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科學還是技術?有關劉慈欣和...

科學還是技術?有關劉慈欣和《流浪地球》系列的缺失一環

在有關什麼是Cult電影的研究中,存在這樣一種觀點,並非將Cult電影視為類型電影,而是把它當成文化現象。這類影片的傳播通常都會經歷如下過程,在上映階段並未受大眾注意或被觀影者欣賞,但在之後的影碟出租、電視播放和網際網路傳播中再次被特定群體拾起並大家贊賞,從而發展出一套屬於這一群體的文化乃至某種信仰。

從這個角度的前半部分出發,《流浪地球》以及《流浪地球2》顯然不能被叫做Cult片,特別是考慮到它們的製作成本和受歡迎程度——但影史總是充滿了例外,有某些由主流電影公司推出的大製作票房冠軍也在Cult電影名單中榜上有名,譬如《2001太空漫遊》和《星球大戰》系列。而從Cult電影的文化研究出發,《流浪地球》系列無疑正在重復上述兩者的歷史經歷,它正在將此前無比小眾的「硬科幻」文化帶入更大眾的流行文化的視野,甚至正在構建一套基於有別於市面上絕大多數受歡迎科幻作品的意識形態。不管這個系列未來劇情走向如何,又發展如何,它都註定會被寫進當代電影史和電影工業發展史。

這一切聽上去都很正常,然而,相比《2001太空漫遊》、《星球大戰》系列和《星際迷航》系列這些早已確立了其經典地位的作品,《流浪地球》系列或許缺失了某個重要元素——受啟發於《生活大爆炸》——《流浪地球》系列還未發展出屬於自己的「nerd文化」,有關它的討論除去電影相關內容,普遍集中在意識形態、集體主義、浪漫主義及其所屬的文化範式中,對電影所呈現的「科學幻想」的討論少之又少。

亦或者,「科學幻想」才是《流浪地球》系列的真正缺失?

在時至今日的軟硬科幻之爭中,長期以來,是否「科學」都是評判一部作品是否為硬科幻乃至科幻的有力證據。可科學不是一個標準,或者一系列標準。

在《Consilien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一書中,科學被描述為一種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它積累和組織並可檢驗有關於萬物的解釋和預測(Wilson, 1998);而在托馬斯·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中,科學是一種超越性的範式,是社會學、熱情和科學承諾的混合體。科學更多地有關如何觀察、統計、分析、假設和驗證,更多地有關如何構建針對特定現象的特定描述,而這些特定描述又如何在更廣泛和通用的層面與其它描述進一步結合。

這與《流浪地球》系列有什麼關系?不難看出,科學是一種獨特的用於解釋的方法論,但在公共領域,它時常與「技術」混為一談,乃至人們為此發明和接受了「科技」一詞。並非說科學與技術完全無關,正相反,科學理論是技術發展的基礎,技術發展又為科學理論提供了更多觀測和實驗手段,這點毋庸置疑,也恰恰是絕大多數黃金時代科幻乃至今天的絕大多數科幻作品所具備的問題它們錯誤地把技術幻想等同為了科學幻想。

《流浪地球》系列正是其中一員,甚至可以說是相關問題最為嚴重的作品之一。

如果把這個稍顯抽象和龐大的問題拆分得更加具體,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生命科學領域在劉慈欣的所有作品中的缺失,譬如《三體》。這不是說《三體》中沒有有關外來生命的設想(很顯然三體人是《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是說其設定與其說是「科學幻想」,不如說是常識的進一步拓展。

其中問題暴露得最為明顯得地方是三體人的語言問題。在《三體》中,作者多次明確表明,三體人直接通過類似腦電波和心靈感應的方式交流,因此有了不善計謀(撒謊)的缺陷。看上去沒有問題,實際也為《三體》提供了大量劇情推動的空間。但站在現代神經科學的角度上,這一設定留下了一個巨大空白——智慧從來不是進化的必然結果,高度文明也不是智慧的必然結果——一個不需要語言和文字方可交流種族是如何擁有自我認知、認識世界、記錄信息乃至建立演繹法的呢?它們如何脫離語言建立抽象思維和模型?實時共享的信息,包括視覺、聽覺、感知與其它神經反射又是怎麼與自我認知進行區別的呢?一個語言系統與人類完全不同的物種如何做到理解人類的同時又有著人類可以理解的政治系統?更進一步,三體人的交流方式是否真的存在發展出政治系統的可能?它們又是否真的有著這一需求?

總之,當神經系統、語言、文明和抽象思維的四角關系有一個被修改甚至完全不參考任何現有生命時,作者就已經在面對一個接近想像力極限的問題。將之簡化為幾乎常識性的「不善計謀」不僅與科學思維背道而馳,更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三體》的文本自覺這不是一個在《三體》的文本內可解的問題,而在《三體》故事中也從未有過任何人類生物學家以及神經科學家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探究——三體人誕生抽象思維又建立文明的過程就飽含點子和敘事,對它們的忽略實際上破壞了《三體》內部敘事的嚴密——它成了一個《三體》故事的盲區,一個為了創造敘事設定而設定的設定,一種潛在的機械降神,一種科學思維的忽然消失。

不僅如此,整個《三體》中,所有文明形態都有高度近似的思維方式,一種智慧模式上的普遍性遍布宇宙的同時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哲學的消失也遍布宇宙。不論那些文明的技術水平多麼發達,似乎都有著相似的生命必須品需求,有著相似的文明認知。若用針對《星球大戰》、《銀河帝國》和《沙丘》的一種常見批判,即將它們稱之為中世紀故事的高科技演繹來評價《三體》的話,《三體》顯然也受困於此——但至少它把故事換成了大航海時代和舊帝國殖民制度。

而在《流浪地球》系列中,由於設定的明確化和補完,這一系列缺失變得更加明顯。

首先,當全球近半人口必然被犧牲的事實壓倒現代國家制度、政治認識和倫理學基礎後,生物研究的倫理學似乎依舊存在。電影中既沒有出現基因改造泛濫也不存在有計劃的基因改造項目。從《流浪地球》中地下城動物蛋白來源嚴重匱乏(蚯蚓干)的設定出發,似乎也沒有任何生物學家或項目進行過該方向的育種實驗或人造細胞(人造肉)的實驗。而到了《流浪地球2》中,生物學家和該學科依舊沒被提到,也沒有人試圖解決蛋白質匱乏和大規模物種滅絕,更沒有生物科研針對未來人類可能要面對的情況開始研究——在一個倫理學崩潰,一切為了生存的時代,電影並未對生命科學的缺席做出解釋,也使得流浪地球和數字生命間的衝突顯得過於幼稚和可笑,同時引發了另一個橫跨技術和生物的空白——基於量子計算機的人工智慧。且不論一個有著與任何已知生命都不同的物理構成的裝置是否會誕生常規意義上的「自我意識」和賦予其「自我意識」是否有必要,單純就其可以承載自我意識和認知結構的設定進行,其背後掩藏著的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和數學的高度發達的敘事不能被忽略,讓故事中生物學的高度缺席變得近乎可笑,也讓角色與MOSS的博弈變得高度可笑。一個已經解決甚至跨越當下神經科學終極問題的文明還在試圖利用政治制度和「計謀」尋求「智慧對抗」的勝利和解決之道。

科學的缺失已經在故事設定的層面破壞掉了故事自身的敘事,讓它變成了一種試圖揣測超人劇變的愚蠢之舉。

與此同時,圍繞著《流浪地球》系列的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其故事設定高度依賴「技術幻想」而非「科學幻想」的事實也暴露的更加徹底。它完全忽略了高度發達的特定技術也會為科學研究帶來難以想像的幫助,同時帶來更多的「解決方案」。以至於相比現實世界,電影中對人工智慧和計算能力的運用顯得十分狹隘。

一個具體的例子是結構生物學和Alphafold的關系。Alphafold已經針對超過一億的蛋白質進行了分析,並建立了一套可訪問的資料庫,這將極大推動基於蛋白質結構研究的生物學研究(Varadi et al., 2021)。在心髒病領域,人工智慧針對結構性心髒病和血管內流體力學的分析也給出了傳統造影無法達到的結果(Wang et al., 2020)。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在湍流研究方面也展現出了巨大優勢(Zhou et al., 2020),甚至可以為農業灌溉用水體提供蒸發模型上的預測(Malik et al., 2020)。可以想見,當人工智慧(或者稱之為深度學習,無需其具備獨立意識)的硬體基於量子計算機時,其能提供的模型和預測能力將得到極為廣泛的應用。同時,一個具備自動運行機制的人工智慧理應為系統工程提供足夠的控制能力,這就又為電影的另一個點子拋出了更多問題。

與當下發展方向不符的是,人工智慧和並未在各類載具的駕駛中提供足夠幫助,也並未為外太空的各類飛行物的軌道提供計算上的幫助,其對人類的依賴甚至超過當下。並且,當人類掌握了可以建造太空電梯時的奈米材料時,建造太空電影真的是電影中宣稱的「解決方案」還是一種淪為浪漫主義的無端幻想?且不論在眾多關於太空電梯的論述中,其性質應當是滿足大眾航天的低速推進,而非用火箭助推並且需要承受巨大加速度的同時並未展現出荷載質量相比於傳統火箭的巨大優勢。一個力學強度遠超所有現有材料,單位質量遠低於所有現有材料的奈米科技在傳統火箭的製造上是否也會展現出對應的優勢,且其技術成本是否更低,性價比是否更高的問題在電影中也未得到體現——當《流浪地球2》引入了一項脫離現實,基於技術幻想的運載工具時,它並未在敘事框架內部提供足夠的合理性和支撐,以至於它成了僅僅為特定美學觀感服務的為了推動劇情而設定的設定。

科學還是技術?這不應是個評價科幻電影時被忽略的問題。

《流浪地球》系列在提供了諸多遠高於現代文明技術水平的技術幻想設定時,卻又顯現出科學發展的止步不前,這本身就是對技術發展客觀規律的忽視,從而不停從內部削弱了故事世界的敘事完整性。而在這些斷裂的設定面前,諸如行星發動機的熱輻射半徑、深孔探測器的缺乏、數學發展的不進反退、生產機制和系統工程控制的缺失等問題都顯得不值一提。

這並非對《流浪地球》系列是傑出科幻商業電影的反對,而是指出,作為科幻作品,《流浪地球》系列並未成功在科學層面提供不論是理論(諸如彼得·沃茨的《盲視》)亦或故事內部(例如《萊博維茨的贊歌》)的完整且全新的敘事。相比於電影工業技術和觀影文化等更依賴全面發展的導致電影不那麼完美的因素,這一來自頂層中國科幻作家和科幻導演的能力上的缺失,更容易對科幻產業的整體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引用

Malik, A., Kumar, A., Kim, S., Kashani, M. H., Karimi, V., Sharafati, A., Ghorbani, M. A., Al-Ansari, N., Salih, S. Q., Yaseen, Z. M., & Chau, K.-W. (2020). Modeling monthly pan evaporation process over the Indian Central Himalayas: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14(1), 323–338. https://doi.org/10.1080/19942060.2020.1715845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System. (n.d.). Retrieved January 30, 2023, from https://doi.org/10.1093/nar/gkab1061

Varadi, M., Anyango, S., Deshpande, M., Nair, S., Natassia, C., Yordanova, G., Yuan, D., Stroe, O., Wood, G., Laydon, A., Žídek, A., Green, T., Tunyasuvunakool, K., Petersen, S., Jumper, J., Clancy, E., Green, R., Vora, A., Lutfi, M., … Velankar, S. (2021). Alphafold protein structure database: Massively expanding the structural coverage of protein-sequence space with high-accuracy model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50(D1). https://doi.org/10.1093/nar/gkab1061

Wang DD;Qian Z;Vukicevic M;Engelhardt S;Kheradvar A;Zhang C;Little SH;Verjans J;Comaniciu D;O’Neill WW;Vannan MA; (n.d.). 3D printing, computational model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Retrieved January 30, 2023, from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861647/

Zhou, Y., Fan, D., Zhang, B., Li, R., & Noack, B. R. (202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trol of a turbulent jet.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897. https://doi.org/10.1017/jfm.2020.392

Wilson, E. O. (1998). Consilien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Vintage Books.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