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5000元入手STEAM ...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記得是 2017-2018 年左右,我在某家遊戲媒體任職,當時有關於 Valve 報導最多的新聞就是「《XXX》(一般是《傳送門》或《戰慄時空》)的資深編劇又離職了」,大家除了嘴上調侃一下「數 3」的梗之外,內心更多的想法是:這家曾經製作頂級單機遊戲的公司已經泯然眾人,怕是想靠 STEAM 躺著數錢。

他們的確做過不少硬體的嘗試,STEAM Link、STEAM Controller、STEAM Machine……但就像往大海里扔一塊石頭,濺起水花之後就沒了後續。但當時我沒想到的是,看似失敗的結局其實是爽文結局的開頭,舉一個俗氣的例子大概可以叫做「五年之約已到,還請 G 胖出手!」

來自 STEAM Link 的遊戲串流,STEAM Controller 的觸摸面板,STEAM Machine 的 Linux 系統,還有深耕運營近 10 年的商店社區,Valve 點過的技能點全都沒有白費,在 Deck 上融會貫通,集為大成,打造了這台 PC 玩家心中的「夢中情機」。

在簡短體驗了半個月之後,這是我的感受(本文不涉及安裝 Windows,因為我認為 STEAMOS 才是 Deck 的核心體驗)。

我是怎麼買到的?

無論我寫什麼,評論一定會有人問「你是怎麼買到的?」,所以我先回答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就像「怎麼把大象放進冰箱」這個問題一樣,回答也出乎意料的簡單:如果你居住在美國、加拿大、歐盟及英國,在官網下單付 5 美元排隊,排到了付款收貨即可。(如果你位於日本、韓國、香港 / 台灣,可以通過授權經銷商Komod預定)

具體到我本人,我在去年 7 月 17 日開定當天付費 5 美元,排隊了 529 美元的 256G 版本,在今年的 3 月 28 日通知尾款,支付了剩餘金額,寄往我美國友人的家中,加州額外繳納了 50 美元的稅。但當時上海疫情,再加上我計劃搬家,所以一直拖到了 7 月中旬才終於收到。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搶到的心情如圖

綜合下來整體的價格為:3914 人民幣(579 美元,機器本體含稅)+561 人民幣(83 美元,中美運費)+485 人民幣(國內進口稅)=4960 人民幣,不算便宜也有點折騰,不過相比黃牛還是劃算一些。

Valve 最近也承諾會提高STEAM Deck 產能,如果你有將其轉運回來的渠道,不妨先花 5 美元排上隊,即使不買也可以退掉。

握在手中,Bigger than bigger

實際感受 STEAM Deck 真機,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反應都相同:這簡直大到有點離譜。它更像是一台縮小的掌上 PC 而不是為便攜打造的掌機,「能帶著到處走」是產品定義時的特性之一,但優先級絕對不高,它粗獷而笨重的外形是為了握持、散熱、續航等做出的妥協。

想具體感受一下?與我派定製Keychron K3長寬幾乎一致,如果你有一把 84 鍵 75% 排列的鍵盤,握在手中的大小就跟 Deck 差不多。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整機 669 克的重量成功進入了「一斤俱樂部」,厚重機身帶來的是極佳握持感,可以填滿整個手掌的空餘空間,非常人體工學。沒有為了輕薄舍棄了背部的曲線,這點 Switch 掌機模式玩家應該深有體會。它拿起來並不覺得沉重,所有的按鍵都在拇指的范圍內,背鍵中指和無名指也正好可以按壓到。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而做工上整體中規中矩,整機採用了磨砂塑料,是手汗和指紋的克星。這是一款定位中端的硬體,跟精緻細膩什麼的不太沾邊,只能說符合這個價位段的水平,我的左觸摸板甚至在震動時還有點異響。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STEAM Deck 也談不上外觀好看,甚至有點丑,能跑馬的螢幕黑邊、觸摸板的位置看起來有點詭異,感覺就像是一群工程師折騰出來的東西:「這東西放這里能用,那就這樣設計吧」。日常用起來的確沒什麼大問題,屬於那種沒什麼設計,一切為了實用服務的產品。相比之下,更加注重設計的國內品牌,比如AYANEO AIR真的好看太多。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Gaming On Linux:喜憂參半的體驗

Valve 官方把 Deck 的系統叫做 STEAMOS Holo,版本號為 3.x,基於 Arch Linux,有點像 STEAM 大螢幕模式。完全為了手把操作而設計 UI,主要為瞭解決缺失鍵鼠,桌面系統交互體驗太差的問題,也是很多採用 Windows 系統掌機的通病。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你可以將其切換為 KDE Plasma 的桌面環境,連接擴展塢外接顯示器,完全當成一台 Linux 電腦。

選擇 Linux 作為系統,是讓我喜憂參半的體驗,我們先來聊聊我認為 Deck 的定位,可以用下面的簡略圖表表示。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傳統主機(Xbox / Playstation / 任天堂)使用封閉的系統,規格統一的硬體,來最大化地換取運行遊戲的流暢穩定;PC 擁有數量眾多的遊戲平台,開放的 Windows 系統,加上龐大的用戶基礎,雖然相比主機偶爾會出現個別遊戲優化問題,但一般都有官方或民間的辦法。

而 Deck 在 STEAMOS 下可以說是喜憂參半,我先來說說憂。

通過 Proton 轉譯 Windows 遊戲並不是每個作品都能得到很好的支持,我庫中一共 431 款遊戲,而屬於官方認證「非常適合 Deck」的分類有 105 款。

如果嘗試運行「非常適合 Deck」分類之外的遊戲,我遇到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

  • 遊戲原生有 Linux 版本但無法在 STEAM Deck 上運行
  • 遊戲可以通過 Proton 轉譯運行,但只能選擇某個特定版本的 Proton
  • 遊戲理論上可以運行,但需要加載第三方啟動器很不穩定

Linux 雖說也是開放系統,但在遊戲方面你能得到的支持就近乎沒有,不能運行就是不能玩,這是需要廠商更新還是 V 社支持?很難搞清;想打個漢化修正檔?也沒有;網絡不好開個加速器?系統內不可以。正如圖所示:比主機開放,但沒 PC 便利

與傳統觀念的掌機相比,它絕不是「It Just Work」開箱即用的體驗,更多的時候是需要你花費一番心思研究折騰。

說完了憂,再來聊聊給我帶來的歡喜。

機器到手之後,我有時趴在床上,邊玩邊想:「這真的是可以在掌機上流暢運行的作品嗎?」。我曾經在大一時為了玩《俠盜獵車手5》購入 PS4,每天看著這個巨大的梯形物體呼呼排出熱氣,吭哧吭哧才只能跑到 30 幀。而現在不到 15W 的功耗,我就能把整個洛聖都捧在手上,這是近年來我為數不多因為科技進步而感到幸福的時刻。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根據兼容情況的不同,Deck 上的遊戲被分為了四種,完全通過驗證的比例雖說目前占比較低,但一定可以保證正常遊玩,Valve 也不斷在測試、增加名單里的遊戲數量,目前獲得「通過驗證」加「可玩」的遊戲已有 4000+ 左右。諸如《艾爾登法環》《戰神》《巫師 3狂獵》《最終幻想 7 重製版》等近些年知名大作,以及部分銷量較好的獨立遊戲都在此范圍中。你可以通過STEAM 官方專題頁、ProtonDB、STEAM Deck Verified Games瞭解某款特定遊戲在 Deck 上的運行狀況。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這里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插曲,展示了 Valve 多年的經驗對於 PC 優化獨特的理解,STEAM Deck 發售時恰逢《艾爾登法環》發售,PC 版的性能表現並不好,但 Deck 上卻能夠保持絲滑流暢。

主要的原因就是著色器預緩存,它在遊戲中負責植物、地面、水體等表面的細節,由於 PC 是隨著遊戲運行編譯的,如果性能較差,在第一次到訪某個區域時就會造成卡頓,Valve 的解決方案是通過 Proton 兼容層預編譯了這一部分,通過網絡推送給玩家。

這也是為什麼能經常看到 Deck 在下載「著色器與緩存更新」,這種「幫開發商優化遊戲」的行為恐怕也只有 Valve 這種同時擁有數字商店、硬體和軟體的公司才能做到。如果你對這部分內容有興趣可以看DigitalFoundry的視頻瞭解。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另一個讓我驚喜的就是系統軟體 OTA 的頻次和速度,可謂是量大又管飽,我本已經列好了「沒有中文輸入法」是缺點之一,但稿子還沒寫完,8 月 3 號的 3.3 更新就加上了中文輸入法,幾乎每次跳版本號都會加入大量的特性改進,比如之前已經更新的鎖定刷新率、FSR、TDP 控制等,持續改進的態度讓我對 Deck 的未來信心十足。

這就是 PC 玩家的「掌機模式」

遊戲機最重要的還是玩遊戲,這部分來聊聊我的遊戲體驗。

跑分測試網上已經到處都是,在這里我列出我自己常玩的幾款作品,以及該對 Deck 保持什麼樣的性能期望。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大概你也能看出,對於近幾年的 3D 作品,幀數 / 畫質 / 解析度里差不多隻能做到三選二,才能實現較為理想的續航,「我全都要」也不是不行,只是續航縮到 2 小時以內對一台掌上設備來說太慘了。

而 2D 獨立遊戲就很快樂,8W 的功耗開滿解析度 60 幀也能玩上一下午,我個人偏好用它玩中小型的作品,能夠在保證續航的情況下平衡好流暢的遊戲體驗。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2 至 8 小時遊戲時間」,這也是 Deck 官方標注續航偏差如此大的主要原因,這就像一台玩家可以隨意自行調校性能取向的汽車,你可以加大馬力瘋狂飆車,也可以安安靜靜地上班買菜。其他的設備官方幫你操心一切,Valve 把一切控制權交給玩家。

這樣帶來的好處是什麼?PC 玩家擁有了一台與 Windows 思路近似,同樣是 STEAM 生態內的副機,他們瞭解不同畫面設置選項的含義,在家用 PC,出了門通過雲存檔也能繼續遊戲的進度。

壞處我在之前也有提到,這樣的體驗與遊戲主機絕不類似,沒有相關經驗的玩家體驗並不好。

OS 中最重要的菜單就是這個側邊呼出的性能面板,這有點像融合了顯卡驅動加上性能統計軟體的綜合體,有時候你會驚嘆於 Valve 對於發燒友需求的用心,Nerd 給 Nerd 做產品大概就是這樣吧,畢竟誰不想看到 CPU 的頻率、螢幕刷新率、TDP,實現整機功耗全部手動可調呢?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

除了 STEAM 外,也可以運行第三方的遊戲平台,我通過Heroic Games Launcher登陸了 Epic 和 GOG,這樣就可以玩 Epic 每週免費領的遊戲了,G 胖你不要傷心呀。

但還是如上文提到的兼容性問題,Epic 目前並沒有 Linux 客戶端,不會像 STEAM 一樣下載對應的原生 Linux 版本,本質上還是通過 Proton 轉譯運行,支持情況同樣隨機。如果你非要問我:STEAM Deck 能不能運行 XXX?(某個平台 / 遊戲 / 模擬器),我的回答是:原生不支持的話,或許可以曲線救國實現,只不過需要付出折騰安裝調試的時間成本

讓 Valve 再一次變酷:原來真的有在意用戶的公司

當我們說一家公司「很酷」,一般的意思是他們有著桀驁不馴的氣質,同時傾聽用戶的聲音改進產品,仿佛是一種「自己人才懂自己人」的狀態。蘋果、Google、Netflix……他們曾經很酷,至於現在酷不酷?相比賺錢能力,股東們好像也不在意這個。

STEAM Deck 從公佈之初就保持著在行業內罕見的坦誠和開放,擔心機器壞掉不好修?官方拆解教你一步步來;替換件怎麼買?ifixit上全都有;64G 版 eMMC 存儲太菜?乞版可以自己買 2230 固態換。

坦誠、幽默、瞭解玩家和技術,是我通過 Deck 所感受到的 Valve。最後以一張 Deck 初次固件更新的說明作為結尾,「具體來說就是……」「畫面極具技術感」「無須擔心,這很正常」,距離你上次看到用人話寫的更新說明有多久了?

5000元入手Steam Deck半個月後,我想聊聊它到底夠不夠「酷」……以防你好奇:右邊就是「畫面極具技術感」的升級畫面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5032?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一隻索狗

責編:Kiririn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