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基於作者視角審視丹尼斯·維...

基於作者視角審視丹尼斯·維倫紐瓦

何為「作者」?

「作者論」發源於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主張導演是一部電影真正的作者,導演要在電影創作中占據主體地位,導演的價值觀與創造性需在電影中得到充分展現。

而在我看來,維倫紐瓦的作品無疑滲透著這一觀點的合理性,而他對待科幻電影的處理手段也在學界被認為具有足夠大的影響。(下面的觀點來自碩士論文,觀點有待商榷)

從處女作《8月32日》到《焦土之城》、《囚徒》,再到《銀翼刺客任務2049》、《沙丘》,盡管這些影片的外在形式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一些從屬於他的標志性特點依然蘊含其中。維倫紐瓦以個人氣質的作品風格,喚起觀眾最普遍的情感。之前網上沖浪時,記得是謝飛導演說過(這一點記不清了,不太確定,希望指正):「優秀的作品表達的是最普遍性的思考,比如生命」等等。而維倫紐瓦的作品中「溯源」、「愛恨」、「欲望」常常作為作品的內在主題。

誰是維倫紐瓦?

丹尼斯·維倫紐瓦 1967年10月3日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加拿大電影導演、編劇,畢業於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他1988年,執導劇情短片《La course destination monde》,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基於作者視角審視丹尼斯·維倫紐瓦

從作品倒推維倫紐瓦的不變

就我個人而言,庫布里克應該是我最早聽說的電影大師。而他的作品囊括了「科幻」、「戰爭」、「恐怖」等多種類型電影,並且開創了新的電影範式。比如《閃靈》利用視覺引導等方式給觀眾植入恐怖感,而非使用廉價的jump scare來博君一哭。就我淺薄的閱片量而言,庫布里克和維倫紐瓦具有一些相同的作者氣質——在不同領域中追求自我觀點表達的極限。

此處有小彩蛋——

維倫紐瓦曾經表示自己最喜歡的科幻電影是斯坦利·庫布里克1968年的作品《2001太空漫遊》及史蒂文·史匹柏1977年的作品《第三類接觸》。這兩部影片並沒有先進的特效技術做支持,也沒有華麗的奇觀場面吸引觀眾眼球,而是藉助科幻元素體現深刻的哲學內思,並認真探討人類過去與未來的命運發展。

基於作者視角審視丹尼斯·維倫紐瓦

回到維倫紐瓦自身,上為其作品,囊括了「新浪潮」(《8月32日》)、「懸疑」(《囚徒》、《宿敵》)、「科幻」(《沙丘》、《銀翼刺客任務2049》)、「西部」(《邊境殺手》)等多種類型。拋開類型片視角的狹隘性,維倫紐瓦的作品還是有一些如下的共性:

永遠在成長

他永遠處於成長過程中,每一部電影都有比上一部電影明顯進步的地方。

他早期電影作品的學院氣質與生澀被《囚徒》所打破,改編《降臨》這種小體量的作品到改編《沙丘》這一其他導演都不敢涉足的大部頭。(大衛·芬奇不怕,可他不就在《沙丘》上栽了跟頭嗎?)

基於人的視角表現巨物

當然這種論調有我個人的主觀性,《沙丘》的節奏相當舒緩,以至於影響了國內的口碑。但我個人,也僅代表我個人,對《沙丘》中優秀的視覺化處理有著十足的熱愛。不少電影中不乏大場面,以追車戲為例,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up主詳細拆解了不同電影的追車部分中的主觀鏡頭和全景鏡頭。而《新蝙蝠俠》中就有著比例更高的車內鏡頭,帶來更直觀的感受——企鵝人對蝙蝠俠的恐懼。

如何表現建築或物體的「大」?常見的鏡頭設計方式是全景的大廣角鏡頭,但這種做法削弱了攝像機作為敘事的生命力。以《沙丘》為例,表現飛船的大,用飛船和其他物體對比,以表現飛船的龐大。

基於作者視角審視丹尼斯·維倫紐瓦

基於作者視角審視丹尼斯·維倫紐瓦

此外,淺焦鏡頭的大量使用也是維倫紐瓦在大量作品中的特點,即用淺焦鏡頭來表示角色主管的關注點而非粗暴地為觀眾提示道具的重要性(常見電影中聚焦到「鑰匙」、「門卡」的操作我個人覺得有些粗暴)。

維倫紐瓦的局限性

維倫紐瓦的電影以影像風格與氛圍營造著稱,但其故事往往並不復雜,甚至因格局過小而略顯單調。《沙丘》被譽為巨型預告片也是如此,其緩慢的節奏有沿襲「重影像,輕故事」的詩性節奏。而他因自身在電影藝術上的獨特風格和美學追求而被好萊塢賞識和接納,都在體制中享有相對最大化的自由創作空間,在電影序列中展現出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平衡。當然,這兩年網飛等流媒體也提供了馬丁·斯科塞斯《愛爾蘭人》等優秀的非院線電影。

總結

再聊聊電影作者論吧,我認為電影和其他藝術品的區別在於在社群重所需要的認可程度不同。電影的投資更大,涉及的參與人更多。沒有金錢支持的電影會更難成為真正的藝術品。《地球最後的夜晚》當時的口碑翻車,實際上就是觀眾對電影自我表達程度的理解不一,對作者表達欲的接受限度不一,對電影非敘事部分畫面的占比接受限度不一。

最後,希望維倫紐瓦不只是拍完《沙丘》相關的作品,我也期待他能有像《大開眼戒》這樣(當然不是指未完成的問題)的作品帶給更多觀眾。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