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可愛行為大賞

不久前,我無意間在小紅書上刷到了一個文章,文章的內容是博主和她的媽媽聊天,媽媽在分享自己在動森里的見聞,咨詢在遊戲遇到的不懂的問題。比如,在一開始,媽媽跟弟弟一起花了很久時間思考,才在動森里給自己的小島取名叫」快樂布吉島「,給自己的小人取名叫」我會川普「(因為媽媽說話帶著濃烈的川普音),又比如視頻里還分享了媽媽為了釣魚,將帳篷支在海邊,將釣起來的各種稀有魚類放在魚缸里擺起來觀賞等各種媽媽的遊戲內行為。博主的媽媽甚至沉迷到一上島就玩了個通宵。

這個分享媽媽玩動森的文章讓我產生了好奇——是不是有不少人帶媽媽玩動森,而因此被帶入坑的媽媽又是怎麼玩動森的呢?在搜索了相關的關鍵詞後,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看到了不同的媽媽們玩動森的可愛模式,也看到了在動森里,玩家和媽媽一起收獲的愛與陪伴。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可愛行為大賞博主的媽媽分享自己吊上來的稀有魚類

在一切開始之前,先要解決媽媽們的入門問題。幾位熱心的博主做了非常詳細按鍵入門指南,從最基礎的行為操作,到裝扮小屋說明書,供媽媽們輕松跨過玩動森的第一道坎——通過按鍵操作遊戲。一人做指南,造福千萬家。看底下評論反饋,許多的帶媽媽玩動森的女兒們都會將這份指南轉發給媽媽,幫助媽媽走入動森世界。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可愛行為大賞

學會了基礎的按鍵操作之後,媽媽們上島了。在研究了許多個文章之後,我發現了媽媽們玩動森的一些共同特點。這些特點有些與普通的動森玩家相同,有些則充滿了「媽媽特色」。

沉迷

沉迷大概是所有動森玩家的共性,大部分玩家在上島後都不可避免地被吸引從而成為一個超級「肝帝」,但是媽媽們的沉迷又帶了一些媽媽獨有的色彩。她們的沉迷也分等級,症狀輕一點的,天天在島上釣魚抓蟲,一干就是幾小時。有些爸爸媽媽也不玩動森的全部內容,就拿著女兒的NS,上女兒的島釣魚。看來中年男人不止在現實中熱愛釣魚,在虛擬世界里他們也難抵釣魚誘惑。症狀稍微嚴重一點的,為了玩動森,廣場舞不跳了,不送女兒上班了,午休也不睡了,有媽媽甚至想要為了節省出一些時間,午休不回家,直接在單位里面玩動森,充分利用好每一分能利用的時間。而症狀極其嚴重的,則是開頭所講的那種媽媽,一上島直接玩了個通宵。還有個媽媽也是重度沉迷的典型。女兒在大半夜起來上廁所,發現客廳的電視機發出幽幽螢光,過去一看,是媽媽坐在沙發上靠著沙發邊,邊玩動森邊做筆記。也有一貫節儉的媽媽,出於省錢的考慮,本來與女兒共用一台NS玩動森,最後也禁不住可以時時玩動森的誘惑,答應了女兒的建議,接受了女兒的禮物,從而擁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掌機。

好奇

媽媽們在初登島時,由於人不生地不熟,會產生很多的疑問。從低階的問題比如魚怎麼釣、池塘怎麼挖、怎麼邀請小動物、怎麼增加小動物的好感度、怎麼裝扮小家,再慢慢進化到高階的問題如小動物搬家機制、大頭菜怎麼炒等等,媽媽化身為問題大王,遇到問題就向女兒請教。也有媽媽會熱情邀請女兒登島「指導」工作,請女兒指出可以改進的地方。在一次次的提問中,媽媽逐漸從一個動森小萌新,成長成高齡動森高手。

在動森這個虛擬的世界里,媽媽變成那個初涉世間、懵懵懂懂的好奇寶寶,天天問東問西,女兒則變成了無所不知的」全知全能者「,回答媽媽各種千奇八怪的問題,像極了我們小時候的相處。只是在動森里,母女的身份仿佛倒置過來,媽媽體驗了一把做「提問者」的小小女兒的感覺,女兒則體驗了一把做「回答者」的媽媽的感覺。

認真

這大概是媽媽們最大的特點,在我翻看了很多文章之後,發現媽媽游完遊戲的最大特點,就是認真。她們的認真體現在很多的方面。

比如在動森也追求嚴格的作息時間。五點准時起床砍石頭,檢查今日會來的NPC是哪位。九點准時到裁縫店買衣服,逛一圈後將最漂亮的衣服買下來,送給最喜歡的小動物。下午搭船出海一次,回來還要下海撈滿海鮮。晚上吃完晚飯後再到島上做最後的視察,看看幾位NPC有沒有登島,最後在九點半准時操縱著小人回屋上床休息。每天上島時間固定,自律得很。

比如認真做筆記,有媽媽專門准備好一本動森記錄本,將她認為的每天在島里發生的重要事情記錄下來,內容涵蓋了很多方面,包括今天來了哪個NPC,詳細到記錄NPC光臨的時間和離去的時間,中間停留的時長、哪個小動物產生了離開的念頭、各種果蔬海鮮的價格、流星許願的方法、以及島內小動物們的喜好等等。她們通過記錄的方式去摸索瞭解動森世界的規律。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可愛行為大賞國外一網友媽媽的動森筆記

比如她們玩遊戲追求一種講究的「真實感」,就像她們在日常生活中那樣。在幹活的時候要穿上幹活專用的牛仔背帶褲作施工服再開始幹活、每天睡覺前或是下雨時都要操縱小人回家防止小人在外面過夜會「發生危險的事情」或者淋到雨、在進入小屋後,操縱小人脫鞋子脫衣服再進入臥室等等。

又比如她們會追求一種「儀式感」,將小人捏成很像自己或是女兒的模樣,將房屋內部裝飾得跟家里很像等。媽媽像在日常生活認真生活那樣認真經營著在動森里的家。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可愛行為大賞力求追求還原的媽媽廚房

她們的認真,好像把動森當成了一個真實的世界,將日常世界中對待生活的嚴謹認真,也帶進了動森世界來。

其他的可愛行為

除了以上的特點之外,還有一些媽媽的行為過於可愛,我想要單獨拿出來一一說說。

第一位出場的媽媽是在動森有著奇怪愛好的媽媽。這位媽媽喜歡看動森里的小動物唱歌跳舞,常常一看就是好久時間。她甚至為了大熊跳舞,熬夜到了晚上三點。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可愛行為大賞

第二位出場的媽媽是一個有著奇怪的執著追求的媽媽。這位媽媽拿出紙和筆,手和嘴巴都在算自己的果蔬海鮮的庫存情況和可以賣出的總價格,一定要算到剛好能賣出10萬時,一鼓作氣將自己的所有庫存全部賣掉。媽媽大概是可以在這種過程中感受到極大的快樂。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可愛行為大賞

第三位出場的媽媽是一個「囤積癖」媽媽。她喜歡一口氣在島上囤積滿滿的素材,中午一點的時候說要把她的東西放到女兒的島上,回頭再來拿,等女兒回家一看,媽媽一直在一趟一趟地搬運,一直搬運到晚上九點,足足搬運了八個小時,女兒的島上也變成滿滿當當的素材島。真是將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節儉愛財」充分在動森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可愛行為大賞島上密密麻麻全是搬運的素材

最後一位媽媽是「超凡脫俗」 的媽媽。一般來說,大家族群里常常會有一些跟風型愛好。比如我家的大家族群,三姑六婆們最愛分享的就是兩件事,一個是她們日常做的較難處理的料理,另一個則是她們養出來的美麗鮮花。而這位「超凡脫俗」的媽媽,家族群里的新風尚是練習書法,大家熱情高漲,紛紛展示書法作品。但是這位媽媽巍然不動,寫字多累啊,她選擇沉迷動森。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可愛行為大賞書法不如動森香

以上是媽媽們玩動森的一些共同特點,這些特點既有普通玩家都有的特性,也都帶有很強的「媽媽」色彩,一看就讓人覺得,啊,是媽媽會做出的行為,可愛又認真。

下面要說的,是帶媽媽玩動森帶來的情感聯結。也是我覺得媽媽玩動森里最讓人感動的部分。

在動森里,你也是我最愛的小寶貝

此處先有一個小聲明,雖然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媽媽玩動森」,但其實也包括了「爸爸」,重點是子女帶著父母一起玩動森。說完了這個聲明,接下里就可以分享接下來的事例。

一個玩家分享自己的爸爸在玩動森的時候,時不時就把好看的衣服和大錢袋分享給她,又將巨大的泰迪熊放在她的屋子門口送給她,把做的花環之類的小手工掛在她的門上。她不喜歡工具壞了要重做這件事,她的爸爸就做了一大堆各類型的工具放在工具台旁邊,這樣她的工具壞了直接去拿就行,不需要再去做她不喜歡做的事情。

而有些媽媽則天天在動森辛辛苦苦賺錢給女兒還房貸,反之女兒則天天跑服裝店斥巨資換裝。也有女兒整天在島上挖坑,不收拾隨身物品,裝不下就在隨手挖個坑埋起來,媽媽就在後面給女兒擦屁股。

即便是在動森里,爸爸媽媽也還是把自己的小孩當成是最愛的小寶貝,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她們,幫忙解決她們不想解決的問題,無條件地寵著她們。

在動森里,收獲愛與陪伴

這是「帶媽媽玩動森」里,我覺得最為感動的一部分。有不少的玩家,她們與媽媽並不處在同一個城市,平時一年可能就只能見一次面,這幾年因為疫情關系,甚至可能已經好幾年都沒有見面。但是動森給了她們一個相處的平台,去彼此陪伴。因為動森,她們有了共同的興趣愛好,因而在平時的聯系中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分享動森中的趣事,彼此的聯絡比以前更加緊密。而在動森的世界里,她們可以一起看煙花,一起看流星,一起自拍,彼此串門,一起做各種事情。現實中遙遠的地理距離,因為動森而被打破,通過動森世界,她們實現了另一種的陪伴,就仿佛她們此刻就在一起。而這種陪伴,也許只有超高自由度的動森可以做到。

我帶媽媽玩動森——媽媽們的可愛行為大賞在動森里與媽媽自拍

除了陪伴,也有其他一些感人的故事。推特上有一位患癌症的媽媽,想要在化療期間擁有一台NS,於是她的女兒給她購買了動森版的NS主機和動森來供媽媽在痛苦的化療期遊玩。

而早在NDSL時代發售的動森版本時,國外就有一個小哥,一開始是與媽媽一起玩動森,後來媽媽因為生病去世了,小哥也沒有再玩動森。直到某天小哥重新打開動森,發現他媽媽給他郵寄了好多包裹和信件。有些媽媽在玩動森的時候,也會收到動森里面的「媽媽」的信件,她們會覺得這是已經去世的媽媽給她們寄的。同樣的,有些玩家也會因為自己的媽媽已經去世,但在動森里可以收到媽媽的郵件,讓她們覺得媽媽還在,而一直離不開這個遊戲。

我還看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是玩家的媽媽第一次釣魚釣到了小龍蝦, 邀請她去島上一起吃小龍蝦慶祝一下,玩家在媽媽的島上瞎逛的時候,發現媽媽在最高的懸崖邊上給她逝去的外公外婆造了一個小小的墓園,其中一朵白菊花還變異成了紫色。這個遊戲變成了去世親人和在世的人之間的一個聯結。

總結

在國內外各大社交平台看完各個文章之後,我發現「帶媽媽玩動森」是一個聲量不小的行為。

在不同的分享內容下,我們可以看到媽媽們玩動森的一些普遍特點,她們像個孩子一樣沉迷其中,又如同個孩子般好奇好學,她們慢慢從一個什麼也不會的動森萌新,變成一個老練的動森老手。她們認真對待動森這個遊戲,一如她們認真對待自己的生活。她們將動森世界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個延伸,在日常生活里媽媽怎麼樣做,在動森里媽媽也那樣做。媽媽們還會在動森里做出一些可愛的行為,這些行為既孩子氣,同時又很「媽媽」。

更為重要的是,帶媽媽玩動森,讓我們看到兩代人一起玩遊戲所帶來的愛與陪伴。媽媽和女兒的關系,在動森里面也不會改變,媽媽會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女兒,會幫忙解決女兒頭疼的問題給女兒擦屁股,無限地包容著女兒的行為。而動森也給了她們陪伴的空間。所愛隔山海,她們身處不同的城市無法相見,在以前,她們保持的聯系的方式,可能僅僅就是微信聊天和視頻,而現在,她們多了一個途徑,她們可以在動森的世界里相會,在這個高自由度的世界里,在這個跟現實世界有點相似又不完全相似的童話世界里,一起做各種她們想做的事情。

兒時的我們,被自己的爸爸媽媽帶領走入遊戲世界。我還記得小時候被爸爸教著玩《世紀帝國》《CS 1.5》的場景,也記得爸爸幫我建號,兩個人一起玩《飛飛》的快樂,也記得媽媽帶著我玩《泡泡堂》的欣喜。當時的我笨拙又愛玩,爸爸媽媽總是包容著我,耐心地教我玩。如今,我長大了,他們也早已不玩遊戲。但「帶著媽媽玩動森」讓我看到了我們再次一起玩遊戲的可能。我試探性地問他們的想法,他們表示可以嘗試。下次回家,我就帶著我的ns回家,帶上全家樂的那些遊戲《馬車》《馬網》…..這一次,換我來做教他們玩遊戲的那個人。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