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一年一度中元節,又是陰陽混界時。

首先,歡迎各位地府的朋友來人間玩耍,也為各位人間的朋友們總結一份地府旅遊指南,以免大家誤入到冥界旅客的來路時,驚慌失措。

建議收好預備,以防不時之需。

若人間朋友之中有人有幸在這一天地府一日游的話,在此,也祝福你玩得開心。

概說地府

中國冥界地府的都城在酆都城。

幽冥酆都城對應著陽間的地理位置是在如今的四川豐都,一般提起地府,便主要指的是酆都城。

不過,在漢代時期,泰山地府則是主要的冥界主城,後來酆都才成為了冥界的主要地府。

地府有著悠久的歷史,與不少中國神話之中的大神祇都有所關聯,如今東岳大帝仍然坐鎮泰山遙控指揮全局,酆都大帝則直接負責酆都城的事務,在其之下便是十殿閻羅,這三位大神則是目前主宰本土幽冥世界的三位大神。

最常見的說法有地府十三站與冥間八景等說法,這些較為詳細的說法多出現於明清時代的宗教典籍、筆記小說等,比如冥中八景之說便在清代小說《紅樓補夢》之中出現過。

地府十三站分別為土地廟、黃泉路、望鄉台、惡狗嶺、金雞山、野鬼村、迷魂殿、酆都城、十八層地獄、供養閣、鬼界堡、蓮花台、還魂崖。

冥界陰山八景則大概為鬼門關、奈何橋、剝衣亭、望鄉台、惡狗村、破錢山、血污池、孟婆店。

除此之外還有亂鬼莊、醒忘台、枉死城之類的地名。

這些景點的排序說法不一,因此這里便簡要地對其進行各自介紹一下。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鬼門關

鬼門有關口,入關進鬼城,入了鬼門關,難保全身還。

鬼門關這三個字常常被拿來形容凶險的地方,而過了鬼門關也便是幽冥世界了。

雖然鬼門關這個概念很早就有了,至少在唐代前便存在,但究竟其為何種樣貌,其實並沒有準確的形容,《山海經》里則有鬼門這個概念,雖然與鬼門關一詞差一個字,但也是聚鬼之門,神荼、郁壘兩個大神會守護此門,此二神可以說是中國最古早的門神。

在《西遊記》等小說里,鬼門關常常被描寫成城門的樣子,雖然只是看似平平無奇的城門,但卻劃分了陰陽兩界。

黃泉路

無常勾魂通常需要去陽間的土地廟登記鬼口信息,才可帶著亡魂過冥河、鬼門關,再進入黃泉路,也就是進入冥界的通道,算是進入冥界腹地之通道,這里是冥界旅行的第一景。

魂歸地下黃泉的說法在先秦時期便已經出現,黃泉其實原本是意思僅僅是地下泉水的意思,畢竟古人普遍認為亡者世界是在地下,因此冥界也被稱為黃泉之國。先秦有過鄭莊公不至黃泉毋相見的賭誓,可見那個時候的古人也便認為見到黃泉,那麼就離幽冥世界不再遙遠了。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剝衣亭 望鄉台

清代的一些筆記里提及了剝衣亭,此處會剝亡者衣物,消除亡者生前的身份,使得其完全變成冥界中鬼。

望鄉台,則如同其名,在此台之上可以忘見陽間的景象,此台作用大致為讓人再看一樣故鄉,從此不再掛念陽世的意思。

大概在宋元時期,冥界里多出了這麼個地方,以前古人也曾修建過一些名叫望鄉台的建築,但都與陰曹地府無關,僅僅就是字面意思上遠望家鄉方向的樓台,而後來陰曹地府也有瞭望鄉台,這里就變成了陰間居民與陽世告別的場所了。

這兩處地區都是與冥界告別前的場所。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惡狗村 亂鬼莊 金雞山 野鬼村 破錢山

古希臘神話里有個守護冥界的三頭犬,中國的冥界里也有一個與狗有關的地方,那便是惡狗村,可見狗還是與陰間挺有緣分的。

在這附近還有一個亂鬼莊,在古代小說里有時候會提到,而地府十三站里第六站則為野鬼村,在金雞山之後,亂鬼、野鬼意思相近,總之是表示幽冥路上,是有一些散居鬼魂群居之所。

其實這個場所基本上只出現於清代的筆記小說里,有時候也叫惡狗嶺,此處有惡犬出沒,《說岳全傳》里,便有此處惡犬撕咬鬼卒押著的罪魂的描寫。

過了惡狗村,還有個金雞山在下一路,古代民間雞與狗常常並提,此處也是互相並列於幽冥之中的。

四川一帶山地眾多,陰間也是陰山林立,除了金雞山,還有一處破錢山,如果在這一帶活動,便可能會遇到,清代的《咫聞錄》表示此處乃是人間焚化的破爛錢幣而堆積成的一座山。

大致以上景點都是一些崎嶇不平之山路,故而行走於此間,要多加小心。

血污池

佛教之中有血河的說法,血污池的說法便為其延伸。

冥界的主看點是十八層地獄,不過似乎在前往酆都城的路上,也有懲罰設施,其中的血污池就是其中之一,大概《楞嚴經》之中最早出現了這種說法。

也有說法認為這個地名指的是奈何橋橋下的區域。

從觀賞角度來說,一大片的大血池子,雖然不甚美觀,倒也是挺壯觀的場景了。

迷魂殿

喝迷魂水,然後口吐真言,方便之後的閻羅審問,此處的作用大致如此。

此處有時候會與孟婆的孟婆店相混,孟婆湯也常常被稱為迷魂湯。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酆都城

酆都乃冥界主城,亡者過鬼門關,走黃泉路,入冥界,然後又是過山過河的,最終便是要來到座主城,因為閻羅殿便在這里。

十殿閻羅在此等候亡魂,並且進行審判

十殿閻羅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十八層地獄

幽冥神話的主要講述者是宗教,出於教化的目的,地獄便成為了地府的重頭戲。

在大部分佛教相關典籍里,佛教有八熱地獄與八寒地獄的說法,八熱地獄加兩座金剛山為佛教十地獄,八寒地獄則位於八熱地獄之旁,此外八熱地獄分別還附屬著十六小地獄,也被稱為是游增地獄,地藏王菩薩是佛教之中的入地獄度生靈的菩薩,「十八層地獄」的說法則來自於《十八泥犁經》。

道教之中則提到了酆都三十六地獄、九幽地獄這些區域。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供養閣 鬼界堡 枉死城 蓮花台

供養閣是收納人間燒給冥界的冥財的場所,算是對習俗的解釋設定。

鬼界堡則一般指的是冥界眾鬼的居所,一般來說壽未盡的亡者會在這里守鬼壽。

枉死城是一般自殺而亡者會停留之處,與鬼界堡的性質其實也是非常相似的,《玉歷寶鈔》將其形容為了無妄之災而死者的幽冥居所。

蓮花台則是給地藏王菩薩專設的道場,這位菩薩的宏願是(地獄不空,誓不為佛),於是乎在幽冥世界講經,以此度化亡者。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三途河

這個地名在佛教之中首先出現,又稱為葬頭河、渡河、三瀨河、三塗川、忘川河,生與死在河流兩畔。

三途這個名字是因為河流有三種流速,不同的亡者來到此處,河流流速會發生各種的變化。

據說渡過冥河,便已經到達了冥界的門口了。

在不少民族的神話之中,冥界都是有冥河的,亡者渡河是需要依靠的擺渡船的。

在中國的冥界設定里,在更多的情況下,入冥之路還是以鬼門關、黃泉路為主,我們的冥途大概並不取道於水路,哪怕後來有了水路,在許多小說筆記的描述中,亡者入冥仍然在走陸路。

所以,我們的幽冥旅行大概還是從鬼門關進入的地府景區,最後才會參觀到這里。

畢竟在最古早的時候,靈魂是直接去到泰山的,並不需要經過河流,而後來的羅酆山也是山地,中國冥界里的冥河概念主要是源自於佛教,也許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陰界才忽然出現了一條河流吧。

當然,奈何之橋應該在這條河之上,最後亡魂走輪回之路時,總要經過此處。

陰曹地府「旅遊指南」

還魂崖 奈何橋 孟婆店

還魂崖與奈何橋都是有關輪回轉世的場所。

奈何橋初見於唐代的《宣室志》,是渡過冥河的橋。

孟婆工作的地方也會被叫醒忘台、醧忘台、孟婆亭。

關於孟婆的來歷,說法很多,《山海經》里將帝堯的二女稱為孟婆,《玉歷寶鈔》等說法則認為其為西漢成仙的一位得道之仙,還有民間的說法將孟婆視為是孟姜女。

總之,孟婆湯是陰曹地府里的一個關鍵道具。

在大家比較熟悉的印象里,孟婆都被設定在了奈何橋旁,許多古典小說里,也會把奈何橋作為地府或地獄的入口,將其放在了頭幾關的位置之上。

不過按照《閻王經》、《玉歷寶鈔》等書的說法,孟婆的醧忘台其實在轉輪殿的第六座橋附近,那里為最終靈魂轉世的最後一關。

由此可見,尋常亡魂入地府,奈何橋與孟婆店大概會是進入冥界的最後一個景點。

總之不管景點的順序如何,總之若入輪回,肯定會經過此處,過了奈何重入輪回,就無法正常返回了,還請各位遊客注意莫隨著亡魂進入此奈何橋與還魂崖。

相傳,奈何橋旁還有一塊三生石,路過的亡者可以在石頭上看到自己的前後現三世。

最後,誠摯地祝願大家中元節安康。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