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古希臘:

古希臘神話中的龍是以守護寶物的凶惡怪物形象出現的,古希臘文學第一次提及龍是在《伊利亞特》(Iliad),這部作品中提到阿伽門農的裝束時有描繪他的劍帶上有藍色龍形圖案,他的胸甲上也有三頭龍紋飾。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赫拉克勒斯的十二功績中負責守護第十一件功績的目標「金蘋果」的就是這種西方龍守護者形象,相傳它是長生不死的巨龍,現在龍的英語「Dragon」起源於希臘語中的「drakon」(巨大的海蛇)與拉丁語中的「draoonis」相似,都意為「巨大的蛇」。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盎格魯-撒克遜神話:

盎格魯-撒克遜文化中的龍最早可見於完成於公元八世紀的英雄敘事長詩《貝奧武夫》(Beowulf),這部作品中記載著一條看守著寶藏的火龍,貝奧武夫與它搏鬥最終同歸於盡。能看出來盎格魯-撒克遜中的龍形象是有繼承古希臘文獻中龍的部分特點。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凱爾特神話:

十二世紀由吟遊詩人傳頌的亞瑟王傳說中提到紅、白兩條巨龍,雙龍在蘇醒之時就開始相互廝殺,最終紅龍將白龍驅逐,紅龍代表隊是凱爾特人,白龍則代表的是撒克遜人。吟遊詩人通常是被君主或貴族雇傭,以紀念祖先事跡並贊頌其當下的行動,結合凱爾特人與撒克遜人之間世仇,這個帶有政治屬性的傳奇故事在十二世紀開始流行也不奇怪了。

由於傳說中紅龍代表的是頑強抵抗撒克遜人的凱爾特人,所以紅龍後來就成了威爾斯國旗上的那條醒目的紅龍紋飾,在英國國王亨利七世的盾徽上也有出現。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北歐神話:

北歐神話中的龍和上面其他傳說龍的特徵也都差不多,基本都是守護寶藏以及能突出火焰和毒液,但是北歐神話中叫得出名字的龍也許我們都更熟悉一些,因為有不少作品都有以他們為原型的角色出場。第一個是盤繞在世界樹根部的毒龍「尼德霍格」(Nidhogg),說是龍,其實形象都還是以蛇的形象出現。在諸神黃昏中,尼德霍格咬斷了世界之樹的根部,是末世的警兆。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第二個則是耶夢加得,又稱世界蛇,被稱作世界蛇是因為它的身長之大能夠環繞地球並咬住自己的尾巴,這也是銜尾蛇在北歐神話中的表現。耶夢加得是洛基與安格爾波達生的第二個孩子,在北歐神話的諸神黃昏中與雷神托爾是死敵,不少觀眾對耶夢加得格外熟悉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戰神4中的耶夢加得。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後來銜尾蛇與鍊金術關系密切,所以我們在鋼之鍊金術師03版和FA版都能看到銜尾蛇形象。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第三個是法芙納,法芙納本來是侏儒國君主赫瑞德瑪(Hreidmar)的長子,由於貪婪受詛咒的財寶而殺死了自己的父親並趕走了兄弟,最後變成了毒龍,被西格爾德(Sigurd)殺死。這位法芙納看動畫的觀眾也可能熟悉,它就是《小林家的龍女僕》里的那條宅男龍。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不難發現,在歐洲各地的神話傳說中除開凱爾特人、撒克遜人、維京人這種把各自神話中的龍當民族象徵的,歐洲人更多對龍的感情是敬畏,但後來的維京人急劇惡化了這一印象。維京人的神話體系就是北歐神話,他們敬畏著龍的同時也深知龍的力量和象徵意義。在他們眼里龍是強大的生物,是混亂與破壞的化身,如果看到一條龍就預示著暴力和動盪的時代即將來臨。正因為他們清楚這些,所以維京海盜的船頭被設計為龍頭形象,他們的侵略洗劫行為本身就臭名昭著,再加上他們的海盜船是以這種形象出現,無疑是放大了人們對龍的恐懼。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基督教:

龍的形象在《聖經》新約啟示錄的第12章中出現,其中第3、第4節提到「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它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等她生產之後,要吞吃她的孩子。」

在之後的第9節就點明了這條龍的身份:「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最後出現是在第20章的前三節:「我又看見一位天使從天降下,手里拿著無底坑的鑰匙,和一條大鏈子。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綁一千年,扔在無底坑里,將無底坑關閉,用印封上,使它不得再迷惑列國,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後必須暫時釋放它。」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龍之所以被基督教如此討厭,是因為在聖經中記載的龍的形態是蛇形的,不如說它就是巨蛇。蛇在基督教中是直接與撒旦綁定的,所以龍也就受到了牽連,並在很長的時間內沒有轉好的跡象。動漫作品《小林家的龍女僕》中托爾就是典型的西方龍形象,在漫畫劇情中也提到基督教聖騎士們對龍的敵對心態。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再後來的聖喬治屠龍的傳說有多個版本,其中較為完整的一版是惡龍霸占水源,市民若想取水就必須獻上祭品,動物用完了就以活人來當作祭品,每天以抽簽來決定由誰來作為祭品犧牲。某天當地國王(酋長)的女兒被抽簽選中,國王(酋長)也沒有解決的辦法,悲痛欲絕。少女走進水源正要被惡龍吞食的時候,聖喬治及時趕到將惡龍壓制束縛,將其運到城中對市民說若大家都願意皈依基督教就將這條惡龍斬殺。市民被聖喬治的舉動感化,都放棄異教,改信天主。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這個傳說也被改編進入後世各種各樣的作品之中,其中久保帶人的《龍與魔女》(burn the witch)中就有講述這個傳說的橋段,不僅如此,這部作品就是以龍為反派形象主角們需要對它們展開討伐的設定展開的。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龍的名聲到後來鍊金術興盛的時期就有所緩和,鍊金術士們認為龍不能被定義為好或壞,他們覺得龍應該是中立的。到現在這種現象就緩和多了,很多基督教的信徒也都喜歡龍並且進行研究和藝術上的二創,這還是要提到托爾金。他所創作的《魔戒》中的世界給後世作品帶來極大的影響,其中也包括作品中的龍。受到這部作品影響的其他作品例如:《龍與地下城》、《冰與火之歌》、《勇者鬥惡龍》、《魔獸世界》等等等等,這些作品沖淡了一些龍的負面印象,並一定程度上將龍娛樂化了,這也許是西方龍負面形象逐漸被改善的原因。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國龍與西方龍的誤解:

中國龍與歐洲Dragon的翻譯誤會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當時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米凱萊·魯吉里神父(中國名:羅明堅)在1578年3月乘船前往亞洲,次年7月抵達中國澳門,他在短時間內學習了大量中文詞匯並在學習的過程中編寫了一部《葡漢辭典》。就是在這一部辭典著作里中國龍被錯誤翻譯成了Dragon,後人將羅明堅自己的旅行手稿編寫成的《米凱萊·魯吉里和他的中國詩歌》(Michele Ruggieri, S.J. and His Chinese Poems)中也記載著他聽聞老龍神的傳說,上面用的也是Dragon,誤會也由此展開。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由於西方意義上的Dragon由於前文所講到的種種原因被認為是惡魔的象徵,中國人又崇拜龍(中國龍),以西方人的視角加上誤譯這層緣故以此推理,中國人崇拜龍某種程度就等同於崇拜惡魔,我們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就等同於「我們是惡魔的傳人」。黃禍論(Yellow Peril)的鼓吹者又以此為依據來抹黑、誣陷中國以及中國人,讓這本來簡單的誤會加深了。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在造成Dragon與中國龍的誤解多年以後,我們也有意的將我們的龍與dragon進行分割,中國龍後在英語中被譯為Loong,比如李小龍我們更多知道的是他的英文名Bruce Lee,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叫法——LEESIULOONG,同理還有例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名字和第一塊獨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PU晶片——「龍芯」的英文名也是如此。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關於當代中國龍形象的設計:

在當代設計中,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設計並不是要還原某個器物或者是完全按照歷史文獻中的經典形象,完全復原在我看來那並不是設計或者說那根本不符合創新的理念。尤其是在第八藝術電影和第九藝術遊戲,這兩者都是以前面的藝術們組合在一起的復雜產物,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要以其設計形象概設、畫面等視覺元素來進行表現的,所以視覺語言變得尤為重要,所以有些東西的所謂經典形象就很有必要在幻想題材的作品里由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想像進行操刀來修改。比如說所謂的龍鱗問題,尖銳的龍鱗對比弧度緩和的鱗片就是更體現攻擊性和被兇猛,相同的還有改變被設計方的體型、粗細等都會有同樣的功效。舉個白蛇緣起電影的例子,電影最終決戰的時候反派師父變身後的類雙頭龍蛇造型就與小白變身的形象產生了極大的反差,師父變身後的形態明顯設計的就比小白的更加粗獷凶惡,所以體型被縱向拉寬變得粗大,尤其是頭顱要比小白的寬很多。還有身上的鱗片被設計得更尖銳,整體配色相互對比等都是出於設計師對設計語言的理解加入自己的想法設計出來的,在我看這樣的設計才是設計師這些追求創新又尊重傳統經典的人願意去創作的。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中、日、西方龍文化考究(二):西方「龍文化」研究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