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熟悉外星人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在多年以前的外星人產品線中,有著18.4英寸的超級旗艦M18x: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在那個瘋狂的年代,M18x基本上就代表了當代筆記本的最高性能水平,但接近6kg的裸機重量,50mm的機身厚度顯然與筆記本更輕更薄的發展方向大相逕庭,所以從數字系列開始Alienware產品線就只剩下15和17而不再有18寸機型。

但近些年遊戲本螢幕逐漸向16:10發展,2021年拯救者R9000P成為首款採用16英寸16:10 四窄邊設計的遊戲本,相比於15.6英寸面板在X軸方向幾乎不變的情況下加寬了Y方向的尺寸,通過縮小下巴實現了更高的屏占比。16英寸的機身尺寸和傳統15.6機器沒有區別。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將這個故事延伸到17.3英寸遊戲本也是同樣的道理: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18英寸的16:10與17.3英寸的16:9擁有幾乎相同的X方向尺寸,通過變為16:10提升屏占比並不會影響機身尺寸,而現有17.3英寸機身也足夠滿足當代硬體的散熱與擴展需求,這也正是此次Alienware m18的產品設計思路,完成了上代m17從16:9 17.3英寸螢幕到這代m18 16:10 18英寸的產品疊代。

外觀與拆解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外觀設計方面m18依然延續了「預言」設計語言,通過大量曲面的設計詮釋其未來主義極簡美學的精緻外觀。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標志性的外星人logo已經迎來了它的27個年頭,經過多年的耕耘已經成為了高端遊戲本的代名詞。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A殼右下角有沖壓出的18字樣,表明了這款機子的螢幕尺寸。這一代A殼的材質從上一代的鎂鋁合金變成了鋁合金,表面處理相應的從噴塗變成了陽極氧化,好處是整機的金屬質感有了一定的體現。當然這次也採用了可回收鋁材,符合國際品牌ESG方面的大策略。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環形尾燈+蜂巢形狀出風口也是預言設計語言的元素之一,非常具有辨識度。尾燈單色RGB可調。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此次採用了16:10螢幕,整體B面觀感顯得協調許多。頂部有IR+RGB攝像頭支持Windows hello。由於外星人獨特的外形設計,螢幕轉軸處可以放入Panel TCON,所以m18並沒有像一些追求四窄邊的遊戲本那樣採用Bent-Type,依然採用了Flat-Type保障A殼本身的厚度。

螢幕的素質也屬於2023年高端機的基本素養:WQXGA的解析度,165Hz的刷新率,100% DCI-P3廣色域,且支持DDS也就是Advanced Optimus獨顯直連切換。美中不足的是螢幕亮度只有300nits,對於這個定位的機子來說有些低。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受限於ID設計,螢幕無法180度開合,但這對於遊戲本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此次m18依然可選Cherry ULP機械鍵盤,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了舒適的鍵程以及良好的手感反饋,是目前遊戲本中當之無愧的天花板。背光為Per-Key單鍵RGB,可以在AWCC中進行燈效調節,讓遊戲體驗更加有沉浸感。鍵盤布局採用了帶小鍵盤的設計,方向鍵為全高設計,但沒有做下沉,所以右Shift和0鍵大小收到侵蝕,這也與Cherry鍵盤本身的機械結構受限有關。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小鍵盤上方為多媒體鍵,對於熟悉了鍵盤布局的用戶來說可以在遊戲時實現盲操,算是非常方便的設計。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開機鍵也是標志性的外星人logo造型,當然也自帶RGB燈效。

旁邊可以看到有蜂窩狀的輔助進風口,有助於增強散熱性能。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當然由於輔助進風口的存在,鍵盤下移使得掌托面積必然會受限,不過由於18寸本身體積很大所以並不會有什麼不適。整個C面採用了塑膠+類膚漆的處理,初上手會比較舒適,但後期不可避免會遇到髒污問題,算是有舍有得吧。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雖然對於遊戲本來說觸摸板不會受到太多重視,但是對於這個定位的旗艦機型來說,沒有採用玻璃觸摸板必然是個扣分項。m18觸摸板為麥拉材質+類膚漆,屬於入門遊戲本級別的配置。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IO方面由於超大的散熱口設計,使得m18的側IO數量受限,右側僅有一個USB-C口,速度為3.1 Gen1。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右側從左至右分別是千兆RJ45、兩個USB-A 3.2 Gen1和3.5mm音頻接口。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當然作為18寸機身光左右IO自然不夠看,m18在尾部擁有非常豐富的接口。兩個TBT4、兩個USB-A 3.1 Gen1、mini-DP和SD讀卡器。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用戶來說這樣的接口配置已經綽綽有餘。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D殼為鋁合金材質,擁有非常巨大的進風口,半密封式腳墊設計可以防止熱氣回流。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卸下D殼螺絲後即可取下D殼,需要注意的是m18左下和右下兩顆螺絲擰開時會頂開D殼方便拆卸,這點好評。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D殼採用鋁皮+塑骨的組合,保障質感的同時用塑膠件提供結構強度支撐。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再看內部,依然是外星人慣用的反裝主板,進行散熱模組的拆卸需要拆掉整個主板。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左側為一大一小的風扇組合,夸張的散熱模組帶來了很好的性能保障。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這次m18還在主板中間增加了一個風扇,起到內部空氣對流的作用,對主板上的其它component進行降溫。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風扇能直接吹到的首先就是記憶體,這台外星人搭載了兩條32GB DDR5-4800規格的記憶體,組成了64GB的容量,相信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完全夠用了。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m18內部最大的亮點除了風扇自然就是硬碟擴展能力,在記憶體的旁邊有兩個M.2硬碟位,但由於風扇侵占了不少體積,所以左側兩個M.2隻支持2230規格。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在右側支持兩個M.2 2230/2280雙兼容硬碟位,所以m18這次最多支持安裝四根M.2固態硬碟,在現有遊戲本中屬於傲視群雄的存在。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電池為4-cell 97Wh,非常接近飛機安規極限的99Wh,雖然很難對肌肉本的續航有所期待,但大電池總比小的強。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電源適配器此次在4080配置上標配了330W的GaN氮化鎵電源,體積和重量相比於上代都有顯著改善,相信對於習武之人來說也可以減少一些負擔。

性能測試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看一下m18的BIOS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螢幕部分默認開啟Advanced Optimus,也就是獨顯直連熱切換,如果關閉會變成純獨顯直連模式。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性能部分開啟了關核功能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為了防止過度取電,Adaptive C-States for Discrete Graphics默認關閉,如果想追求極限性能可以開啟,不過會有黑屏風險。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有一個想吐槽的就是DTT的Machine Learning。這個按邏輯是用戶視角不可見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Alienware開了出來,最逗的是圖中自己的Note也寫了will not be customer visible,但我還是看到了這個選項。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超頻部分Alienware擁有BIOS層面的超頻菜單,擁有兩個OC預設和一個用戶自定義模式,對於不想使用軟體超頻的用戶來說,在BIOS中超頻可以獲得開機即得的性能提升。自定義模式下核心倍頻、電壓、PL1和PL2均是可調,可玩性不錯。

在下方是TCC offset用於設置溫度牆,默認是100度,數字越高溫度牆越低。

PCIe Resizable BAR也開放給用戶,這在筆者測試過的遊戲本中還是第一次遇到。

總體而言m18的BIOS可玩性非常高,對於面向發燒友的機型這樣的開放程度一方面滿足了高階人群對個性化參數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戴爾研發的技術自信。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Alienware的控制軟體AWCC提供了多擋性能模式,我們的測試都基於Fn+F1的高性能全速模式下展開。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但必須吐槽的一點就是AWCC的用戶體驗實在說不上好,初次啟動時強制要求升級但是加載時間過長,有些模塊經常加載不出來,雖然UI界面很華麗總體相應速度很慢。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我們手中的Alienware m18搭載了一顆英特爾目前最新的I9-13900HX處理器,基於增強版英特爾 7工藝能耗比更佳,單核睿頻實測可達5.4 GHz,並且擁有8顆性能核+16顆能效核的超高規格。

如此強大的規格提升自然帶來了出眾的性能飛躍: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單核性能方面i9-13900HX相比於上代旗艦i9-12950HX提升超過8%,而多核方面由於8顆能效核的加入以及工藝的提升,使得i9-13900HX有著接近40%的夸張性能提升。雖然沒有大的架構改動,但還是獲得了類似TGL到ADL這種巨大架構疊代的性能提升。

GPU方面我們手中的Alienware m18搭載了一塊RTX 4080 Laptop顯卡,從NV控制面板中可以看到功率是給足到了這張卡的上限175W滿血。當然對於這一級別的產品來說,這都是基本操作。在高性能模式下GPU會有超頻,核心+50MHz顯存+100MHz策略算不上激進但是對於性能也是有所幫助。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在理論跑分上面,得益於全新的ADA架構和175W滿功耗設計以及出廠超頻,m18的性能表現非常優異,基本上就代表了RTX 4080 Laptop GPU的天花板。相比於上一代RTX 3080而言有著非常大的性能表現提升,最低的項目上都有40%代比代進步,像是Time Spy甚至能夠達到60%的提升,顯然RTX 4080是一張性能非常強悍的卡。

遊戲實測方面,Alienware m18也有著不錯的發揮: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古墓奇兵暗影》在2560×1600解析度最高畫質下平均幀達到了154,實際運行非常流暢,能夠充分發揮出m18高分高刷屏的優勢。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邊緣禁地3》在惡棍畫質下能夠達到106.05的平均幀,整體而言也非常流暢。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刺客教條奧德賽》作為老牌顯卡殺手如今看來也不像以往那樣難以駕馭。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在預設Ultra畫質下能夠達到88.1的平均幀。

除了傳統光柵遊戲外,RTX 4080的光追性能也非常亮眼: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說到光追遊戲的代表那自然逃不過《電馭叛客2077》,在預設光線追蹤:超級的畫質下,m18的平均幀數達到了83.32,相比於上一代的50幀不到可以說是性能飛躍。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地鐵離去增強版》在極限光追預設下關閉DLSS也能夠接近60幀運行,相信開啟DLSS後幀數還能夠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

散熱測試

散熱在室溫25攝氏度環境下進行,機器設定為Fn+F1高性能模式。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M18的CPU散熱設定非常激進,PL2給到了185W,由於出色的供電冗餘,實際進行單烤時在初期也能夠達到這個功耗,最終穩定在140W,妥妥的Tier1級別散熱。溫度方面基本上在Tjmax 100度,這也是Alienware一貫的散熱設定。如果覺得100度看著不夠放心,可以在BIOS中調整TCC的值。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單烤GPU穩定在175W,溫度僅僅只有70度不到,作為40系積熱比較嚴重的卡,能夠控制在這個溫度非常不易。

可以看到GPU功耗抖動比較厲害,因為默認的VBS沒有關閉。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由於VBS的影響雙烤功耗同樣有比較明顯的抖動,不過實際遊戲時不會有這種現象出現。實際雙烤時CPU和GPU的功耗都非常激進,CPU能夠維持在130W,GPU能夠維持在175W。總平台305W的極限功耗毫無疑問在目前已經發布過的40系遊戲本中是獨一檔的存在,證明m18的散熱極限非常高,能夠應對絕大多數嚴苛工作環境下的散熱要求,不過這個條件下原裝330W的適配器功耗就不夠了,需要從電池取電。

總結:重塑DTR的榮光

優點:

  • 4x M.2超強硬碟擴展能力
  • Cherry鍵盤手感一流
  • 18英寸16:10大屏
  • 不足:

  • AWCC 5.0體驗不佳
  • 價格昂貴(也是我的不足)
  • 作為Alienware的性能旗艦,m18給出了一份高分答卷:超強的性能、超強的擴展能力。得益於18寸機身得天獨厚的優勢,m18在擁有目前獨一檔整機散熱功耗的同時,還擁有四個M.2硬碟擴展位,甚至超越了很多ITX主板。2.5K的18英寸大屏搭配Cherry鍵盤的舒適手感也帶來了極好的遊戲體驗,從產品硬體上來說,確實沒有多少可以挑剔的地方。

    但是軟體方面AWCC 5.0依然還是老毛病,由於伺服器不在國內,在首次軟體部署和升級時經常會出現斷連。

    重生的18寸,外星人 M18 R1 評測

    不過m18 R1這一代的機子目前已經推送了AWCC 6.0,在響應時間上有了很大進步,基本上等上兩三秒所有模塊都能夠加載完畢,這幾天用下來也沒有遇到之前的穩定性問題,總體來說體驗會比出廠版本要好很多。至於AWCC 6.0的安裝方式戴爾直接用每日更新涵蓋其中,用戶視角並不需要進行手動操作,正常使用就會自動更新。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