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端午節才發出的夏季分享:回...

端午節才發出的夏季分享:回想這段時間我看過的電影和書,以及玩過的遊戲

好久沒寫過文章了,終於趁著有點時間的時候把今年看過的書和電影,幾款玩過的新遊戲都分享分享。這段時間看了很多來自Osprey和Helion & Company的戰史書籍,還玩了TRPG,但是之前想學的建模和畫畫完全沒學……唉,不說掃興的事情了,進入正題吧。

Field of Glory 2

這是由Byzantium Games開發,Slitherine軟體發行的古代戰爭兵棋遊戲,基於Osprey出版社出版的桌面版規則開發。不同於Hexwar開發的1代,FOG2使用的是四邊八向方格,而不是之前的六角方格,風格相比基於Field of Glory Renaissance的《Pike and Shot: Campaigns》來說,從紙片畫風變成了可動的模型棋子風格,看起來有點像巫師棋。本作還有一部衍生作品《Field of Glory 2: Medieval》,時間緊接前者(11世紀-16世紀)。

原版的《Field of Glory》桌面兵棋規則已經推出了十幾個擴展包和《Renaissance》(文藝復興,主要是Pike and Shot)、《Napoleonic》(拿破侖)兩套衍生規則,2017年規則書已經翻新到了3.0版本。不過,桌面版規則書依然是非常復雜的,兵表包含大量的數據,單一兵種還分為許多不同水平,因此對新手來說玩起來會很頭疼,時間也會非常漫長。

而在電子版規則里就輕松多了,絕大多數檢定都由電腦完成,《FOG2》還省去了之前《Pike and Shot》那種每檢定一次彈出一個對話框告訴你結果的過程,讓一回合的時間縮短了不少。然而,基本規則還是要了解的,比如如何使用錘砧戰術快速擊潰敵人:遊戲里你是不能操縱單位在近戰中撤出的,所以需要在步兵正面和敵人開戰的同時,用騎兵通過側沖或者背沖的方式攻擊,遭遇側沖或者背沖要過一次檢定,檢定不過的話會導致狀態下降甚至是直接被沖白。此外,遠程單位不能射擊近戰中的目標,騎兵不能跨越敵人單位的ZOC沖擊,除了純遠程外所有單位在擊潰敵人後都會自動追擊……特別要注意這些規則,有的時候用不好會很麻煩。

《FOG2》的魅力在於,它可以模擬出許多不同的戰術環境,而且並非是靠著微操就能解決的遊戲。對於這款兵棋來說,選對了單位就有了50%的勝算,排列好了陣勢就有了30%的勝算,最後能否取勝就看隨機應變和骰運如何了。

本遊戲價格不高,而且DLC只有兵種擴展,喜歡哪個買哪個就行。

騎士精神2

這個不用多說,名氣很大的PVP冷兵器遊戲,操作比較簡單(就三個按鍵綁定三種架勢),不過打鬥很混亂,各種群毆。遊戲里雖然有花樣繁多的盔甲,但是同一個兵種的不同盔甲效果一模一樣,只是皮膚罷了,所以可能玩久了會缺少動力。

不同兵種的上手難度不一,士兵最均衡,先鋒偏速度,騎士偏體力,但是騎士反而是最容易上手的。另外遠程武器大多數都是渣渣,標槍更像是和近戰武器,普通弓傷害過低,弩箭裝填比較慢,戰弓倒是不錯(但是需要很久才能開出來,此時應該都已經解鎖了其他遠程)。新手拿到一些好武器後就容易了,不過這遊戲已經削了很多曾經的強勢武器,現在我對這個系列的版本更替也不是很熟悉了(讓我回答哪把武器在當前版本最強勢我肯定答不上來)。

ICBM

一句話就是高階版本的《先發制人》。同樣是核戰模擬器,你如果有著足夠縝密的計算能力,可以在完成好打擊計劃後一鍵解決,靜坐在電腦前看你的軍隊按照你的計劃在地上種太陽,而不像《先發制人》那樣需要不停微操(後期更是要不斷微操)。

遊戲難度中等,比DEFCON高一點,但是低於《CMO》這種,完成教程以後再玩會好一些。

《中世紀戰爭藝術史(全2卷)》

本書目前已經全部翻譯為中文出版,這是查爾斯·歐曼所著的中世紀戰史系列,基本上涵蓋了從羅馬帝國晚期到16世紀前期的戰術、武器、士兵和經典戰役。由於書本的歷史范圍跨度很大,所以我建議看一些同時期的通史從而熟悉背景,玩過《中世紀2全面戰爭》之類的遊戲效果基本等同(雖然《中世紀2》並不算特別寫實的遊戲)。

本書上冊有很多來自Osprey出版社的配圖,下冊沒有了不過你可以網上找。本書的絕大多數歷史資料都是可靠的,或者說目前的新發現只是在其基礎上做了一些修補。歐曼相比國內很多戰史方面的作者有個好處就是不盲從史書,且敘事足夠客觀。作為英國人,他在百年戰爭相關內容上並沒有偏袒任何一方,實際上我感覺這本書里他給予褒獎最多的是拜占庭戰術那一塊——比如「在10世紀,君士坦丁堡的戰爭藝術是當時全世界唯一真正優秀的軍事體系」這樣的溢美之詞。

本書同樣適合作為中世紀戰史入門愛好者的通識書籍,內容雖然多但是算不上深奧。在其基礎上看些中世紀相關的書籍也是很好的。

《亞歷山大戰史》

端午節才發出的夏季分享:回想這段時間我看過的電影和書,以及玩過的遊戲

本書由西奧多·道奇所著,有關馬其頓大帝亞歷山大的歷史書籍,由阿里安、普魯塔克、狄奧多魯斯和柯提斯所著的原始史料也有幾本已經出版了,現代人所著的一些歷史書籍自然也不在少數。不過這本書還是有許多值得推薦的地方——即使它寫於19世紀中期。本書開始於青銅時代至古典時代早期的歐洲-地中海軍隊,特別是古希臘的軍隊,然後才將主題轉移到亞歷山大的征服上,從而為後續論證打下了基礎。

全書有許多地圖資料,很詳細,不過因為是偏向戰史,因此對非戰鬥方面寫的較為簡略。相比阿里安、普魯塔克等人的原始史料來說,也做了一些補充研究,一般歷史愛好者可以直接看這本而不需要先看古代人的原始史料(當然,不應該忽視古代歷史學家對亞歷山大戰史的詳細論述,讓後人研究起來容易很多)。

整本書看下來跟玩《羅馬全面戰爭之亞歷山大》差不多,前期就像是最初的開疆拓土,一路上春風得意,中期隨著亞歷山大一點點吃掉波斯帝國的參與部分,新生的馬其頓超級帝國內部也是暗流涌動,邊境上也開始出現反叛,最後終於逼近人類認知中的極限,而士兵也在意識到世界比他們想像的更大後失去動力,從而讓這場「最早的全球戰爭」畫上了句號。亞歷山大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分,依然在身先士卒地作戰,這既是他能力的體現也是不安全因素,他也曾在戰鬥中受傷以至於險些喪命。當然我最大的感受還是,比亞歷山大更強大的征服者,名聲都沒他好,而比他名聲更好的又往往沒有他成功,這也是歷史的偶然吧。

《活在洪武時代》

端午節才發出的夏季分享:回想這段時間我看過的電影和書,以及玩過的遊戲

史鐵生在他的一本書里講過一個故事,一個不懂事的年輕人在地上撿了一把槍,朝著空中射了一槍,他沒有看到子彈擊中誰,以為這一切早已過去。結果等到他過了幾十年以至於忘記了這件事後,那顆子彈穿過時空而來擊中了他的眉心。

不知道1644年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掛東南枝前,有沒有想明白葬送明朝的那顆子彈其實是創造明朝的、他的祖宗朱重八打出來的,他只是恰好在這個帝國確實應該滅亡的時候,當上了皇帝而已。作為少有的平民皇帝,在如何成為更好的皇帝這一點上,朱重八似乎比其他的皇帝更心知肚明。這一切都寫在可能是那個時代印刷量最大的書籍——明大誥里。本書則是對明大誥相關內容的一次挖掘,從而挖掘出這個大刀下的「新帝國」的真面目,沒有古文基礎也可以看,作者都給翻譯出來了。

看完這本書我總覺得作者有一絲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感覺,畢竟和朱重八同時代的劉基就已經說了:「其下者以力聚之,猶以手摶沙,拳則合,放則散。」朱重八幻想靠著自己一番操作就能讓帝國偉大,結果只是提前預告了它的滅亡吧。

《征戰》

端午節才發出的夏季分享:回想這段時間我看過的電影和書,以及玩過的遊戲

本書是侯楊方所著的清史三部曲第一部,聚焦從明-後金戰爭到清-准噶爾戰爭期間的清朝征服歷史。前半部講的是建州女真如何征服人口是自己百倍以上的明朝,後半部分講的是清朝怎樣做到「鞏金甌,承天幬」的。說實在的,在火器時代發生一個人口逼近兩億的帝國,被人口不足其百分之一的小邦吞掉的事情,怎麼說都是很丟人的事吧。

明清戰爭的史料其實一點不少,不僅有漢文史料,如部分《明實錄》、《三朝遼事實錄》等,也有滿文史料《滿文老檔》、《滿洲實錄》等,甚至還有朝鮮史料,歐洲傳教士日記可以參考。史料太多反而是明清戰爭相關研究的問題,很多看起來內容詳實的史料來源其實是簡略含糊的單一信源,有些被多次引用的奏摺也是清朝時炮製的假貨,而在如何去偽存真這一塊,本書的質量還是挺不錯的。

對於歐洲武器能否挽救明朝的問題,作者倒是沒有完全否定,但是也並不樂觀。三十年戰爭和明清戰爭幾乎爆發於同一年,結果神聖羅馬帝國越打越強甚至從奧斯曼手里奪去了南歐的大片土地,明朝越打越弱最後輸給了自己曾經的附庸。但是這個過程本身是體系化的,即使歐洲武器確實具有優勢,從明末的社會環境來看幾乎不可能自發組建一支裝備歐洲武器且具有近似戰鬥力的軍隊(除非挖個傳送門直接讓古斯塔夫華倫斯坦蒂利孔代杜倫尼穿越過來打仗)。從這個角度上,南明的失敗是必然的,甚至在橫向對比明末清初東亞各方勢力後,就可以明白清朝成為最後的贏家也是必然的。

另外,書中系統性批駁了營銷號和皇明製造的那些歷史謠言,而且幾乎是一條照著一條批駁的。皇明吹魏忠賢給富人收稅,作者就拿出史料說反而是閹黨在請求取消工商稅收(實際上這些錢很少);皇明吹捧毛文龍貶低袁崇煥,作者也論述了一番,毛文龍沒起到什麼實際作用,多次虛報戰績,還和皇太極有密信往來,連朱由檢都覺得他死有餘辜;至於什麼美洲作物導致清朝人口爆炸這樣的老謊,作者也再一次批駁了。同樣,對於什麼「明亡於流寇而非清」,「xxx不死清妖必亡」之類的「自慰史觀」,也可以用這本書解毒。

《南漢山城》

說實在話,我認為這部電影比國內關於明清戰爭的電影都好看,甚至國內在古代戰爭方面很少有達到這種效果的作品。你是不是很少在國內這些古代戰爭的電影中看見髒兮兮的,飢餓的平民,看到將叛徒描寫為想活得更像真正的人,而不是罪該萬死的混蛋,或者看到面對敵人的騎兵時雙手發顫以至於無法裝填的士兵。

不過朝鮮王國失敗的代價還沒有那麼沉重,只是從朱家的附庸變成了愛新覺羅家的附庸罷了,明朝失敗的代價就得是「神州陸沉,百年浩劫」了。盡管如此,我還是挺佩服韓國人這種揭歷史傷疤的勇氣的,而且本片橫向比較的話也沒有像《閒山龍現》那麼吹自己。挺期待哪天能看到這種風格的《三國》電影和電視,三國時代的死亡人數同樣不亞於明末清初呢。

好的,本文到此結束,我現在就在等STEAM夏日特賣能不能湊齊《全面戰爭羅馬2》和《阿提拉》了,《三國》看情況入吧。不過有個題外話,《全軍破敵三國》從內容來說更像《全面戰爭漢末》,只是《三國》名聲在外吧。但是從歷史角度來說,《阿提拉》那種風格才更適合《全軍破敵三國》,而不是什麼英雄模式(個人觀點)。所以說,如果《全軍破敵》再次以中國歷史作為主題,你希望會是什麼呢?我來搞個小投票,有好建議可以寫評論區:

  • 東周列國
  • 東晉十六國
  • 殘唐五代十國
  • 兩宋遼夏金(紹定入洛)
  • 明清戰爭(亞洲王朝、晨日)
  • 其他
  •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