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淺析 20 世紀以來美國流...

淺析 20 世紀以來美國流行音樂類藝人的表演服飾(一)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目錄

一、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1、在美國歷史洪流中相互依靠的音樂與服飾

2、美國表演服飾的在不同時代下的特點(20 世紀至今)

二、流行音樂類藝人的表演服飾實例分析

1、主要造型風格的由來及其特點

(1) Drama Queen

(2) Gentry Pop

(3) Lollypop

(4) Teen pop

(5) Hip hop

2、綜合特點

(1) 商業化的「個性」

(2) 日漸清晰的霓虹文化

(3) 直面對「sex」的審美理想

1) 性別模糊

2) 種族審美

三、美國舞台表演服飾的借鑒性

1、文化帶入感強

(1) 「危險感」再現

(2) 增添服飾的儀式感

2、注重服飾運作時的效果

(1) 舞台形式對表演服飾的影響

3、表演服飾在設計上的主要特點

(2)更注重功能價值

(3)設計實驗性強

四、舞台表演服飾對大眾服飾文化的影響

淺析 20 世紀以來美國流行音樂類藝人的表演服飾(一)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在服裝設計實踐中導師經常以「目標人群」作為引導,ᨀ醒學生設計時不能把目光局限在服飾本身,還需要考慮服飾所服務的人群,「衣為人設」。在「目標人群」中所包含的內容有活動場所以及活動內容,對流行音樂類藝人來說,他們的活動場所一般集中在舞台表演,活動內容是對音樂進行演繹。所以他們的音樂作品為表達思緒的主要載體,進而發展出服務觀眾的舞台表演,在兩者的交叉環境中衍生出所謂的「表演服飾」。

1、在美國歷史洪流中相互依靠的音樂與服飾

由「衣為人設」可見,不同類型的音樂人也會有與其相對的造型風格和服飾單品,例如爵士樂與西裝禮服,搖滾樂與皮衣網襪,說唱與大金項鏈和寬松體恤,但流行樂因其結構元素極為綜合多元的風格,在造型風格上很難簡單定義。所以,雖然多種多樣的音樂風格一直在時代潮流中相互並進且交融著,但是在不同時代的大背景下還是只有某一類音樂風格會連帶著它標志性的造型風格受大眾熟知喜愛與效仿,而某幾類則會被掩蓋在所謂潮流的背面無法被大眾全面接觸。這一現象就引現出了如今人們常說的流行音樂(也叫大眾音樂)與流行風尚以及小眾音樂與另類風格。若要從美國流行樂史的視角來賞析美國表演服飾的發展,我們就得先大概了解一下流行音樂在不同時期的時代大背景下的發展情況,與其帶動的階段性服飾流行風潮。

2、美國表演服飾的在不同時代下的特點(20 世紀至今)

從根本上說,流行音樂應該從 19 世紀美國工業文明興起說起,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豐富生活的同時也促使著音樂的長足發展,而 19 世紀末美國在縫紉機技術上的進步與對其壟斷性的生產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象著美飾在製作技術與設計風格上多元化的發展。在 20 世紀上半葉美國經歷著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音樂並沒有發展為大眾的生活必需品,它主要為上層階級的少數人群服務,ᨀ供生活消遣,戰時也以慰問演出的方式進入軍營表演。在 20 世紀 50 年代以前美國流行的音樂多誕生於樂隊樂團,音樂風格以 jazz 爵士樂和 blues 布魯斯為主,所以那時樂手的表演服多為西裝禮服,體面而精緻。

淺析 20 世紀以來美國流行音樂類藝人的表演服飾(一)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淺析 20 世紀以來美國流行音樂類藝人的表演服飾(一)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而在常被視為美國繁榮時代的 20 世紀 50 年代。美國經濟漸漸穩定,開始有了以藝術填充生活的需求,同時人們的安居樂業也使一個生育高峰期出現,那時青少年的數量空前增長。由此美國進入了一個新藝術風潮鼎盛時期,流行音樂與服飾風格也呈現出多元化的局勢,中產階級以上的白人穿著馬可龍色系的連衣裙與筆挺的西裝聽舒緩安寧的叮砰巷歌曲;黑人男性穿著 Dishki(花哨的寬松襯衫)隨著以 blues 布魯斯為主的節奏搖擺;中西部農村聽眾則穿著舒適的體恤和皮靴聽著歡快的與農村生活相關的 country 鄉村音樂;而那些「沒有像父輩那樣經歷過戰爭和苦難,不再跟隨父母欣賞那些多愁善感的流行歌曲」的一批年輕人,創作出簡單有力直白且節奏強烈的 ruck 搖滾樂,他們帶著鉚釘配飾,磨破的牛仔褲,從內而外的與父輩相對而行。而「貓王」Elvis Presley(埃爾維斯普萊斯利)便是 50 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藝人,他以當時極具爭議的舞台表演(如扭動臀部等大幅度動作)贏的眾多青年人喜愛,表演造型也極具標志性,緊身連體衣和鑲滿亮片的夾克等都深深的影響著許多後輩藝人。

淺析 20 世紀以來美國流行音樂類藝人的表演服飾(一)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淺析 20 世紀以來美國流行音樂類藝人的表演服飾(一)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到了「時尚放縱的 60 年代」。美國經歷著反抗越南戰爭的遊行,民權運動,女權運動,黑人運動,學生運動和1 源於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和傳統信仰的缺失,年輕人的迷惘和與日俱增的社會責任感產生了強烈的碰撞,在搖滾樂的催化下,年輕人開始融合這些矛盾,最終形成了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完全自發而純粹精神的嬉皮士運動。大批的波西米亞主義者「Hips(嬉皮士)」由此誕生,他們用公共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來表達著政治理念。而被他們視為集體宗教的則是搖滾樂,也是在那個時期出現了現今最被年輕追捧的表演形式- 「演唱會」(但與現在流行的「音樂節」形式更貼近),嬉皮士們總是穿著極舊的或自行 DIY 過的服飾聚集,一些效仿著吉普賽人自由又神秘的民族風格;一些受英倫搖滾的影響;一些以美國西部不羈狂野的牛仔為參考,他們留著長發,頭帶寬檐帽(草帽或牛仔帽),身披色彩斑斕的鬥篷,棉麻花裙,嵌滿徽章的皮衣和緊身喇叭褲與皮靴。嬉皮士的集會就像一場巨大的狂歡,他們一同分享著反抗,毒品和新文化的音樂。他們大力推崇著「愛與和平」「反技術型社會,回歸自然」等理念,交融著女權運動的發展,「性自由」觀念在當時的嬉皮士圈蔓延,他們把「性」僅視為「性」,一種人類的本能,一種表達愛意的方式,這也許就形成了歐美如今對人體更為開放的審美。

淺析 20 世紀以來美國流行音樂類藝人的表演服飾(一)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淺析 20 世紀以來美國流行音樂類藝人的表演服飾(一)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70 年代是「巨星崛起「的時代。由於嬉皮士運動在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達到頂峰,搖滾樂依舊熱度不減,雖然被嬉皮士們推崇的樂隊和歌手大多來自英國,如 Beatles(甲殼蟲樂隊),rolling stone(滾石樂隊),bob Dylan(鮑勃迪倫)和John Lennon(約翰列儂)等,但隨著英國搖滾樂和美國演唱會發展的愈發成熟,對舞台表演形式及表演服飾具有改革和開創性的一批藝人橫空出世,風靡全球(雖然他們也默默的經歷過漫長的藝術積累與風格探索時期),他們開啟了一種「性別模糊」式的演繹風格,也可以說是一種表演型人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國華麗搖滾巨星 David bowie(大衛鮑伊)和他在 1972 年概念專輯中創造並扮演的虛擬太空雌雄同體生物 Ziggy stardust(齊格星辰),同年他也以此形象展開世界巡演,而在 1973 年,他又創造並扮演了 Aladdin sane,其標志性妝容也被視為華麗搖滾的經典之作。而在同時期同樣以戲劇化華麗演出而聞名的搖滾巨星還有 Queen(皇后樂隊)與其主唱 Freddie mercury(弗萊迪摩克瑞),但Freddie 並沒有將自己扮演成其他虛擬人物,他只是演繹著舞台上的另一個自己,就如同他演唱時2 與幾乎所有搖滾歌手最大不同之處,他是在『出賣(selling)』自己的聲音,也就是他標志性的假聲高音唱法。但是這些都是來自英國卻在美國獲得巨大成功的搖滾樂藝人。在 70 年代末,也許是隨著嬉皮士運動的暗淡,也或許是英國及歐洲地區搖滾樂自身發展進入類型分化期(當時的歐洲搖滾開始出現更加多元化和可細分的搖滾類別),美國音樂在一陣漫長的沉浸期過後回歸其主流地位,Michael Jackson(麥可傑克遜),Prince 帶著結合了黑人音樂節奏與白人鄉村音樂及西部音樂風格的流行樂出現,從此帶領了如今被大家所熟知的流行樂與 MTV 的發展,他們身著華服在高台上演繹著劃時代的旋律。也就是在這個巨星涌現的 70 年代,服飾從最初單純的藝人日常裝束(個人風格的展示)發展為對音樂進行完整展示的方式之一。

淺析 20 世紀以來美國流行音樂類藝人的表演服飾(一)從「音樂」與「舞台」中衍生出的表演服飾

80 年代搖滾樂和流行樂開始真正的走向「大流行」,不可一世的天王天後,不拘一格的另類搖滾,不可思議的音樂電視,這一切構成音樂史上前所未有的精彩,「整個流行音樂都似乎要在那十年內燃燒殆盡」。在那個「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年代,流行音樂類藝人們的表演服飾隨著 MTV 電視台的開播,開啟了對大眾流行服飾文化的高強度滲透。而美劇《The Carrie Diaries 凱莉日記》就較為全面的展現了那個時期音樂及大眾服飾風格的走向。時尚大眾化,普通民眾的衣著逐漸向 t 台和明星靠攏,男士服飾為融合優雅與嬉皮的「雅皮士」風格,女士們開始穿著晚禮服小短裙式的服裝工作,大膽的吊帶代替了傳統寬肩帶或有肩服裝,手ᨀ包變成了小手包,臉上的妝容也逐漸個性而艷麗。 而被譽為「流行天王」「流行天後」的 Michael Jackson 和 Madonna 就像是 80 年代的縮影,他們將流行,搖滾,disco 等更多元素融入音樂,舞台表演形式也越來越刺激,結合了更多舞蹈元素,同時他們的表演服飾也如他們的音樂般更加豐富絢麗更具沖擊力。

90 年代美國經濟開始進入巔峰之際,R&B 嘻哈樂在大眾市場獲得突破,甚至可以說主宰了 90 年代,而加大碼休閒運動套裝成了 R&B 歌手的表演標配;同時期也出現了一種叫 Teen pop 的音樂風格,它也可以說是一種「販賣青春」的商業包裝模式,在 20 世紀90 年代的美國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唱片都屬於 Teen pop,當時以此風格模式包裝的風靡全球的藝人們就有 backstreet boys(後街男孩),Britney Spears(小甜甜布蘭妮)和 Christina Aguilera(克里斯蒂娜。阿奎萊拉)等,這一批青春偶像的走紅使得貼身短背心和低腰緊身喇叭褲等氣質活潑但又透露著絲絲性感的嬉皮運動感服飾風靡全球。而 Teen pop 這一極具爭議的音樂風格連帶著它獨特的商業包裝模式從 20 世紀 90 年代活躍至今,如現在知名度較高的 Miley Cyrus,Selena Gomez 都曾簽約童星工廠 Disney,而 Rihanna和 Taylor swift 也都是在 17 歲時發行首專。歐美音樂圈的藝人年齡越來越年輕化,歌舞形式的表演也越來越受大眾歡迎,一時間功能性成為表演服飾的重要條件。

21 世紀初(2000~2009 年),Teen pop 不再只是一種音樂風格,它成為了一種相較成熟且完整的商業包裝模式,藝人將被更全面更強烈的風格感所包裝與推廣。隨著美國「沙拉」般的多種族融合的社會結構愈發豐富,表演服飾的風格元素也更加多元化和年輕化。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