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如今在微信訂閱號頁面搜索「弟弟」兩個字,會跳出來許多詭異的文章。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它們字體較大,排版五顏六色,內容像是在敘述給特定某位親人的。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這位親人大部分情況被稱為「姐姐」,筆者則自稱「弟弟」。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弟弟」在向「姐姐」問好,隨後開始說一些生活上的難事。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這些內容,乍一看會以為是一對姐弟正以公眾號為媒介進行書信往來,但實際卻並沒有這麼溫情。這是一種並非十分新穎但確實離奇的情感詐騙方式:「弟弟式詐騙」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所謂「弟弟式詐騙」,是一種針對老年女性的情感詐騙手法:施騙者偽裝成一位中年男性,藉助社交媒體平台發送一些含情脈脈的求愛文章或視頻,以此誘導中老年婦女進行打賞。

它利用的是一個常見現象:很多中老年人無法理解社交媒體的概念,他們會認為所看到的一切內容都是單獨發送給自己的。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大部分人最初見到這種詐騙手法時,是在「假男明星靳東」上:在短視頻平台上,一詐騙團伙偽造成靳東,騙取多位老年婦女錢財;隨後便是抖音網紅秀才:在秀才剛走入公眾視野的時期,偽裝成秀才的帳號也四處興起。

如今走入訂閱號平台的這些「弟弟帳號」也是同樣:它們把自己的每篇文章偽裝成一封信,推往每個可能掉入情感陷阱的老年女性。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在文章開頭,這些虛擬「弟弟」大多會提前點名這是一封信件。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隨後向「姐姐」問好,表達一些想念和愛意。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在這表達情感的字里行間,「弟弟」時常是自卑的。他仿佛敏感又缺乏關愛,總是對「姐姐」的關心無比感謝;它又溫柔而有禮,對螢幕前的「姐姐」總有說不完的想念。

只不過在大段的溫情過後,「弟弟」又會話鋒一轉:遇到麻煩了,需要「姐姐」的幫助。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麻煩」可能是指出了車禍、工作出了問題,又或者是參加歌唱比賽需要人氣。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一番急切訴苦過後,「弟弟」們很快便把話題引導到「點擊下方的感謝作者」上。

他們的話術很巧妙:選擇下方的xxx數字/幫弟弟增加xxx的人氣。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全都規避使用了「金額」這兩個字。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下方的「感謝作者」並非是公眾號自帶的「贊賞」功能,而是一個用圖片偽裝成文末贊賞的小程序。點擊之後會轉入一個贊賞平台,點擊數字後會正常進行付款流程。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很多位「弟弟」設置的最低檔位是30-50元不等,最高數百元。

也因為是利用了外部贊賞平台,所以我們目前無法得知贊賞的人數和金額——可能比想像得要多,也可能只是很少的數額。

但它的確透露出一個可怕的現象:這樣的「弟弟式詐騙」正越來越多,形式恐怕也會越來越刁鑽了。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在小紅書上,已經陸續開始有年輕人發現自己的長輩被「弟弟帳號」誘騙。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圖上這位博主說,自己的姥姥就是訂閱了這種帳號。她認為對方是一位舊友,並對此深信不疑。即便家人輪番勸解,甚至帶著去警局做了反詐教育,但仍然堅持相信文章背後坐著的並非是騙子而是彬彬有禮的「弟弟」。

評論區里,有不少人已經為長輩被欺騙的博主出了許多主意。而大部分人的建議,基本都落到「多陪伴」上。

在早些時間,小姨大概也會斬釘截鐵地以此作結,只不過在看過許多類似案例後,雖說還是會擠出這三個字,但心里會覺得有些無力。

比如在這個姥姥被騙的案例中,博主就表示自己並非乏於陪伴,不僅一直住在一起,也會帶著出去玩,可就是架不住老人執拗。

「多陪伴+反詐教育+心理疏導」這套普遍被認為最有力的組合拳,已經被博主使出,但仍無濟於事。

因為它們很難彌補老年人生命中愛情的缺位。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想起近來在社交媒體上常刷到的話題:一些年輕人說自己在「對童年進行報復性補償」。大概意思就是,他們大量購買買一些小時候沒能吃到的稍貴零食,比如包裝花哨的巧克力,以此「慷慨宴請童年的自己」。

欺騙中老年婦女的「帥弟公眾號」,正在大規模出現

這些人大多已經二十來歲了,早過了對零食如飢似渴的年紀。但還是控制不住想吃,用來滿足心靈而不是味蕾上的需要。

我時常認為,很多老年人會因為這些看似「離奇」的方式被騙,除去騙子的惡意引導,或許也是出於一種報復性補償的心態。

像小孩與花哨的巧克力,吃著長大,就會發覺其實它也沒那麼好,齁甜,大多還是代可可脂的,所以年紀到了,就放下了。

那些沒有這種祛魅機會的小孩,卻始終會被外邊的包裝吸引,心里念著這是消費主義陷阱,但還是飛蛾撲火式地,想去嘗嘗滋味。

所以,如果你家中長輩不幸遇到這類騙局,除了那套陪伴組合拳,小姨還另外有個建議:盡量不要怒於他們的「不爭氣」,不要質問「是不是就那麼缺愛?。因為很多時候,確實是的。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