樣

對於不瞭解音樂的人,可能會感到一頭霧水:如果四個人同時唱的內容不一樣,豈不是一團亂麻,根本聽不清在唱的什麼鬼嗎?

而這正是音樂最神奇的地方,單獨的一個聲部聽起來非常單調乏味(甚至可以說難聽)。但是一旦多聲部疊加起來,就可以形成和聲,組成一段非常和諧而悅耳的旋律,形成1+1>2的效果。正如這首《在噴泉邊》所展示的那樣。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哪怕是聽起來像放屁的低音部,在樂團里也是不可或缺的(《吹響!上低音號》)

實際上,本曲是《千爵史詩》中我最喜歡的一首。這首曲子充分展示了聲樂和復調音樂的美妙,不禁令人感嘆:人聲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樂器,而其他的樂器不過是對人聲的模仿而已。

而且有趣的是,本曲和遊戲內容的結合非常緊密,看看這荒淫的歌詞就知道了。與其說是巴洛克不如說是洛可可更加合適

Besides a fountain of sweet briar and roses,

在被甜蜜的野薔薇和玫瑰環繞的噴泉邊,

heard I two lovers talk in sweet and wanton glosses.

我聽見兩個戀人在甜言蜜語地交談。

Say dainty dear, quoth he, to whom is thy liking tièd?

親愛的,他說道,你喜歡誰?

To whom but thee my bonny love? the gentle nymph replièd.

除了你還能是誰呢,我的愛?溫柔的少女回答道。

I die, I die, I die, quoth he,

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我要死了,他說道,

and I, and I, and I, said she;

我也是,我也是,我也是,她說道;

Ah give me, quoth he, but he durst not say, give me some token,

啊給我吧,他說道,但他又不敢說出口,給我些信物吧,

and with his hands the rest he would have spoken.

他帶著未說出口的話伸出了雙手。

Fie away, nay fie away, cried the nymph then, alas you well do know it;

走開,不要走,少女喊道,唉你很清楚這一點;

ah,
quoth he, sweetly come kiss me, and show it.

啊,他說道,甜甜地過來給我一個吻,然後把信物給我吧。

自己翻譯的歌詞,雖然既不「達」也不「雅」,但勉強是做到「信」了,詩歌翻譯完全超出我的英語水平了

莫雷作為16世紀的英國作曲家,是莎士比亞的同輩人,所以他的作品是用英語填詞的,不過要知道用英語填詞的古典樂歌曲其實是少數中的少數。

而巴洛克音樂真正達到巔峰,是莫雷的一百年後。而這位令巴洛克音樂達到巔峰的集大成者,就是大家都認識的巴赫了。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

我的高中音樂老師說過一句話:「如果說貝多芬是音樂之父的話,那巴赫就是音樂之爺了。」 沒錯,對於古典樂來說,巴赫就是一個開山鼻祖式的人物。毫不夸張地說,巴赫在古典樂中的地位,就相當於牛頓在經典物理中的地位一樣。他是終結了巴洛克時代,開啟了古典時代的人。而巴赫同樣給《千爵史詩》貢獻了一首音樂:

25 – J.S. Bach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 Fugue No.3 in C-Sharp Major, BWV 848

巴赫–平均律鍵盤曲集,第一卷,升C大調第3組賦格

這首曲子首先標題就挺莫名其妙的(好脾氣的克萊維?),而且這首曲子雖然中文名叫做平均律,實際上卻根本沒按照平均律……

考慮到我對樂理一竅不通,所以就不在這具體介紹什麼是平均律了。簡單地理解,平均律相當於一個標準,它規定了一個八度的音。平均律為什麼重要?因為所有樂器都是用平均律調的音,所有樂譜也都是用平均律寫的,可以說平均律就是音樂界通用的語言,正如十進位阿拉伯數字是數學界的通用語言一樣。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一個八度的示例

不管巴赫這套曲子是真平均律還是假平均律,總之只需要知道,這套曲子的影響力非常巨大。並不是說它多麼好聽,而是說它在樂理上提供了一種模板,正如格里高利聖詠給宗教音樂提供了模板一樣,或者龍與地下城給角色扮演遊戲提供了模板一樣。後世的音樂在創作的時候都需要參考這套模板,這就是巴赫祖師爺地位的體現。

這首曲子的標題里還出現了「賦格」這個詞。什麼是賦格呢?簡單地理解,賦格就是一個復調音樂的八股文。八股文的比喻是說賦格創作起來要遵守很多亂七八糟的規矩,形式上的限制很多,但是不一定會難聽。正如王勃的滕王閣序一樣,真正有才華的人是不會被復雜的形式束縛住的。賦格的結構正是巴洛克音樂復雜性最好的一種體現。

這首曲子曲名的最後出現了一個BWV.848,這叫做作品號。每個音樂家創作的所有曲子都擁有唯一的作品號,可以用來很方便地檢索某一首具體的曲子。BWV.是巴赫特有的作品號(莫扎特的作品號則用K.來表示,李斯特則一般是S.,等等。而其他大多數作曲家的作品號都是用Op.表示的,Op.就是拉丁文的作品opus的縮寫),而848是具體的編號。BWV.848唯一地表示了巴赫的第848號曲目。用作品號而不是用標題來搜索古典樂是一個小技巧,因為搜標題很容易搜出別的曲子來,但作品號是唯一的。

話說,有沒有發現這首曲子的音色有點奇怪,不像是鋼琴?沒錯,確實不是鋼琴,因為它是用羽管鍵琴演奏的。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由法國Pierre Donzelague家族於1716年所製造的雙排鍵盤羽管鍵琴

羽管鍵琴是鋼琴的前身,在18世紀後逐漸被鋼琴所取代。如果說鋼琴是樂器之王,那羽管鍵琴就是樂器先帝了。由於發聲原理不同,羽管鍵琴的音色與鋼琴差別巨大(羽管鍵琴本質上還是弦樂器)。巴赫的許多鍵盤樂都是為羽管鍵琴寫的,因此這些音樂是無法用鋼琴完美還原出來的。

由於羽管鍵琴盛行的時代是18世紀前期,正好與巴洛克時期重合,因此羽管鍵琴已經成為了巴洛克音樂的特色樂器。如果你在其他地方聽到了一首古色古香的羽管鍵琴樂曲,那麼不要懷疑,這一定是巴洛克音樂。

說到了羽管鍵琴,在《千爵史詩》中還出現了另一首用羽管鍵琴演奏的曲子:

15 – J.P. Rameau Pièces de Clavecin en Concerts No.3, I. La Lapoplinière

拉莫–羽管鍵琴協奏曲3號,第一樂章

這首曲子是一首協奏曲。所謂協奏曲可以用戲劇來類比,某種樂器是唯一的主角(在本例中,主角就是羽管鍵琴),而其他所有伴奏樂器都是用來幫襯主角的配角。協奏曲的伴奏樂器數量通常比較多,如果伴奏的樂器只有一兩件,那就變成奏鳴曲了。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一架鋼琴給一架小提琴伴奏,這叫小提琴奏鳴曲(《四月是你的謊言》)

器樂獨奏的音色往往非常單薄,但是加上伴奏後馬上就能鮮活起來。有點類似多聲部的道理,主樂器是第一聲部,而伴奏則是其他聲部。

可以試試看,能在這首協奏曲中分辨出主角羽管鍵琴的聲音嗎?(如果忘了羽管鍵琴的音色,可以回上面巴赫那首復習一下)

當然,多聲部音樂在中世紀就早已存在,但直到巴洛克時期,多聲部音樂才真正開始普及。

三、短暫而輝煌的古典主義音樂

在巴赫將巴洛克音樂帶到了巔峰後,不甘寂寞的音樂家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音樂改革運動。由此帶來的結果是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三人為代表的維也納樂派的崛起。維也納樂派統治了歐洲樂壇長達半個世紀(整個18世紀下半葉),這半個世紀被稱為古典主義時期。

相比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最大的特點是樂隊的規模變大了。這種大樂隊演奏的曲子被稱作交響樂。與交響樂相對的概念叫做室內樂,指的是小規模的樂隊(樂器數量通常屈指可數),規模小所以可以在一個房間(chamber)內演奏,故得名室內樂(chamber music)。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畫面中央是一個包括了合唱團的交響樂隊,旁邊的是聽眾席

除了交響樂的崛起之外,很多常見的音樂體裁都是在古典主義時期確定的。如果說巴赫給古典樂的大廈打下了地基,那麼維也納樂派就是給大廈立上了承重柱和承重牆。

《千爵史詩》中同樣出現了一首維也納樂派的作品:

07 – Pa-,Pa-,Pa-, Papageno Variation

帕-帕-帕-帕帕吉諾變奏曲

(原曲為莫扎特–魔笛,第二幕,帕-帕-帕-帕帕吉諾!)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1756-1791),人類歷史上少數幾個能被稱為「天才」的人之一

《魔笛》是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劇作品之一,可惜的是天妒英才,莫扎特在完成《魔笛》的同年與世長辭,年僅35歲。

《魔笛》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曲目,其中最為著名的大概是夜後的大詠嘆調「復仇的地獄之火在我心中燃燒」。而遊戲中改編的帕帕吉諾和帕帕吉娜的「帕-帕-帕-帕帕吉諾!」(怎麼這麼拗口啊)同樣也非常經典。

遊戲在改編時刪去了原曲中人聲對唱的部分,而且還砍掉了原曲的後半部分——因為這首曲子在遊戲中作為一段過場音樂使用,因此長度自然會比較短。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帕-帕-帕-帕帕吉諾!」(《莫扎特傳》)

「帕-帕-帕-帕帕吉諾!」的旋律非常輕快,有著非常明顯的莫扎特個人風格。實際上幾名著名的作曲家都有著非常獨特的個人風格,聽多了就可以很自然地分辨出來。

莫扎特的個人風格是明快、活潑、跳躍的。莫扎特的晚年雖然貧病交加、生活困頓,但他的音樂卻是一如既往地歡快。羅曼·羅蘭說貝多芬是一名英雄。而哪怕自己深陷絕望,也要把快樂帶給其他人的莫扎特又何嘗不是英雄呢?

好了,說完了莫扎特,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

13 – Chevalier de Saint-George String Quartet in C Minor Op. 1, No. 4, Mov. II Rondeau

聖喬治騎士– C小調弦樂四重奏,第4號第二樂章 迴旋曲

17 – Chevalier de Saint-George L’Amant Anonyme, Ballet no. 6

聖喬治騎士–無名戀人,芭蕾曲6號

19 – Chevalier de Saint-George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 No. 1, Mov. II Adagio

聖喬治騎士–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1號第二樂章 柔板

等等,聖喬治騎士這名號好像在哪聽過?再來看看畫像——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聖喬治騎士約瑟夫·博洛涅(1745-1799)

身穿紅衣、手持佩劍、頭戴白色假發的黑人。這位不就是遊戲里的法蘭西劍聖嗎?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劍聖你這麼厲害怎麼不去單挑科西嘉國王呢

現實遠比遊戲要傳奇。博洛涅的父親是梅斯市議員喬治·德·博洛涅·聖喬治(聖喬治是他家經營的一家種植園的名字,並非貴族封號,雖然博洛涅的父親確實擁有貴族頭銜),母親則是家里的一個女僕——一位來自非洲的16歲黑人奴隸少女。雖然父親是貴族,但是身為私生子(何況還是混血)的他並沒有繼承父親貴族頭銜的資格。

在13歲時,博洛涅就被父親送往擊劍學校學習,結果意外發現了自己的劍術天賦。據說15歲的時候博洛涅就已經擁有問鼎最強劍士的實力了,17歲時就已經擁有了無人能及的出劍速度。21歲時,博洛涅擊敗了魯昂的劍術大師皮卡德,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畢業後的博洛涅被任命為國王的保鏢和騎士。此後他自封了一個「聖喬治騎士」的頭銜,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法蘭西劍聖。

這還沒完,24歲的時候,博洛涅加入了交響樂團,此後幾年間他又先後當上了樂團首席和指揮,同時開始嘗試作曲。他的人脈遍布音樂界——海頓、莫扎特、薩列里這些維也納頂流作曲家都是他的熟人。博洛涅自己甚至還有個「黑莫扎特」的外號。

在大革命後博洛涅被革命政府任命為一支非洲軍團的指揮,走上了人生巔峰。可惜經歷了戰場上的失利和國內的政局動盪後,博洛涅最後被撤職,並在鬱郁寡歡中去世——甚至還有人污衊他的音樂活動是反革命行為。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革命不只有浪漫,也伴隨著腥風血雨(讓·杜普萊西-貝爾托《攻占杜樂麗宮》(1793))

文武雙全,仿佛遊戲主角一般的前半生,以及虎頭蛇尾的後半生,兩相對比之下令人唏噓。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博洛涅沒有做錯任何事,他只不過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罷了,畢竟大革命里下場比他慘的人還有千千萬萬呢。

言歸正傳,《千爵史詩》中出現的三首博洛涅的曲子中,前兩首都是決鬥小遊戲時的曲子,對於一位劍聖音樂家來說這是最合適的選曲了。

第一首曲子是一首四重奏,四重奏顧名思義就是四種樂器的合奏,可以用四聲部合唱來類比。弦樂四重奏的標準配置是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小提琴的聲音對應女高音和女低音,中提琴的聲音對應男高音,大提琴對應男低音。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弦樂四重奏是古典時期典型的室內樂

這首曲子同時也是一首迴旋曲,迴旋曲的特點是主旋律會不斷重復(一般至少重復三次,首尾各一次,中間一次),同時在重復的主旋律之間插入一些其他旋律,這種特點被稱為迴旋曲式。例如博洛涅這首曲子的結構為ABABA,A旋律出現了三次——首尾各一次,中間一次,而在相鄰的兩個A之間分別插了兩個B進來,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迴旋曲。

第二首曲子是一首芭蕾舞曲。舞曲一般都遵從迴旋曲式,比如本曲的結構為AABA CCDC AABA,也屬於一種不太典型的迴旋曲。

而第三首曲子聽起來和前兩首大相逕庭,是不是覺得第三首的情感馬上變得悲傷了起來?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第三首曲子的節奏導致的。(當然,中間插進來的那一段小提琴也對悲傷氛圍的渲染功不可沒。)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節拍器,常用來統一節奏

節奏的概念很好理解,就是曲子的速度。越快的曲子聽起來越緊張,或者越熱烈,或者越輕快,而越慢的曲子聽起來越平靜,或者越悲傷,或者越莊重。節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首曲子的感情基調。

第三首曲子的節奏是柔板(Adagio),而前兩首則是快板(Allegro),快板的速度幾乎是柔板的兩倍,所以聽起來非常激烈。其他常見的節奏還有急板(Presto,比快板還快),廣板(Largo,比柔板還慢),小快板(Allegretto)、中板(Moderato)、小行板(Andantino)、行板(Andante)等,這幾個節奏介於快板和柔板之間,且越往後越慢。

順帶一提,不知道有沒有人好奇過,既然樂團里每個人都能看自己的譜來演奏,那為什麼還需要指揮,指揮到底指揮的是什麼?實際上指揮最大的職能就是統一所有人的節奏,如果節奏不能統一就無法形成和聲了。而且指揮是有一定的發揮餘地的,哪怕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指揮手下也可能表現得完全不同。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指揮是樂團的中心,也是樂團的靈魂(《Symphonica》)

最後終於來到交響樂的部分了:

27 – Francoeur Simphonie du Festin Royal de Monseigneur Le Comte D’Artois, Suite in G Minor, Ouverture

弗朗科爾–阿爾圖瓦伯爵皇家宴會交響曲,G小調組曲,序曲

28 – F.Francoeur Simphonie du Festin Royal de Monseigneur Le Comte D’Artois, Suite in G Minor, Contredanse

弗朗科爾–阿爾圖瓦伯爵皇家宴會交響曲,G小調組曲,對面舞曲

交響樂是規模最為宏大的音樂,包括了弦樂、銅管、木管、打擊樂器等,有時候還會包含管風琴、人聲等亂七八糟的樂器。構成復雜,聲部眾多,氣勢磅礴。

從遊戲中的這兩首皇家宴會交響曲中或許可見一斑。這兩首交響樂被用在了結局的凡爾賽宮中,同時也擔當著烘托遊戲高潮氛圍的重任。這里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這兩首曲子的作曲者,弗朗索瓦·弗朗科爾正是歷史上路易十五的宮廷樂師。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國王駕到!

在這兩首曲子中,第一首曲子是一首「序曲」。序曲其實就是主題曲的意思,在歌劇或組曲中第一個演奏的就是序曲,用來點出整部作品的主題。可以類比為動畫和影視劇的片頭曲,或者遊戲的主菜單音樂。

而第二首又是一首舞曲,還記得嗎,舞曲一般都是迴旋曲,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拆一下這首曲子的結構,看看符不符合迴旋曲的特點。

交響樂是古典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聽交響樂的學問也非常大。不過我覺得,作為一個業余聽眾,能夠從交響樂中分辨出不同的樂器就已經足夠了,再精深的東西實在沒什麼必要。聽音樂嘛,感到「好聽」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掉書袋式的藝術鑒賞其實不是什麼好事。

唯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交響樂一般都是四個樂章,總長動輒幾十分鍾到一個小時出頭,絕對不要跳著聽,也不要只挑好聽的部分聽!一定要把完整的曲子全部聽下來(有條件的去聽現場演奏是最好的,畢竟現場版可沒有提供跳過的選項)。跳著聽交響樂就和跳著讀小說一樣,或者開修改器玩遊戲一樣,我並不認為這種快餐化的做法是欣賞藝術的正確方式。

四、狂野的浪漫主義音樂

隨著拿破侖的鐵蹄粉碎了歐洲的封建制度,隆隆作響的蒸汽機斬斷了農民與土地的最後一絲聯系。進入19世紀後,整個世界都迎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音樂界自然也不例外。

正如巴赫令巴洛克音樂到達了極致而開啟了古典主義的時代一樣,貝多芬則令古典主義達到了極致而開啟了浪漫主義的時代。《千爵史詩》的劇情在此時早已結束,但法蘭西的革命尚未成功,古典樂的發展同樣也沒有結束。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路德維希·范·貝多芬(1770-1827),交響樂之王,命運的鎖喉者

所謂浪漫主義音樂,顧名思義,就是重視抒情的音樂,如同李白的詩歌一樣狂放不羈。在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家們徹底放飛了自我,拋棄了古典時期和巴洛克時期的繁文縟節,真正把音樂當成了一種表達情感的工具。

浪漫主義音樂能說的實在太多,但是在《千爵史詩》中,浪漫主義的音樂只有兩首。先來看第一首:

21 – C. Debussy Preludes, Book I, II.
Voiles

德彪西–前奏曲,第1卷第2號 帆

由於作曲家們的放飛自我,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流派非常多,德彪西的印象主義音樂是一個代表。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克勞德·德彪西(1862-1918),非常不喜歡被別人稱為印象派的印象派音樂家

說到德彪西最著名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曲子,那自然是月光(Clair de lune)了。正如印象派油畫是用零散的色塊來組成畫面一樣,印象派音樂則使用零散的音符來組成樂曲,相鄰的音符間存在著大量的留白。而這塊留白,正是交給演奏者和聽眾自己去填補的(有人說,德彪西的曲子要彈出來很簡單,但要彈出感情很難,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演奏者在留白上是有發揮的空間的)。印象派音樂一般會給人帶來一種寧靜感。印象派音樂也被稱為一個人的流派,因為這個流派基本上只有德彪西一個人。

可以注意到,這首前奏曲有一個標題叫做「帆」(雖然這個翻譯可能存在歧義),說明這是一首標題音樂。標題音樂指的是有標題的音樂(廢話)。要注意標題是一個具體的詞,比如「帆」、「月光」、「悲愴」這些都是標題,而像什麼「弦樂小夜曲」、「9號交響曲」、「鋼琴奏鳴曲」之類的通通不是標題。用宋詞來類比的話這些東西相當於詞牌名,每一首詞都有詞牌名,但不是每一首詞都有標題的。

標題點出了一首曲子的主題,比如說這首曲子既然名字叫做帆,那麼可以想像音樂家想要表達「大海上的一艘帆船」這麼一個意象,這樣在聽音樂的時候腦海里就可以形成畫面了。標題只是一個詞,怎麼想像這個詞完全取決於演奏者和聽眾自己,存在很大的解讀空間。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大概是這種感覺吧(文森特·威廉·梵谷《濱海聖瑪麗附近的海景》(1888))

因為浪漫主義音樂要求抒情,所以很多浪漫主義音樂都會選擇標題音樂的形式。標題有助於構建一個具體的意象,有助於喚起聽眾的感情。

雖然德彪西的這首原曲是鋼琴曲,但是有沒有覺得遊戲里的這首曲子聽起來不像是鋼琴?不像就對了,因為遊戲里的版本是用豎琴彈的。遊戲音樂里可以清晰地聽到撥弦聲,表明了這一定是某種弦樂器而不可能是鋼琴。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豎琴不但是經典的弦樂器,同時也是愛爾蘭的國徽

而下面這首曲子則代表了另一種與印象主義不同,但同樣屬於浪漫主義的風格:

03 – B. Bartok Romanian Folk Dances,
III. In One Spot

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3號

這是一首民族音樂。一直以來,學院派古典樂作為陽春白雪,和民謠的下里巴人是有一條清晰的鴻溝的。而隨著19世紀民族主義思潮的崛起,音樂家們逐漸將本民族的民俗音樂元素加入古典樂的創作中,逐步抹平了這條鴻溝。這樣創作出來的就是民族音樂。

說到民族音樂,中國也有自己的民族音樂,比如說冼星海的音樂將西式古典樂的技法與中國民俗音樂元素相結合,就創作出了中國自己的民族音樂,在抗戰時鼓舞了一代人。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黃河大合唱

說回巴托克,他作為匈牙利的音樂家,創作的主要是匈牙利及其附近國家的民族音樂。羅馬尼亞作為匈牙利的鄰國,兩國在文化和民族上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巴托克要給羅馬尼亞創作民族音樂了。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畢竟匈牙利可是和羅馬尼亞親如兄弟的

可以注意到,本曲是使用木管樂器演奏的。木管樂的特點是音色非常柔和、悠揚,自帶一種神秘氣息。與聒噪的銅管形成了鮮明對比。

五、古典樂的未來

世界大戰的炮火聲,不但終結了歐洲一整個世紀的黃金時代,同時也為浪漫主義音樂畫上了一個休止符。但是古典音樂死了嗎?不,古典樂不但沒有死,甚至至今也在散發著歷久彌新的活力。

在《千爵史詩》中還有很多原創的音樂,它們雖然創作於今天,卻依然屬於古典樂的范疇。因為定義古典樂的是曲風,而不是作曲的年代。在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現代古典樂作品被創作出來——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作為遊戲和影視作品的配樂。古典樂就像空氣一樣,每個人都生活於其中,卻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好評如潮的《神界原罪2》同樣也使用了大量的原創古典樂作為背景音樂

古典樂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恰恰相反,古典樂具有很強的適應力和生命力。在過去的幾百年間古典樂在每一個時代都能採納那個時代的特色,發展出對應那個時代的流派。一個時代終究會終結,但古典樂不會,它只會進入下一個時代,然後採納下一個時代的特色。

從《千爵史詩》開始的古典樂入門音樂是不會停止的,音樂隨時都在我們身邊(《TARI TARI》)

在幾百年後,當人類進入了太空時代,或許已經不會有人記得搖滾天王們的名字了,但也一定會有人記得莫扎特和柴可夫斯基的名字;或許不會有人用神經植入體在腦內循環洗腦神曲了,但也一定會有人在宇宙飛船上播放著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或是霍爾斯特的《木星》。

畢竟,古典樂擁有著超越時間的力量。

(全文完)

才疏學淺,必有謬誤。歡迎在評論區批評指正。

後排聲明:本文中所有照片、掃描件和示意圖均來自維基共享資源和公有領域。所有遊戲、電影、動畫截圖均出於介紹或評論作品的目的而使用。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