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為什麼《怒嗆人生》讓我動容...

為什麼《怒嗆人生》讓我動容

本文有劇透

什麼樣的電視電影會讓你欲罷不能?也許是因為它的劇情走向出人意料出的反轉,又或許它飽含對現實的辛辣諷刺。但無論如何,我們對它們的喜愛抵消不了現實到故事的距離,因為我們深知畫面那端永遠是觸不到的童話。而之所以大家選擇心甘情願被欺騙,是因為雖然經歷的是一次不真實的旅程,但收獲的情緒和情感體驗依然是真摯的。

視聽的神奇之處在於,哪怕我們看見的是異於自身膚色的面孔,聽到的是來自另一個族群的語言,卻依然會被打動。因為聲光電的目的不是刺激感官,是服務於表達。創作者想表達的核心,永遠圍繞著根植在我們基因中的情感共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被畫面里角色的善舉打動,也會為他犯下的錯而感到惋惜。

但個體間的差異始終存在,我們能夠讀懂卻不一定感同身受,我們感動卻不一定同樣無法釋懷。恰如聲音的傳播離不開介質,創作者意圖的傳達也離不開特定的土壤即個體本身。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經歷都在不自覺的決定著他多大程度,甚至能否接納作者的意圖。說白了影片「如何與我有關」潛移默化的決定了我們在觀影時對待它的態度——你一定經歷過他人對你的推薦的片單無動於衷亦或是你對他人的推薦嗤之以鼻的情況,因為說到底觀影是件私人的事情。

一位在英國土生土長的友人在和我聊到這部劇時,告訴我她兩集之後就放棄了,挫敗感之一是她無法確定應該帶著什麼樣的期待來觀看這部劇——喜劇?悲劇?的確,相比劇集後半段主角丹尼和艾米的命運跌宕起伏的緊密交織在一起,前半段的手法平鋪直敘,筆墨著重描繪的是他們各自的困境以及步履蹣跚前行:艾米千方百計想讓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被順利收購;而丹尼只不過想要更好的活下去。在兩者疲於奔命的同時,都還要應對來自家庭內部的危機。

但我卻沉浸其中,因為我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一群似曾相識的人,甚至是自己。

「困境」是電影故事不變的主題。有一類困境我願稱之為「個人問題」,即拋開科幻、懸疑、搞笑等類型片元素的層層包裹和宏大敘事,把目光只聚焦在角色本身,用現實主義甚至超現實主義的手法來呈現角色在掙扎。電影《鳥人》中被紛至沓來意外事件折磨的麥可基頓,以及電影《巴頓芬克》中苦於尋找靈感的約翰特托羅皆屬於此。

為什麼《怒嗆人生》讓我動容

可它們中的大多數正如我在文章開頭所說,是掉落在現實之外的。在電影《美國麗人》中,凱文史派西反抗中年危機的方式之一是選擇辭職, 他決定離開他工作了十四年的雜誌社工作去麥當勞打工,並用掌握的公司黑幕和性騷擾罪名逼迫老闆付給他更高的遣散費,在轉投藍領工作之後還不忘買一輛夢寐以求的跑車。電影與現實在這里照應:主角瀟的背面,恰恰是生活中那些實實在在經歷中年危機的絕望男人們,凱文史派西不過是這群可憐蟲意淫的化身,他替他們放下責任、家庭以及妥協,把壓力盡情釋放——精神在另一個世界得以短暫喘息,我不確定這是可喜還是可悲的事情。試想如果電影沒有以悲劇收尾,主角會不會再次面臨「生活的壓力和生命尊嚴的哪一個更重要」的困擾?對不起這個問題並不成立,因為電影的目的是造夢而不是兼容現實,在九十分鍾里它帶我們走完了一段自洽且精彩的旅程就足夠了

隨著我們一次又一次被拽回當下,你終究會發現電影不過是越難越兌現的謊言而已:努力不會有回報,愛的人不會回心轉意,轉折不會到來——那些你得不到但是又頻頻出現在你眼前的美好則變成了嘲諷,不懷好意的提心你生活本質是一場無止盡的大蕭條,於是你無比憤怒。

對於成年人來說,戳破他不甘心承認的真相,比善意的欺騙有時候更能帶來慰藉。也許是因為終於有理由釋懷了,也許是因為得到了一絲共鳴,也許是因為不用再徒勞。

我們可以將另一部有關個人問題的英劇《倫敦生活》(Fleabag)與之作比較:劇中女主角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她需要周旋在神經質的姐姐和姐夫之間,還要應對來她繼母的百般刁難。當然她自己也不是什麼善茬,不停的給自己和身邊的人製造麻煩。你無法否認它是一部喜劇,但是你也無法否認它每一集骨子里都透著悲涼。

我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愛上這部劇,第一次接觸時甚至是排斥的。其中首要的阻礙是劇中大段關於性的討論和描寫,自小形成的保守觀念讓我即使在一個人在觀看時也覺得尷尬。但我在和那位英國友人聊到這部劇時,她毫不吝惜的向我表達對於這部劇的喜愛。不過也提到會小心的向她的中國朋友推薦這部劇,她理解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露骨內容。

幽默是《倫敦生活》的另一個特色。我想強調的是,在一部用西方視角拍攝的影視劇中,用如此大劑量的幽默去苦中作樂是自洽的。因為這與我在和國外客戶的交流溝通過程中感受到一股難以置信的樂觀體驗是一致

。這里的難以置信並非諷刺,而是切實感受:例如即使是在處理令人焦頭爛額的線上問題會議中,你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們輕松的談話氛圍,以及聽到冷不丁冒出的幾句玩笑,這與 Zoom 會議另一頭國內團隊如臨大敵的壓抑氣氛形成了鮮明對比。

另一個例子來自於主創的線下采訪:在 《Beef》 大火之後,主演之一 Young Mazino 登上了吉米脫口秀,並在節目中聊到他演藝事業中的挫敗經歷,包括父親的不理解,包括對自我的懷疑。有意思的是,即使面對的是一段如此不愉快的經歷,你會發現無論是主持人還是嘉賓,都是在以一種戲謔的態度對其調侃,仿佛完全置身事外。可以想像如果同樣的談話內容出現在國內的訪談節目中,盡可能賦予它重量、設法為之煽情才更符合我們的敘事邏輯。

為什麼《怒嗆人生》讓我動容

《Beef》里當然也有今人啼笑皆非的情節,但幽默絕不是它的主題,而是時不時的調味劑。考慮到演員的亞裔背景和劇中亞裔角色的家庭境遇,點到為止的「幽默」劑量在此恰到好處,你在觀賞中體驗到的種種不安才是更符合全局的基調

為什麼艾米已經成為了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依然整天悶悶不樂,惶惶不可終日?

為什麼艾米的丈夫在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之後仍舊選擇出軌?

為什麼丹尼會選擇了自殺卻又半途而廢?

為什麼丹尼會對艾米丈夫說,西方的心理療法對東方頭腦不管用?

你多大程度上理解主角們?這里所說的理解,並不是指隨著劇情推進而產生的與主角之間的情感連結;而是懂得為什麼他們會在劇中做出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絕大多數人對此並不在意,只是將影視作品中主角的種種行徑,看作是為情節服務的鋪墊而已,無論它怪異或是合理,不過是編劇的奇思妙想,不如就接受它吧。

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但如果某天某部作品的某個角色會讓你感受到,曾經發生在他身上的也以某種面貌也在你身上出現過,無論你最終做出的事與主角相同或者相悖的選擇,我相信這部作品一定會帶給你不同的意義。

我覺得我至少在25歲之前,是理解不了電影《美國麗人》的——怎麼可能讓任何一個還在享受大好時光的年輕人,去理解至少十年甚至更久之後才會降臨的中年危機?換個說法,當下如果有一位沒有孩子以及伴侶的年輕人跑來告訴我他看懂了楊德昌的《一一》,我的態度會是不置可否——我相信他是真誠的,我也相信他的確被電影所打動,但我會告訴他,如果他有機會他能夠在十年之後再看一遍,我相信他能得到和現在不一樣的體驗;甚至二十年以後再看一遍,他的感觸又會與今日不同。

本劇的導演及編劇 Lee Sung Jin 在接受一檔播客節目 Fun With Dumb 采訪時,聊到了他創作本劇的一些背景:Lee 出生在韓國,童年因為父母工作的關系,需要同時來往於兩國接受不同背景的教育;他也曾經陷入過虛無,劇中有關丹尼至暗時刻的劇情,來源便是 Lee 的個人經歷。所有這些來自真實生活的折射,都是本劇與眾不同的原因。

為什麼《怒嗆人生》讓我動容

我想表達的是《Beef》的難得可貴的之處:Lee Sung Jin 在劇中向我們所呈現的不僅僅是主角的狼狽不堪,更是你我面臨的相似困局。例如當我們有機會隨著艾米去拜訪她的原生家庭父母時,目睹的不過是一場曾經發生在你我每個人身上的中國式家庭衝突:子女不滿父母對自己的不理解;父母則一味強調自我的犧牲、強調為子女取得成績感到驕傲,哪怕這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而在丹尼這邊,他與弟弟的矛盾之一便是來自兩代人生活觀念上的衝突,丹尼希望弟弟同樣遵循他所信奉的傳統價值觀,先成就一番事業,然後娶一個好韓國姑娘,而弟弟對於哥哥的建議則是「Just live」。

在編寫本文的過程中,我特意查閱了國外媒體對於本劇的劇評。遺憾的是,多數劇評都將推薦的重點集中在演員精彩的表演和充滿張力且跌宕起伏的劇情上。誠然它們的確是值得推薦的理由之一,但對於東亞人來說特殊觀賞體驗更為珍貴,這是他們無法體會的。

在一段丹尼拜訪教堂的段落中,隨著 O Come to the Altar 的音樂響起,他在人群中獨自開始落淚——我理解丹尼,因為那個時候我同樣也哭的泣不成聲。

為什麼東亞人活的如此之累?這不是我能回答的問題。也許丹尼的觀點可供參考:你覺得是忙忙碌碌的生活讓你不開心,其實它們並無關聯,壓抑的種子早就根植在你的心里,從一個群體傳達給另一個群體,由一代人影響著另一代人。

為什麼《怒嗆人生》讓我動容

有意思的事情是,在劇集的結尾,兩位主角的個人問題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更加棘手。但相信觀眾此時的情緒和主角們一樣,與本劇開頭兩人劍拔弩張時的段落相比,已然平靜與釋懷。在經歷過一系列混亂之後,本劇施捨給我們的僅僅是讓情緒恰到好處的在此時得到釋放——因為編劇並非是在打造一部向生活復仇的電視爽文,而是關注現代人起伏的現狀和不安的內心。

來源:機核