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裕興電腦VCD : 遊戲機...

裕興電腦VCD : 遊戲機在中國走過的另一條路

*實習生註:本文始發於2018年1月,實習生看到有朋友在問答功能聊起,此前不知道VCD、DVD也能玩遊戲。所以撈起來給大家看看,以後可能也會撈一些舊文上來。我社文章,其實很多隔一陣子看也不過時。

遊戲機在中國走過兩條不同尋常的道路,一條是學習機,一條是電腦VCD。

學習上網加遊戲,裕興電腦VCD。

對很多90年代的玩家來說,上面這句廣告詞的熟悉程度幾乎可以比肩小霸王那句「其樂無窮」。

對當時的用戶來說,裕興電腦VCD是第一台結合了VCD播放器和電腦基礎功能的播放機,高端型號甚至自帶軟碟機,支持數據讀寫。但和學習機一樣,對多數孩子來說,裕興VCD最主要的作用還是打遊戲。

而在當時的商界,裕興是第一家登陸香港創業板的大陸民營企業,上市前的估值就已過億。雖然它的名字早已被玩家們淡忘,但其實裕興仍是國內機頂盒品類的主要出口商。根據公開信息,2016年的裕興已經是一家市值40億的大型企業了。

沒幾個人用來上網的電腦VCD

裕興的第一台電腦VCD是1998年10月上市的。

90年代中後期,耗材成本很高錄像機逐漸被淘汰,影碟機脫穎而出。為了對應國內盜版光碟泛濫的特殊市場環境,「超強糾錯」一般是VCD的最主要賣點。

而當時最普及的電腦替代品是能插卡的學習機,一種把FC鍵盤和FC本體結合的產物。因為打著「學習」的幌子,在國內很有市場。裕興雖然也有學習機產品,而且做得比小霸王還早,但因為營銷不力,完全無法與之抗衡。

於是裕興打破常規,准備把自家的學習機技術套用在VCD上。研發數年後,在98年的十一假期,裕興的電腦VCD上市了。因為價格便宜,功能豐富,裕興VCD立刻在各地脫銷,全國經銷商搶貨不斷,還有人拿著現金堵在了辦公室門口。

有個無從證實的傳聞或許能從側面反應當時裕興熱銷的盛況:據說有一家東北經銷商在帶著貨物返回遼寧的途中遇到了劫匪,對方不要現金,只搶走了一箱全新的電腦VCD。

這台VCD的附帶的東西除了遙控器之外,還有鍵盤、滑鼠、兩隻手把和一堆隨機光碟,包括WPS97、中文BASIC、LOGO繪圖等等。部分高端型號還帶有軟碟機,可以正常讀寫3.5寸軟盤,實現基礎存取功能。

裕興電腦VCD 351D型

一台基礎配置的裕興電腦VCD售價是千元左右。如果需要上網功能,購買另售的數據機之後,全套設備加起來也只需要1600元(未含網費)——相較1998年的一台電腦動輒上萬元,用裕興VCD上網的成本要便宜得多。

在商場的裕興專櫃里,還可以買到裕興自研的VCD專用軟體,從學生教材輔助軟體到世界之窗多媒體互動平台,品類比較豐富,價格僅20到30元——同期PC正版軟體平均價格在200元上下。

由於主要架構和任天堂FC與學習機相同,因此實際上裕興的機能十分有限。所謂的上網功能,也只是瀏覽文字頁面,而不是現在的多媒體網站。即使在那個多媒體內容十分匱乏的年代,這個限制依然引起了一些質疑。

在一次裕興電腦VCD的記者發布會上,有人問道:「為什麼裕興學習機上網時不能看圖?」 裕興方面的人員則「機智」地回答:

由於網上有很多不健康的圖片,會對使用學習機的兒童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我們不讓它看圖。

事實上,想讓裕興實現「上網」功能,對當時的多數家庭來說都是奢望。90年代國內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初級,撥號上網需要Modem配合,上網費按分鍾計算。裕興的合作夥伴是中國網際網路接入商(ISP)的領跑者瀛海威——後者是中國最早的ISP,幾乎教育了一代國人有關網際網路的基本概念。但即便開局有如此合適的合作夥伴,數量極少的配套硬體和極其高昂的網費還是攔住了絕大多數有意「沖浪」的人們。

使用裕興VCD登陸「瀛海威時空」

好在當時指望用裕興VCD上網的人也不太多。就像買學習機的目的不是用來學習一樣,很多孩子央求家長買一台裕興的原因也不是看碟和沖浪。於是在很多家庭中,最先損壞的部分不是VCD光碟機的光頭,而是1P手把。

因為裕興VCD使用了光碟作為載體,可承載的數據容量遠大於FC卡帶,僅隨機附帶的幾張光碟就包含了近五百款遊戲,而且重復率極低,不像某些999合1那樣把《魂斗羅》1~8關就算做了8款遊戲。其中一張光碟還收錄了很多512k的大容量「智力卡」,包括外星科技的很多中文化作品,配合軟碟機便可以實現存檔導入導出。

裕興遊戲碟片目錄

售價千元左右的裕興電腦VCD,即便是只計算遊戲盤的價值,對用戶來說也足夠實惠——畢竟98年前後一張盜版黃卡最便宜也要20塊,一下子塞了幾百款不重樣的遊戲,那感覺就像是一夜暴富。

當然,裕興所使用的都是沒有授權的盜版ROM。只不過當時的主流環境普遍如此,因此裕興的做法不但沒收到任何輿論批評,反而被玩家們認為是雷鋒產品。除了附贈光碟之外,自帶軟碟機的高端型號VCD還可以用軟盤去銷售點拷貝遊戲,每次兩元,遠比買一盒不可擦寫的盜版小黃卡便宜。

但沒過多久,諸如新天利等後來居上的廠商把MD、SFC等更高級的16位遊戲機整合到了VCD中,只能用來玩FC的裕興一下子失去了最大優勢,逐漸退出了主流市場。

企業家祝維沙和他的裕興科技

裕興科技創立於1991年,總部北京,創始人是中科院經濟研究所出身的祝維沙。決定創業的時候,祝維沙已經35歲。他看準了改革開放的商機,辭掉公職,與另外三個合夥人湊了10萬塊錢,下海經商。

祝維沙

團隊最初的辦公地點在北京西教場35號院,出門不遠就是後海,當時掛牌的名字還是「裕興機械電子研究所」。十幾個員工,多數蹬著自行車上下班,在幾平米的廚房里生火做飯,沒日沒夜的守在大院里編程、畫圖、寫方案。現在他們早已搬到了德勝門附近的天成科技大廈,但對老員工來說,最留戀的依然是那個宿舍般的四合院。

西教場35號院,攝於1993年。圖中的摩托車是祝維沙當年送貨的「坐騎」

在進軍「普及型電腦」領域之前,祝維沙和幾位合夥人憑借醫療電腦設備維護賺得了第一桶金。

早在小霸王火遍大江南北之前,裕興就已經涉足了學習機開發。當時國內的學習機研發以南北劃分,南方是深圳為中心的金字塔和科特,北方則是以技術領先的裕興科技。比起其他廠商,裕興將「電腦學習」功能進一步優化,而且推出了對應的輔助軟體,這時候的時間是1993年。

當時的學習機與現在玩家們所熟知的形態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卡帶與學習機本身是一體的。93年末,阿波羅電子的一位技術人員破解了金字塔,將卡帶內容成功分離,這件事一方面標志著學習機的新形態誕生,另一方面,則宣告了一體式學習機的死刑。

裕興早期的一體型學習機

而日後大火的小霸王學習機,已經是1994年推出了V3.0型號之後的事情了。這位後起之秀在成龍大哥電視廣告和唐老鴨配音李揚的開機語音帶領下,一路高歌猛進,一度成為「學習機」的代名詞,讓裕興、金字塔反而成了非主流品牌。

1996年年底,VCD開始在中國家庭中普及。祝維沙立刻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計劃把影碟機和學習機相結合,讓VCD在讀取碟片的同時,還具備上網和多媒體互動等功能。

兩年之後的1998年初,他們的嘗試有了初步進展:第一台帶有數據機、能夠接入網際網路的學習機(裕興稱之為「普及型電腦」)上市,可以像真正的電腦一樣通過電話線撥號上網。許多年之後,有人拆開了兒時的裕興學習機,發現里面裝的CPU和AppleI、AppleII的8位CPU是完全一樣的,任天堂FC也是如此。雖然學習機與AppleII不是同一時代的產物,但將之稱為「普及型電腦」,確實沒什麼問題。

而真正讓裕興走向輝煌的,就是開頭提到的裕興電腦VCD。

網際網路學習機實驗成功之後,沒過多久,能上網的VCD就做出來了。和祝維沙預料的一樣,新產品一經上市,立刻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一台裕興VCD能同時滿足看影碟、上網、學電腦、打遊戲。而且主流VCD的價格是千元左右,裕興電腦VCD同樣也是這個價格,優勢顯而易見。

雖然官方從未公佈裕興電腦VCD的最終銷量,但它的確成就了裕興:2000年1月,裕興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成為第一個在港股上市的大陸私營企業。

2000年1月31日,裕興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

裕興能夠在香港上市,某種角度來說是一個很幸運的事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香港媒體刊登的一張「維納斯計劃」發布會合影,照片上的祝維沙正在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握手。這張照片被港媒大肆轉載,為裕興的上市打好了輿論基礎。

1999年,比爾·蓋茨來到中國深圳,考察和推廣「維納斯計劃」——通過將Windows CE裝入機頂盒、VCD,從而降低上網成本,實現推廣和普及網際網路的目的。除了聯想等電腦廠商之外,祝維沙也帶著他們的電腦VCD來到了活動現場,被拍下了這張照片。

可惜的是,因為20世紀末期中國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建設很差,連應付現有網民都成了問題,更沒精力去照顧新增用戶。新世紀初期,微軟的宏偉計劃最終沒能成功運轉,裕興即便抱上了微軟的大腿,也沒能扭轉電腦VCD設備逐漸被真正的電腦全面取代的事實。

到了2001年5月,祝維沙希望在新的領域有所突破,因此組團數家企業共同舉牌方正科技,意圖成為方正的主要控股人。但這次舉牌最終以失敗告終,前後共損失了上千萬元。

在這段時間里,祝維沙認識了「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張海,並出資支持張海收購健力寶。接下來的事可能很多朋友都有耳聞:2005年,熱衷賭球的健力寶董事長張海,因涉嫌職務侵占與挪用資金,獲刑10年。這段收購的背後還有一段很長的故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索「健力寶」「李經緯」「張海」瞭解,這里不再贅述。

2005年,原健力寶董事長張海因職務侵占與挪用資金獲刑

另一方面,科王、新天利、博士龍等數家廠商忽然對裕興展開了輪番進攻——學習機有小霸王,復讀機有步步高,電子詞典是文曲星,而電腦VCD,卻再也不是裕興一家獨大。

這些事件,讓曾經風光無限的裕興逐漸從前台走向了幕後,作為企業形象代言人的祝維沙也不常露面,基本上淡出了大眾視野。

退出了影碟機市場的裕興把接下來的主要目標放在了機頂盒——所謂的機頂盒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小米、樂視等家用電視盒子,而是企業、酒店、汽車等商用領域的定製產品,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專為海外市場製造。裕興只是這些機頂盒的生產商,並不貼牌,因此我們很少在機頂盒上看到過那個熟悉的音波Logo。

裕興科技官網

在《投資快報》的采訪中,祝維沙對這種變化的解釋是:企業應該以企業的形象出現,而不應是個人面目,應該自覺地把自己置於公司之下,當一個企業的老闆凌駕於企業之上的時候,企業就出問題了。

但對於那些買了裕興只用來玩遊戲的我們來說,那台帶來了無數歡樂時光的裕興電腦VCD和那幾張怎麼也玩不膩遊戲盤,卻永遠停留在了20年前的記憶中。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