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PC萬歲 | 一個「打遊戲...

PC萬歲 | 一個「打遊戲中年」的電腦回憶錄

打遊戲30多年,雖然各類主機與平台獨占遊戲都體驗過很多,但是PC遊戲卻始終是我的最後選擇——甚至連《吸血鬼倖存者》這種遊戲我都最終會選擇在PC和STEAM上拿成就。閒來無事,我想了想這種情結的來源——可能是跟我少年的成長經歷有非常大的關系。

隨著一切步入正軌,我的2023年內,出差、移動辦公,並在外面的酒店里打遊戲,會是一項主要的需求。但是「人到中年,手菜癮大」,想玩PC上的遊戲的時候,總不能背著台式機滿地跑吧?一部性能優越、產品各方面都符合期待的遊戲筆記本就成為了一種剛需。正值一部重量級的移動產品——惠普OMEN暗影精靈9發布的時候,我在剁手之餘,深夜寫一點有關自己遊戲經歷的回憶,也顯得非常合理。

從 Laser310和Apple II 開始的遊戲之路

1987年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正巧市教委從香港購買了一批低成本的電腦,用作學校的教學機器。當然這些電腦是給學生用的,教師用機是一台寶貴的Apple II,還帶有兩個外置磁碟驅動器——而對於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最具吸引力的莫過於被永遠鎖在計算機室櫃子里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套神秘的遊戲磁碟。雖然時間久遠,已經完全回憶不起更多的遊戲細節,但是當時的封面在記憶里給我的回應,或許是這部發行於1984年的《Spy vs Spy》。

PC萬歲 | 一個「打遊戲中年」的電腦回憶錄

當時的計算機室還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只有上了三年級之後,向學校報名才能在每周四的下午進行計算機興趣小組活動。而且「上機」是一件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的事情:曾經有孩子因為搞不清楚先開主機還是先開顯示器被停止了半個學期的活動資格。我們在興趣活動的前面很多節課都是在課堂里看著黑板和課本,學習什麼是「主機」,什麼是「BASIC」,什麼是「程序」,什麼是「命令」。學了編程的基本內容之後,還要自己在紙上推導輸出結果——到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才能到計算機室去驗證那些看起來完全無法理解的過程。

PC萬歲 | 一個「打遊戲中年」的電腦回憶錄

八十年代末的時候,我們的城市里每年都會有「編程競賽」,學校里高年級的同學也有參賽者。那些五六年級的孩子有足夠的特權,在每個周四下午泡在計算機房里。而當我最後也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時,才知道他們大部分時候其實是在用Logo語言玩自己編寫的一些繪圖小程序,比如「海龜作圖」或者什麼的,真正能夠玩非常復雜程序的我是一個都沒見過。

PC萬歲 | 一個「打遊戲中年」的電腦回憶錄

*Logo是一種解釋型語言,和其他語言不同的是,它內置一套海龜繪圖(Turtle Graphics)系統,通過向海龜發送命令,用戶可以直觀地學習程序的運行過程,因此很適於初學者特別是兒童學習程序設計。

APPLE II 只在老師做演示的時候才會用到,而用來玩遊戲的時間簡直是屈指可數,但每次老師來了興致,接上磁碟驅動器打開遊戲的時候,我們就會蜂擁而至,小小的黑白顯示器前面擠滿了十幾個興奮的小腦袋,不明所以地看著老師操縱螢幕上的人物跑來跑去。雖然那個時候我們多半都已經接觸過FC紅白機上的遊戲,但是用昂貴的電腦來遊玩的遊戲,看起來跟手把操作的內容邏輯完全不同,那種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激動至今令我難以忘懷。

到了機核之後,我偶然間回憶起當年最早玩遊戲時的經歷,就從某海鮮市場上淘了一台Laser 310,送給了我站作者新晝老爺,希望他的妙手能夠幫我找回一些往日的記憶。新晝老師收到機器之後的用心程度遠超我的想像,他甚至手工重繪了310的整個電路圖,令我大受震撼與感動。

我對電腦與遊戲之間的聯系最早的認識就建立於此,或許它也是驅使我在之後很多年一直沉迷於PC端遊戲的重要緣由。

《DOOM》《仙劍奇俠傳》與蠻荒時代

我初中時代的遊戲時光大部分耗費在街機廳里,再回到PC前,已經是高中了。憑借著小學到初中的一點兒電腦知識,到了高中之後,隨著對所有跟電腦有關的內容的渴求,我自發地在這個三線城市跑來跑去,到處尋找著那些能讓我碰到電腦的地方。

功夫不負有心人,離我們學校不遠的一家遊戲機室里出現了兩台PC——雖然它們都還是DOS系統,但這完全難不倒我!在那里玩過幾次之後,我就抱著自己的《大眾軟體》(1995年創刊)、《計算機世界》和《電腦報》,跟20來歲的老闆成了沒拜過把子的哥們兒——在各種攛掇之下,兩台PC分裂成了四台,從原本的單機變成了同軸電纜搭建的區域網,於是這里就成為了我高二時的樂趣之源。

也就是在這里,我玩過了當時《大眾軟體》上介紹的幾乎所有遊戲,沉迷在《DOOM》和《Duke Nukem 3D》里,也按圖索驥找來很多堪稱經典的遊戲,比如最早的《命令與征服》和《仙劍奇俠傳》。興趣是最好的動力——當我知道這世界上有一種神奇的玩意兒叫做網際網路,甚至還能在上面玩遊戲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我一定要玩到更多遊戲才行,不止是拿著手把,電腦顯示器才是我面向世界的窗口。

於是這種不可收拾的情結伴隨著我度過了整個高中和高考落榜,以及之後的很多年,直到現在。所有對PC的鍾情與熱愛,其實根本的動力來源都在於:我要玩到更好的遊戲,就需要更好的電腦。從高中畢業混跡在三好街裝機器,到大學里在網吧當網管掙生活費,再到大學畢業之後衣食無著之際先弄了台電腦混時光,都是這種糟糕的情結作祟。

PC無所不能,但我不能背著機箱到處跑

我獨立生活之後,家里永遠都有一台又重又大的台式機,每天處理完工作之餘回到電腦上玩遊戲,就成了排遣一天勞累的最好途徑(幾乎也是唯一的途徑)。不過當時還沒有「遊戲筆記本」這個概念,而廣告行業的硬性要求又使得我一年幾乎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外面逛盪,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一部更加輕薄、便於攜帶,隨時都能辦公的筆記本就成為了必要的選擇。也正因此,2005到2015年之間,我一直沒有把目光投向這個方向。

等到我來機核上班之後,工作需要我將目光投向更多的遊戲,除了主機類遊戲之外,PC遊戲自然也位列其中,而且是往往在我的選題里占據了最需要挖掘和關注的領域。也就因此,遊戲本就成為了我一直在考慮但是一直也沒有想好該怎樣入手的產品。論及對遊戲本的認識,我往往關注的不僅是某方面突出的性能,更在乎的是它的平衡性:便攜、散熱、性能、顯示都要有均衡的狀態。

在2016到2018年左右,遊戲本還處於百花齊放的狀態,這是因為當時的市場需求還沒有具體到非常細節的程度,廠商也處於嘗試之中。到了2020年之後,遊戲筆記本的消費者們逐漸明確了自己的需求是什麼之後,產品的特徵也就朝著這個方向飛速進化,許多品牌開始逐漸被淘汰,最後大浪淘沙剩下的幾個品牌,就成為了個中翹楚。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3A遊戲對於PC的性能要求越發苛刻,在這個時候能夠把握住產品平衡度的廠商,往往會在各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尤其是2020年到2022年,台式機顯卡被數字貨幣挖礦的需求炒作得水漲船高,遊戲本在這個時候就顯示出了更強的競爭力:不但能夠跟隨CPU和顯卡的性能潮流快速推出最新的產品,而且不斷進化的產品形態讓玩家真正做到了「只需下單,到手即玩」,相比台式機更多了便攜和可移動的優勢。

到了今年,我終於決定在出行裝備里添置一台真正的遊戲筆記本,目標也十分確定,就是今年4月首發的惠普OMEN暗影精靈9。選擇它的理由非常直觀:一台性能兇猛、表現平衡,各方面都能讓人滿意的「水桶機」,扔進旅行箱里,在外面逛上一兩個月也不用擔心錯過什麼遊戲。

隨時隨地再來一(億)把,生活與工作都需要熱愛作為源動力

雖然說在機核「上班就像放暑假」,但遊戲與工作之間的關聯和區別還是非常明確的。很多時候當時間緊迫而缺少足夠的體驗時,往往就無法完成合適的選題。今年的很多重量級作品都有發售排期,而如果在這個時候因為出門在外缺少設備無法體驗,無疑也會造成工作上的失誤。

OMEN暗影精靈9是這個系列的第九代產品,它的配置可以說極盡奢華之能事:頂配搭載第 13 代英特爾酷睿 i9-13900HX 處理器,最高可選配英偉達 RTX4080 顯卡,記憶體可配備雙通道 32GB 5600MHz 的記憶體,可選 1TB 容量的 PCIe 4.0 固態硬碟,官方實測整機雙烤功耗≥ 170W,遊戲本支持混連直連熱切換顯卡功能。另外它還採用了新升級的酷涼風暴散熱,在功耗與續航之間有一個完美的平衡表現。

有了這台筆記本加上一根條件良好的網線,應該說沒有什麼市面上對付不了的遊戲了。另一點打動我的是:OMEN暗影精靈9的slogan是「再來億把」,而我恰恰近期總會沉迷於一些受苦遊戲,比如《逃離塔科夫》《艾爾登法環》等等,這就形成了一種非常微妙的共鳴。

遊戲里的反復遭罪雖然有時候看起來是一種折磨,但是歷經多年遊戲磨難,在看起來無窮無盡的黑暗中找到難題的解法,進而突破自身的界限,也是玩家對這一類遊戲矢志不渝的核心原因。「再來億把」談及的不僅僅是人與遊戲的對抗和互動,同時也是藉助遊戲平台進行對抗的玩家樂趣本源。

「成為更好的自己」並不是一句萬試萬靈的雞湯:它仍然需要玩家自己用不屈不撓的精神去堅持戰鬥,堅持嘗試挑戰。與此同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部能夠在各方面滿足玩家需求的優秀的遊戲筆記本,能夠最大限度地讓我自己認清「手殘」的真面貌,同時面對喜愛的遊戲能夠全方位地了解到它的細節與精彩,進而有更多的勇氣堅持(受苦)下去。

簡單說來,擁有一台動力強勁的遊戲本,就幾乎可以概括我所有有關遊戲的理想(《王國之淚》除外)。我希望在今後和未來,遊戲本這個領域能夠持續出現便攜、散熱、性能、顯示都保持完美體現的產品,能夠讓我每時每刻都能盡自己作為遊戲編輯的職責,給玩家們帶來更多更好有關遊戲的內容,也讓我自己作為一個玩家,隨時隨地沉浸於自己的熱愛。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