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我們廣東人說話是這樣的。”

1

不久前,網絡上掀起了一陣以「賓周」為首的網際網路發行嘴臭紀錄片《粵韻風華》。

「賓周」在粵語中指的是男性生殖器,曾出現在帶貨主播夏老實的評論區。由於她文案過於夸張,當時有網友在日本生可樂的視頻評論區,魔改了一句經典粵語廣告詞——「日本進口生可樂,飲咗即時無賓周,快滴來試下吧!」

純正的粵語搭配魔性的廣播腔,一時間讓「賓周」這個男性生殖器的代名詞傳遍了整個網際網路。在此以後,網友們也將夏老實稱為「賓周婆」,並不停回懟她的夸張文案。

單從視頻來看,夏老實的帶貨視頻的確有不少槽點,比如在推薦衛生巾時,她張口就是「我每個月都來幾次大姨媽」 ;在推銷各類飲料時,開篇第一句往往是「廣東人夏天不喝水的」。

相對應的,回應她的要麼是滿滿的攻擊性,要麼則是陰陽怪氣。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又比如當她推薦新疆純棉內褲時,網友嘲諷「幾大個嗨要穿甘大條底褲」(多大的閪要穿這麼大的底褲)。基本上,在日本生可樂出圈後,盡管夏老實的視頻數據增長了不少,但評論區一面倒的不滿。

只是,為了最大化攻擊性,評論區里也有不少夾雜了髒話的內容,比如有網友直接回應,「我夏天不飲水,我飲你老媄(我喝你媽)」。直譯成普通話後,我想大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攻擊性。

當然,並非所有網友都懂粵語,所以有時候這些話聽起來可能更像是調侃。畢竟粵語語音語調雖然繁多,但整體偏軟,你並不一定能直接辨別句子中的情緒。

就好比聽完這句「我喝你媽」,不少網友的第一反應,是這位小姐姐的聲音真軟真好聽,感覺很溫柔。殊不知,這妥妥是一句粗口,只是沒有普通話那麼抑揚頓挫罷了。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除此之外,視頻底下還有許多涉及性器官的粗口表達,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在當下網際網路文化環境中,「你他媽」這類標志性粗口往往第一時間就會被ban掉,就算是影視戲劇等文藝作品也限制頗多。相比之下,粵語似乎反而讓人感覺自由與……粗獷。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從抖音平台調性上來說,這些內容大機率在能不能過審之間浮動,只是這個評判標準或許很難確定。比如粵語里光是指代性器官的,就包括「閪(嗨)」「鳩(周)」「柒」「撚」等名詞,以及「屌」這一動詞。

但很多時候,它們往往並非單獨作為副詞強化語氣,而是能形成獨立的表達句子,就像網上常說「好屌啊」就是「好厲害」的意思——當然,粵語一般不會這麼用「屌」。而「好撚熱」中,「撚」又只是作為語氣助詞,無實意。如果把這些話全ban了,恐怕一些常規的「接地氣」對話或許都沒法完整表達出來。

當然,這無傷大雅,建立一個屏蔽詞庫就能解決。真正的難點,在於粵語一些特定詞語的特殊性。舉個例子,粵語的「仆街」聽著似乎就不算什麼好話,但它的直譯僅僅是「撲到在街上」,很難直接定性為粗口。

而且,除了一些常規用法,在網絡上它還經常用於描述一些網絡商業作品的失敗,比如起點網文作者開書後成績不好,就會感慨這本「仆街」了。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而粵語的「小喇叭」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實際意思是「屌那媽」(干你娘),這種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就像普通話不可能把「草」「日」這種日常用字ban掉,粵語自然也不能因此把小喇叭和諧了。

從客觀上來看,這是語言交流、傳播普遍存在的現象,就好比「學最快的永遠是粗口」。但如果考慮方言的傳播,這又是一個不得不糾結的問題。


2

然而,或許很多人都沒想到,盡管日本生可樂讓夏老實成為了眾矢之的,但網友們真正關注的,其實是評論區的「粵韻風華」,即粵語嘴臭集錦。UP賓周俠整理的相關視頻,有好幾個播放量都已經過百萬。

換而言之,日本生可樂的出現,也不過是讓粵韻風華再度破圈。比如B站播放量過百萬的「素質廣東話足球解說」,就涉及到了大量粗口內容。這個視頻如果換成普通話,大機率過不了審,就連字幕都把關鍵部分平替成了「恭喜發財」「大吉利是」等祝福詞。甚至有網友表示,這樣的粵語解說才足夠對味。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視頻源:B站@飛惹

而另一個排隊做核酸的視頻里,拍攝人只是簡單嘴臭了9秒鍾,就獲得了50多萬的播放量。

視頻源:B站@166Hz

視頻「廣東阿卡姆瘋人院」,則可以說是集眾多「粵韻風華」於一體。在視頻里,你可以看到廣東人發瘋、學習生僻字、品味打工文化等多種內容,比如下圖中的「我好撚眼瞓呀」意譯出來就是「我tm困死了」。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圖源:B站@終極馬槍怪

此外,粵語嘴臭視頻除了單純的粗口,往往還會使用大量俚語、歇後語,導致審核難度進一步加大。有時候如果你不夠了解,且不看字幕解釋,即使懂點粵語,也可能聽得雲里霧里。

B站視頻「太子炳教你粵韻風華」就是一個很直觀的例子。視頻中,UP將《七十二家房客》中太子炳罵人片段剪成了一個集錦,里面就提到了「蠄蟝蛤乸」(癩蛤蟆和青蛙)、「躝屍趌路」(滾出去)等專有詞語

說實話,如果站在本地人的角度,把一些嘴臭,或者說敏感詞的使用說成「粵韻風華」,貌似也沒有多大問題。不止一個廣東朋友認為,粵語的特色之一,就是夾雜在日常對話中的那些咸濕(黃色)詞、俚語和歇後語。

只是這些「粵韻風華」也讓人稍微有點擔心——並不是我害怕網友因此誤解廣東人,畢竟誰家方言里還沒有幾句髒話。而是在現有網際網路環境下,如果未來平台想要系統化構建粵語審核機制,能夠順利發布出來的作品,究竟還能保留多少味道?

就像如果把太子炳那句「你們這群蠄蟝蛤乸,通通給我躝屍趌路」,直譯成「你們這群癩蛤蟆,都給我滾」,光是語氣、語調相差的就不是一星半點。這也是為什麼,部分廣東人始終無法接受看國語版港片。

又比如今年上半年,黃子華主演的《毒舌大狀》(毒舌律師)打破了香港的票房記錄,成為當地史上首部票房過億的電影。但網友們發現,大陸和香港的兩個粵語版本出現了一些差異,後者的表達更加接地氣、生活化。換而言之,它沒有屏蔽那些粵語專有的本地化表達——盡管里面有不少接近粗口的俚語,因此聽起來更加有味道。

相比之下,經過刪減後的大陸版就顯得更加正式,只是看完之後不太容易感受到粵語文化的不同之處,也無法直接體會方言背後的風土人情。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但如果沒有系統化的審核標準,網際網路上的網際網路內容又往往魚龍混雜。比如B站有許多網友不僅上傳了廣東地區流傳已久的小黃歌《做一晚泥工》,還給它們都打上了兒歌標簽。這也是為什麼,總會有網友吐槽「B站是不是沒有粵語審核」。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這背後最大的問題,或許還是粵語的尺度實在難以把握。而且像抖音這樣引入語音系統後,相關工作量和難度恐怕還會進一步提高,夏老實評論區的「粵韻風華」,也只是當下網際網路文化的一個縮影。

試想,如果標準過嚴,粵語里很多俚語、歇後語或許都沒有用武之地,更別說還有什麼「粵韻風華」了。而如果相對寬松,網際網路上又難免流傳出一些不太合適的低俗內容。

這個尺度聽起來可能有些飄忽不定,不好把握。它就像我們會調侃成都話的「勞資蜀道山」,玩梗上海話「儂腦子瓦特啦」,把《生日快樂歌》的歌詞「說嗨嗨」用粵語空耳成「傻閪閪(傻嗨嗨)」,這都沒有問題。

同理,「賓周」這個詞時至今日,究竟還會不會演變成一個屏蔽詞。如果這種帶有指代性質的詞匯無法使用,那普通話里「彼陽的晚意」這類諧音造物又該怎麼解決?


3

當然,歸根結底,粵韻風華的嘴臭內容,也僅僅只能算是粵語的一部分。網際網路上大家都喜歡聽粵語嘴臭,或許並不是單純想找刺激,而是粵語的相關作品還不夠多,傳播范圍也還不夠廣,他們只能通過粵韻風華感受風土人情。

在ACGN領域,粵語同樣面對著類似的情境。動畫《刺客伍六七》、galgame《海沙風雲》、二游《重返未來1999》都採用了相對克制的粵語配音,你不太可能在里面聽到「粵韻風華」。

但與此同時,《刺客伍六七》和《海沙風雲》也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好評,甚至成了一些人的「粵語啟蒙作」;《重返未來1999》粵語配音角色「泥鯭的士」,更是在還沒有任何劇情的時候,就拿到了遊戲內最多的二創內容。

這些作品的成功,不就恰好說明了粵語的傳播並不完全依賴「嘴臭」?

為什麼網友都愛聽粵語嘴臭?

一方面,這來源於網友們對方言的好奇與喜愛。一位二游開發者告訴我,現在越來越多玩家對方言類內容感興趣,為此他們會根據需要,專門找合適的配音演員。在多個社交媒體平台上,許多方言類內容也確實有不小的流量。

另一方面,則是粵語所能提供的親切感。大部分90後乃至00後的廣東人,小時候接觸的大機率都是粵語版動畫,比如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遊戲王》《東京貓貓》《守護甜心》等經典引進番劇,都是全粵語配音的。

而對不懂粵語的網友來說,這種平緩溫柔且調性多變的方言,放在各類ACGN作品中也有莫名的契合感。

就像粵語這樣,如果各類方言能持續發揮自身優勢,我想網友們肯定不會樂於停留在「粵韻風華」的嘴臭層面。而在「賓周」之後,包括粵語在內的方言未來或許還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同時可能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