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就算你不瞭解什麼叫「後網際網路」(Post Internet)藝術風潮,你也肯定對「蒸汽波」略有耳聞。

2010 年代一群自詡為「藝術家」的網際網路前衛分子用 8090 年代的復古濾鏡、大理石雕塑和千禧年動漫/像素等元素創造出了這種視覺與音樂風格,並在此後從亞文化發酵成爛大街的元素——什麼都可以「蒸」一下的今天,「蒸汽波」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美學最重要的一部分。

到了 2020 年代初期,這群小眾的網際網路藝術家開始研究一種新的美學風格,「後網際網路」的後起之秀、「蒸汽波」的接班人——「夢核/怪核」(Dreamcore/Weirdcore)正在逐漸成為新的網際網路先鋒藝術。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與「蒸汽波」類似,「夢核/怪核」通常指一類作品的風格,但比起「蒸汽波」,「夢核/怪核」更碎片化,它可以是一張圖、一小段視頻或者一段聲音。這些作品往往具備一些共性:例如都經過人為的低保真處理讓圖片看起來像素很低,視頻則會添加類似蒸汽波的「雪花」濾鏡,內容中經常反復出現相同的格式或元素,以及圖片和視頻通常配有語焉不詳的暗示性文字。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但「夢核」與「怪核」也有區分。「夢核」作品更多旨在營造一種類似夢境的熟悉感,圖片和視頻通常帶有更明亮的濾鏡,甚至會製造令人感覺刺眼的特效;而「怪核」作品則色調更偏陰暗,更多營造一種令人不安的詭異感。

但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夢核」與「怪核」作品都試圖創造一種「似曾相識」的感受。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許多「夢核/怪核」作品會選擇一個「閾值空間」作為主體——這是通常是一種現實中常見的過渡性空間,例如走廊、車站、樓梯間、隧道等。這些空間的性質在於連接兩個特定地點,人們從中走過但不會停留,但當它們成為主體後,觀看者會因為這種「不知從何來,不知往何處去」的臨界感而感到不安。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也有一些「夢核/怪核」作品的主體會選擇廢舊、狹小的房間和商場。這類作品中會出現一些人為痕跡,但不出現人類本身,這種處理給人一種「有什麼人曾經來過」的暗示,有人會因此覺得背脊發涼,有人則會從中感受到安定。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很多時候,觀看者對「夢核/怪核」的作品反應來自他們自身相似的經歷。這些作品選擇的場景:舊房間、兒童樂園、幼兒園、公園草坪等地點,覆蓋了大多數人的共同經歷。大部分人都有與這些地點相關的童年回憶,同時這些經歷又因為時間的流逝變得模糊。「夢核/怪核」會喚起你腦海中碎片化的記憶,進而讓人產生「我曾經來過這地方」的既視感。

此外,「怪核」作品還延伸出了一個令都市傳說愛好者著迷的「後室」(Backroom)理論。

2019 年,一位用戶在國外知名論壇 4chan 上發了一個文章,文章主題是請網友們發一些「並不恐怖,但會令人感到不安」的圖片。之後有一位網友上傳了一張燈光昏黃的庫房的圖片,圍繞這張圖,網友們接龍創作出了這個具有網際網路風格的都市傳說:後室。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後室」是一個靈感來自遊戲的虛擬世界觀。通常,遊戲在開發過程中會動用大量圖形素材,這些素材會集中於素材庫方便隨時調用。而當遊戲出現 Bug 的時候,玩家就會發現遊戲中出現了「穿模」現象。

由此出發,「後室」愛好者將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比喻為一個高等程序的產物,而創造現實所需要的素材全部堆積在「後室」當中。當人在現實中發生了極低機率的「穿模」,就可以卡Bug進入「後室」,而所有人進入「後室」的第一站,就是第0層(level 0)——一個被稱為「前廳」的地方。

第 0 層實際上就源於那張發在 4chan 上的昏黃的庫房圖片。但在後室愛好者為它添磚加瓦增加了不少設定後,它成了「怪核」最重要的分支。

據描述,第 0 層是一個無限循環的空間,這里只有散發著霉味的潮濕地毯和泛黃的牆紙,昏黃頂燈發出著永不斷絕的「嗡嗡」聲。普通人要在這里生存下去極其困難,但只要找到方法,你就能活下去,甚至找到前往「後室」其他層級的入口。

目前,「後室」已經被創造出了999層(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每一層都有其截然不同的生態環境和生存其中的「實體」,這也讓不同層級擁有不同的危險程度。

例如第1層(level 1)被稱為「宜居區」,據描述,這里是「一個巨大的倉庫,有混凝土地面和牆壁,裸露的鋼筋,牆壁上放置著昏暗的螢光燈,還有低垂的霧氣」,它的危險等級為1。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第486層被命名為「高中校園」,它看起來與普通的學校無異,但地下室潛藏著會威脅生存者的實體,因此安全等級為4。

第905層「無盡公路」的危險等級為「V」——這意味著它的危險等級是多變的。這是一條無盡循環的公路,隨著循環的疊加,危險等級會從1逐漸升高,最終倖存者將進入「死區」,無法生存。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人類抵達「後室」後需要大量生存手段才能保證存活,並且通過不同的方式,人可以在不同層級間穿越。

這一切都是一種虛擬設定,從某種程度上總結,「後室」就是加入了「怪核」創作的「動物園怪談」。目前還一直有網友在完善999個層級的詞條,並不斷增加新的層級。

在不斷接龍創作的過程中,「後室」的熱度也被一些遊戲廠商看中。2019 年由獨立遊戲工作室 Pie on a Plate Productions 開發的同名遊戲登陸 STEAM,在目前 2859 條評論中收獲了 85% 的好評率。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此外,基於「後室」的《Minecraft》模組也已經由不同玩家製作並在遊戲社區發布,但由於「後室」本身尚未完善,模組也還處於持續開發更新狀態。

雖然大部分關於「後室」的詞條都來自國外論壇上的創作者,但國內也有一群「後室」愛好者在參與創作。在 wikidot 的後室中文站點上,你可以看到由國內創作者編寫的原創層級,目前層級列表的長度為499個(level C1~level C499),但大部分層級依然在創作當中。

從「夢核」進入「後室」,你的現實穿模了

「夢核/怪核」的誕生當然是緣於當下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利用數字手段對現實對象的處理,背後隱藏著數字生活與現實生活之間邊界逐步模糊的邏輯。

社交網絡盛行之下,每個人都有條件拍攝疊了無數層濾鏡的自拍照和短視頻,在數位化的過程中,虛擬的線上身份已經成為生活中的重要一環。既然如此,人們當然也可以拿起手機拍下意義不明的圖片,並用機器生成的濾鏡再加工,讓它實現「去現實化」與「去真實化」,成為一件「後網際網路」藝術品。

假如說「蒸汽波」還只是在給現實增添一層濾鏡,那麼如今,現實生活則徹底成為了待虛擬化的「物料」。人們在網絡上交流、創作、分發,共同構建一種美學風格,完成一個都市傳說。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在「夢核/怪核」與「後室」怪談中得以展現——虛擬成為主體,現實成為附庸。

想第一時間獲得更多內容,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遊戲披薩(ID:PizzaGame)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