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深夜魚塘|看,那是星辰大海...

深夜魚塘|看,那是星辰大海

「深夜魚塘」是篝火營地的一個自留地型欄目,我們的編輯會在這里聊聊不那麼嚴肅的話題。專欄名字來源於「深夜食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那就在這里講出來吧。

今天的魚塘還是給大家推薦兩部 Netflix 的紀錄片吧。

第一部是前年九月份上線的《挑戰者號最後一程(Challenger The Final Flight)》,當時上線時看了一半,因為什麼事情就給放下了,結果一放就又過去大半年,最近因為看了我要推薦的第二部紀錄片就突然想起來,撿起來繼續看完了,一並向大家推薦一下。

這部紀錄片光看名字就很暴露年齡,「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發生在 1986 年 1 月 28 日,當時我也才 6 歲,事件發生時我還沒有上小學,但因為家里剛買電視不久,在電視新聞里看到過這件事的報導,印象極為深刻。

這是人類宇宙航天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一次空難,「挑戰者號」太空梭於當日昇空 73 秒後在空中發生爆炸而解體,巨大的火球在藍天中炸開,兩個推進器與太空梭的主要部分分別向兩個不同的方向飛去,濃濃的煙霧在空中劃出清晰可見的軌跡。

「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空中爆炸解體時被拍下的照片

由於當時 NASA 剛剛開展太空梭計劃不久,而為了提振國民信心,也為了彰顯航天實力,同時也希望國會能批准更多預算,這次「挑戰者號」發射的全程都通過電視網絡向全球進行直播。所以不僅僅是當時在發射觀禮台的現場觀眾,電視機前無數的觀眾都親眼實時目睹了這一慘劇。

與此同時,本次參與航天飛行的七位太空人中,職業為高中教師的麥考利芙作為 NASA 太空教師計劃的幸運兒,最終入選並登上了「挑戰者號」。原本計劃她將在太空中為地面的美國學生傳授兩節太空課程,所以這次發射直播有她的同事和學生,包括無數美國的小學生都在電視機前翹首以盼,最終這起意外成為這些孩子們一生的心理陰影。

後排左起第二位女士就是克麗斯塔·麥考利芙

這部紀錄片圍繞著「挑戰者號」升空前後這一段歷史時間,采訪了諸多包括當時負責設計整個太空梭發射裝置的工程師,以及犧牲的航天員的家人,和更多的與這起事件息息相關的當事人,完整地還原了這起意外發生的前因後果。

整個意外可以說是一次徹頭徹尾的人禍,官僚主義、急功近利主義、甚至連唯 KPI 主義都在整個事件中扮演了非常難看的角色,具體的細節我就不展開了,留給大家自行觀看。這起意外導致美國的太空梭計劃中斷長達 32 個月,整個太空梭包括推進裝置被完全重新評估和設計,直到 1998 年 NASA 才被批准重新發射了「發現號」太空梭。

本片以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素材,結合仍在世的當事人采訪,有著一種非常微妙的交雜著壯烈與悲傷的氣氛。就仿佛本來正在做一個壯麗恢弘的載人航天夢,卻一個不小心墜入萬丈深淵,大夢初醒,脊背發涼,不寒而慄……

第二部紀錄片《回歸太空》這個月初剛剛上線,導演是曾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徒手攀岩 Solo》)的伊莉莎白·柴·瓦沙瑞和金國威夫婦。這部紀錄片以 2020 年 5 月 30 日 SpaceX 發射的首個載人飛船「龍飛船」為切入點,講述了美國自 2011 年最後一次載人飛行任務之後,由伊隆·馬斯克填補了長達 9 年的載人航空歷史空白,以及他這 20 年來為重振人類太空旅行野心所做的努力。

毫無疑問伊隆·馬斯克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正如影片中所介紹,人類歷史上只有四個主體把人類送入過太空,前三個是這個世界的三大強國:前蘇聯、美國和中國,第四個就是馬斯克在 2002 年成立的 SpaceX。前三者都是以舉國之力,不惜一切代價且不以商業利益為核心目的才成就了自己的航天事業,而 SpaceX 則是一家商業公司,換句話說如果它不掙錢則無法維系這筆生意,但幸運的是馬斯克做到了。

或許偉大的人從一開始就比普通人看得更深遠,馬斯克在 2002 年成立 SpaceX(他的特斯拉電力汽車公司成立於 2003 年),當時有多少人覺得他膨脹了他瘋了這太空探索那是商業公司能染指的嗎。結果馬斯克在 2015 年由「獵鷹 9 號」實現了火箭回收技術,2020 年就開始執行載人航天項目,SpaceX 作為一家商業公司,既能盈利賺錢,又能研發頂尖太空技術,在不到 20 年時間里超越了前五六十年人類航空歷史的成就。

攜帶著兩名太空人的「龍飛船」飛天而起

《回歸太空》從 2020 年 5 月由「龍飛船」搭載兩名太空人進入國際太空站開始,到 2021 年 4 月 23 日再次由「龍飛船」搭載四名太空人開啟為期半年的國際空間站之旅結束,在這一段時間里發生的各種事件,結合記錄與回憶的方式,幾乎完整回顧了馬斯克在近 20 年里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堅實地在實現讓人類最終移民火星的目標,雖然現在離這個目標還很遙遠,但從 SpaceX 的成功里我們看到了並非遙不可及的希望。

由馬斯克親自參與設計的 SpaceX 的太空衣具有未來的科技感

這兩部紀錄片因為是差不多的時間一起看完的,所以更有一種別樣的感受。馬斯克固然成功,與他自身的努力也息息相關,但整個人類的航天成就卻是永遠站在前行者肩膀上的,我們今天看到的人類太空探索所走出的每一步,都來自於那些走在前面的人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奉獻。

當我們以為人類航天最輝煌的黃金三十年已經過去了的時候,馬斯克的 SpaceX 又重新燃起了我們對於宇宙的夢想,這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公司的事情,這是全人類的進步和偉大。更重要的是,人類在二戰之後和平了太久,以至於我們這種進步有一種美麗的誤解,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實際並不是這樣。馬斯克在影片最後說的這段話令人深省:

「重要的是要意識到這(進步)並不是必然的,當人們認為技術會自動改進時,那他們就錯了,技術不會自動改進,如果你看看像古埃及這樣的偉大文明,看到他們之前能夠建造金字塔,但他們現在忘記了如何去做,還有羅馬,他們之前建造了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溝渠,但他們忘記如何去做了。1969年,我們能夠把人送上月球,然後我們忘記如何去做了,機會之窗現在敞開著,但我們不能指望它能敞開很久,我們需要趁那扇窗還開著的時候好好加以利用。」

最後順便再說另一部紀錄片,同樣在 Netflix 平台,名為《壯游倒數平民的太空任務》。這是一部 5 集的紀錄短片,講述的是 2021 年 9 月 15 日由馬斯克的 SpaceX 執行,由「獵鷹 9 號」發射升空,由「龍飛船」搭載的四名普通平民(並非專門培養的太空人)圍繞地球的軌道高度繞飛三天的故事,這是世界上首個全部由平民執飛的載人飛行任務,也是載人飛行從未達到過的高度(最高位置距離地面 585 公里)。不過這部片子只是在我的片單列表,還沒來得及看,如果你看了前兩部紀錄片還覺得不過癮的話,可以再看看這一部,為未來普通人也能參與的太空飛行提前做個准備吧。

來源: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